健康管理中心体检人群体质指数、血压、血脂和血糖检测分析及护理干预对策

2022-07-06 20:16翟艳华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10期
关键词:护理对策血脂血压

翟艳华

【关键词】健康管理中心;体检人群;血压、血脂、血糖;护理对策

近年来,我国肥胖人数逐年增加,虽体重增加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但大量临床实践数据表明,过于肥胖者发生高血压、高血脂或糖尿病风险更高,不利于患者身心健康。另有文献报道,肥胖与高血压、高血脂症、脂肪肝间存在密切联系,且随着体质数不断增加,上述疾病发生风险随之增加。此外,肥胖患者肝周围脂肪组织多于常人,若肝内堆积过量脂肪,增加肝脏负荷,影响肝脏运转,可引发脂肪肝,损伤肝脏代谢功能,致脂质代谢紊乱,进而引发高血脂症。因此,可通过健康体检,检测人体血压、血糖与血脂指标变化,评估患者肥胖情况,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以改善机体肥胖指标,提升肥胖人员生理健康。本文以106例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者为样本,探究不同体质指数样本血压、血糖与血脂检测差异及针对性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以106例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者为样本,结合BMl分为肥胖组和常规组,每组各53例。肥胖组,BMI>/28 kg/m2,31例男性、22例女性;34例年龄≤50岁、19例年龄>50岁,年龄34~72岁,平均年龄(54.11±1.72)岁。常规组,BMI<28 kg/m2,32例男性、21例女性;35例年龄≤50岁、18例年龄>50岁,年龄35~73岁,平均年龄(54.28±1.79)岁。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均衡可比。

1.2方法

嘱咐患者收集血样前8 h禁食禁水,次日晨起空腹状态下,抽取5 ml静脉血,进行离心处理,利用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GLU、TC、TG等指标;随后利用汞式血压计检测血压,嘱咐患者休息10 min,随后取坐位,检测右上臂肱动脉处SBP、DBP指标。记录、对比两组DBP、SBP、GLU、TC、TG等指标差异。

结合患者BMI指标将106例健康体检者分为肥胖组与常规组,并对肥胖组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方法如下:(1)健康宣教。为肥胖者普及肥胖可能诱发疾病,告知各类型疾病症状、危害,并指导肥胖者自行检测血糖、血压。可通过健康手册、视频、微信群等多渠道开展宣教,帮助肥胖者认识到控制体重重要性,督促其尽早控制肥胖。(2)心理干预。部分肥胖者由于未出现其他疾病,错误认为超重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对身体无损伤,因此未重视体重控制。对于此类患者,体检期间,健康管理中心护理人员需为其讲解超重危险,指出超重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类疾病风险更高,重点讲解超重是糖尿病独立风险因素,约占糖尿病患者80%~95%。通过心理干预可纠正肥胖者错误观念,还可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提升肥胖者治护配合性。(3)饮食干预。大部分肥胖者与自身饮食习惯不良有关,因此对于BMI>28者,需结合患者自身体重与各项生理指标情况,科学搭配日常饮食,建议每日进食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如新鲜水果、蔬菜等纤维含量丰富食物,可选择少食多餐方式进食,保障每餐八分饱。(4)生活干预。大部分肥胖者均存在生活方式不良情况,包括熬夜、暴饮暴食等,需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定时、定量进食,少点外卖,自己在家做饭吃,同时保障每日进食早、减少熬夜次数,并纠正边看电视边进食等不良习惯。(5)运动干预。肥胖者可通过增加日常运动时间、运动次数来控制体重,如慢跑、散步等有氧运动方式,嘱咐家属参与肥胖者每日运动,辅助肥胖者制定运动计划,并督促其坚持运动,建议每次运动时间维持在30min,以消耗机体内热量,降低体质量。(6)睡眠干预。对于肥胖者而言,睡眠极为重要,长期熬夜可导致内分泌失调,进一步增加肥胖程度。因此,每日需合理安排睡眠时间,并在睡觉前调节呼吸,必要时可进行按摩,以提升睡眠质量。(7)行为干预。行为护理主要目的是纠正肥胖者由异常生理、心理反应引发的不当行为,可结合肥胖者饮食习惯与运动习惯进行研究,引导、纠正肥胖者不当行为,并培养正确方案,进而取得减肥目的。对不同体检人群罗列肥胖诱因,随后针对性分析肥胖者具体诱因,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可采取自我奖励、厌恶锻炼、控制环境因素等方案开展护理操作,结合肥胖者实际情况开展锻炼,保证对症处理。

1.3诊断标准

体质指数标准:由体重公斤数/身高米数平方得到数值即为体质指数。其中,体质指数低于18.5 kg/m2者提示体重过低;体质指数处于18.5~24.9 kg/m2者提示体重正常;体质指数处于25~28 kg/m2者提示超重;体质指数超过28 kg/m2者提示肥胖。

高血压标准:体检者未服用降压药物基础上,检测SBP≥139 mmHg、DBP≥89 mmHg即提示高血压。

血脂异常标准:TC>5.18mmol/L、TG≥1.7mmol/L即提示血脂异常。

血糖异常标准:FPG≥6.1 mmol/L提示血糖异常,FPG≥7.01 mmol/L提示糖尿病。

脂肪肝标准:经B超检查,可见肝实质呈密集点状回声,其回声较脾脏、肾脏高,且后扬回声逐渐衰减。

1.4统计学研究

选人健康体检样本各项资料均以SPSS 2 1.0计算,健康体检者计数资料用[例(%)]形式表示、行x2检验,计量资料用(x±s)形式表示、行t检验。当P<0.05时,表示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結果

2.1两组患者血糖、血脂、血压分析对比

肥胖组GLU(13.16±4.32)mmol/L高于常规组(9.12±2.14)mmol/L;肥胖组TC(5.51±1.45)mmol/L、TG(2.14±0.78)mmol/L高于常规组(3.94±1.32)mmol/L、(1.89±0-42)n-anol/L;肥胖组DBP(89.79±9.65)mmHg、SBP(133.47±8.24)mmHg均高于常规组(71.48±6.32)rranHg、(122.68±4.17)mmHg,差异显著(P<0.05)。如表1所示。

2.2两组患者高血糖、高血压、高脂血症、脂肪肝分析对比

肥胖组发生高血压、脂肪肝、高脂血症、空腹血糖升高风险分别为33.96%、33.96%、39.62%、11.32%,均高于常规组9.43%、3.77%、16.98%、1.89%,差异显著(P<0.05)。如表2所示。

2.3不同年龄、性别与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关系分析

年龄≤50岁或年龄>50岁者,肥胖人群发生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风险均高于体重正常者,且年龄>50岁发生率高于≤50岁者,差异明显(P<0.05);不同性别肥胖人群发生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风险均高于体重正常者,且男性发生率高于女性,差异明显(P<0.05)。如表3所示。

3讨论

近年来,我国人们生活质量不断升高,但对饮食控制意识较弱,导致肥胖人数逐年增加,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发病风险。相关文献报道,我国每年发生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类疾病总人数已超过4亿,且每年呈增高趋势进展,机体长期处于高血压、高血脂状态中,可增加冠心病、脑卒中、心肾衰竭等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且超重、肥胖为高血压独立危险因素,过于肥胖可降低毛细血管床密度,致血管出现压力反射,进而降低机体对降压药敏感性,同时持续紧张或过度精神疲劳也可影响机体健康状态,因此需积极调控体重,减轻肥胖危害。对比健康人群,肥胖人群体质指数及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均处于较高水平,对身心健康影响较大。因此,需结合肥胖人员实际体重与身体各项指标开展护理干预,通过饮食、运动、睡眠等各方面护理控制血压、血脂水平,以保障肥胖者身心健康。

结合临床实践分析,肥胖与膳食结构不均及身体活动不足有关,且肥胖与高血压密切相关,是高血压高危因素。由于肥胖者多伴胰岛素抵抗,受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影响,患者发生高血糖后,可致交感神经系统亢进,进而刺激肾小管再吸收钠离子,增加外周阻力,进而升高血压。此外,肥胖者,脂肪组织多,脂肪过度堆积超过肝脏运转能力,可引发脂肪肝,影响肝脏代谢,甚至继发脂质代谢紊乱,发作高脂血症。此外,肥胖为促心血管疾病高危因子,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尤其内脏型肥胖者与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关系密切,如腹型肥胖与上半身肥胖者,发生上述疾病风险更高,已得到医学界广泛重视。因此,需尽早对肥胖人群开展健康干预,增加人们对肥胖认知,进而采取高效措施控制体重,以降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对人体健康危害,减少脂肪肝发病风险,对减少社会医疗开支具有积极意义。

本文选取106例健康体检者为样本分析BMI、GLU、TC、TG、DBP、SBP等指标差异,发现BMI/>28 kg/m2的肥胖组患者,GLU(13.16±4.32)mmol/L高于常规组;TC(5.51±1.45)mmol/L、TG(2.14±0.78)mmol/L高于常规组;DBP(89.79±9.65)mmHg、SBP(133.47±8.24)mmHg高于常规组,差异明显(P<0.05)。提示肥胖人群发生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风险更高,因此需结合肥胖者实际身体状态,确定针对性护理方案,以提升肥胖者生理、心理健康。本次研究中,针对肥胖者特征,总结了如下护理方案。健康管理中心护理人员对体检人员开展多途径、多渠道健康宣教,普及肥胖危害及肥胖可能诱发疾病知识,指导患者正确监测血糖、血压方法,可帮助患者尽早控制肥胖;对部分错误认为超重是正常生理现象的肥胖者,护理人员结合其心理状态开展心理疏导,嘱咐患者维持良好心态,控制情绪冲动,保持乐观、平和心境,有利于肥胖者身心健康;结合肥胖者实际情况科学规划每日食物摄取量,调控饮食,嘱咐患者多食用低盐、低脂、低糖食物,合理规划饮食结构,进而调控血糖、体重,减少减重药物使用量;对肥胖患者开展生活干预,纠正其不良生活习惯,可提升肥胖者身体素质,降低疾病风险;辅助肥胖患者规划运动方案,督促其每日适量运动,长期坚持可提升心脏泵血能力,降低微动脉、小动脉、毛细血管张力,进而调节血液循环,调节血压,同时有氧运动还可增强体质,间接控制血压;睡眠质量对人体健康极为重要,若长期处于睡眠不足状态中,可导致内分泌失调、夜间血压升高,因此护理人员需告知肥胖者加强睡眠管理重要性,嘱咐其合理规划每日睡眠时间;最后通过行为护理,纠正肥胖者日常不当行为,可针对性分析患者肥胖诱因,制定护理干预,以达减肥效果。结合临床研究分析,对肥胖者尽早开展体重干预,可有效调控血糖、血脂、血压指标,还可减少上述三种疾病治疗药物应用,对改善患者身心健康、调节社交功能、提升个人精力而言极为重要。因此,健康管理中心开展体=俭项目时,需结合不同体检者实际身体状态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以降低肥胖对机体健康影响。

结合本文另一组数据分析,肥胖组发生高血压、脂肪肝、高脂血症、空腹血糖升高风险均高于常規组(P<0.05);年龄>50岁者发生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风险均高于体重正常者(P<0.05);男性发生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风险均高于女性(P<0.05)。分析年龄因素可知,随着患者年龄不断增长,新陈代谢逐渐减缓,加上老年人运动量少,其能量消耗少,而摄入能量不变,导致体内剩余热量难以及时消耗,因此可转为脂肪,不断蓄积于皮下或脏器内,进而增加BMI,导致老年肥胖人群增加。此外,体内蓄积过多脂肪,可增加血液内胆固醇含量,致血脂增加。分析脂糖代谢,可见肥胖与血糖关系密切,大部分肥胖患者伴血糖增加症状,若未尽早调节,极易继发2型糖尿病。此外,由于“三高”症状相互影响,若体内血糖、血脂不断升高,可致血压增加,且随着年龄增加,可缩短血管内腔管径,增加血管壁中层胶原纤维,进而诱发动脉粥样硬化。随着年龄增长,可降低血管平滑肌舒张功能,致血管硬化,影响血管扩张性,进而增加血压。分析性别因素,女性机体可分泌雌激素,存在抗动脉硬化效果,而雌激素能够提升载脂蛋白A1含量,进而降低血液内胆固醇含量。此外,雌激素还具有阻滞钙离子通道作用,因此血液内钙离子浓度减少,可增加血管平滑肌舒张功能,进一步调节血压,且女性对自身体形、体态关注度高于男性,生活习惯更健康。因此,BMI相对男性更低,而男性生活、工作压力更大,日常应酬更多,作息不规律,摄入乙醇量高于女性,加上男性吸烟人数更多,多种不健康因素影响下,导致男性血脂、血压、血糖异常率均较高于女性。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肥胖、超重人数逐年增加,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等发病风险随之升高,与肥胖关系密切。因此,健康人群需定期开展健康体检,以尽早诊治相关疾病,尤其体质指数过高者,需及时开展肥胖护理,积极控制体重,监测血压、血脂、血糖指标变化,以提升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护理对策血脂血压
警惕异常的血压晨峰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脂检查中的若干问题
血脂异常如何调治
最怕啥
血脂异常喝花生壳首乌茶
天冷了要换好一点的降压药吗
新版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日摄入胆固醇<300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