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探究

2022-07-06 06:08钟丽波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22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英语教学

[摘 要]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主张以学习者为中心,重视发挥学生的潜能。教学活动应为学生创设安全的学习环境,促成学生的意义学习、自主学习和自我发现。大学英语作为大学生必修的语言文化类课程,在人文教育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与大学英语人文教育精神相吻合。通过介绍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论渊源和主要内涵,分析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现状,阐述人本主义思想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观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具体体现,将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同教学实践相结合,旨在语言教学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成学生的自我成长。

[关键词] 大学英语;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英语教学

[基金项目] 2021年度上海健康医学院横向项目“医学人文英语课程开发的有效性论证”(HXXM-21-12-001)

[作者简介] 钟丽波(1979—),女,浙江杭州人,硕士,上海健康医学院外语教学部讲师,主要从事英语语言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22-0045-04 [收稿日期] 2022-01-17

引言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下文简称《指南》)指出,大学英语课程是高等学校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1]。明确人文性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弘扬人的价值,注重人的综合素质培养和全面发展。大学英语课程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在语言教学的同时,重视其人文性,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同时还可以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促成学生的自我成长。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与当前人文教育的精神相吻合,其主要思想内涵对于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置,以及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方法的设计都具有深刻的启示。本文将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同教学实践相结合,在语言教学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一、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论渊源

人本主义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流派。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强调个人的意愿、情感和价值观。20世纪70年代,人本主义的思想波及教育界。以罗杰斯、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呼吁用人本主义思想改革传统教育只注重学生的智力发展而忽视学生情感因素的现状。人本主义教育者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人际交流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很快波及语言教育界。在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下,美国出现了一批全新的外语教学方法,如社团语言学习法(Community Language Learning)、暗示法(Suggestopedia)和沉默法(The Silent Way)等[2]。这些教学方法特别重视情感因素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充分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

二、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内涵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认为个体具有巨大的潜能,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促成学生的自我实现。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认识到这种潜能,并给予充分发挥的机会。语言教学活动首先应在生生、师生之间建立平等互信的亲密关系,最终有助于学生的自我发现、内省和自尊。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把学习者视为完整的个体,重视人的情感、尊严和价值。教师不仅应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需求,还应关注学生的情感和精神需求。因此在语言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宽松、安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体验,在强烈的兴趣驱动下,进行各种有意义的语言学习活动。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还认为意义学习是个体唯一有价值的学习。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要促进个体的意义学习。个体认识到学习对于他有个人的意义、能够促进其自我实现时,就会全身心投入,释放其身上巨大的潜能。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提出“非指导性教学”原则。即教师是“学习的促进者”,其作用不是“以知识为中心”“以教为中心”,而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为中心”,对学生的主体性学习给予个性化的“非指导性教学”。教师要营造一种鼓励、信任、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自由学习的良好的外部条件[3]。

三、我国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现状

近年来,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还是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是传统教学观念重知识传输、轻能力培养。我国傳统的教学观念推崇“传道、授业、解惑”,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学以教为中心,学生以认真听讲、积累知识为己任。语言教学过程中比较容易忽视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违背语言教学需要多运用多操练的规律,对于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内心成长更是缺少关注。

二是教学目标受等级考试的影响,重工具性、轻人文性目标。虽然《指南》中明确提出大学英语需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性质,但各企业对求职者英语证书的要求导致很多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除了课堂教学外,英语学习的主要时间都花在了刷题上,很少有学生会主动阅读英语原版小说,从优秀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因此,一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受到一定影响,重视讲解语言技巧,忽视中西人文精神的传递。

三是教学内容相对滞后。大学英语课程普遍采用国家统编教材,存在内容更新滞后的问题。比如,已经进入21世纪20年代,而大学英语课程教材部分选取的还是21世纪初,甚至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文章,有些观念已经落后于学生的认知,学生只能学完课文以后,在自己做Presentation时进行补充和发挥。另外,选用国家统编教材还存在一个问题,即无法兼顾学生的专业特色,无法通过课堂教学兼顾学生专业素养的养成。作为面向全国高校的《大学英语》教材,亟须组织专家和一线教师对教材内容实时更新。

四是在教学方法上,教师以完成既定的教学内容为主要目标,没有把学生的“学”放在首要位置。由于同一成绩水平级别的学生具有相似的知识接受度,很多高校采用分级教学的方法,按照学生的英语成绩分成A、B班。在班级规模方面,大学英语是所有学生的通识必修课,普通班级规模往往在40~60人左右,但有些班级甚至达到80~120人。这不仅有悖语言教学需要多练多交流的基本诉求,而且也不利于个性化教学的开展。32DE72D6-F5A5-47F2-A599-FB48D2F7B213

四、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的体现

近年来,课程思政融入各门课程中。《指南》也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有机融入大学英语课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人。因此,要充分挖掘大学英语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使工具性和人文性不应是对立关系,而是要实现统一。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与当前人文教育的精神和课程思政的精神相吻合,其主要思想内涵对于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置,以及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方法的设计都具有深刻的启示。

(一)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在教学观念上的体现

针对目前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特点,教师应首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建构人本主义英语课程观、人本主义英语学习观和人本主义师生观。

1.人本主义英语课程观。大学英语不仅是一门基础语言课程,同时也是学生拓展知识面和了解世界文化的重要通识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因此,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充分考虑对学生人文素养和国际视野的培养[4],将知识、能力、人文素养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2.人本主义英语学习观。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承认人具有巨大的潜能,教师首先应改变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和意识,引导学生根据个人学习需求和特点选取适合个人的学习策略,并且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最终实现提升英语学习效果的目标。

3.人本主义师生观。根据人本主义教育思想“非指导性教学”原则,教师是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必须实现从知识传输到引导学生学习的角色转变,从课堂的“权威者”转变为“组织者”,尊重学生的选择和需求。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内在需求,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创设安全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动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建立鼓励、信任、平等的师生关系。

(二)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在教学目标上的体现

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针对目前存在的重工具性、轻人文性的现状,要从知识、能力、情感(人文)的三个维度出发,结合特定的英语学习任务,进行不同面向的目标设计。在知识层面,教师要明确单词、语法、句型的掌握要求;在能力层面,在注重发展学生通用语言能力的同时,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英语能力、职业英语交流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以便使大学生在不同语言领域、语言情景和场合下能够用英语有效地进行日常、学习和专业领域的交流;在情感(人文素养)层面,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感知文本和情境中的文化美、思维美和形式美等[5],了解不同文化的社会历史背景,对文化差异具有理解和包容的能力,从而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三)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在教学内容上的体现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强调意义学习及个性化学习的重要性。个体认识到学习对于他有个人的意义,能够促进其自我实现时,就会全身心投入,释放其身上巨大的潜能。相应地,教师在选取教学内容时,学习内容应与学生专业相联系,以培养学生的学术英语能力和职业英语交流能力,使学生在虚拟的职业环境中能通过学习语言而产生意义感。以笔者所在教学部选取的教学内容为例,充分体现了人本主义教育思想重视学生意义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特点。必修课的教学内容可分为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和跨文化交际三个大类。大一主要选用通用英语的内容,大二在通用英语的基础上穿插跨文化交际的内容,以及根据医学院特点选取医学英语的教学内容。选修课包括语言类、文化类、医学人文类等40多门课程,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自由选择学习内容提供了多种选择。以笔者所授大学英语课程为例,在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之外,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有针对性地选取教学内容,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如,对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的学生进行叙事医学的教学,选取与医学相关的文本(诗歌、短篇小说、长篇小说节选等)进行文本细读的教学,在虚构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叙事能力,为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同时,学生也因为教学内容贴近自己的专业,产生意义感,学习特别投入。

(四)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在教学方法上的体现

1.创设“安全”的课堂氛围。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认为学生具有先天的学习潜能。很多英语教师也开始意识到要以学生为中心,以期在课堂上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受长期的应试教育影响,学生往往对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不知所措,参与课堂的意识依旧不强,课堂氛围依旧沉闷。多数学生在课堂上面对教师和同学说英语时,依旧会感到紧张和焦虑,怕用词不当,怕犯语法错误,缺乏信心和勇气。因此,教师为学生创设宽松、安全的课堂氛围显得尤其必要。语言学家克拉申(Krashen)認为,语言习得在零焦虑的情况下最为有效[6];罗杰斯也曾指出,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学生的创造性自由表现出来的重要心理环境[7]。创设安全的课堂教学情境可以采用小组活动、班级讨论等课堂组织形式,使学生在集体中产生归属感,在团队活动中通过成员间心理上的互相支持,增强自信心,进而提高语言学习效果。社团语言学习法即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创设安全学习环境的方法。

2.社团语言学习法。社团语言学习法(Community Language Learning),是由美国芝加哥Loyola大学的心理学教授Charles A. Curran提出的一种外语教学法[8]。在社团学习法中,学习者成为由学生和教师组成的社团中的一员,并通过与社团成员的交流学习英语。学习不是被看作一种个人成就,而是一种集体取得的成功。学习者认真听教师讲述,自由表达思想,并向社团中的其他成员提供支持,向他们报告自己的学习感受,作为其他成员的顾问等。以笔者所授大学英语课堂为例,在课堂教学中,讨论是我们广泛采用的形式。分组是学期开始时的第一件事情,通常将4~6名学生分为一组,每组包括组长、记录员、陈述者、计时员与其他参与人员,其中角色可以互换。在每个单元学习之前,教师都会提前把要学习和讨论的内容分配给每个小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阅读分配的学习任务,查找相关资料进行拓展阅读,写出研究报告,并制作PPT以完成课前任务。之后,课堂上教师会介绍单元主题,然后邀请每组的陈述者进行课堂展示,其他小组在听完陈述后可以进行提问,并由陈述组解答。针对陈述组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课堂上一起解决。课后学生对所学内容或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性写作,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小结,以小文章的形式提交给教师,同时教师进行反馈。教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和成长的安全环境,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学习语言,学习成长。32DE72D6-F5A5-47F2-A599-FB48D2F7B213

结语

本文在以上部分阐述了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的体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只有以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实时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增强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才能最终促成学生的自我成长。将人本主義教育思想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实践相结合,努力为社会培养出既具有语言运用能力,又具有人文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65.

[2]周星.国外现代语言教学中的人文主义思想[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5):34-36.

[3]朱松华.人本主义教育理念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问题与对策[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18):60-61+64.

[4]谢利君.人本主义理论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J].英语广场,2021(20),73-75.

[5]龙春芳.人本主义视角下大学英语课堂的情境教学途径[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0,35(2):134-136.

[6]Krashen, S. D., Terrell, T. D. The natural approach: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the classroom[M]. San Francisco: Alemany Press,1983:43.

[7] Rogers C R. Bringing together ideas and feeling in learning[M].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1975:21.

[8]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197.

Exploration o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n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istic Approach

ZHONG Li-bo

(Faculty of Foreign Languages, Shanghai University of Medicine and Health Science, Shanghai 201318, China)

Abstract: Since the rise of humanistic approaches in 1970s, it has become a trend in the language education area. It mainly concerns that language teaching should put students at the core of the activities and pay much attention to students feelings and demands. Teaching activities should be conductive to students self-discover, introspection and self-esteem.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s part of humanistic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has both instrumental and humanistic purposes. Therefore, humanistic approaches are in line with the spirit of college English humanistic education. This paper gives a brief review of these approaches with its focus on the theoretical origins and the main ideas. After analyzing the problems in current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this paper relates the humanistic approach to teaching ideas, teaching objectives, teaching contents and teaching methodologies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rovide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students language learning, upgrade students humanistic quality and promote students inner growth at the same time.

Key words: College English; humanistic educational thoughts; English teaching32DE72D6-F5A5-47F2-A599-FB48D2F7B213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英语教学
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漫谈
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实用翻译人才的培养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