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堂中培养家国情怀的浅尝试

2022-07-06 06:58严幼露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36期
关键词:海洋权益家国钓鱼岛

严幼露

摘要:地理课堂中渗透德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对高中地理“我国的海洋权益”一课进行合理设计与教学,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记录、形成教学反思,可尝试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关键词:地理;家国情怀;反思

一、课堂背景

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国家、乡土的精神认同感,同时也是情感源泉和心灵归宿的寄托。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1],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基于以上认识,在2022年3月余姚市第二中学的校园课堂节活动中,笔者选择了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海洋地理》中的“我国的海洋权益”一课进行教学展示,并在课后回顾教学过程、进行反思。

二、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堂导入

【教师活动】 课前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铃响之后关掉音乐,说导入语“我们的家乡宁波是一个沿海城市,它的兴起与发展离不开海洋,大海养育了沿海地区的人们,人们也有责任和义务去维护海洋权益。大家知道明清时期,宁波的海洋权益遭受过什么破坏?政府采取过什么措施来进行海防建设吗?”

【学生活动】 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进行思考、发言等

【教师活动】 简单评价学生的发言,并给出自己的答案。展示清代宁波地图,图中全出临山卫、观海卫等学生熟悉的地名,简单讲解并承转“明清时期,宁波地区受倭寇困扰,政府在沿海地区建设卫、所机构,招募士兵来进行防御。自明清起,政府开始重视海防。如今,海洋对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更加重要,我们更应该了解我国的海洋权益,并维护它。”

【学生活动】 观察清代宁波地图,听老师讲解。快速浏览课文内容,大致熟悉本课内容。

环节二:课堂展开

【教师活动】 提问:“到了当代,我国有哪些海洋权益呢?”

【学生活动】 仔细阅读课文第一部分“我国的海洋权益”,思考并回答问题:“根据国际公约或我国法律规定,我国的海洋权益包括内水和领海权益、大陆架权益、专属经济区权益等”

【教师活动】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与总结,引导学生回顾“内水”、“领海”、“大陆架”等名词。承转并提问:“我国的海洋权益是法律给予的,但我们有时会听到别国侵犯我国海洋权益的新闻。请小组讨论、分享这方面的新闻事件,并深入思考,我国为什么要维护海洋权益?”

【学生活动】 仔细阅读课文第二部分“我国海洋权益的维护”以及課本中两则材料:“钓鱼岛及赤尾屿”、“中国南海权属问题”。思考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目的并回答。

【教师活动】 评价并补充学生的回答,课件上展示关于钓鱼岛事件、南海争端的新闻。结合马汉海权论的主要观点,总结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目的。展示黄岩岛及钓鱼岛图片,以及各类海底资源的图片,对海洋资源进行介绍。

【学生活动】听老师讲解,感受维护海洋权益的重要性。

环节三:课堂深化

【教师活动】承转:“通过黄岩岛、钓鱼岛的图片,我们知道其实这些具有争端的岛屿面积都很小,别国侵犯我国海洋权益的其中一个重要目的,是想要获得岛屿周围的海底资源。我们都知道,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然而现状是陆地上的多种重要资源面临枯竭,新资源的开发又需要投入大量的科技和时间。那么你认为,人们在坚决维护本国海洋权益的同时,该如何利用好海洋资源来实现可持续发展、造福未来呢?作为学生,我们可以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什么事呢?”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

三、反思与讨论

导入部分,课前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渲染氛围,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海洋知识以及认识家乡的热情。通过简单提及明清时期的宁波海防事迹,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历史,同时知道身边一些地名的来源,有利于激发对家乡历史的求知欲及认同感。不足的是,设计得过于复杂,大部分同学并不了解历史上宁波的重要海防事件,给学生解释时容易出现过度讲解、偏离重点的情况。

课堂展开部分,通过问题设置与讲解,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海洋权益,认识到保护海洋权益的重要性。通过展示钓鱼岛事件、南海争端的新闻,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国家海洋权益的维护意识。展示钓鱼岛、黄岩岛以及海洋资源的图片,能让学生知道岛屿背后蕴藏的资源是非常丰富的,这些资源对我们国家的发展、人们的生存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维权意识、激发爱国热情。

课堂深化部分,教师试图让学生知道海岛争端其实也是资源的争夺,从而初步培养学生为人类未来出谋划策的主人翁意识。为培养学生关心人类未来发展的意识设置了两个问题。但在问题设计上有所欠缺,第一个问题过于困难,第二个较简单,学生的回答基本上围绕着第二个问题展开。

综上所述,这节课的设计分为三部分,从德育目标看,分别以培养乡土情怀、激发爱国热情、承担社会责任为目的;从地点设定看,与德育目标相对应,从宁波到中国再到全球(人类社会),一步步扩大;从时间设定看,依次贯穿古代、当代和未来。总体来说设计较巧妙。在每部分的设计中,为更加有效的实现德育目标,加入了丰富的课外知识及材料。但整堂课在设计细节上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实际教学中显现出的问题也需进一步改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1.F7DCE1FB-2AFD-4DB3-9892-DBD93A07326B

猜你喜欢
海洋权益家国钓鱼岛
薛济萍:坚守实业 彰显家国情怀
立足“小我” 彰显“大我”——家国情怀类作文如何避免同质化表达
年初六,中国海警船巡航钓鱼岛
中日东海划界争端的法律分析
我国海洋法立法现状研究
谁咬得更厉害
中国海事战略的几点思考
日“调查团”零距离驶近钓鱼岛
中国警告日本停止在钓鱼岛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