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思考

2022-07-06 13:11江苗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36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江苗

摘要:伟大建党精神发源、孕育、形成于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过程中,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其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也是继承和发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内在需要。推动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将伟大建党精神全面融入高校工作、提高教师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解阐释能力、加强学生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学习掌握能力,从高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进行。

关键词:伟大建党精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一个人要有精神,一个民族、国家、政党更是如此。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的根本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首次阐述了伟大建党精神,即“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1]伟大建党精神内涵丰富、意境深远、跨越时空。文章从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出发,通过对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进行探讨,最后进一步分析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一、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

(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

矢志不渝的真理追求、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特色。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精神表现为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接受与选择、主张与践行。近代以来,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接受、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真理和共产主义理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重要基础。鸦片战争以来,为了挽救空前深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无数志士仁人先后进行了前赴后继的救亡图存的斗争探索,但是所有的斗争和探索终究未能摆脱失败的命运,未能改变旧中国的面貌。基于这样的情况,迷茫的中国人看到了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看到了世界文明给中国带来的新曙光。1919年,中国的先进分子掀起了一场风起云涌的五四运动,从学生到工人、从北京到上海,在全国范围内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广泛传播。1921年,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工人运动紧密联系,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念,并为之而浴血奋战,开启了民族复兴的光荣征程。

(二)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就是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真理运用于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实践中,“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2]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华民族砥砺前行,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巍然屹立,日益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人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始终不渝的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中国共产党人历经百年风雨,却从未动摇过。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担当,在国家需要之时迎难而上,积极主动地承担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人善于担当,不断地发挥优势、敢于牺牲、有所作为,践行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

(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国家和民族处于亡国灭种之际。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追求真理、实现理想,为人民幸福、国家复兴的实践和奋斗过程中展现出来革命意志。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千百万共产党人为实现救国、兴国、富国、强国大业抛头颅洒热血。不怕牺牲、英勇斗争这是刻在中国共产党人身上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基于优秀传统文化中追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着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的理念,拯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拯救民族于濒临灭种的危亡之秋。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中国共产党人在面对困难之时,始终都是秉承着迎难而上、敢于牺牲的奉献精神。中国共产党人在面对挑战之时,始终都拥有不畏强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

(四)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忠于党和人民的事业的政治品质。在党章中明确规定:党员要对“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3]这明确以党的根本大法的形式规定和要求党员必须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4]中国共产党只有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能凝聚全社会磅礴力量,推进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都不能忘记了人民这个根,永远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5]

二、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伟大建党精神是总结和概括中国共产党在百年来的党建实践历程中的经验得出的。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进一步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内涵,充实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和素材。伟大建党精神蕴含“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6]等精神,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一致、契合的。伟大建党精神中“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科学内涵,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这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为培养大学生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的内容和目标不谋而合,丰富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科学内涵,體现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以来共产党人始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7]的高度责任担当。这一则内涵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培养能够胜任好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大学生具有内在统一性。“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目标和理想过程中所具有的革命意志。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能够培养大学生顽强意志、斗争精神,培养好能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忠于党和人民的事业的政治品质。这一内涵能够引导大学生厚植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情感,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培养好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定维护者和坚决执行者的目标一致。2738B0DE-EA9F-401C-B5E3-F4C4C7FA183E

(二)推动伟大建党精神的继承与发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8]继承和发扬伟大建党精神离不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重要途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活动,只有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才能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伟大建党精神。继承和发扬伟大建党精神必须利用好思政课程,充分发挥好课堂主渠道作用,课堂讲授是传播伟大建党精神的主要途径。在“原理课”“概论课”“纲要课”“思想道德与法治”“形策课”中,教育者要让学生充分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通过一种整体性视角让学生对伟大建党精神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和把握。

三、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

(一)伟大建党精神全面融入高校工作

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教学工作。伟大建党精神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9]高校应该把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中,守好思政课堂重地。但是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只是思政课教师的“独角戏”,需要各科教师都参与进来,渗透到大学生各门课堂教学中,结合各科教学工作去进行,融入大学生教学全过程,从而形成综合作用力,更好促进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的来说,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教学工作不仅要发挥思政课程的作用,也要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功能,实现伟大建党精神在大学生课堂中的全覆盖。同时也可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学校校园文化建设。除了利用课堂之外,学校也要积极营造继承和发扬伟大建党精神的校园文化环境。在校园建设中将伟大建党精神元素融入其中。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来进行伟大建党精神的宣传教育,打造一个鲜活、生动、具体的伟大建党精神教育环境。

(二)提高教师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解阐释能力

教师要提高思想认识,增强精神进课堂的紧迫性。为此,教师必须对伟大建党精神有全面、系统、深入的了解。教师可以通过权威专家、文章对精神的解读,再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和逻辑体系,从而可以更好更快的吸收消化精神的全部内容。在学习精神全部内容的同时,教师也要认真分析教学内容体系,在课堂教学中将伟大建党精神融贯于相关章节,因人、因事、因地、因时的灵活运用精神内容。例如,教师在讲授重要党史人物时,就可以把这些人物身上体现了伟大建党精神哪方面的内涵嵌入其中,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向学生传达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以小故事讲述大道理。

实践检验真知,教师要在日常社会生活中体验伟大建党精神。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并深化认识的根本途径。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和实践的产物。教师可以去相关地区进行参观考察。深入革命老区,了解背后的艰苦奋斗过程,深化对伟大建党精神的认识。通过观察、学习、感受、体验,有助于教师深入把握伟大建党精神内容,对精神中的内涵产生更加饱满、充沛的情感认识,有助于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用“情”引导学生,以情动人,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达到教育的效果。

(三)加强学生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学习掌握能力

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强化课堂活动。课堂讲授是传播伟大建党精神的主要途径。学生是课堂中“学的主体,只有学生真正参与融入课堂,调动起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实现课堂教育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学”,注重学生学习伟大建党精神的自主性,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环节设计中来。如,在课前让学生采取自主学习、互助学习的方式去查阅教材之外的有关伟大建党精神内容的经典案例和文献资料,在课中就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内容。除充分利用课堂之外,学生也要利用和发挥好“第二课堂”的作用。学生要积极主动参与学校组织的以伟大建党精神为主题的知识竞赛、读书读报、辩论、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在“看、听、思、行”中增强自己对有关伟大建党精神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其次要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辅助功能。加强学生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学习掌握,除了通过在课堂中教师“教”、学生“学”的他教方法之外,学生自我学习、教育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路径。当前,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学习,主要就是通过阅读网上专家学者发表的文章,浏览主流网站发布的信息,观看相关视频等途径。如学习强国平台、人民日报客户端、各类精品课程等。而且网络资源具有快捷性、高效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伟大建党精神哪方面的内容感兴趣随时随地就可以去搜集相关资料。

当前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之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都变得更为复杂化,面对新征程上,存在的许多不确定不稳定性因素。在这种情况下,伟大建党精神的提出意义深远,成为我们开启新征程的精神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同时,伟大建党精神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为更好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要将其全面融入教学工作、校园文化建设,教师要提高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解阐释能力,学生要加强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学习掌握能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02).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1.

[3]中国共产党章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8-29.

[4]十八以來重要历史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400.

[5]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13.

[6]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02).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1.

[8]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02).

[9]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7).2738B0DE-EA9F-401C-B5E3-F4C4C7FA183E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