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写作语言“视觉化”刍议

2022-07-06 23:49梁海燕
客联 2022年4期
关键词:新闻写作问题策略

梁海燕

摘 要:新媒体的信息传播,增强了新闻的传播效果,为新闻传播提供了一个共享互动的信息平台。为此,新闻媒体应全面加强语言表达能力,增加新闻资讯的点击。今天新闻媒体已逐渐意识到“视觉化”对新闻报道的重要意义,但在推进“视觉化”的过程中,仍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文章通过对新媒介条件下的新闻主题语言的“视觉化”进行了简单的剖析,并就如何提高其表达效果、提高语言的可视性、创造性地打开语篇表达、提高其可读性、巧妙运用修辞手段、增加语言灵活性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闻写作;视觉化;问题;策略

语言是新闻写作的重要构成因素,科学合理的语言结构能使新闻事件的具体情况言之凿凿,使读者得到所需的消息。在新媒介时代,人们获得的信息已经不仅仅是通过纸质阅读,而是通过多种方式来获得。此外,各类新颖的语言也被新媒介所使用,让听众们感到非常新鲜。在这样的大形势下,记者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新闻写作语言组织能力,合理引入“视觉化”因素,提高新闻写作中的情景代入感,使受众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与此同时,要在新媒介中运用独特的新闻语言来进行创新与发展,逐渐走向“视觉化”传播。

一、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写作语言“视觉化”产生的原因

(一)媒体自身发展的需要

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的迅速发展和普及,许多互联网媒介通过科技等方式增强了文本和语音的融合,以极大地提升了观众的视听效果,创建出“视觉化”新闻这一版块,极大地改善了观众的观赏性。许多资讯加入多种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的要素,将读者带入其中,使媒体传播在新时代的浪潮下稳步前行。

(二)受众的需求

现在,网络和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人们日常接触最多的主要媒介,它们的作用比传统的书籍、报刊等媒介都要大,无论是视觉还是听觉,都能让人产生难以抗拒的感觉。

二、新闻写作语言视觉化的问题

(一)文体格式固定

新闻内容写作格式呈现出单一化固定形式,它会使读者产生视觉上的疲乏,从而使信息的传递效率受到很大的限制。由于新媒介对新闻资讯的限制,使得单一固定的写作模式在新媒介上的运用上受限,很难有创造性地发展,并逐渐脱离了大众传播所需的内容和形式,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内容欠缺可读性

视觉化新闻内容应具有两个优势:为广大受众的深度阅读,使其获得更多的资讯;在内容上力求新颖,在不脱离现实的前提下,提高报道的真实感。但是,在现实的新闻报道中,这两个方面的优点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使得新闻的可读度下降,从而影响到了受众对新闻资讯的获得,从而让受众丧失了对新闻的兴趣。

(三)缺乏细节描述

在传统的新闻写作语言组织上,通常情况下,人们都会尽量把事情说得简单明了。为了使一种文字更加简洁,它很少使用任何形式的修饰。人们常常仅仅了解事情的进展,却不知道具体情况。在这种新的社会背景下,人们既想要获取新聞活动的成果,又想要获得某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缺少详细描写的新闻工作者,明显地会减弱其情景化的代入性,使表达的内容显得枯燥无味。目前,在新闻报道方面,细节描述缺乏显然成为阻碍新闻写作语言“视觉化”发展的难题。

(四)语言表达灵活性不佳

写作的基本方式在于语言的表现力、语言使用的灵活性。在新闻“视觉化”的写作中,对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而且在表达的时候要注意运用语言的灵活性,以提高新闻的价值。在现实的新闻写作之中,由于缺乏对新闻事实的充分遵循,致使其表达能力不强,不能清楚地反映出新闻的主要内容,也很难形成完整的新闻事件。

三、新媒体背景下加强新闻写作表现力的有效策略

(一)创新文体表述格式

在新闻写作之中,传统写作注重的是对事件进行详细地描述,需要对事件发生时间、原因等进行全方位的描述,这种报道方式不仅会影响到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感知,使得人们对新闻的故事脉络认知不够清晰,极易造成读者对新闻产生错误的认知与理解。所以,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要运用新颖的表达方式,以科学的方式打开思维和联系,以引起读者的兴趣。在新闻写作中,记者可以在新闻写作中采用持续的方式,不断地发展自己的新闻风格表达方式,充分满足受众的兴趣,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使所阐述的新闻事件变得通俗易懂。同时,要加强新闻的表现力,减少多余的内容,让读者快速地理解新闻重点,以此来激发读者阅读新闻兴趣。

(二)增加内容可读性

新闻内容应充分利用动静结合的表述方式,提高新闻的表达水平,提高新闻资讯的可读度。对动态对象的吸引力更大,运用动态表达方式提高了对新闻资讯的关注度,加强视觉效应,提高公众对新闻资讯的获得感。另外,在新媒体环境之前的新闻写作中,新闻作品很少有创意,都是把结果传达给大众,说明情况,叙述现实,作品形式比较固定,内容单一。所以,在新媒介时代,新闻工作者在撰写报道时,应该运用各种不同的文字表现方式,增强内容的可读性,以打动人心,同时也要留给群众一些想象的余地。在外部环境的许可下,可以向观众展示事件发生的原因。其次,还可运用文本的细节描写,让读者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编采人员在写作的时候,应该借助生动形象的语言来强化人物形象,让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

(三)以事写人,以人绘事

受众喜欢的是具有“人情味”的文章,而非平淡无奇地把故事的全部过程展现给读者,使读者在读的时候能够有共鸣,从而有很强的代入感。而一篇完整、高质量的新闻作品,读者就像是在看一部“视觉化”“有画面”带冲击感的作品,不但要强调其鲜明的个性,还要注重在冲突中体现出各种角色的个性特点,从而深刻地传达作品的意蕴,从而使新闻呈现在一个不断的制造矛盾与矛盾的状态中,既能获得“被记住”,又能引起读者的重视,达到成风化人的目的。

(四)细节描写,突出真实

今天,要想在新媒介时代保持与时俱进,就必须在新闻报道中摈弃固步自封,要在创作上多下些努力。一份出色的新闻报道要做到既要保持真实,又要能引起受众的注意,又要做到别出心裁。特别是“碎片化”“视频化”阅读时代的到来,需要新闻工作者在文案上下功夫,通过对角色的精准描述,使人物故事情节更加丰满。同时,需要把文案和视频画面两者相融合,为新闻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创意。同时,在运用可视性特效的时候,要注重对细节的描述,以确保新闻的真实性。

四、结语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写作语言的“视觉化”发展既是媒体传播力提升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观众对资讯品质的新需求。“视觉化”的发展对提高新闻表达的吸引力、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促进媒体事业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后的工作中,新闻工作者需要善于创新写作方式,善于发掘报道的细节,采取动静相融的方法,不断推进“视觉化”的发展,提升报道的质量,适应新时代的传播新形势。

参考文献:

[1]宫慧娟.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写作语言的"视觉化"[J].记者摇篮,2020(12):2.

[2]高锦萍.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写作语言"视觉化"探析[J].记者摇篮, 2021(12):2.

[3]王佳.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写作语言的视觉化[J].视听, 2015(2):1.

猜你喜欢
新闻写作问题策略
论梁衡新闻写作的致胜“三招”
新闻写作的叙事视角探讨
新闻专业实际应用课程《新闻写作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普利策调查性报道女性获奖者作品对英语专业新闻写作的启示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