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高校美育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探索研究

2022-07-06 23:49郑峰韩文芳
客联 2022年4期
关键词:通识教育美育互联网+

郑峰 韩文芳

摘 要:美育通识教育课程是高校通识教育中的重要教学内容,本文基于“互联网+”的背景,讨论高校美育通识教学课程,提出“互联网+”与大美育的概念,通过分析高校美育通识教育课程的发展现状,通过与不同专业方向的共生教育,模块化、体系化与分类设计,区域特色文化介入,“互联网+”与大美育的融合的教学方式,探索构建基于“互联网+”的高校美育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模式,并以此探讨高校美育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美育;通识教育;“互联网+”;三峡区域文化

随着国家教育实施的双减政策,教育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美育在当代的教育中地位越来越收到重视,且对培养复合型人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推进新时代教育信息化发展,构建徳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教学体系。2019年,教育部又发布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是高等教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校庆期间参观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并在之后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全面提升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

高校作为大众教育的最高学府,是实行国民美育教育的重要场所阵地,同时,美育教育对于健全大学生人格,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我校美育通识教育课程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说过:“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课程是高校通识教育中的重要教学内容,也是高校美育和校园文化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识课程是高等教育的普适性和通用性课程教学体系,着眼于学生的基础认知能力培養,学习和自己相伴一生的基础知识,促进学生把所学课程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整体感知与理解世界,促进学生树立基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根据教育部的意见要求,高校将美育教育教学纳入到教学计划当中,根据2021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识课程设置要求,重庆三峡学院将全校开设美育教育课程。我校将美育课程从选修课提升为通识教育课程,规定所有的本科生必须修满2学分的美育课程才能毕业,以美育通识课程指向人的全面发展。

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美育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美育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高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就是全面向大学生开设美育通识课程,全面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进而提升其整体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互联网+”与大美育

“互联网+”是指在创新2.0时代,即信息时代、知识社会的创新形态下,推动由互联网发展为主要媒介的新业态形式,也是在知识社会创新2.0时代推动下由互联网形态演进、催生的社会发展的新形态。2020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我国应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业态的发展形式。

因此,当“互联网+”与大美育在当今时代节点上实现美丽的邂逅,这充分彰显出两者不可忽视的内在联系。借助“互联网+”,美育会更加形象、生动和快捷;而借助美育教育,“互联网+”也会得到媒介传播的形态优化和形式美化,更能够积极的实现美育的教育功能价值。建成“互联网+”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现代化美育教育体系,是提升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目标的前提和基础条件。

三、高校美育通识教育课程的发展现状

(一)对于美育通识教育重视度不够

调查显示,当前高校的美育教育不容乐观,尤其是西部地区高校的美育教育普及程度及教学水平急需提高。学校美育现有地位不高,美育基础薄弱,有的学校甚至在实践上形同虚设,并未真正重视与有效的实施。

以重庆三峡学院为例,现行的美育教育课程主要作为通识选修课程设置,对于美育通识性教育重视不够。美育课程在学生心目中重视不足,学生的积极性不够,教学环节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不足、创造性能力培养不够,影响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目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迫于严峻的就业压力,不得不将有限的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学习专业技能方面,这就造成了对美育教育缺乏正确的思想认识,进而从根本上忽视或无暇顾及个人人文素质的提升。

(二)美育通识课程内容少,课程专业性强。

高校美育通识课程既要使美育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学科性质,同时具有艺术学科的审美属性,还应更加强调提升学生的设计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素养。

在高校美育教育过程中,往往只强调了对学生艺术审美的培养,而忽视了其他审美教育形式。艺术审美教育的大部分课程多由艺术类学科的教师教授,但因为专业性太强和艺术专业思维的影响,往往导致所开设的课程难以与全校不同学科学生的原有学习经验相匹配,从而使学生对美育教育课程的兴趣普遍不高;学生更多的把美育课程作为其专业课程盛宴的辅菜,而对与本专业课程“不相关”的美育课程热情不足。

(三)缺乏健全和科学的美育通识教育教学模式和评价机制

目前,美育教育教学模式和评价指标体系较为单一和片面。具体表现为:重视个别学生的设计创意呈现,而忽视全体学生的审美培养;重视作品的表现、设计竞赛的成绩,而普遍忽视艺术活动本身的育人功能;重视理论的学术、技能水平评价,而普遍忽视对学生普遍的审美需求及内因动力的分析。

四、基于“互联网+”的高校美育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一)与不同专业方向的共生教育

美育通识教育本没有统一的模式和标准的范本,当其共有的教育核心就是--育人。美育通识课程的内容设置应致力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针对高校不同专业的学科特点要求,做到有的放矢的进行美育课程的内容安排与教学匹配。一个民族需要共同的文化基础,这是民族共同的“集体记忆”,它就如同族群的血液纽带,强调共同的理论认知与历史记忆的作用。不同学科间学生的交流更需要共同的知识背景,而美育通识教育在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正是这个桥梁勾连起了不同学科之间的边界,使学生共存于一个共通的认知体系。

美育通识教育文、理并重,是基于全校开设的普适性、通识性基础认知教育,它旨在为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打下共通的知识基础,通过拓展学科理论范畴,在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中达成共通的的民族文化认知和对社会的共同理解。所以,美育通识教育课程应视为一种与不同专业方向的共生型教育,它与不同专业学科不是矛盾冲突的状态,而是相生、相适的理想状况。

(二)在美育通识课程设置中,强调模块化、体系化与分类设计

经考察我国高校的美育通识课程体系设计和实践状况发现,虽美育通识课程模块分类不尽相同,但是大都存在共同的设置问题,如:美育通识课程的内容涵盖较广,涉及内容多样,但与此同时,课程的深度开发往往不足;美育课程体系相对缺失,课程环节与各个专业的匹配度相对薄弱,未充分将专业特点纳入课程设置的范畴之内加以关照。

在通识课程设置方面,复旦大学形成了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艺术探索与审美体验等七大课程模块,将美育通识课程教育纳入整体通识课程体系当中加以关照,并对其体系进行模块化分类,为我们的美育通识课程体系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三)建立完善的美育通识课程教育教学模式

由于只有课程学分的限制,课程设置应逐步发掘不同性质和层次的课程内容,保持课程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教学模式的多样化,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美育教学方式,既有网络教学,也有传统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的第二课堂,拓宽学生的学习时间与关注视野。

课前,教师有意识的引入美育课程内容,让学生提前调研与感知;课中,注重理论的输出与审美实践的培养,将美育的育人功能贯穿于课程的全过程中;课后,对美育课程的拓展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将美育与专业挂钩,将美育通识课程转向为“能力塑造”+“素质培养”为一体的教学模式。

(四)区域特色文化视域的高校美育通识课程

通识教育不仅是大学教育自身发展阶段的要求,更是区域特色民族文化发展的要求,将三峡区域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美育通识课程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目前,美术学院“三峡民间美术传承与应用”课程是面向全校的一流本科建设课程;在線课程“视觉盛宴---三峡视觉文化与审美”是重庆市高校一流课程,并已在重庆市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上线运行;混合式课程“色彩构成原理与实践”作为全校美育选修课程已在《学习通》课程平台运行等,都为美育通识课程的内容设置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通过三峡区域传统文化的融入,全面推进我校美育教育课程改革创新,探索打造课上与课下美育教育紧密结合,优秀文化与美育教育互相融合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同时,丰富的区域文化资源为美育通识教育教学提供有力支撑。梁平博物馆、三峡移民博物馆等教学基地为课程考查提供强大技术支撑;巴渝文化与艺术实践基地、校级众创空间、美术学院实习实训工作室等为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有力场地保障。

(五)“互联网+”与大美育的融合教学方式

美育通识课程中美育的概念是大美育的范畴,即致力于完全美育观念,包括目标、功能、途径和方法建设的美育,它是完全实施的美育。不仅是对艺术方向的审美培养,而将自然山水之美、动植物之美、日常生活之美、景观建设之美等也都纳入到美育通识课程的关照视野,它不仅是为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更是促进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是提升学生全面素质与和谐发展的大美育。

“互联网+”可以理解为多学科的叠加。它可以理解为与不同专业学科的匹配相加,具有专业知识与美育的共生关系,可以是艺术与哲学的相加、审美与建筑的共生、图像与文字的互文等,要充分关注美育与专业的多样性匹配才是关键。

“互联网+”教育是用互联网的理念改造教育,着重培养学习者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艺术审美等方面的知识进行美育的创造性活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广泛嵌入高校的课程当中,并以技术创新、应用创新、模式创新为其发展内核。“互联网+”技术能够突破常规教学时空的限制、过程的不可逆和实境感知等问题,从而有效推动传统教学方式的升级重构。在当今“大数据”背景下,对美育通识教育课程进行数据分析与管理研究,能有效提升美育通识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对高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应用价值。

五、基于“互联网+”的高校美育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价值与意义

(一)实现“互联网+”创新教育与美育教育的共生融合。

“互联网+”教育与大美育在当今时代节点上相遇,充分彰显了两者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相得益彰,其中有着重要的内在逻辑关系。基于“互联网+”的高校美育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是提升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目标的前提和基础,它实现了对传统教育的延伸。传统教育模式是知识的传授体系,而基于“互联网+”的创新教育,其目的是真正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能够体认的创新实践教育,其意义除了使理论学习有形化,还在于从中产生的自主学习、研究等过程的意义。

(二)确立基于“互联网+”与大美育的通识教育课程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互联网+”与大美育的融合教学,使美育通识教育课程教育具有更高层次的要求,了解不同区域特色的文化与信仰,通过这些信仰来了解特色文化传统及其与个人发展的联系,从而增强对自己和他人“既是创造者,又是创造物”的理解。

通过美育通识教育课程,有效完善了大学生的综合知识结构,通过三峡优秀传统文化的介入,丰富大学生精神文化与思想,从而对优秀的区域文化实施了有效的传播与传承。通过构建高校美育通识教育新模式,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充分发挥美育通识课在高校人文素质培育中的价值。

(三)基于“互联网+”与大美育的教育教学模式的社会效益。

基于“互联网+”与大美育的教育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学习兴趣的提高、研究性学习的延续等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已被学界关注。这是运用“互联网+”教育模式的探索,在国家大力提倡美育的环境下,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同时,还可拓展美育通识课程服务与共享的范围。美育通识课程不仅可供本校不同专业学生的使用,还将扩展到全校的整体层面,并与重庆市及其它地区院校共建、共享,为整体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丰富资源,肩负起社会服务的责任。

六、总结

高等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视域中,大学美育作为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要方面,机遇与挑战并存,前景与困境同在。将“互联网+”与大美育相结合,通过美育教育与不同专业方向的共生教育,模块化、体系化与分类设计,区域特色文化的介入等美育通识课程设置,构建基于“互联网+”的高校美育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研究价值,当然,其教育成效还需进一步的实践与总结。

参考文献:

[1]刘鑫.“互联网+”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美育教育应用技能探索[J].贵州民族研究,2019.

[2]张博寒.互联网时代高校美育教学工作的现实问题及对策研究[J].通讯世界,2019.

[3]屠傲凌."互联网+”时代美育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探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9.

[4]尹丽.基于传承地域文化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J].美术教育研究,2017.

[5]王军莉.互联网+”视域下的高校美育教学[J].现代教育,2018.

[6]蔡峻岭.互联网时代高校美育教学工作的现实问题及对策研究[J].智库时代,2019.

猜你喜欢
通识教育美育互联网+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美育教师
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教务管理及对策分析
当前学校美育实践中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