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 聚焦民族教育 助力乡村振兴

2022-07-06 23:49裴奕丁可伟邱治邦
客联 2022年4期
关键词:偏远地区基础教育三全育人

裴奕 丁可伟 邱治邦

摘 要:针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西南民族大学数学学院公共数学教师党支部开展“扬数先锋队”活动,深入偏远地区,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关键词:基础教育;偏远地区;三全育人

一、背景起因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引导青年师生走进革命老区、贫困地区,接受思想洗礼、学习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重温革命前辈伟大而艰辛的创业史,走好新时代的新长征路,努力践行“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宗旨,西南民族大学数学学院公共数学教师党支部开展“扬数先锋队”系列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引导各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李克强总理在关于基础学科相关座谈会上讲到,之所以强调要重视数学,因为自然科学首先发端于数学,人类文明真正进入科学领域也是从数学开始的。可以说,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都加大了民族地区基础学科教育的投入力度,但由于历史、自然等原因,民族地区基础学科教育发展仍面临一些特殊困难和突出问题,一部分学生在基础学科特别是数学学科的学习上主动性不强,逻辑性训练不够。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制约和影响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依然是师资队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和结构性短缺。绝大部分数学老师是非数学专业,半路出道教数学的,对数学的专业性上只能维持较为基本的教材知识教学。为深入调研了解,并尽力破解这一难题,西南民族大学数学学院公共数学教师党支部以“扬数先锋队”为旗帜,结合党支部教师的专业背景,弘扬数学精神,积极采用“聚焦、培养、引领”工作方法,将学生、专业和育人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取得了良好效果。

西南民族大学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学校继承了诞生于抗日烽火中延安民族学院的优良办学传统,是一所具有红色基因的院校。数学学院前身为1956年西南民族学院开设的数理化系,是学校历史最悠久的教学单位之一。自建院以来,学院培养的优秀人才遍布大江南北,努力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建设、为国家发展战略添砖加瓦、贡献力量。学院下设的公共数学教研室為全校的数学课程提供教学服务,培养学生不计其数,为民族地区教育事业输送了大量人才。

二、主要做法

(一)聚焦民族教育发展。

西南民族大学数学学院一直关注民族地区的数学教育问题。数学学院公共数学教师党支部以数学学院乡城县青德镇寄宿制小学和乡城县中学教学实践基地为依托,组织师生前往甘孜州乡城县等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校,深入当地的少数民族学生家中,了解学校数学教育,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

在教学研讨活动中,老师们就如何提升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数学课堂的吸引力,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进行了深入探讨。纷纷表示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将先进的理念和方法融入到教学中去,以提高教学效率。

公共数学教研室教师党支部书记带头,以“有趣的数学”为题,针对如何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方面,进行了精彩说课。从教育教法角度,深入浅出地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传授给当地老师,让更多当地数学教师明白“为什么要这样教、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学”。说课过程中老师们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在开展相关工作中,党支部坚持以育人为导向,全面统筹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推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的有机结合,建立健全系统化育人长效机制。遵循教书育人和学生成长规律,创新工作载体,以问题导向,聚焦重点群体、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强化优势、补齐短板,加强分类指导、着力因材施教,不断提高师生的获得感。

(二)助力人才培养。

目前,偏远民族地区中小学普遍存在基础学科师资水平不足、学生主观能动性不强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基础学科特别是数学学科的学习上失去兴趣。针对这一难题,党支部坚持党员、人才双向培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想引领,由党员教师带头,就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进行探讨并积极实践。

利用晚自习时间,安排学生党员分别与乡城县青德镇寄宿制小学六年级两个班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讲解数学史、运筹学等拓展思维的课程,开展丰富多样的提升数学兴趣的教学实践活动。

党支部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整合各类实践资源,强化项目管理,丰富实践内容,创新实践形式,拓展实践平台,完善支持机制,教育引导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增强实践能力、树立家国情怀。在关心人、帮助人、服务人中教育人、引导人。

在教学实践活动,也为当地学生们架起一座与外界沟通的桥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小学生们在大哥哥大姐姐们感召下,立志要在数学学科的学习上更加努力,并用歌声表达了感激之情。

为更好的服务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党支部拟与甘孜州乡城县中学、乡城县青德镇寄宿制小学建立健全长效沟通机制,采取“建立探讨群、在线云课堂”两位一体的方法,及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课程质量提供了可靠保障。

(三)追寻红色记忆,汲取红色营养。

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六军团途径乡城县,进行休整,得到当地百姓拥护支持,留下了无数佳话。数学学院公共数学教师党支部在进入民族地区调研和学习时,组织师生深入学习红军长征精神,参观红军长征纪念馆,因地适宜的讲授党课,讲述共产党在当地的历史和功绩;追忆红军“突围西征、北上抗日”的伟大壮举,深入学习了解共产党与各族群众结下的深情厚谊。

党支部注重传承西南民族大学的红色基因,带领师生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以“筑梦红色之旅”教育活动的实效与学生的成才、民族地区的教育、百姓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通过生动的形式,使师生亲身感受红色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三、经验启示

(一)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基层党组织必须用好思想政治工作有力武器,协调和化解各种困难和矛盾,保证教育教学改革的持续、稳定发展。结合实际情况以及工作重点,将党史学习教育、课程内容、志愿服务等纳入统筹规划,大力丰富组织生活内容,提升党组织的吸引力。真正发挥出党支部在团结群众、教育党员、攻坚克难上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基础教育一定要复杂理论简单化。为了落实学校的育人目标,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党支部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教学情况,建立科学的育人方法,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将原本讳莫如深的数学理论进行拆解细化,使其通俗化,避免学生因为复杂的理论知识对其产生畏惧心理。

(三)坚持立德树人理念,鼓励学生党员投身民族教育事业。大学生党员是学生中最积极、最有朝气的先进分子,是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是共产党员队伍中年轻活跃分子,必须鼓励并带动他们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主动对接民族地区人才建设工程,切实为民族地区提供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发挥与民族地区同学之间年龄相近、需求相似、心理认同的优势,与民族地区的学生一起学习、共同生活,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影响民族地区青少年学生,学成归来建设家乡。

猜你喜欢
偏远地区基础教育三全育人
“考虑偏远地区211大学比较好”
微课在农村偏远地区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话语的迁嬗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基于微课应用的专递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