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2022-07-06 07:10米倩雯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36期
关键词:教学设计高中化学核心素养

米倩雯

摘要:作为发展学生实验基础能力以及罗辑思维的重要课程,高中化学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和价值。高中化学的教学设计,更应该在夯实学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从而让学生能从化学的角度去尝试解决各种问题。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学生核心素养的综合发展,不仅能提高现阶段化学专业知识的水平,还能推动实验应用能力的发展。同时,为了顺应教育改革新形势的深入发展,教师应摆脱传统化学教育思维的限制,积极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设计,从而打造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这有助于让学生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主动参与到化学课堂的各个教学流程中,从而提高自身的实践技能和专业素养,推动化学教学设计的高质量实现。

一、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的现状

(一)重视理论讲解,轻视实验过程

高中化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通过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收集一系列与该课程内容相关的理论知识,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不停顿的灌输。这种毫无层次性和节奏性的课堂讲解,很容易让学生在僵硬的教学模式中限制化学思维的创新发展。长此以往,整个化学教学会陷入停滞的状态中。另一方面,实验是化学素养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方式。但是,高中生在日常学习中少有机会通过实验转化理论知识。化学课堂更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必须根据教师的步骤进行每一步的实验。更有甚者,教师通过视频演示一再压缩学生的实验过程,并让学生对既定的实验数据與结果进行记忆。种种行为,严重限制了学生化学思维的创新式发展。

(二)重视成绩,轻视实践能力

由于应试教育思维的长期存在,高中化学教师普遍认为提高学习成绩是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和实现结果。因此,为了取得理想中的教学效果,化学教师实施题海战术,让学生在庞大的练习库与频繁的考试中形成惯性思维。在这种教育环境的长期影响下,学生的化学综合素养很难得到提升。而且题海战术严重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利于学生进行针对性复习。长此以往,学生很容易对化学学习产生疲劳感,化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也无法得到保障。

二、核心素养下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的策略

(一)把握整体,培养微观思维

化学与其他学科相比,他更注重从微观的角度培养学生观察物质基本结构的能力。这就要求化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把握,引导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进入化学学习的思维殿堂,从而对化学的基本概念及原理、物质性质及变化形成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物质分类》这一章节的学习中,在宏观角度上,我们可以根据物体的聚集状态,把物质分为气态、液态或者是固态。同时分散剂与分散质又能与不同的聚集状态进行排列组合,从而组成最常见的9种分散系,比如氯化钠水溶液、云雾等。而在微观角度上,又可以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对分散系进行三种不同的分类,也就是稳定均一的溶液,胶体以及不稳定、不均一的浊液。因此,对微观与宏观两种分类标准的深入认识,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分散系这一化学概念。为了进一步辅助学生理解这一概念,教师可以从微观与宏观这两个角度为他们设计课后实践练习。这种教学设计更有助于学生把握整体的教学知识,还能让学生从微观的视角对自己的化学知识体系进行补充和完善。

(二)突出重点,培养变化观念

化学反应到处充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种反应又会催生新的物质结构。因而,化学教学的重点就是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化学反应中,并能根据不同的反应推导研究出化学反应的变化规律。同时,在总结推理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及时发现自身薄弱的环节,从而推动核心素养的综合发展。

例如,在《氧化还原反应》这一单元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就可以从广发的生活情境中具体的感受这一化学反应的实际应用。就比如我们最常见的苹果,当我们把它削皮并静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过后,它的表皮会出现明显的发黄现象,这就是我们最为常见的的氧化还原反应。在化学概念中,氧化还原反应是在实验中,元素的化合价会随着实验因素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细分标准在于,元素化合价是升高还是降低。再比如,当进行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化学方程式中金属钠的化合价就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钠最外层的电子会在实验过程中,转移到氯的最外层。这也就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即电子转移。因此,化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通过实验让学生的目光聚集到物体的变化上,引导学生根据相关变化完成化学方程式的写作,进一步深化知识理解与应用。

(三)积极研究,落实科学探究

探究活动的良好开展,更容易成为高中生学习化学的内在驱动力。在探究活动中,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在最大程度上得到开发和利用。而且,这种活跃的化学思维更有助于学生掌握更加精准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另外,化学情境以及化学问题的有机融合,能够丰富探究活动的层次性,调动学生化学学习的热情。

例如,在“甲烷的取代反应”的相关学习中,化学教师可以通过甲烷在实验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让学生进行相关的实验探究。在100毫升的量筒内,先后注入20毫升的甲烷气体和80毫升的氯气,之后静置等待化学反应生成。然后教师就可以提出具体的化学问题,像我们能否通过肉眼观察到该实验的生成物?在这个化学反应中,有没有具体的颜色变化呢?并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相关的回答描述。这种化学问题的设置,更有助于学生明确探究活动的目的,得出具体准确的实验结果。而且通过对实验器材的操作和使用,有利于规范学生的实验流程,夯实学生的化学基础。

三、结语

总而言之,化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相关知识的讲解,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全方位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化学教师也应积极地更新自己的化学思维,从而让学生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稳步提高自身的知识能力和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王菊红.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单元教学目标设计路径——以“钠及其化合物”为例[J].试题与研究,2022(04):49-50.

[2]王秋波.浅谈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化学教学目标设计[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01):55-56.

[3]曹彬.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与反思——以“功能高分子材料”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22(02):66-68.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高中化学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