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理念下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2022-07-06 08:58张睿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36期
关键词:新课改理念小学教育

张睿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劳动与技术课程被融入到了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中。这一科目与人们的生活实践以及社会活动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主要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传统的劳动与技术课程中,多数教师虽然认识到了学生自己动手的重要性,却忽略了对学生创新性以及自主性的培养,使得劳动与技术教学存在着较多问题,难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本文主要对劳动与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的教学改进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理念;小学教育;劳动与技术课程

当前小学生大多不具备较强的劳动意识,这对其未来的发展是不利的,所以劳动与技术这一课程的开展是必要且有效的。学校需要注重学生劳动意识以及动手能力的培养,促进这一课程的改革创新,找到劳动与技术课程中的问题所在,并对其进行改善优化,以便更好地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为其今后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新课改背景下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教学现状

(一)认识不足

我国传统小学教育中,大多以语文、数学等科目为主,学生更加注重基础的文化知识学习,对于音乐、美术等科目有所忽视。尤其是劳动与技术这一课程,较多学校对这一科目的设置认识不足,所以这一课程开展过程中受到了较多阻碍。一方面教师教學方式有所落后,大多教师并未真正认识到这一课程的重点,所以选用了较为落后的教学方式。另一方面教学内容方面较为单一,并未真正分析小学生实际情况,使得这一课程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教师对这一课程认识不足,更多地体现在对学生管理的松懈方面,这不仅不能够帮助小学生树立劳动意识,反而容易造成课堂无序混乱的状态。

(二)基础设施缺失

劳动与技术这一课程的开展需要基于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但是如今较多学校因为经费问题,并未真正建立相应的课程场地,导致劳动与技术课程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对这一课程的开展造成了较大的阻碍。

(三)教材开发落后

劳动与技术这一课程还未完全受到人们的认可,所以在教材更新方面有着不足。其中教材内容并未与其他学科之间有横向联系,与其他课程之间有着界限。另外教材编写时并未设置较为明确的阶段需求以及教育目标。而教师在对这一课程进行讲解时大多是依靠教材进行,教材中的引导性明显不足,使得这一课程的开展达不到良好效果。

二、新课改理念下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教学策略

(一)完善教学设施

小学生对劳动与技术这一课程进行学习时,还需要相应基础设施的辅助。针对学校内部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教师还需积极与学校进行沟通,按照实际的教学需求,加大教学资金投入。例如在学习到第二单元《陀螺》这一课时,教师还需为学生准备陀螺以及制作陀螺需要用到的材料等,利用这些材料能够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地感受到陀螺中存在的乐趣,同时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此外教师还需为学生引入更多新媒体设备,为学生进行视频、图片等演示,这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投入到学习中。总体而言,为小学生提供基础的教学设施,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

(二)立足生活

劳动与技术这一课程与人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立足于生活帮助学生学习这一课程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兴趣,同时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地感受到劳动与技术课程的魅力。例如在学习到《3D眼镜》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提供3D眼镜,让学生感受戴上这一眼镜看电影的乐趣。之后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可以自制3D眼镜,这会极大地引起学生的关注,引起学生的动手欲望。在这一基础下,教师为小学生提供卡纸、红蓝胶片等材料,指导学生自制3D眼镜,在制作完成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戴上感受并评价自己的眼镜。自制的产品能够真正用于生活中对于学生来讲是新奇的,能够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动手的乐趣。此外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3D眼镜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方法,这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三)小组合作式学习

小学生大多爱玩,且不爱听太多理论知识,传统教学中的教师讲解难以引起学生兴趣,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式学习,以此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例如在学习到《种南瓜》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搜寻更多的南瓜种植资料,在完成调查之后进行小组探究,讨论分析南瓜的播种、养护等各项知识。之后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南瓜种植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还需引导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分别收集废旧纸杯、铲子、土壤、南瓜种子等材料,最终合力种下南瓜。通过这一方式,学生能够充分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各司其职,感受到合作的乐趣。另外教师可以在学生活动结束之后选出最优种植小组,以学生合作表现、最终种植结果为主要评判内容,让学生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此外教师同样可以针对这一活动,让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评价,以此帮助学生客观认识自己,同时认识到其他同学的优点并加以学习。

(四)调查走访的探索性学习

小学生通过走访探索的形式进行学习,能够更深入地感受地感受到民间手工艺的价值。例如在学习到《纸黏土浮雕》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这一艺术的制作场地进行探索,同时可以引导学生积极融入到制作中,帮助学生深入体会这一艺术的魅力。这一方式使得学生深入到社会活动中,能够促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所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进行探索,但也需要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与学生共同参与到探索活动中,成为学生的伙伴、助手等,帮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更多知识,促进其全面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大多思维较为活跃,但是认知有所不足,所以在开展劳动与技术课程活动时,还需基于生活实际,全面引导学生自由探索。另外在这一过程中,同样需要学校为学生提供更多基础设施,教师也需加强自身引导,帮助学生认识到劳动与技术课程的重要性,树立劳动意识,培养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蔡金. 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J]. 教育界, 2021(18):2-3.

[2]王敏丽. 浅谈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探究性能力的措施[J]. 考试周刊, 2020, (038):9-10.

[3]孔海丰. 小学劳动与技术课教学思考[J]. 中国校外教育, 2018, 656(36):137.

[4]吴玉立. 例谈小学劳动技术课教学中的"先做后导"[J]. 文渊(高中版), 2019, (2019年4期):204.

猜你喜欢
新课改理念小学教育
新课改理念在高中地理习题课上的运用
简析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基于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初中数学教学探略
基于新课改理念下中职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