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患者居家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的用药指导

2022-07-06 08:59赵艳敏魏玉磊于小杰牛春密高永山王贵刚
西北药学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气雾剂丙酸哮喘

赵艳敏,魏玉磊,于小杰,王 娜,牛春密,高永山,王贵刚

1.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药剂科,秦皇岛 066000;2.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胸心外科,张家口 075000

支气管哮喘属于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病变,在全球的发病率均较高,危害严重[1]。哮喘病情容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对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影响较大,临床迫切寻求有效治疗哮喘的方案,以控制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我国成人哮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3-5]。应用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显著,临床应用广泛。患者居家吸入治疗存在较多问题,多数患者不能正确进行药物吸入治疗,故指导患者正确进行居家吸入治疗十分关键。本研究构建居家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用药治疗指导模式,对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2例老年哮喘患者进行分组研究,考察经药师指导后居家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纳入我院老年哮喘患者102 例(2019 年1月—2020年10月),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2组,每组51 例。对照组男37 例,女14 例,年龄60~78 岁,平均年龄(68.23±1.25)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3.23±0.44)年;观察组男35例,女16例,年龄60~76岁,平均年龄(68.27±1.27)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3.23±0.43)年。

1.2 诊断标准

参照《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6]:患者有气促、喘息、咳嗽和肺部哮鸣音等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指标符合诊断。

1.3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符合哮喘诊断,均为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患者年龄均在60岁以上;患者可接受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治疗;患者了解本次居家吸入治疗模式,自愿加入研究。

排除标准:排除过敏患者;排除合并其他肺部疾病、脑部疾病的患者;排除无法配合研究的患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对入组患者给予吸氧,平喘祛痰,抗感染和纠正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等治疗。观察组患者的常规治疗同对照组患者,同时在药师指导下进行居家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居家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用药指导模式建立:对51例老年成人哮喘患者建立医疗档案,详细记录患者病情和基本资料,评估患者情况,评估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速效支气管舒张剂的使用量、丙酸氟替卡松吸入剂的使用量、药物吸入技术、长期用药的依从性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使其了解居家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治疗的相关知识,指导患者家属用药方式,并进行电话或上门随访,了解患者居家吸入的治疗情况,纠正患者错误的治疗方式,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每日吸入2 次,每次125μg,治疗时间3个月。

1.5 观察指标

患者治疗效果[7]:患者症状及体征(气促、喘息、咳嗽和肺部哮鸣音等)均全部消失,肺功能恢复正常为治愈;患者症状及体征改善,肺功能好转为好转;未达到以上标准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日间、夜间症状评分[8]:根据Hogg方法进行评分,积分越高表示患者症状越严重。记录患者症状与体征消失的时间。肺功能指标[9]:检查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指标的变化。血清炎症因子指标[10]:监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的变化。依从性良好率:患者可积极配合进行居家雾化吸入治疗,每日治疗顺利进行,无意外发生。生活质量评估[11]:采取SF-36量表,积分0~100分,评估患者生活质量,记录患者不良反应。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t检验(日间及夜间症状评分、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FVC、FEV1及IL-6和CRP的水平)和χ2检验(疗效、依从性率、生活质量提升率和不良反应),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疗效比较

2组患者疗效比较见表1。由表1可知,2组有效率均较高,但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2组疗效比较(n=51)Tab.1 Comparison of therapeutic effect between the 2 groups(n=51)

2.2 2组患者日间、夜间症状评分变化

2组患者治疗前日间、夜间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症状评分均降低,观察组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2。

表2 2组患者日间、夜间症状评分比较(n=51,±s)Tab.2 Comparison of symptoms scores between daytime and night time between the 2 groups(n=51,±s)

表2 2组患者日间、夜间症状评分比较(n=51,±s)Tab.2 Comparison of symptoms scores between daytime and night time between the 2 groups(n=51,±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治疗时间 日间症状评分/分 夜间症状评分/分对照组 治疗前 1.59±0.22 1.48±0.20治疗后 0.59±0.11& 0.56±0.12&观察组 治疗前 1.60±0.23 1.47±0.19治疗后 0.19±0.03&# 0.18±0.04&#

2.3 2组患者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比较

2组患者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比较见表3。由表3可知,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均更短(P<0.05)。

表3 2组患者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比较(n=51,±s)Tab.3 Comparison of the disappearance time of symptoms and signs between the 2 groups(n=51,±s)

表3 2组患者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比较(n=51,±s)Tab.3 Comparison of the disappearance time of symptoms and signs between the 2 groups(n=51,±s)

组别 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d气促 喘息 咳嗽 肺部哮鸣音对照组4.11±0.23 3.09±0.30 8.23±2.12 5.66±0.67观察组 3.00±0.35 2.14±0.28 5.23±1.56 4.23±0.62 t 18.927 5 16.532 5 8.139 6 11.187 2 P 0.000 0 0.000 0 0.000 0 0.000 0

2.4 2组患者治疗前、后肺部功能指标比较

2组患者治疗前、后肺部功能指标比较见表4。由表4可知,2组患者治疗前肺部功能指标(FVC 与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均改善,且观察组的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

表4 2组患者治疗前后肺部功能指标比较(n=51,±s)Tab.4 Comparison of the pulmonary function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2 groups(n=51,±s)

表4 2组患者治疗前后肺部功能指标比较(n=51,±s)Tab.4 Comparison of the pulmonary function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2 groups(n=51,±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治疗时间 FVC/L FEV1/L对照组 治疗前 2.19±0.44 1.58±0.28治疗后 3.55±0.46& 2.64±0.55&观察组 治疗前 2.20±0.46 1.57±0.27治疗后 4.14±0.45&# 3.13±0.66&#

2.5 2组患者IL-6、CRP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的IL-6、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IL-6、CRP的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2组患者IL-6、CRP水平变化比较(n=51,±s)Tab.5 Comparison of the changes of IL-6 and CRP levels between the 2 group(n=51,±s)

表5 2组患者IL-6、CRP水平变化比较(n=51,±s)Tab.5 Comparison of the changes of IL-6 and CRP levels between the 2 group(n=51,±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治疗时间 IL-6/(pg·m L-1)CRP/(mg·L-1)对照组 治疗前 74.34±18.45 2.44±0.37治疗后 45.67±15.42& 1.48±0.32&观察组 治疗前 74.31±18.44 2.41±0.38治疗后 35.39±14.78&# 0.95±0.22&#

2.6 患者依从性率比较

对照组:依从性良好者40 例,依从性良好率为78.43%(40/51);观察组:依从性良好者48例,依从性良好率为94.12%(48/51),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良好率更高,χ2=5.298 7(P=0.021 3)。

2.7 患者生活质量提升率比较

在对照组中,有32例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提升率为62.75%(32/51);在观察组中,有45 例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提升率为88.24%(45/5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生活质量的提升率明显升高(χ2=8.954 8,P=0.002 8)。

2.8 不良反应分析

2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比较见表6。由表6可知,2组不良反应均较少(P>0.05)。

表6 2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n=51)Tab.6 Comparison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2 groups(n=51)

3 讨论

哮喘吸入剂的正确使用及用药依从性对患者预后具有较大影响,药师指导患者用药可提升居家哮喘患者服药依从性,改善治疗效果和患者预后,对哮喘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12-14]。《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0年版)》指出,哮喘患者的教育和管理十分关键,加强疾病预防和控制,构建新型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利于患者的康复[15-16]。

哮喘患者长期接受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治疗,依从性较差,居家药师指导患者进行吸入气雾剂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17-18]。居家吸入气雾剂治疗首先为患者建立档案,了解患者具体情况后,指导患者进行居家吸入气雾剂治疗,叮嘱注意事项,并进行定期随访,了解患者治疗情况,以促进患者康复[19-20]。数据显示,与观察组(94.12%)患者相比,对照组有效率较低(80.39%),P<0.05,提示哮喘患者居家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治疗效果佳。治疗前,2组患者日间及夜间症状评分、肺功能指标及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患者日间及夜间症状评分、肺功能指标及血清炎症因子指标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日间及夜间症状评分、肺功能指标及血清炎症因子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哮喘患者居家吸入丙酸氟替卡松可较好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肺部功能。观察组患者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良好率(94.12%)高于对照组(78.43%),生活质量提升率(88.24%)高于对照组(62.75%),P<0.05,提示药师指导哮喘患者居家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可促进患者更快康复,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观察组出现1例失眠,对照组出现1例乏力、1例腹泻,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96%、3.92%,均较低,提示哮喘患者居家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治疗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药学服务在哮喘患者居家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治疗过程中作用显著,需要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持续地健康教育,并加强随访和评估。随着新医改的深入进行,药师的工作重点转变为向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药学服务。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有效、主动地开展药学服务,是一种有效的疾病管理模式。

猜你喜欢
气雾剂丙酸哮喘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乙酰丙酸酯催化合成研究进展
丙酸氟替卡松、孟鲁司特、地氯雷他定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
食品添加剂丙酸钙的生产工艺优化研究
喘乐宁气雾剂与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硝酸甘油气雾剂该怎么用
氯米松气雾剂 用后漱口
中医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46例临床观察
蛋壳中碳酸钙生物转化成有机钙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