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话剧《南海长城》及作者赵寰

2022-07-06 05:27刘剑锋
百年潮 2022年9期
关键词:话剧团董存瑞话剧

刘剑锋

原广州军区战士话剧团,是一个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历史悠久的话剧专业艺术团体。她的前身,是中央红军于1930年在中央苏区成立的战士剧社。几十年来,战士话剧团推出了一批在全军全国有影响的戏剧影视作品,如话剧《红缨歌》《英雄工兵》《带兵的人》《秋收霹雳》《神州风雷》,电影《红色娘子军》《董存瑞》《碧海丹心》等,话剧《南海长城》就是该团的代表作之一。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南海长城》的肯定 

1964年春,战士话剧团《南海长城》剧组奉调进京进行汇报演出。1964年6月9日,是剧组全体演职员终生难忘的日子。

当晚,毛泽东主席来到人民大会堂小礼堂观看了话剧《南海长城》。他自始至终兴致勃勃地观看演出,演出完毕后,上台与全体演职人员见面。当有关领导把剧作者趙寰介绍给毛泽东时,毛主席与赵寰亲切握手,并对大家连连说道:“好戏!好戏!”“这出戏很热闹,还有不少笑料,不错。”听到毛主席如此评价,大家兴奋地热烈鼓掌。有关领导向毛主席汇报说,准备把这出戏带到上海去演出,他高兴地说:“戏很好,到上海一定受到欢迎。”随后,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领导与剧组人员合影留念。

毛主席与《南海长城》作者赵寰握手

毛主席接见《南海长城》剧组演职员

1964年4月10日晚,国家主席刘少奇在中南海小礼堂观看了话剧《南海长城》。在中间休息时,刘少奇接见了团领导和编剧、导演。他与战士话剧团的同志亲切交谈,还提出今后要注意创作反映工人阶级生活的作品。

周恩来总理在百忙中观看了演出,并接见了剧作者赵寰,当面询问了这出戏的创作情况。周恩来问道:“是你自己个人写的还是集体创作?”“写的是哪一次?哪个地区的歼灭武装特务的情况?”还对该剧修改提高作了许多具体指示。

在京汇报演出期间,朱德、邓小平等不少中央领导同志也观看了演出。

1963年至1964年间,到广州视察、工作或休息的刘伯承、贺龙、陈毅、聂荣臻、徐向前和叶剑英元帅都观看了话剧《南海长城》,给予热情肯定并提出了不少修改意见。

话剧《南海长城》诞生和演出的经过

从1962年10月至年底,在台湾的蒋介石集团陆续派出几股武装特务窜犯大陆沿海地区,我们的广大军民进行了有力还击,彻底粉碎了蒋介石反攻大陆的企图,取得了重大胜利。当时,战士话剧团的几位创作人员正在福建一带体验生活,赵寰等人听到军民抓特务的故事,都兴奋不已。

回到广州以后,广州军区政治部领导王阑西和文化部部长高林分别找赵寰谈话,让他们马上深入反特第一线采访创作。第二天,赵寰和服装设计张贤便轻装出发。他们从福建沿海到广东沿海,几乎走遍了特务偷渡的所有港口和码头沙滩,采访了部队指战员、公安干警和民兵,还与民兵一起巡逻放哨、从事生产劳动;对敌方人员则采取提审的方式,对被俘的敌特司令、电台台长、士兵等进行“采访”,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在提审敌特的过程中,赵寰发现了许多曲折的故事和细节,有的特务登陆时由于惊慌失措,出了不少洋相,这给创作者提供了许多喜剧素材。回广州后,经过几天几夜的连续奋战,赵寰写出了话剧初稿《火红的海洋》。与此同时,组织上安排团里的广东籍导演傅冰和演员曹会渠、丁树方、石韧等深入反特一线体验生活。

导演、演员们回到广州后,夜以继日抓紧排练,不到半个月便推出了话剧《火红的海洋》。《火红的海洋》彩排并与观众见面后,以其生动曲折的剧情、浓郁的广东风韵和剧中的喜剧元素,受到观众的欢迎和好评。

1963年12月,贺龙、徐向前、叶剑英和罗瑞卿等军队领导观看了此剧,马上推荐给朱德和邓小平观看,他俩看后,觉得很好,建议将剧名改为《南海长城》。时任中南局书记的陶铸一直关心此剧,多次与剧组人员见面,切磋剧情,还为《南海长城》题写了剧名。

60年代,受国家委派,战士话剧团的导演把剧本带到阿尔巴尼亚,由地拉那人民剧院排演了《南海长城》,受到欢迎。

后来,《南海长城》一度被改成芭蕾舞剧。上海京剧院和八一电影制片厂也先后将此剧改编成京剧《磐石湾》和电影《南海长城》。电影《南海长城》的男主角区英才由著名演员王心刚扮演,女主角阿螺由刘晓庆扮演。

话剧《南海长城》是一部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军事题材话剧精品,是近代以来话剧史上的一部力作。2007年,中国话剧研究会进行“中国话剧百年百部优秀剧作”评选,该剧入选其中。

有声有色的剧作家“赵颠儿”

赵寰从小迷恋戏剧,生性爽快干练,富于想象力。他沉湎于戏剧艺术,有时甚至达到如醉如痴、近乎癫狂的境界。到老来,依然热情不减。赵寰曾著文自嘲说:“古训:‘老要狂少要稳,我是越老越狂。老伴儿给我起了个外号‘赵颠儿,还是名实相符的。”

1925年11月,赵寰出生在鸭绿江畔丹东市的一户富足人家。5岁上小学,学名赵子厚,后改名赵子辅。他全家都喜欢看戏,祖父是戏迷,大哥更是个京剧发烧友,是当时丹东市票友中的名丑。有一次,大哥的剧团排戏缺一个小丫头,于是让赵寰临时扮演了这个小丫头。这是赵寰第一次“触戏”。16岁时,他随家来到北平,读高中、念大学。念中学时,看过不少戏剧,有京剧、蹦蹦儿、梆子腔和文明戏。话剧《北京人》《雷雨》《日出》《原野》……更让他迷恋。当年的国产电影和好莱坞影片,他也看了不少,是一个十足的戏迷影迷。

抗日战争结束后,赵寰考入燕京大学新闻系。课余时间,他挑头组织了一个学生演剧团体—燕剧社。赵寰从导演到编剧、从演戏到舞美,连踢带打,连写带画,无所不为。由赵寰主导的燕剧社改编或原创的《罗亭》《大江日夜流》等剧,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

1948年夏天,赵寰主动找到共产党组织,毅然放弃大学文凭,投奔冀东解放区,当上了人民解放军。1949年2月,他正式來到战斗英雄董存瑞所在的四十八军当了一名宣传员。从北到南,随部队一路打到江西赣州,演戏、唱歌、写节目、刷标语、街头演讲、行军作战……组织上叫干啥就干啥,并且干得酣畅淋漓、意气风发。

本文作者(站立者)与赵寰合影

1950年12月,他与同时任四十六军创作员的董晓华一起,在两个多月的时间内,采访了战斗英雄董存瑞的战友和家人,完成了歌剧《董存瑞》的创作。从1952年到1954年,他又与当时军区文工团的领导之一丁洪,还有董晓华通力合作,写出了电影《董存瑞》的剧本。电影拍摄上映后,观众反应强烈,该片后来获得国家优秀影片奖。至今,赵寰写出的董存瑞临牺牲时的经典台词“为了新中国,前进!”仍让不少观众记忆犹新。

1955年,广州军区战士话剧团成立,赵寰被调到该团任创作员。在剧团的那几年里,他以满腔的政治热情和日臻完美的编剧技巧,接二连三地写出了《三个战友》《南海战歌》《红缨歌》《南海长城》等一批广受欢迎的好作品。其中,话剧《红缨歌》曾由全国100多个剧团上演。

从1957年反右派开始,正处在创作旺盛期的赵寰就接连遭遇了无端的政治磨难。运动刚开始,便被定为“中右”,险些被赶回老家,在军区领导的干预下,他才得以“留队监督使用”。“文化大革命”期间,因为话剧《南海长城》改编的问题发表了一些意见,得罪了江青,竟被判刑十年之久!

直至1975年9月,赵寰才被释放出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1979年3月,赵寰终于得以彻底平反,妻子、孩子又重回他的身边。党的正确路线的温暖,重新焕发了赵寰的创作热情。自粉碎“四人帮”之后,他以惊人的毅力和速度,创作了《秋收霹雳》《神州风雷》《十年一觉神州梦》《蓝蓝翡翠岛》《马克思流亡伦敦》《笑面人》《久久草》《李闯王进京》《安珂》等近十部话剧和电视剧。1983年,他当上了战士话剧团的团长,更是信心满满地投入戏剧创作和人才培养中,几年时间,使剧团的全面建设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离职休养后,赵寰依然关注戏剧事业和战士话剧团的建设,对话剧事业的发展和剧团的建设提出过不少建议。为回顾自己迷恋戏剧事业的一生,他整理印制了回忆文萃《望尘楼文存》(上下册),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和创作经验。

(责任编辑 姚建萍)

猜你喜欢
话剧团董存瑞话剧
话剧《坦先生》
西藏话剧团剧目创作演出巡礼
我最崇敬的英雄2
河北省隆化县新兵出征仪式在董存瑞烈士陵园举行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话剧《二月》海报
近十年西藏话剧团创作生态浅析
小动物话剧团
现代话剧繁荣时期(一)(1935-1937)
赞扬出来的大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