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得古今 明得自己

2022-07-07 20:29
现代艺术 2022年7期
关键词:篆刻展南川篆书

书法艺术往往需要比较规范和普遍适用的方法、技巧。在书写习惯以及情感表达上,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书法墨迹对我们的影响极大。其中汉金文对我影响尤其深远。

汉金文历时四百余年,上承秦诏版的文字风格,经历了中国文字形态的隶变过程。汉金文不完全恪守“六书”,结体大致平方正直,以摹印篆与隶书并用,使文字结构灵活多变,趣味和装饰性较强,内容通俗易懂。它的丰富多彩和深远的探索空间,使我产生了浓厚的创作兴趣。多年来,我在汉金文、汉篆书法创作中,尝试将大篆、小篆、印篆混搭运用,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并历经近三十年的探索学习,于汉金文创作上,能成熟运用墨色、点、线的变化,在章法布局中有清新、静穆的新视觉变化。

一切的创作都是情感、情绪、审美理想等在作品中的表现。明人周公谨《印说》中有言:“变化便是揣摩自己明白。要知古今即是自己,自己即是古今,才会变化”。数十年来,我将金文、陶文、甲骨文、古碑、汉碑额文、古砖瓦文、泥封等作为自已临写的必修课,不断揣摩、学习,努力在“古今”中找到“自己”。我想,在自己以毕生精力追求的艺术创作中,始终坚持以独到的审美,用笔墨传达出沉浸在内心深处的神采和气息,这兴许就是“自己”吧?

杨瑾宁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重庆市书法家协会篆书委员会委员,重庆市南川区文联副主席、南川区书协副主席。作品入展第二届全国正书大展、第六屆全国书法篆刻展、第七届全国书法篆刻展等全国各类书法大展。

猜你喜欢
篆刻展南川篆书
南川:“特”字上下功夫 “同”字上做文章
饶宗颐老照片一组
周少剑
张晓东《篆书国有岁以团扇》
鲁大东篆书苏轼“人生十六乐事”
惊听春雷乍响时
重庆市南川区:山隐云深不知处
我说当代篆书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