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的乡愁

2022-07-07 20:29范良伟
现代艺术 2022年7期
关键词:巴人罗家遗址

范良伟

作为巴蜀文化重要共存体的少数民族——賨人族,还有许多未解之谜。根据当代著名文化人类学家叶舒宪教授提出的“四重证据法”,本文将从传世文献、新出土的文字材料、口传与非物质遗产等民间活态文化、文物和图像等四个方面对賨人族历史文化成因进行考证,为巴文化研究与賨人的身份认同提供一种新的认知视角。

一、文献证据:賨人何人?

关于賨与賨人。“賨,南蛮赋也”(《说文》释义),大意为南方蛮夷缴纳贡赋,以賨布和賨钱为主。《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夷人)户岁出賨钱口四十。故世号白虎复夷。一曰板楯蛮。”《后汉书·南蛮传》亦有:“秦昭王使白起伐楚,略取蛮夷,始置黔中郡……世号为板楯蛮夷。”据史料记载,賨人是大巴山地区的土著民族,主要生活在大巴山地区和渠江、嘉陵江流域。賨人勇猛强悍,能歌善舞。《舆地纪胜》卷162记:“巴西宕渠,其人勇健好歌舞,邻山重叠,险比相次,古之賨国都也”。西汉杨雄《蜀都赋》:“东有巴賨,绵亘百濮。”;西晋左思《蜀都赋》:“左绵巴中,百濮所充。”可见,在川东北地区,巴人与賨人处于杂居共处状态。賨人之名在先秦之前曾称之为“板楯蛮”,春秋之前在四川渠县的土溪镇城坝村建立了自己的国家——賨国,“賨国”是賨人活动的主要区域。城坝乡和賨人谷是早期賨人原始部落的聚居之地。从城坝遗址和罗家坝遗址考古成果推测,“賨人”名号前后历时七百年左右。賨人第一次出现在战国时代, 《晋书·李特载记》引《晋中兴书》:“巴人呼赋为賨,遂因名焉。”賨人的得名应该在秦昭襄王初(前306年)射杀白虎、刻石盟约之后。到东晋末(420年),渠江流域受到僚人冲击,宕渠文明废毁,賨人四散逃亡,融合于汉族人之中,成为了四川汉人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事实上,賨人的兴亡就是一部血泪史,賨人族的最终消失与六朝时期的战争、战火有直接关联。

要理清賨人历史文化清晰的线索,还需要重视专家收集到的文献资料。目前,国内学术界出了一批较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比如《宣汉罗家坝遗址与巴文化研究》,《板楯蛮(賨人)源流考略》 (晓天、黎小龙著),《宕渠·賨人·古文明》(刘渠著),《賨人民俗文化论析》(罗其芳、廖珍珍著)。广安市于2017年成立课题组,用三年时间汇编成《賨城与賨人巴人》一书。这些学术成果为巴文化研究与賨人的身份认同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参考资料。目前,賨人研究已成为川东北区域文化研究的热门学科。

二、考古证据:“賨”有物证

作为战国賨人的国都,渠县城坝遗址的考古显得十分重要。

2005年,考古队员对渠县城坝遗址进行正式考古发掘。2013年至2018年,专家经过五年考古,清理出各类遗迹400余处,出土各类文物1000余件,首次全面厘清了城坝遗址功能分区,构建了遗址自战国晚期至魏晋时期年代序列。2017年,考古队员发现了刻有“宕渠”二字的瓦当,证明了宕渠古城的归属。2018年9月17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首次披露了宕渠城城址和罕见的十余枚汉简。2019年,从城坝遗址发掘出4座东周墓葬,出土了一批十分精美的陶器、青铜器、玉器和琉璃器等,为巴文化研究提供了许多的实物资料。

从1999年开始,宣汉县罗家坝遗址相继出土青铜器、陶器、骨器、铁器、玉石器等文物,涵盖商、周直至汉代等时期。2016年6月,第四次考古发掘发现了一批新石器时代的考古遗存。2017年12月,新发现距今5300年至4500年之间的新石器时代遗存。罗家坝遗址的发掘,立体式地呈现了嘉陵江流域新石器时代的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

除了上述两处遗址的考古成果。现存的遗迹还有賨人谷、汉阙、汉砖。賨人谷是川东地区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古人洞窟部落遗址。现存中国37座汉阙中,渠县就占6座,数量居全国之首,被誉为汉阙之乡。汉代画像砖数以万计,其图案精美,纹饰丰富多彩,有200多种。

总之,渠县城坝遗址和宣汉罗家坝遗址出土的文物及图像都是十分珍贵的直观证据,是賨人留给后世的一笔宝贵财富。

三、非遗传承:賨迹之谜

史料只記载了賨人七百年的生活轨迹。而公元前306年前到东晋末(420年)后賨人的来源和神秘消失的生存轨迹,还缺乏学理支撑,值得学界探讨和学者考究。从某种角度看賨人史,无论是秦汉时期的射白虎、击三秦、平羌乱,还是之后为反抗暴政的揭竿起义、建立大成政权,賨族都是一个有勇有谋的智慧族群。

賨人是不是巴人或巴人的分支?賨人与白虎巴人又是怎样的关系?目前学术界尚无定论,也长期困扰巴文化研究者。被众多专家学者认定的罗家坝巴人文化遗址,应该是一处典型的賨人文化遗址。宕渠建县,是清代以来的一桩“公案”。蛮子洞的历史由来及用途之谜也值得学者们去深入论证。

四、创新视角:賨有活力

賨人文化与巴文化密不可分。四川达州文理学院巴文化研究所编写的《巴文化研究(第3辑)》是一部关于巴文化研究的论文集,共收入16篇文章,分为巴域历史文化、巴域文学与文献、巴域考古专题研究等若干板块。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从各个方面反映了巴域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和人文价值。达州学者罗洪忠的《賨人故里:一幅用賨人文化碎片拼成的图》一书,从历史、地理、民族、民俗、风物、文化等层面,深入浅出地对賨人及其故里进行了介绍。广安学者撰写的《賨人文化与賨城广安》一书,也填补了本地对賨人研究的空白。

早在2016年11月,川东北五市(巴中、广元、南充、广安、达州)共同签署了《巴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与共享战略框架合作协议》,建立了巴文化资源保护合作及成果共享机制。2018年2月,紫天大世界·中国賨人文化传承发展高峰论坛在渠县举行,该论坛催生了四川賨人文化研究院(筹)。2020年10月,四川省评协“川东论坛”就如何传承弘扬巴文化、建设巴文化高地进行了研讨,达州市正从资源优势、硬件建设、软件建设等全方位发力,打造全国巴文化高地。

透过賨人七百年的历史烟云,我们可以上溯至史前文明,下溯至与中原文化大融合,提供一条清晰的路线图。川东的乡愁,应该在川东北人的生存密码里,賨人与巴人生活轨迹的精彩呈现,是巴文化历史长河中的富矿。作为少数民族的賨人史就是川东北断代史的“活化石”。厘清賨人的前世今生,对当前巴文化研究,传承弘扬巴文化,建设全国巴文化高地,发展川东地域特色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巴人罗家遗址
淮安市加强对泗州城遗址的建设引导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骨科全麻围术期腹胀便秘的中医护理方案效果评价
大河村遗址仰韶文化房基保护加固修复
元上都遗址出土石刻的保护与研究
英勇善战的巴人
罗家悦:用心唱歌的傲雪红梅
临县罗家山村:疫情防控与生产建设两手抓助力脱贫攻坚 推进乡村振兴
小蜗牛
英勇善战的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