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寻找你,你也在审视我

2022-07-07 08:34邢江
摄影世界 2022年7期
关键词:索斯密西西比河埃里克

邢江

《查爾斯,瓦萨,明尼苏达州》(Charles, Vasa, Minnesota ),2002,选自《眠于密西西比河畔》(Sleepingby the Mississippi )© 埃里克·索斯,鸣谢纽约尚凯利(Sean Kelly)画廊(©Alec Soth, courtesy Sean KellyNew York)

《旅馆,达拉斯城,伊利诺伊州》(Hotel, Dallas City, Illinois ),2002,选自《眠于密西西比河畔》(Sleeping by the Mississippi )© 埃里克·索斯,鸣谢纽约尚凯利(Sean Kelly)画廊(©Alec Soth, courtesySean Kelly New York)

《帕特里克,棕枝主日,巴吞鲁日,路易斯安那州》(Patrick, Palm Sunday, Baton Rouge, Louisiana ),2002,选自《眠于密西西比河畔》(Sleepingby the Mississippi )©埃里克·索斯,鸣谢纽约尚凯利(Sean Kelly)画廊(©Alec Soth, courtesy Sean Kelly New York)

《瑞贝卡》(Rebecca ),2005,选自《尼亚加拉》(Niagara )© 埃里克·索斯,鸣谢纽约尚凯利(Sean Kelly)画廊(©AlecSoth, courtesy Sean Kelly New York)

《丘拉维斯塔,加利福尼亚州》(Chula Vista, California ),2008,选自《W的最后一天》(The Last 1e77e3fb361a4212431d0d3150c29d92Days of W )© 埃里克·索斯,鸣谢纽约尚凯利(SeanKelly)画廊(©Alec Soth, courtesy Sean Kelly New York)

过去,现在,或者加上未来,给某个人贴上某个标签都是一件简单的事。

如果你简单地“百度”一下,会发现埃里克·索斯(AlecSoth)及其作品的介绍文章有很多,关于陌生人、关于旅行、关于亲密、关于孤独、关于冥想、关于故事等主题反复出现,让这位1969 年出生的美国摄影家和他照片中的被摄对象身上,存在着诸多醒目的标签。

但,索斯所做的,却恰恰不是去寻找、记录并反映某个标签,而是和“来自他生命中特定时期的人们”共同去创造一个标签。

如果你是第一次观看索斯的展览,或者第一次翻看索斯的摄影集,很容易误会索斯的拍摄方法。观者们通常会看到一幅环境肖像,再加上一个简短的图片说明,附上拍摄时间、拍摄地点和被摄对象的基本信息。往往,这些被摄对象会有一些吸引人的特质,比如查尔斯穿着飞行服拿着两个飞机模型,比如虚焦的肖像背后是数量庞大的照片收藏,又比如站在窗口的大爷只穿着白色内裤。看到照片,我们大概会想,照片里人的特质吸引了摄影师的目光,然后就像大多数玛格南摄影师做的那样,索斯接近被摄对象或者说服被摄对象拍下一张照片,来表达自己对社会观察体会的结果。

我们确实很熟悉这样的摄影,摄影师就像狩猎者,思维敏捷地审视他周遭的世界,在旅行中发现过往人生中不曾有的体验,在现实中有所感悟并试图满足不断膨胀的好奇心,然后用相机记录和表达,和其他人分享自己的发现。

不过如果你对索斯的了解再多一些,就会发现他的拍摄方式并非如此,特别是《眠于密西西比河畔》及之后的创作(《眠于密西西比河畔》被索斯称作“我摄影的真正起点”),所有的场景都是“沟通后的结果”。索斯不是去捕捉“决定性瞬间”,也不是借景抒情。用他自己的话说,他记录下来的不是一幅肖像,而是他与被摄对象间的互动,包括空间互动,也包括时间互动。

索斯在很多场合说过类似的话,我想大概可以理解为他的摄影是对某一段状态的记录而非对被摄对象的定格。通过照片,他在邀请观者阅读和理解关于某个人或某群人的故事,而非将照片视作符号或某段经历的标签。

在《乒乓对谈》一书中,索斯讲了一件事。《眠于密西西比河畔》取得成功多年后,他在家乡明尼阿波利斯(美国明尼苏达州最大的城市——编者注)举办了一场展览,查尔斯带着全家人到了现场并表演了一段口琴,看上去非常享受展览过程。可是再之后,索斯听一个记者说查尔斯表示已经受够了,他的生活并非只限于那张拿着飞机模型的照片。

索斯一直说他是个内向的人,以前不太敢和陌生人接近。可他又很喜欢与人有关的照片,所以创作早期作品《完美陌生人》的过程,其实是在练习如何面对和克服给陌生人拍照的恐惧。在不断练习中,他逐渐发现自己只对拍摄某些人感兴趣,而遇到特定的人的过程不是单向的,摄影师在公共场所寻找被摄对象,潜在的被摄对象也在审视拿相机的人。

我们观看《完美陌生人》和《在酒吧》等早期作品,以及《歌本》中的抓拍照片时会发现,索斯在捕捉某个特定瞬间时的呈现方式与其他秉承“在路上”传统的美国摄影家很像,这印证了他自己所讲——受到1970和1980年代美国传统摄影的影响很大。不过这种单向发现式的摄影并不是他照片的主流,不论是《眠于密西西比河畔》《尼亚加拉》《破碎手册》《歌本》,还是《我知道你的心跳有多剧烈》,索斯与被摄对象的交流总是会持续一段时间,并且经常“指导”被摄对象在他选定的场景完成选定的动作。而在这个过程中,被摄对象都是愿意与摄影家分享自己经历、态度、情感,甚至梦想的。在如此互动中,索斯完成的并不是一次拍摄,也不是在讲故事,而是在告诉读者:“嗯,这里有个故事。”

索斯是玛格南图片社成员,但他的代表作品拍摄方式并不“玛格南”,某种程度上代表着现代摄影和当代摄影的分野。从摄影分离运动开始的“现代摄影”经历了“直接摄影”“社会纪实摄影”“新纪实摄影”“新彩色摄影”“新地形摄影”“私摄影”等诸多观念、流派,但他们的共同点始终是凭借“摄影师的眼睛”去发现、去探索、去记录和表达。而在观念艺术影响下的当代摄影,扮演式的拍摄、电影式的拍摄、置景式的拍摄,或者对行为的摄影记录等,都不是仅依靠好奇心的驱使来定格瞬间。

虽然索斯总是观念先行,很多时候还要根据已经拍到的照片内容决定下一张拍什么,但我们无法说他的摄影是“观念艺术”。同样,他的拍摄无法仅靠摄影师一人完成,需要配合,但我们仍无法确切地说这是“导演”或“置景”。不过,有一点应该肯定,索斯的摄影是属于“当代”的,因为他从来不是去呈现自己的发现,而是去展现在自己特定时期去过的地方、认识的人,和那个地方的那个人共同创造我们看到画面。就像索斯经常说的,在拍摄时他的角色好比“领舞”。所以,总要有人和他一起跳。

2020 年,埃里克·索斯举办了首次中国个展——《我与你:埃里克·索斯》。继上海摄影艺术中心、OCAT 西安馆、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展出后,《我与你: 埃里克·索斯》于2022 年4 月19 日至9 月25 日巡展至成都当代影像馆。

《萊昂, 柏林》(Leon, Berlin ),2018,选自《我知道你的心跳有多剧烈》(I Know How Furiously Your Heart Is Beating )© 埃里克·索斯,鸣谢纽约尚凯利(Sean Kelly)画廊(©Alec Soth, courtesy Sean Kelly New York)

索斯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展览的标题选择用“我与你”,是因为它“基本上表达了展出作品的意义:内向的我与整个世界的关系。”那他与世界是什么关系呢?

在《眠于密西西比河畔》中,索斯将美国的母亲河作为对“漫游”(Wandering)的隐喻;在《尼亚拉加》中,他把收集到的情书、在小旅店拍摄的静物、情侣肖像放在一起来隐喻“爱情”;在《破碎手册》中,他决定不再追求“标志性的照片”,直白地表现逃离的隐居者;在《歌本》中,真实与虚幻就像他扮演的记者和拍摄的人物一样难以找到明确的界限;在《我知道你的心跳有多剧烈》中,他重新旅行和相遇,重新捕捉与陌生人之间的链接。

在每一部作品中,索斯用照片来展现他与他理解的世界,而每一个场景中的被摄对象都是一个窗口。

因此“我与你”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每一部作品中,摄影家与被摄对象之间是“我与你”;二是在观看照片时,观者和照片中的人物及摄影家之间是“我与你”。当我们看完照片就会发现,这两层意思并不是完全剥离的。在拍摄时和拍摄中,摄影家和被摄对象将彼此敞开并接近引起他们兴趣的人;在拍摄后,被摄对象和摄影家也将自己敞开来接受世界的关注。

这么说来,索斯之所以被誉为“描绘美国当代社会和地理图景最伟大的在世摄影师之一”,恐怕与他的一项能力很有关系,那就是不仅用照片呈现自己的想法,也一次次成功地说服陌生人呈现他们的状态,并且那个状态不是暂时的一瞬,而是对内心的刻画。

“为什么人们允许我给他们拍照?”索斯在接受采访时曾说,他一直在自问这个问题,答案或许是“人们也有种好奇心”“有点受宠若惊”,又或者是“我们都渴望某种程度的关注”。当大家看完索斯的作品,不知有没有自己的答案?我想这个答案也必将回答“如何阅读埃里克·索斯的照片?”

《丹- 格奥尔格, 杜塞尔多夫》(Dan-Georg, Dusseldorf ),2018,选自《我知道你的心跳有多剧烈》(I Know How Furiously Your Heart Is Beating )© 埃里克·索斯,鸣谢纽约尚凯利(Sean Kelly)画廊(©Alec Soth, courtesy Sean Kelly New York)

《穿帽衫的情侣,明尼阿波利斯,明尼苏达》(Couple in Hoodies, Minneapolis, Minnesota ),1995,选自《寻找爱》(Looking for Love)© 埃里克·索斯,鸣谢纽约尚凯利(Sean Kelly)画廊(©Alec Soth, courtesy Sean Kelly New York)

《2008_02zL0189》,2008,选自《破碎手册》(Broken Manual )© 埃里克·索斯,鸣谢纽约尚凯利(Sean Kelly)画廊(©Alec Soth, courtesy SeanKelly New York)

《比尔, 桑达斯基, 俄亥俄州》(Bil,Sandusky,Ohio ),2012,选自《歌本》(Songbook )© 埃里克·索斯,鸣谢纽约尚凯利(Sean Kelly)画廊(©AlecSoth, courtesy Sean Kelly New York)

右图:《无题》(Untitled ),1994,选自《完美陌生人》(Perfect Strangers )© 埃里克·索斯,鸣谢纽约尚凯利(Sean Kelly)画廊(©Alec Soth,courtesy Sean Kelly New York)

埃里克·索斯(Alec Soth)

生于1969年,工作生活于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他于2004年出版的第一本著作《眠于密西西比河畔》广受赞誉,迄今出版了超过25本摄影书。曾在国际各大博物馆举办个人展览,其作品被各大博物馆和艺术机构永久馆藏。

猜你喜欢
索斯密西西比河埃里克
昌耀
聚集的叶子
没有你
没有你
Dionysus and the Legend of Wine 狄俄尼索斯与酒的传说
拿开以后
《哈克贝恩历险记》中密西西比河的象征意义
美国网红“臭脸猫”打赢侵权官司
建国后毛泽东的密西西比河之梦
那些惨痛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