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焦镜头防抖功能使用技巧

2022-07-07 22:08张世瑜
摄影世界 2022年7期
关键词:黄鼠摄友腾龙

苍鹭。张世瑜 攝。尼康D850 相机,腾龙SP 150-600 F5.6-6.3 Di VC G2镜头的400毫米端,自动白平衡,光圈优先模式,f/8, 1/250秒,ISO 200,使用三脚架

野生动物是广大摄友津津乐道的一大类拍摄题材,其中涵盖了很多鸟类和哺乳类动物,这类题材的不确定性相对较高,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同时作品的稀缺性和最终效果又让广大摄友欲罢不能。拍摄这些题材,长焦镜头必不可少,一般摄友会购买100-500mm F4.5-7.1、150-600mm F5.6-6.3等长焦端达到500或600毫米的变焦镜头, 要求高的影友会买600mm F2.8乃至800mm F2.8这样的“大炮”。无论变焦还是定焦,无论什么品牌的镜头,光学防抖功能都是必须的。因为使用长焦镜头对抖动十分敏感,无论是上下、左右抖动还是围绕镜头的轴向抖动都会影响最终画面的清晰度。焦距越长,抖动的影响越大。如果使用600毫米或更长焦距的镜头,即使使用三脚架,风力、相机或镜头自身重量、手指按快门的动作,甚至呼吸都会引起取景画面的变化。因此,如何用好长焦镜头的防抖功能十分重要。下面,就根据我自己在内蒙古地区拍摄草原黄鼠和草原狐的经验分享一下用好长焦镜头防抖功能的技巧。

草原黄鼠,内蒙古草原较常见,生性警惕且胆小,体型较小,个体通常在6-15厘米之间,拍摄时选择600、800毫米焦距的“重炮”镜头,并瞄准洞口蹲守拍摄,效果出奇地好。但如果拍摄对象是草原上常见的草原狐,情况就不一样了。草原狐个头比黄鼠大很多,对人类的“好奇心”强,拍摄距离客观上被缩短,300-600毫米焦距就可以胜任从全景到特写的各种景别需求。此时选择腾龙150-600毫米这样的变焦镜头,反倒可以出奇制胜,游刃有余。

草原狐。张世瑜 摄。尼康D850相机,腾龙SP 150-600 F5.6-6.3 Di VC G2镜头的600毫米端,自动白平衡,光圈优先模式,f/9,1/800秒,ISO 500,手持拍摄

下面说一下防抖模式选择。以腾龙SP 150-600mmF5-6.3 Di VC USD G2镜头为例,在防抖开启的状态下,对应不同的拍摄场景有3个模式可选择。

模式1: 普通模式,半按快门对焦,防抖组件启动,取景器中可直观发现轻微抖动消失,快门释放完成拍摄。这个模式适合手持拍摄静态及慢速移动的人或物体,是最常用的模式;

模式2:平移(横向)拍摄模式。半按快门后,防抖机构只校正上下方向的抖动,适合手持追踪拍摄水平及横向运动的物体,比如大型鸟类的起飞及飞行、飞机起飞或降落、汽车与摩托车比赛等题材。

模式3:防抖补偿模式,半按快门进行对焦过程中防抖机构不工作,在按下快门释放键、快门开启瞬间,防抖机构以最强级别防抖性能进行补偿,让最终画面呈现最佳状态。模式3对于拍摄的题材以及被拍摄物体的运动轨迹没有要求,但在取景框中无法实时观察到防抖组件工作的效果。

从稳定效果来看模式1、3类似,在取景框内的观察效果来看,模式1、2直观性更好,而从电池的续航角度出发,模式3有天然的优势,可以拍更多的片子,熟悉手中拍摄器材的特性很有必要,可以让拍摄事半功倍、如虎添翼。我个人手持拍摄,使用最多的是模式1,用三脚架拍摄,有时采用模式2,模式3 使用较少。

有人说,使用三脚架应该关闭光学防抖,我个人的体会是,用几百分之一秒以上的快门速度拍摄时,使用三脚架、开启光学防抖也不会对图像质量有什么影响,但使用三脚架进行1秒以上的长时间曝光,一定要关闭光学防抖,否则会影响图像质量。

猜你喜欢
黄鼠摄友腾龙
伸出一个指头
达乌尔黄鼠的生活习性及防治措施
超越原厂 腾龙SP 70-200mm f/2.8 Di VC USD G2
历年奥斯卡主持人集锦
《今日重庆》摄友汇
劳动最美
腾龙峡漂流记
暖冬
《今日重庆》摄友汇
黄鼠的“房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