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中世纪时期史诗壁毯《巴约挂毯》的艺术特征

2022-07-07 14:43田园
艺术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中世纪艺术特征欧洲

田园

摘要:巴约挂毯是欧洲中世纪极具有代表性的历史题材刺绣壁毯,在工艺和艺术形式等方面体现出与当时其他壁毯不同的审美特征,在中世纪长河众多艺术作品中独树一帜。巴约挂毯以其独特的长卷式构图、精湛的刺绣工艺和协调的色彩搭配表现出近似古埃及壁画的艺术特征,具有强烈的装饰性。通过对巴约挂毯艺术特征的深入研究给现代装饰艺术和纤维艺术创作以一定启迪。

关键词:欧洲 中世纪 巴约挂毯 艺术特征

壁毯在中世纪的工艺美术中是极受重视的,因为壁毯有防潮、御寒的功能,用于装饰冰冷的石头房间。同时,壁毯还具有审美价值以及宣扬宗教精神的作用,当时教堂、邸宅大都用其作为装饰,受到教会、贵族和商人的格外推崇。此外,壁毯还是一项世代相传的投资,象征权力和荣耀,甚至是巩固外交关系的一种媒介。正是由于壁毯非常适合当时社会的生活方式,所以在中世纪迅速发展起来。

一、史诗般的巴约挂毯

在壁毯众多的中世纪,巴约挂毯(Bayeux Tapestry,也译为贝叶挂毯)的意义非常特殊,它是一部史诗般的经典之作,被誉为是描述“诺曼征服”的巨型连环画。由征服者威廉的妻子玛蒂尔达带领织工用针线再现了“诺曼征服”,因此也有人称巴约挂毯为“王后玛蒂尔达挂毯”。

巴约挂毯是當时世界上最长的挂毯,长224.34英尺,宽19.68英寸(约长70米、宽0.5米),挂毯实际由九块宽度为19.86英寸、长度从45.60到7.9英寸不等的背布拼接而成。挂毯选用彩色羊毛线在亚麻布上绣制而成,记录着黑斯廷斯战役,描绘了诺曼底威廉公爵征服英国的情景。背布因年代久远现已变成浅黄色,上面刺绣的拉丁文补充性的描述了事件的过程。

巴约挂毯不仅是中世纪最具代表性的历史事件挂毯,也是记录了当时战事、服饰、建筑等情况的珍贵历史画卷(图2)。这条挂毯大约制于1092年,15世纪末开始在巴约教堂的中殿展出,其原作现收藏于法国巴约小镇博物馆里。1巴约挂毯表现出与当时中世纪其他壁毯不同的艺术特征,具有强烈的装饰性,在中世纪众多艺术作品中独树一帜。

二、巴约挂毯的工艺特征

工艺美术作品能够有精美细腻的呈现,其实归功于材料和工艺恰到好处的结合。用于挂毯的材料在不同时期和地域差异很大,不同的毛线在韧性和色彩方面产生不同的效果。毛织物是高级手工艺制品,需要经过多道工序——从剪羊毛开始,经过打毛、纺丝、缩绒、染色等等,有的多至三十多个步骤。羊毛被悉心梳理后手工纺成疏松的拧纹毛线,这种毛线在织作时会略微反光,使色彩达到最好效果。棕色羊毛很敏感易于受损,而白色的羊毛通常随时间推移变成象牙色。棉线有着持久亮丽的白色,但远比不上羊毛的自然光泽。天然染料可以被羊毛里的色素调和,使颜色变得自然柔和。

整幅巴约挂毯由八种颜色绣成,最主要的五种颜色为:蓝绿、赤红、淡绿、黄褐、蓝灰,其他颜色为深蓝(接近于黑)、黄色和深绿。色彩一直是挂毯最重要的属性之一,染色是壁毯制作过程中最重要的工序之一。在化学染料发明之前,颜色仅限于本地可得的染料。这大部分来自植物,昆虫或者海洋贝类,它们可以用不同方式处理得到不同的颜色种类。欧州中世纪壁毯大多使用水平或竖式织机,采用奥比松或高比林技法织做。然而巴约挂毯工艺不同于常见的其他中世纪壁毯,它是在背布上使用刺绣工艺绣制而成。织工使用了不同针法:包括平针绣、回针绣、链式绣、劈针绣/裂线绣等。线状针脚也称“茎绣”,用来绣拉丁铭文和线性图案,整齐利落;贴线刺绣用来填充表面。通过对比挂毯正反面的刺绣工艺(图1)可以看出当时刺绣技巧之娴熟与精湛。整幅作品虽由多人绣制,但整体绣工针角细密、齐整有序且一丝不苟,显示出了当时极高的工艺水平。

三、巴约挂毯的艺术表现形式

中世纪壁毯艺术多是在绘画的基础上运用材料及工艺再创作,所以画面多表现细腻。中世纪壁毯最初的设计灵感普遍来源于手稿彩饰和当时流行的印刷品等,织工也有很大空间去自由创造形象。准备织做大型壁毯时,设计者常需要在一个故事中同时建立起几个场景和情节相关联,并且在适当的位置突出

主题,这就要求创作者有较强的画面组织能力。

(一)巴约挂毯独特的构图

巴约挂毯的构图形式在中世纪壁毯中是很少见的,这种条带化设计可追溯至10世纪的拜占庭式织物和英国手卷插图。巴约挂毯创作者独具匠心地将长卷横向分为三部分,横带状排列结构,用水平线划分。中间较宽带为故事主要情节,整幅挂毯上下两条是狭长的边缘装饰部分,为补充主题画面的情节而安排了相应的景物人物或鸟兽。还有一些情境借鉴了伊索和菲德拉斯寓言中的耕种务农、追猎等场景,例如狐狸和乌鸦、狼和羊的故事等。

巴约挂毯绣绘了1066年诺曼底战争前前后后的七十多个场景,各种造型虽然有些稚拙,但是规划有序、排列整齐,体现出设计者的严谨和整体布局能力。巴约挂毯共出现626个人物,190匹马,35只狗,506只鸟和其他动物,33栋建筑,37艘船,37棵树(或树丛),还有57条拉丁铭文。仔细观察巴约挂毯,从备战到战争,再到最后威廉公爵胜利,除了再现了征战过程,挂毯中还有农耕、烹饪、宴会、造船、狩猎等场面和犁地、播种、耙地和驱鸟等日常生活情节,每个片段都很生动、细节丰富。马匹肥硕而健壮且都备有马镫,这样使战士不容易从马上掉下来;骑士都是头戴头盔,身穿锁子甲并使用新式的武器长矛,挂毯绣制的正是他们所崇拜的武器。这些场景十分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各种情境。比较基本处于同时期的中国北宋清明上河图(1085-1145年),也呈现出一些相似的表现形式。清明上河图画幅宽25.2厘米,长528.7厘米,有八百多个人物,衣着不同,神情各异,栩栩如生。两幅作品都是人物众多,随着长卷的展开,画面由左到右(或由右到左)向前延展推进。不同的是,清明上河图构图疏密有致,有一定“移动视点”透视关系并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物体刻画更为细致。巴约挂毯并没有透视关系,人和景物散点平铺,对待前后场景有所区别,可以比较明显的看出来近大远小,或根据人物的等级尊卑来安排大小和构图位置,这样可以使画面主次分明,增加景深,清晰易懂。并且用拉丁铭文补充部分画面的空白,形式更接近于古埃及壁画的填塞法,令画面充实。

巴约挂毯上下的狭窄边缘几乎填满了各种动物形象,上下两端边缘装饰中最受欢迎的生物是鸟,出现频次第二多的动物是狮子或猫科动物,其中许多绘有清晰的鬃毛。另外,边缘装饰带还出现了异域动物、几条龙、半人马以及其他生物——类似格里芬(griffin,神话故事中的狮身鹰首兽)这种神话里的形象。鸟兽等动物一般是成双成对出现,呈递增形式或对称排列,面对面或背向分布,对称是构成边缘装饰的主要形式,还有些被双斜线或碎花隔断分组,如图2上端。图2下端边缘中间“乌鸦狐狸和奶酪的寓言”。尽管这些故事没有特别的宗教含义,但它们选择动物来象征某些道德方面的含义。与中心部分精心设计的叙事结构相比,边饰动物更多是装饰性的,辅助主画面表现或者起到平衡画面的作用。试想,如果边饰图案包含颠覆性信息,或者本身充满了分散注意力的图像,则会严重影响其主要主体带的观感。

(二)巴约挂毯的装饰艺术特点

巴约挂毯呈现出近似古埃及、古罗马壁画的艺术特征,也多多少少受到拜占庭风格的影响:横带状构图结构;根据人物的尊卑安排大小比例和构图位置;画面充实,空白少;固定的色彩程式等,详见图3。

1.平面化。画面中的人物、动物和物体自身没有明暗的变化和透视,无论是人物、动物、船只、建筑以及其他物品都是平涂的,也没有光影处理,有些造型接近于古埃及壁画“正身侧面律”的程式化表现形式。在人物动物的形象塑造上,对脸部和手等细节刻画较精细。马匹、狗等动物的重复层叠出现时,前后层次用颜色加以区分;在同一动物上四肢有所分别,通常腿部外侧和内侧会选用不同颜色以增强立体感。整体流动自然,富有生命活力。

2.善用轮廓线。巴约挂毯对画面进行概括艺术处理,形态简洁,用线条塑造形体之后填色的方式。挂毯运用不同的绣工技法对物体进行肌理效果处理,例如,马身上的肌理都是或横向或纵向的平绣,而骑士的盔甲则多是绣成鱼鳞状的半圆,能通过表面的纹理体现出不同质感。房屋建筑只用框架轮廓表示,线条比较灵活,画面整体比较整洁。无论人物动物还是建筑及其他物件,都用黑色或深色的线勾勒轮廓,也用深色的线条刻画人物的五官及面部表情。物体边缘线条整齐,辅助表现动势动态。

3.颜色搭配。巴约挂毯的色调与古埃及壁画色彩较为相似:黑色、蓝色、绿色、黄色、红色。古埃及人采用天然矿物来制作颜料,例如,用石灰石提取白色颜料,用蓝矿石和孔雀石来制作绿色和蓝色,氧化铁矿则用来制作红色颜料,黑色就用碳化的物质来制造。而壁毯用线的颜色范围跟当时天然染料的获取也有着直接的关系。那时人们已经意识到了染料稀有,亮丽的颜色则更加难以获取,上色度和持久度更加关键,因此染工和织工会尽量选择和使用不易变色的稳定颜色。

4.文字填充。每个场景上部都绣有简短的大写拉丁文词语,填补了一些空白、丰富了画面,使画面整体体现出一种均衡平稳的秩序感。重要的是还起到阐释说明的实际作用,使后人有更精准的文字资料来辅助理解这幅挂毯及其当时的史实。这些文字也成为程式化的装饰语言,有着较为独特的装饰艺术风格。

在中世纪壁毯作品中,同为历史题材的还有《亚历山大大帝历史》和《凯撒的历史》等等,但几乎再没出现像巴约挂毯这种构图方式及表现形式的壁毯。爱尔兰旅游局在2018年根据热播电视剧《权力游戏》制作了和巴约壁毯艺术形式及其相似的亚麻壁毯《Game of Thrones Tapestry》,这个装饰挂毯高约半米,长约七十七米,模仿巴约挂毯的颜色和工艺手工织绣,目前藏于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的阿尔斯特博物馆。

近千年过去了,巴约挂毯仍以它绵绵的长卷、独特的构图以及和谐的色调向世人展示着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现代技术发展解决了纺线、染色等诸多工艺问题,许多精美华丽的机织壁毯在不断生产,但这仍不能代替传统手工艺作品表达的微妙细节和艺术个性。巴约挂毯独具特色、质朴又生动,以有别于中世纪后期的壁毯繁缛和华丽的艺术性,给后人的装饰艺术创作和纤维艺术创作以新的启迪。

注释:

1英国获权复制的另一份刺绣巴约挂毯于1886年首次展出,随后陈列在英国南部的雷丁博物馆。

参考文献:

[1]【美】大卫.G.威尔金斯等,陆豪译.培生艺术史:11至15世纪艺术[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8.

[2]Hicks Carola,Animals in Early Medieval Art[M].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1993.

[3]Barty Phillips.TAPESTRY[M].London:Phaidon Press Lim-ited,2000

[4]張夫也.外国工艺美术史[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2004.

[5]陈佳.古埃及壁画艺术及其装饰特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

注:本文系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欧洲中世纪时期壁毯艺术形式及经典作品研究”课题编号:2020B014。

猜你喜欢
中世纪艺术特征欧洲
中世纪欧洲艺术
欧洲之恐:欧洲可以迅速扑灭恐怖袭击,但仍做不到防患于未然
征战在中世纪的骑士
中世纪晚期英国文学中的农民写作
壮族传统服饰的艺术特征及创新应用
浅析青主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
浅议侗族戏剧的艺术特征
电影《煎饼侠》的大众艺术美学特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
复兴中的欧洲有轨电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