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2022-07-07 03:05蔡腊香
科技研究·理论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体育教育高校体育体育教学

蔡腊香

摘要: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不仅有利于培养更多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还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本文将就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开展工作进行研究讨论,增强体育教育改革实效,满足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高校体育;体育教育;体育教学;教学改革;研究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的内容也产生了较大变化,高校在体育课程实践中,应全面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体育能力、体育习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但由于体育课程的特殊性,高校在体育教育教学改革中,还应科学设置体育课程,不断创新体育教学模式,确保高校体育课程的实施效果。

一、高校体育教学必须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

信息时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时代,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创新,而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高校作为我国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要培养的不仅是具有扎实的知识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更要具备强健的体魄。因此。高校体育教学也肩负着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的教育重任,重视高校体育教学,全面提高人才的身心健康素质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抉择,而要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改革创新迫在眉睫。

当前,各类高校也陆续开展了体育教学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人们对高校体育教学的认知偏差,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都还有待提高,整体上与当今社会发展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因此,本文针对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改革建议。

二、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的改革内容

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是新形势下我国体育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自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体育教育提出“四位一体”的目标后,各类高校积极建设校内的基础设施、体育教师队伍等,推进体育教学的系统改革,积极致力于构建更精准、有效的体育教育教学体系。同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也十分重要,因此必须重视教师队伍水平的建设。此外,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也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在关注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体育教师要不断探索、创新教育理念,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体育人才。

一方面,高校需不断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实现教育部门制定的相关目标,增强大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形成健康的体育观念,从而能够自觉地参与到体育运动项目中,增强自身体质,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此外,高校体育教育还应更加注重完善体育的育人功能,健全大学生的人格,锻炼大学生的意志力,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另一方面,高校应不断创新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内容,完善体育课程实践机制。在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明确课堂核心内涵,了解体育课程作用及其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设计科学合理的体育训练活动,促进学生体育技能和健康体育意识的全面发展,推进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工作。

三、新形勢下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现状

(一)理论教学与实践课程的设置不尽合理

受专业课程及作业等诸多学业压力的影响,许多大学生并不重视体育锻炼,导致很多高校的体育课趋于形式化。同时,受传统体育教学观念影响,高校体育课程也存在“轻理论,重实践”的倾向,体育教学的理论和实践课程设置不合理问题明显,体育理论内容课时占比少。多数教师只关注学生对体育技能的掌握,甚至有部分高校不开设体育理论课。但在新时期,体育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还要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健康的体育意识,优良的体育精神,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感知情感态度。因此对体育理论课的忽视将直接导致高校体育教育内容不全面,十分不利于学生体育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教学评价机制不够科学

部分高校由于受基础设施建设的限制,部分体育配套设施难以满足实际教学需求,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同时,我国体育教师也十分缺乏,并且许多体育教师的专业体育素养还有待更新提升。此外,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家庭因素、学校环境、社会、自身性格、身体素质等多种因素都对学生的体育态度、体育兴趣、爱好造成了影响,若学生本身对体育活动兴趣不足,那在体育能力的培养上也会存在明显不足。以上这些因素也说明了体育教学评价的复杂性,因此,若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采用科学可靠的分层评价模式,则会使高校体育教育教学评价失效,不够真实、有效的教学评价内容也会导致课程的预期效果难以达到,进而影响学生体育素养的发展,这将十分不利于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

(三)教学手段过于传统单一

我国各大高校已广泛开展高校体育改革,不过很多高校的体育教学仍然采用过去讲解示范式的传统教学手段,鲜少运用发现学习、自主学习等新式教学手段,因此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仍处于被动状态,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也未得到提高,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造性培养也因此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制约。以教师为中心构建的这种传统的教学手段在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同时,也会大大降低高校体育教学的效果,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若不改善将会严重限制高校体育甚至全国体育的发展。

(四)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有待完善

为顺利开展高校体育教学,完善的指导思想不可或缺。目前,高校体育在教育改革中还缺乏一个相对有效的指导纲要,这在相当程度上会制约体育教学改进。许多高校的体育教育改革指导思想并没有考量到本地的具体情况,这导致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该指导思想根本不符合高校的体育教育改革的实施,尤其加剧了实践和理论的脱节现象。

四、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策略

(一)调整体育课程结构,健全体育课程体系

多数高校的体育课程采用的是网上选课模式,这就会存在部分学生无法选到心仪课程的情况,从而降低学生对体育活动的期待值。因此,为保障高校体育教学质量,推进体育教育改革,要调整体育课程结构,进一步健全体育课程体系,助力学生全面综合发展。

首先,可将体育课程分为选修、必修两种,必修课程为实现体育强国目标所研究设置;选修课程则根据大学生兴趣偏好,筛选出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体育项目。让学生在遵循学校体育教学规划的同时,也能够选择感兴趣的体育课程。其次,高校在设置体育选修课程时,应适当增加选修课程比例,坚持多元化原则,为学生提供篮球、足球、网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武术、散打、跆拳道等大众化体育运动项目,差异化培养学生体育潜能。最后,高校在设置体育课程时,应确保课程形式的多元化,有机结合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活动,合理融合娱乐性和竞技性,确保学生体育能力和健康意识的同步培养。

(二)优化体育教学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反映教学效果,也是教学优化与调整的有效手段。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除了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外,也要积极创新完善教学评价。高校体育教学一般采用终结性评价方法,而忽略了过程性评价,这种教学评价机制不够科学合理,没有考虑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不能真正全面地反映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对此,应当本着公正、合理原则,结合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建构覆盖体育教学全过程的评价机制,建立多元主体的教学评价体系,注重考核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全面反映学生的体育素养的形成情况。并且,充分利用教学评价结果,调整优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使体育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特点与学习需求,不断促进体育教育教学的优化发展。

(三)创新体育教学方法,采取多元化体育教学手段

新形势下,为保障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效果,高校还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教学工具,不断创新体育教学方法,使其满足体育教育改革的需求,充分发挥广大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大学生的体育课堂参与度,增强大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进而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更好的培养大学生的体育竞技精神,促进大学生体育素养的全面发展。

具体而言,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应侧重于教学方法的完善上,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理念,坚持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体育教育原则,才能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设计体育教学方案。一方面,教师要做体育课程的引导者,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等信息技术,以多元化的方式和角度向学生呈现体育教学内容,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引导学生自主进行体育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学习,并且及时的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了解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和需求,调整体育教学内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体育课堂氛围。此外,教师也应尝试建立不同维度的体育成绩评价体系,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自身的差异性,教师要对学生的体育成绩作出不同维度的评价,包括运动成绩、学习态度、成长进步等,让每个学生都能从评价中得到新的前进目标和发展方向,进而引导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养成健康的体育意识。

(四)重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核心观念

教育工作者要紧跟新形势下的体育教育事业发展趋势,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关注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不断推进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具体来说,教师应更加重视对学生体育兴趣的激发,在设计体育教学活动时,借助丰富的体育教学内容,培养大学生参与体育项目的兴趣、进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并根据大学生的生活发展需求,科学地指导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养成健康的体育观念。

新形势下,大学生体育教育教学十分重视体育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个性化发展,让学生在自身习惯、兴趣和健康意识的驱动下增强体质,保持身体健康。因此,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中,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体育意识的转变,结合体育理论内容和课外实践活动,积极创新体育课外实践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在課外体育拓展活动中加强学生的体育运动参与意识,为学生塑造良好体育锻炼观念。终身体育作为新形势下的全新体育教育理念,强调体育活动应贯穿学生成长发展的全过程,所以高校在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要融合各学段体育教学活动,为学生健康发展、体育观念塑造打好基础。在落实相关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内容时,要树立终身教育观念,关注学生体育意识的转变,让学生在自身认知的影响下,形成终身锻炼、终身体育的观念,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类体育项目、体育锻炼活动中去。

(五)推进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师资专业素质

新形势下,专业的师资队伍是推进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基础,因此,高校要科学引进专业人才,推进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为学生打造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 首先,高校应重视校内体育教师全方位能力、素质的提升,制定科学、合理、详细的体育教师培养方案,不断提升体育教师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使其满足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需求,能够在体育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利用自身专业优势,促进体育课程体系的优化和完善,设计满足学生体育学习需求的体育教学方案,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其次,高校应加强对校内体育教师的培训,通过定期组织的教育培训,加强体育教师的自主学习、互动交流,更新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引导体育教师不断地提升自我,丰富自身已掌握的专业知识体系,丰富体育知识经验,优化体育教育手段和教学流程,进而增强高校体育课堂的实效性。

最后,高校应健全教师奖惩、激励机制,带动校内体育教师的良性竞争和合作,促进体育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类教学培训,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健全自身知识结构,保持终身学习理念,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体育教师。进而在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实践中,用扎实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强化体育课堂效果,促进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目标的实现。

五、结语

综上,新形势下,高校在推进体育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应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育观念等多方面入手,更新体育教育理念,丰富体育教学内容,进而强化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能力的培养力度。此外,为进一步促进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目标的实现,高校还应积极建设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构建更加科学完善的体育教学评价机制,改善高校体育教学环境,提高新时期高校的体育教育水平,为实现体育强国目标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杰.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21,19(05):28-31.DOI:10.13895/j.cnki.jimufe.2021.05.008.

[2]黄友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在新形势下面临的问题与改革创新策略[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08):96-97.

[3]陈清.新形势下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对策探究[J].运动,2018(07):82-83.

[4]尤元灯.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学的危机分析和改革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10):41.DOI:10.16534/j.cnki.cn13-9000/g.2017.2018.

[5]张婧.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6(08):98-99.DOI:10.16730/j.cnki.61-1019/g8.2016.08.050.

[6]黄友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在新形势下面临的问题与改革创新策略[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08):96-97.

[7]吴初晓.新形势下高校体育特色教育改革[J].现代职业教育,2021(36):92-93.

猜你喜欢
体育教育高校体育体育教学
浙江省金华市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的互动研究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课教学现状及改革设想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探寻体育教育的精神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