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声誉构建研究:基于价值共创的视角

2022-07-07 01:28李宏宇廖珮君
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声誉共创大学

李宏宇,廖珮君

高校声誉构建研究:基于价值共创的视角

李宏宇1,廖珮君2

(1.东北财经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2.泉州信息工程学院 创新创业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8)

高校声誉是外界对某一高校整体质量和特点的综合判断、观念或印象,是高校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基于大众信任和赞美所形成的综合实力和社会形象的外在表现,对高校对生存和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价值共创理论出发探讨了高校声誉的内涵与特点、构成要素与相互作用,尝试依建构中国特色的高校声誉理论,从而为探究高校声誉提供系统的理论分析框架,也为构建高校声誉管理模式提供具体的对策与建议。

高校声誉;形成机制;价值共创

1 问题的提出

高校良好声誉是获得生源、人才资源、政策支持的重要基础,可以说高校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声誉之间的竞争,因而,高校声誉的系统研究成为摆在学者和高校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学者亨利·汉斯曼指出教育具有“连带属性”,人们在消费它时,不仅要看产品本身的质量,而且还要参考其他消费者的信息[1]。高校声誉(university repute- tion)是高校自主办学中长期形成的一种办学质量社会感知系统[2],从时间跨度上说,高校声誉有更强的历史性;从构成要素分析,高校声誉关键看其自身对社会的贡献度上,有很强的公益属性;从生态系统上看,高校声誉的利益相关者包括高校的师生、校友、捐赠者、社会、政府等。

高校声誉是高校与政府、社会的长期互动过程中形成的,其相互关系如何,高校、政府与社会如何对高校声誉产生影响,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理论阐释与梳理。鉴于此,高校声誉因其各种特殊性决定了对其进行系统地归纳与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2 高校声誉的概念及意义

2.1 高校声誉的概念

高校声誉对高校的发展十分重要,实施品牌战略、积累声誉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保证[3]。大学竞争的主要因素为规模、学科结构与学校声誉,高校声誉是引导大学及其管理者追求事业成功的真正诱因,社会荣誉及个人声望是引导教师追求事业成功的真正诱因。[4]高校声誉指的是大学各类利益相关者(政府、大学及其教职员工、学生及其家长、大学利益联盟体等)根据大学教育质量、学术水平、服务贡献等对大学做出的综合评价,反映了大学举办者和教育消费者对大学的认可度,体现了大学向社会提供高效服务和优质产品的能力。[5]高校在其长期的办学历程中社会各界对其形成的认知结果和情感反馈,是大学与多元主体在互动过程中积累形成的综合印象。[6]

高校声誉是指大学作为特殊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基于大众信任和赞美所形成的综合实力和社会形象的外在表现,其核心是知名度与美誉度。从传播学意义上讲,知名度是社会各界的知晓程度,重点在于知晓范围;美誉度即社会各界的认可程度,侧重于赞美评价。从二者的关系上说,知名度是高校声誉的形成基础,而关键在于美誉度。高校声誉的目标应该是追求知名度和美誉度两个方面的提升,真正实现所谓的“美名远扬”。

2.2 声誉的意义

高校声誉往往表现为一种主观评价,现实地反映出大学的社会地位及影响,并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大学的未来发展。[7]

一是高校声誉促进学校自身发展。一所大学有了良好的声誉,就会为保证和提高自身声誉而不断提升办学质量。一方面,高校不断引进一流师资,不断吸引国际多元化的人才,优秀人才可以保障高校发展的高起点。另一方面,高校为了维护自身声誉,一定在教学、科研、学生培养方面制定和执行比较高的标准,好大学的声誉如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研究水平影响着在校学生的学习,上述这些行为必将促进高校的声誉向好的方向发展。

二是高校声誉影响社会对于大学的选择。张维迎指出高等教育产品由于其专业属性(高深学问)比普通产品更难以测量,测量成本更高,信息不对称(内部人士比外部人士掌握更多的产品质量信息)更严重,所以声誉机制对于大学系统将会发挥更显著的作用[8]。也就是说由于认知的局限,人们难以对大学办学质量做出客观的判断,因此在高校的选择很大程度上依赖对高校的办学声誉的主观判断。例如在中国人们选择清华、北大很大程度上由于这两所高校的良好声誉。美国学者对“常春藤”院校的学生进行研究,请他们列举出影响其选择学院的因素,结果发现“声望和学校名称的认可”列在首位,实实在在地略超出“学术专业”的位次[9]。

三是高校声誉影响政府及社会各界对大学的投入。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每年的开销是巨大的,因此大学的发展离不开包括政府在内的社会各界的支持,包括土地、拨款、捐赠以及一系列优惠政策资源,而好的声誉有利于社会对大学的正面评价,而给予更多支持。有报道显示我国顶尖研究型大学的年度花费已经达到几百亿元[10]。国外的研究也表明,声誉好的大学更容易从周围环境中获得所需的资源。[11]

良好的高校声誉有利于学校自身的发展,有利于人们对高校的选择,影响着社会对大学的投入。这些关系相互促进,从而形成促进整个教育生态的良性循环。

3 价值共创理论

3.1 理论的提出

价值共创的概念最早是由Ramirez从经济学角度提出的。[12]Ramirez指出,企业将消费者引入生产领域并创造价值,消费者是生产力的一种来源。最初阶段学者的价值共侧重于企业将消费者看作一种生产要素资源,通过将消费者加入企业生产过程而生产出更容易满足消费者的产品,进而为企业创造价值。价值共创是一种企业在生产领域创造价值时运用的新模式,这种生产领域内的价值共创形式称之为价值共同生产。[13]

3.2 价值共创的类型

随着商业实践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对于价值共创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学者关国辉等将价值共创的概念划分为“二元交互”价值共创和“网络系统”价值共创。[14]

3.2.1 “二元交互”价值共创

首先,价值共创理论认为消费者不再是消极的购买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消费者积极参与企业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并在消费领域贡献自己的知识技能,从而创造更好的消费体验,价值来源于消费者与企业的共同创造,这是“二元交互”价值共创的最初含义,即企业顾客之间的价值共创。其次,“价值共创”还包含企业之间的价值共创,即企业为了实现某个目标而与其他单个企业如上下游企业进行合作。最后,“价值共创”还包含顾客间的价值共创,顾客之间通过相互交流和消费分享经验等互动行为而创造的价值,有助于实现与企业的共赢。

3.2.2 “网络系统”价值共创

学者们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把二元关系下的价值共创理论放到社会经济网络系统里,扩展了价值共创的研究视域,形成了“网络系统”价值共创,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平台商业模式中价值共创机制的研究,即企业通过数字化平台与顾客等利益相关者交互联系并创造价值。另外一方面是服务生态系统中价值共创的研究。服务生态系统中与服务交换相关的参与者在一起进行价值创造,而这些资源由许多来源提供。

综上所述,价值共创理论的是由企业管理领域提出,并在研究中被广泛应用。在研究中,也有学者将“价值共创”的研究视角应用于公共管理领域[15]。本文认为,高校声誉构建过程中,高校与政府、社会的关系相互依存,彼此作用,符合网络系统“价值共创”内涵,因此本研究尝试从“价值共创”理论视角,研究高校的声誉构建,试图构建一个高校自身、政府、社会的价值共创模型,深入研究上述因素的作用和相互之间的关系,探索“价值共创”理论研究的新领域。

4 高校声誉的构成要素

关于高校声誉的构成,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有价值的阐述。阎凤桥认为师资力量是高校声誉的关键。[2]孙颖在研究中强调高校声誉的重要性,认为有声誉因素的大学更容易得到社会的承认。而学校的声誉构成包括:高校网站上的学校概况、学校排名、常见的声誉因素集合(研究、师资、学生、国际化、资源和排行榜)。[16]季小天等提出解释大学社会声誉形成的理论构想,即“身份—形象—声誉”分析框架,并提出大学社会声誉的形成包含三个环节,即身份建构、形象传播和危机管理。[17]郭丛斌等强调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成果水平在高校声誉尤其是美誉度方面的作用,并且指出办学的自主性是高校声誉形成的外部条件。[18]赵文华等人认为进行了文献梳理发现,高校声誉的形成有三种理论解释,分别是强调资源投入的资源依赖论、强调大学基本功能的功能决定论以及综合因素论。[19]

综上,学者们在研究中涉及了高校声誉的构成要素,如教师、科研、学生、国际化等因素,或者提出了高校声誉的形成路径与传播途径。学者们的研究主要是从高校自身的角度考虑,鲜有全面分析高校内部(教师、学生)、政府、外部利益相关者(社会),并分析上述因素相互关系的研究。本文尝试从政府、社会、高校角度分析高校声誉的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并从价值共创理论研究高校声誉的形成机制。

4.1 政府是高校声誉的主导者

我们在探讨政府对高校声誉对作用之前,首先要厘清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关系。1952年颁布的《全国高等学校1952年的调整设置方案》明确了政府对高校的直接管理权,从而奠定了政府与大学之间主与从的关系格局。[20]在这种特殊的格局之下,高校的发展就是为了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高校想要发展,也必须得到各级政府的认可与支持。自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先后建立了“211工程”“985工程”,以及进入新时代的“双一流”建设。高校进入了这些建设体系,就意味着得到更多资源以及的政策支持,相应地也在高校声誉上获得加分。

在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对高校的管理方式是以计划与指令为主要手段向大学配置资源,并将其意愿、需求、规则不断向大学基层渗透和延伸。政府在意识形态、课程设置以及人员管理各个方面对高校施加全方位的影响。大学不可避免地成为国家的附庸,丧失了作为学术组织的独立性与自主性。[21]

政府必须保证高校的办学自主权,来调动高校积极性。办学的自主性是高校声誉形成的基础外部条件。在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下,政府的支持对营造良好声誉机制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来自政府的声誉因素包括由政府相关部门组织的各种评选,如两院院士、长江学者、重点实验室、科研基地、学科评估、教学评估等,这些构成高校声誉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进入新世纪,改革开发事业进入新时期,政府要弱化计划与指令的方式,引入市场机制下的合理竞争,造就“高等学校搭台、教师唱戏、政府在后台”的局面。政府给大学营造一个自由竞争的政策环境,随着政府从“前台”走向“后台”,最终推动政府治理方式向由“管理向服务”的彻底转变。如某省近期出台的支持高校进入“双一流”高校的政策文件:“XX省将在三年内增量投入,形成多方协同支持XX大学发展的强大合力,计划加大世界一流学科集群建设力度、打造一流的本科人才培养高地,支持XX大学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力争通过3-5年建设,确保XX大学达到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水平,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

4.2 社会是声誉的评价者和影响者

社会是支持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包括高校校友、考生及家长、企业、当地社区、新闻媒体和所在城市等。

声誉的感知和评价首先是各个大学的排名,世界很多教育机构都有针对国内外大学、商学院或MBA的排名,著名的有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英国QS世界大学排名等,中国也有各种机构给出的类似排名,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高校的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其次,社会对于高校声誉的贡献在于通过人、财、物各种资源对高校进行支持。对高校来说,更多人材的加入、更多投资和捐赠是社会对高校更加直接的支持。最后,录取分数段是大学社会声誉最直接体现,例如清华、北大在全国各个省市招生分数是最高的,体现了社会上家长和考生对清华、北大对社会声誉的高度认可。

高校声誉的评价来源于对社会需求的回应,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高校要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撑,培养人才是最主要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要大量各个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不同人才的要求。东北大学校长赵继就在论坛上指出:高校对社会最大的贡献首先就是提供人才;[22]其次是社会服务。其中,包含有技术转移、知识转移、咨询服务、机构培训、文化引领等。高校越是在人材培养、社会服务方面满足社会需要,社会就会给到高校更高的声誉评价。

大学教师的社会服务是指大学教师利用自身的知识、技能、学术、科研成果服务社会,为社会提供知识产品或智力成果。大学教师社会服务是现代大学服务社会功能的具体体现,这些活动更能直接为社会所感知,直接贡献大学的声誉。

4.3 高校是声誉构建的创建者和责任者

高校自身是声誉构建的主体和第一责任者,高校必须不断丰富其自身的精神内涵,并且维护和发展三个关系:学校与教师关系、学校与学生关系、教师与学生关系。[23]

4.3.1 高校品牌价值

大学的精神系统。大学的精神系统回答了“我是谁”的问题,包含了大学的自身定位、发展目标与愿景、自身战略等概念。

20世纪30年代美国企业界提出“企业识别系统”(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的概念,得到广泛认可。我们可以把CIS的概念引入高校管理研究中,形成“大学识别系统”(University Identity System,简称UIS)。“大学识别系统”可以参照“企业识别系统”的概念,细分为“大学理念识别系统”(Mind Identity System,简称MIS)、“大学行为识别系统”(Behavior Identity System,简称BIS)和“大学视觉识别系统”(Visual Identity System,简称VIS)。

大学理念识别系统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包含了大学的使命、目标、价值观等,是大学获得良好声誉的基础。大学校训是一个高校历史传统、人文精神、校风学风的高度凝练,激励全校师生团结进取、奋发向上。例如,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取自《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集中体现了清华大学以天地为己任的家国情怀。

大学行为识别系统是在大学理念识别系统驱动的,是指大学师生在校内外展现的行为方式、风格特点以及传递的办学理念、展示良好的学校形象,提高大学的声誉。大学行为识别系统的要素有教学活动、科研活动、休闲活动、社会活动、大型庆典活动等,以及在各种活动中展现的精神风貌。

视觉识别系统是大学理具象化的外在表现,包括大学校名、校徽、校园建设、办公室风格、特殊图案、宣传口号、建筑外观等特殊的视觉系统符号,集中反映大学理念和精神气质。优美的校园环境给师生美的享受,体现了环境育人的重要理念。国内外一些著名大学的校园成为游客参观游览的胜地,学校的周边产品如文化衫、书包等成为人们追捧的潮牌,这些无疑给高校声誉带来积极的影响。

大学的识别系统是一个相互影响的系统化概念,大学理念识别系统、大学行为识别系统和大学视觉识别系统三者的关系可以通过图1的“洋葱模型”清楚地看到。

图1 大学识别系统洋葱模型

4.3.2 学校与教师关系

从梅贻琦“大学为大师之谓也”的重要论述可以看出,大学的师资力量是大学赖以生存的根本保证,也是高校声誉的关键因素。高校教师的职责主要包括教学活动、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方面,教师对高校声誉的贡献也体现在上述内容。其中教师的教学水平很容易被学生所感知,因此直接影响学生对高校的声誉评价。科学研究活动更容易被同行评价,影响高校的排名。社会服务活动直接接触社会、服务社会,因而更容易被社会感知和评价,从而更容易为高校赢得声誉。

高校应努力打造有利于教师实现其职业理想的教学、科研的组织环境,了解教师对工作条件的要求及工作感受,从政策支持、活动支持等方面为其创造理想的教学与科研条件,使其通过获得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成就而实现组织承诺。

必须创建一套“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高校管理机制,明确办学理念,制定明确可行的战略发展目标,形成团结合作的和谐局面,使高校的组织目标、任务与教职员工有机地联结为一个高效运作的整体,促使高校内部各个部门、各种机构、所有人员目标一致,同心协力,共创未来。其次,积极推进教师参与高校管理实践。通过一些制度和必要的组织形式,吸收教师参与学校的决策和各项管理工作,从而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增强组织信任,是大学治理中重要的社会资本。

4.3.3 学校与学生关系

学生是高校服务的顾客,学生是高校声誉的直接的感知者者和评价的核心。学校—学生关系呈现出很强的情感性和社会性的特点。高校通过给学生提供独特的教学、服务和文化涵养,学生营建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和氛围,不断提升校生关系。其中,高校教学资源包括图书馆、教学设施、实验室、校园设施、网络资源等硬件和软件配置;学校服务是学校为大学生在入学、专业学习、服务社会、社会实践、勤工俭学、创新创业以及择业就业等方面,从入学到在校学习生活再到毕业过程中提供的系统服务。高校通过向学生顾客提供上述核心服务、辅助服务以及附加服务来满足其成长需要;校园文化是高校品牌成长的软环境,其核心内容是高校精神、价值、作风和理想追求,并通过校训、教风、学风、传统等给学生人生启迪和深刻的影响。

在校生通过与行政人员的日常交往,直接地影响其对学校的印象,因而影响学生对所在高校声誉的评价。学校食堂、宿舍、图书馆是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场所,是学生体会学校育人理念和服务水平的重要窗口。食堂、宿舍为学生提供服务和人文关怀,积极影响学生对学校的评价,也传递着学校良好的社会声誉。例如南开大学为已婚学生提供夫妻宿舍,体现了学校的人文关怀,广受社会好评,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4.3.4 教师与学生关系

大学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能力、教师是否敬业是学生能够直接感知到的,同时教师在同学生的交往过程中所展现的人格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会给学生更大的影响。这些都影响因此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进而影响高校的声誉。

高等教育服务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合作进行的动态过程,该过程包括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所有环节,教师从事高度个体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正确扮演角色,明确自身职责,提高自己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生在此过程中既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师生互动的状况决定了高校与大学生之间价值交流和价值融合的可能性,交互过程不仅要求教师和学生高度参与,而且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教学活动中学生参与对学生感知教学质量、总体满意度和学生忠诚度有积极的影响。学生越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投入精力越多,高等教育服务质量就越高。在此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通过相互作用和影响建立起具有情感特征的人际关系,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重要的润滑剂作用,是促进学生愉快学习以及减少学生问题行为的关键因素。

5 高校、政府、社会的价值共创机制

从哲学上讲,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高校声誉的形成是内部机制与外部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且必须以内部机制为基础。高校声誉的形成和维护依赖于高校的社会关系网络它的发展需要与其他组织的互动来获得。

克拉克教授认为,高校的发展受到政府、社会、学术这三种力量的整合影响。[24]其中政府和社会为高校声誉形成提供了外部影响。高校自身的发展是高校声誉的内在因素。本文借助价值共创理论,尝试构建一个高校声誉的机制模型,这个模型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质量是高校构建内部品牌的核心;第二,政府和社会是高校声誉的保障;第三,政府、社会和高校三位一体,相互影响。三者的关系如图2所示:

图2 高校声誉的机制模型

首先,高校与政府关系上看,正在从完全控制到逐渐获得自主权。当前政府着力进行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正在逐步下放各项权力,大学自主权得到极大保障。政府要通过非行政性的竞争性机制主导大学发展,从而使大学能够在较为宽松与自由的环境中自主探索,以此实现学术自由。近代以来,无数学者们倡导“学术自由”,即蔡元培先生所谓的“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而李维安指出当前中国大学“自由中渗透着不自由”,他指出中国大学的学术自由只有在政府的积极推动,大学的自愿主动,社会舆论监督条件下实现[25]。

其次,从高校与社会到关系上看,正在从完全封闭到逐渐社会化。在计划经济时期,高校往往自诩为象牙塔,大学生被视为天之骄子,与社会有很大的距离。加之政府在高校与社会之间的桥梁作用,例如高校确定的招生指标是国家的计划而非之间社会需要,学生毕业是由政府统一分配等等,更是让高校与社会的关系变成完全封闭的状态。进入市场经济以后,由于大学与社会联系越来越紧密,社会也越来越重视大学,特别是地方新建院校在与社会(市场)的交流合作中,地位逐步提高,社会影响力也越来越大。[26]

再次,高等教育普及化已经到来,高等教育进入买方市场,消费者的选择首先以质量为衡量标准[27]。高校在实现自主性的基础上,自主加强师资力量、进行学科建设、提升教学水平和进行社会服务,实现并不断提升高校声誉。

高校自身要不断加强学科建设,让学科更加符合政府和社会的需求,符合学生培养的需要。师资队伍建设是大学发展的关键,要不断为教师提供好的环境,培养和造就更多的过硬师资。教学与科研是学的中心工作,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由于院校排名主要看科研发表数量和层次,因此高校更加注重科研发表也更容易成为大学的质量信号。教师在职称晋升时,科研发表也是最重要的考察指标,因此造成很多教师平时更多地关注论文的发表,在西方国家大学中就有“不发表就灭亡”(publish or perish)的说法。大学教师的科研水平影响同行评价如大学的排行榜,因此间接影响大学的声誉。当前很多大学教授扎根农村、扎根基层,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服务人民,这些行为更能够得到社会的赞誉而让所在大学有了好的声誉。

大学要以贡献求支持,以服务求发展,以质量求声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8]

综上所述,政府的智慧与开明、社会的包容与支持、大学的坚守与奋进,为高校声誉的形成贡献了力量。政府机关为地区、高校的国际交流保驾护航;经济、社会发展为一流大学提供保障,包容求知的历史文化氛围为不同类型一流大学共存提供基础;适宜居住、交通便利的地理环境有助于吸引外来师生;高校自身坚持大学精神、以质量求发展。

6 对策与建议

高校管理者对待高校声誉要坚持长期主义,要像人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自身声誉。从价值共创视角构建和维护高校声誉更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复杂工程。高校更需要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参与、校内校外协作互动。

6.1 注重内涵建设

大学要一如既往地注重内涵建设,做好本职工作,不断提高自身办学质量和服务水平。“城堡最容易从内部攻破”,高校声誉最容易从内部破坏。学校管理上的不慎,员工情绪、师德师风和师生关系稍有问题,都可能诱发他们向社会传播负面信息,对高校的声誉有可能产生严重影响。高校要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努力营造学校关心体贴师生员工、教师尽心尽力、学生勤奋学习、上下团结一心的和谐氛围。

6.2 积极参与

服务高校应积极参与国家和社会的各项事务,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提高社会声望[29]。积极开展与地方社会的合作,提高协作水平目前,高校在与地方合作的积极性虽然很高,但协作的水平还有待提高。构建新型校企合作模式——行业学院主要是指高校与龙头企业紧密融合,政府、行业及其他企业参与,以行业(企业)的生产链、产品链、技术链和服务链为对象开展人才培养和科技服务的应用型的专业学院。

6.3 广泛宣传

朴雪涛在研究中指出:要在“表达层面”建立中国特色大学理念的话语体系和传播渠道[30]。Palmer(2013)选取了澳大利亚的六所大学,发现Twitter的发帖数与粉丝数呈正相关,转发是吸引受众的重要方式[31]。因此认为社交媒体放大了传统的口碑营销的效果,学校应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营销。

政府和社会对于大学评价的来源同样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而间接经验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大学的对外宣传。学校官网对学校的简介,如办学宗旨、办学特色、校园环境等,直接吸引公众,成为公众认识学校、形成声誉的重要窗口。值得注意的是,在移动互联的时代,短视频、微博成为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因此高校一定要注意移动互联网的影响,建立高校的融媒体平台,学会在移动互联网这一新的领域大力进行宣传。

高校不仅与外部企事业单位、高中毕业生及家长、兄弟院校、学术界、政府、新闻界等相关者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而且与内部教职员工、管理者、大学生等相关者也保持直接利益关系,必须从各层次获得支持的承诺才能建立良好的声誉[32]。要积极利用校友等途径,通过校庆等平台,积极宣传学校,建立学校的良好声誉。

6.4 提升国际化程度

高校声誉与校园的国际化程度密不可分。大学的国际化可以为师生带来国际化的教学理念、国际化的培养目标、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师生的国际交流,以及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共同面对例如贫困、疫情、气候变暖等国际化问题。当前中国大学要积极顺应“一带一路”“东盟”“亚投行”等国际化需求,积极参与国际化合作,努力培养更多的来华留学生,在国际交流互动中提高大学的影响力和声誉。

[1] 亨利·汉斯曼.具有连带产品属性的高等教育[J].王菊,译.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3):67-73.

[2] 阎凤桥.大学的办学质量与声誉机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12):18.

[3] 瞿立新,杨晓江.国际大学排行榜对中国建设一流大学的启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6):109.

[4] 李立国.大学竞争特性探析[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1(6):61.

[5] 赵观石.论大学的声誉管理及其实现路径[J] 高等农业教育,2015(4):23-26.

[6] 陈浩,田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大学声誉培育研究[J].科教发展评论,2018(00):27-35.

[7] 舒颖岗.高校声誉培育与高水平大学建设[J].国家教育行政学学报,2011(12):21.

[8] 张维迎.大学的逻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8-9.

[9] Howard R.Greene. The Select:Realities of Life and Learning in American’s Elite Colleges[M].New York: Happer Collins Publishers,1998.

[10] 2021高校经费预算排名[EB/OL].(2021-11-27)[2022- 03-01].https://www.163.com/dy/article/GPQDBMF40552 D7RU.html.

[11] Stephen D.Grunig.Research,Reputation and Resources:The Effect of Research Activity on Perceptions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nd Institutional Resource Acquisition[J].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1997(1):42-43.

[12] Ramirez R.Value Co-production:Intellectual Origins and Implications for Practice and Research[J].Strategic Ma- nagement Journal,1999(1):49-65.

[13] 万文海,王新新.共创价值的两种范式及消费领域共创价值研究前沿述评[J].经济管理,2013(1):186-199.

[14] 关辉国,杨平泊.价值共创研究进展述评与展望——从“二元交互”到“网络系统”视角[J].商业经济研究,2021(18):126-130.

[15] 李作章.价值共创视域下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赋能”进路[J].江苏高教,2022(1):59-65.

[16] 孙颖.高校声誉因素:构成、特点、问题及建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10):21-25.

[17] 季小天,江育恒,赵文华.大学社会声誉的形成机理初探:基于“身份-形象-声誉”分析框架[J].江苏高教,2019(8):21-30.

[18] 郭丛斌,刘钊,孙启明.THE高校声誉排名分析与中国高校声誉提升策略探讨[J].教育研究,2017(12):51-60.

[19] 赵文华,江育恒.大学社会声誉的学理考察:国外研究进展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20(4):102-116.

[20] 徐娟.我国大学发展中政府治理导向的演进及审视[J].高校教理,2018(4):66-72.

[21] 蒋达勇,王金红.现代国家建构中的大学治理——中国大学治理历史演进与实践逻辑的整体性考察[J].高等教育研究,2014(1):23-31.

[22] 人民网.赵继:高校对社会最大的贡献就是提供人才[EB/OL].(2017-12-18)[2022-02-03].http://edu.people. com.cn/n1/2017/1218/c415829-297143 52.html.

[23] 张月莉,李振中.服务主导逻辑范式下高校品牌价值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1(12):12-14.

[24] 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王承绪,徐辉,殷企平,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178.

[25] 李维安,王世权.大学治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会,2014.89.

[26] 柳泳.政府·社会·大学:地方新建院校转型发展困境的三维探析[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20(5):7-12.

[27] 姜尚峰.高校品牌形成的内部机制探讨[J].现代管理科学,2019(11):118-120.

[28]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J].中国高等教育,2016(24):5-7.

[29] 王连森,栾开政.大学声誉形成机理与管理策略——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07(5):66-70.

[30] 朴雪涛.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大学理念变革的逻辑、样态与前瞻[J].中国高教研究,2018(9):14-19.

[31] Palmer S.Characterization of the Use of Twitter by Australian Universities[J].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and Management,2013(4):333-344.

[32] 李蕴,段婕.高校声誉机制的经济管理学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29-133.

On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Reput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alue Co-creation

LI Hong-yu,LIAO Pei-jun

(1.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Dalian 116025,Liaoning;2.School of Innovations and Entrepreneurship,Quanzho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Quanzhou 362008,Fujian,China)

University reputation is a kind of comprehensive judgment,concept or impression of the outside world on the overall qualit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 university as well as the external expression of the comprehensive strength and social image formed by the public trust and praise obtained by the university in the long-term business activities,which plays a vital role in its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Starting from the value co-creation theory,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constituent elements and interaction of university reputation,and tries to construct the University Reputation Theor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so as to provide a systematic theoretical analysis framework for exploring it,as well as specific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constructing its mode.

university reputation;formation mechanism;value co–creation

G648

A

2096 – 2045(2022)02 – 0015 – 08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重点规划课题“产教融合视野中的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课程群构建研究”(FJJKCGZ19-172)资助。

李宏宇(1982—),男,河北承德人,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廖珮君(1972—),女,台湾台北人,泉州信息工程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创新创业教育。

[责任编辑:夏 琍]

猜你喜欢
声誉共创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共享丰收喜悦 共创美好生活
短期与长期声誉风险的不同应对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共创美好生活
Top 5 World
大学求学的遗憾
审计师声誉与企业融资约束
审计师声誉与企业融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