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武术社团中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承论释

2022-07-08 01:12梁金豹
体育时空 2022年12期
关键词:民族精神民族文化高校

梁金豹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2)06-011-02

摘  要  高校武术社团具有传播武术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双重战场,武术文化承载着民族文化基因,是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调查走访,发现高校武术社团出现了武术精神式微、民族文化和民主精神培育不足、社团教学内容单一、方式手段落后等不和谐音符。基于此,文章从寻求武术文化之根、武术授予之本、武术结合之心等方面,为有效弘扬高校武术社团中蕴含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阐释传统文化传承提供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高校  武术社团  民族文化  民族精神

武术是中华民族瑰宝,可以强身健体,锻炼意志,培养道德品质。武术技击层面是其显性因素,民族精神层面是其隐性因素。武术文化的传承就是通过技击能力为载体,把民族精神进行传承、创新和发展。“技击作为武术的一个原点功能,随着武术的文化得以形成、嬗变与发展,中国武术是一个从‘技击’走向‘文化’的过程”[1]。高校武术社团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应肩负起继承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主战场”的重任。然而现阶段很多高校武术社团存在民族文化和民主精神培育不足、武德教学缺乏等困境,不仅让学生对武术产生误解,也让武术文化难以传承。如何破解困境,找出问题、厘清原因,以期为促进高校武术社团从“技击”层面走向文化传承层面的嬗变提供路径。

一、高校武术社团传承中华武术精神的价值定位

(一)实现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教育价值

这部分属于习武者自身修养。“一日不练十日空”,“中华武术内涵丰富,不能一蹴而就,习练武术对武者的意志力与忍耐力有很高的要求”[2]。漫长艰辛的习武过程,造就了习武人坚强的体魄和迎难而上的坚韧人格。大学是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形成、完善的关键期,“通过对人的道德、礼仪、道义的影响,使人在潜移默化中明晓事理、完善人生,成为生存环境‘强者’和社会生活的‘能人’”[3],对于大学生心性的磨炼和未来工作大有益处。

(二)实现匡扶正义、见义勇为的社会价值

这部分属于习武者反哺社会的礼让精神。武术深受传统文化影响,从仁、义、礼、智、信、忠、孝、节等方面构筑自己的伦理思想。习武之人要尊师重道、扶危济困,秉承儒家文化“礼让为先”的比试理念,体现了“能力与德性”内在统一,具体表现为“点到为止、适可而止、不战而胜、心服即可”。武术并非武力打倒对方无法动弹,而是用“自信与宽容”的君子行为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比武双方未结仇反而因昔昔相惜润生友谊,这是武术带给学生的处世智慧。

(三)塑造保家卫国、精忠报国的家国情怀

这部分属于习武者承载的爱国主义精神。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中国武术“蕴含着中国传统哲学、中医学、兵法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学等,并且反映了中国独特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质、民族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观念、行为方式、人生观及宇宙观”[4]。习武者在民族存亡之际挺身而出,用自己的生命挽救于万一,如孤注一掷刺秦的荆轲,精忠报国的抗金将领岳飞,抗倭英雄戚继光,这种保家卫国、除暴安良的家国情怀,凝聚中华民族之魂,彰显武术魅力,“从身体外练到人生修为的价值升华”[5]。

二、高校武术社团传承中华武术精神的困境

(一)武术精神传承缺乏“文化之根”

1.“西化”冲击武术原有形态。比起西方“武术”追求外在、追求名利,武术受儒家、道家思想渗透,追求内敛和自然,讲究意、气、力与肢体的和谐统一,武技指导思想差异明显。随着奥林匹克竞赛模式盛行,西方竞技体育思维冲击武术多元化发展,有人甚至认为只有认同西方“竞技”思想,武术才有出路。在狭隘单一的西方强势体育文化辐射下,武术渐渐向项目化、竞技化方向发展,许多拳种被残忍肢解、扭曲,台上表演光鲜花哨,实则破绽百出,武术内在观念体系、思维方式、心理结构等民族精神受到忽视。面对武术文化失声困境,我们如何反思警醒,回归传统,重构武术话语尤为重要。

2.武术文化存在认同危机。武术被部分人肆意歪曲,“马保国”“雷雷太极”等打着传武旗号之名的不当行为致使武术“丑化”“标签化”,让民众感受不到武之精髓,武之乐趣。加之韩国跆拳道、日本空手道、巴西柔术等西方武术强势发展,武术面临日益严重的传承者流失和断层,孩子“武侠夢”兴趣不高、日渐式微,很难将自我发展与武术精神自觉传承人的重任相结合,武术文化的珍重感在下降。

(二)武术精神传承缺乏“授予之本”

1.政府和学校实施力度不够。第一,缺乏顶层设计。很多武术社团发展仅依靠个别武术教师人格魅力吸纳学员,政府和学校实质性支持不够。较少组织课程专家对社团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评价体系分析力度不够,武术社团传承民族精神效果不太理想。第二,软硬件设施配备不足。武术学习离不开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和环境,武术设备较为落后,武术文化教学氛围营造不足。

2.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式和手段落后。社团教师对武术精神知识缺乏,教学重技艺指导,轻民族精神传承,未体现武术多元化发展需求。加之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社团多采用单一的“面授”法教学,希望学生通过长年累月、不分寒暑的研习感悟武术魅力,过程枯燥,学生对武术学习兴趣不足,自觉探究意识不高,影响教学成效。

(三)武术精神传承缺乏“结合之心”

1.功能价值定位与价值实现路径结合不足。近代以前,武术技击价值适应战争需求得到社会认可,保家卫国的情怀让习武者在朝代更迭、民族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尚武之风雄劲,武术受众日增、发展迅猛。近代以后,和平发展成为大势,不用依靠武术保家卫国,加之重技术轻文化,重外在轻内涵现象普遍,武术功能价值定位失衡,常常被沦为养生、休闲、表演的代名词慢慢边缘化,例如太极拳被很多人视为老年人健身体操。学术界对武术价值实现路径研究不足,或不合理的价值功能错位让受众锐减,生存空间受到挤压。

2.武术课程研究与学生需求结合不足。年轻人是武术未来的主流和接班人,但“长期以来,我们的武术教学就是采用‘基本功—基本动作—套路’这样一个教学模式,整个模式和专业少体校没有多少区别,要求很高,学好很难。教学内容以竞技武术为主,武术中的大量资源、素材却没有被好好利用。”[6]师承模式的教学方法忽视学生为本,导致“学生喜欢武术不喜欢武术课”痼疾依旧,高校武术精神传承共鸣不足。

三、高校武术社团传承中华武术精神的实践路径

武术社团在高校武术文化传承中发挥了中枢作用,它能使高校武术文化的掌控者与武术爱好者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联系[7],推动武术文化传播。

(一)培固民族文化之根助推武术精神传承

1.恢复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柱,武术应成为满足人们追求多元健康幸福生活的方式,融入群众生活。第一,政府要对拳种进行规范、监控与排查,整顿武术乱象和商业炒作,清理病态网络流量,不得随意自创拳种和门派。做好武术非遗传承人资质认定和梯队建设,提供教育、资金、技术、场所等支持,用弘扬“和平”“文明”的武术精神重构国家精神形象。第二,确定武术主流文化地位,成立武术协会管理部门,加强不同地区不同拳种的武术交流,整合民间武术资源,摒弃文化自卑,加大武术进校园力度,提高武术认可度。

2.提高文化传承自觉。要深化武术伦理校园化教育,推崇岳飞、霍元甲等优秀道德品德,“注重对武术文化精神的挖掘与整理,将符合现状的内容融入武术社团教学体系中,使武术理论教学与武术训练相结合,使武术运动的文化内涵贯穿于教学全过程”[8],培养学生对武术的热忱和能力,增强文化自信及身份认同,把武术文化自信内化为日常道德行为准则,自觉意识到武术文化传承的现状和使命,推动优秀武术文化在高校不断传承与发展,让武术的可持续继承和发展后继有人,减少流失。

(二)完善教学管理体系助推武术精神传承

1.做好顶层设计和过程监督。第一,组织武术专家对社团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进行设计并不断优化推广,完成顶层设计。第二,壮大武术教师团队。定期组织武术教师业务培训,让教师交流“充电”,提高武术教师综合能力。第三,优化武术教学条件。加大经济投入,配备优质的武术设备、宽阔的场地及多功能教室,提高教学的硬件条件。

2.优化课程体系和内容。要重视民族精神培育,武术教学与民族精神培育同步进行。例如,教授太极拳时可为学生讲解河洛文明,以及陈式、杨式等太极拳流派;讲述功法、套路时,可融入霍元甲、叶问、李小龙等一代宗师在国难当头挺身而出的故事。如此既能激发学生兴趣,也能传承民族精神优秀基因。

3.丰富教学手段和模式。第一,创造活跃的社团氛围。采用情境教学法,用音乐配合学生武术动作,例如训练太极拳时播放竹林声,感受太极拳的宁静和柔韧,提高学生兴趣和教学质量;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走进非遗武术传承人工作室,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拳法动作技巧。第二,重视新媒体的教学方式。用PPT播放武术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全面了解武术知识和动作要领;播放叶问、李小龙、霍元甲等系列影视,提升爱国情怀和武术兴趣;借用抖音、快手、小红书、B站等“新媒介”造势,突破空间和文化限制聚集更多志同道合群体进行线上线下交流,以更轻松省力方式恢复武术公信力,挖掘武术精神内涵。第三,引进讲学活动。邀请非遗传承人或武术名人进校园。

(三)结合时代精神和学生需求助推武术精神传承

1.找尋武术当代社会价值契合点。追求和谐统一、健康幸福是当下人们的本质需求,加之时代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颇高,单纯技能型人才在竞争中优势不大。因此,除了实现武术技击价值外,还要注重武术文化、教育、娱乐等功能价值多轨并行发展,增加更多新时代精神和文化元素,培养学生亮剑精神、侠义精神、工匠精神、奋斗精神等社会价值需求,不仅让学生感受民族文化博大精深,也助力新时代我国国家精神形象的构筑。

2.形成武术课程研究与满足学生需求正向循环效应。学生是武术传承人与接班人,高校武术社团要全面了解学生年龄、心理生理需求特点,探索个性化学习模式,尽可能发掘每位学生潜力,助力成长。要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多边互动教学机制,教师以导为主,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从而达到师生心理相容,思想共通,情感交流的“同频共振”效应。

四、结语

作为中华民族瑰宝的武术,因能满足所处时代需求而蓬勃发展。高校武术社团在政府顶层设计的指导下不断改革与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涵,以期助推优秀民族文化传承,这不仅能够破解武术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还能让其在新的历史时期完成多元价值的自我发展,在教学、训练与竞赛三位一体中实现弘扬民族精神的责任担当,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自信。

★基金项目:福建警察学院教改项目(JG202010)。

参考文献:

[1]王岗.质疑:“技击是武术的本质特征”[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01):28-34.

[2]杨建营.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武术发展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0.

[3]谭腾飞,张继生.武术对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影响及学生类型的调节效应[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8,52(08):49-55.

[4]李增博.现代社会中武术价值系统的建构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12.

[5]刘文武.从身体外练到人生修为:武术价值目标升华的动因、路径和条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7,34(06):701.

[6]邱丕相,王国志.当代武术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体育学刊,2006(02):76-78.

[7]冰辉.新乡市高校武术文化传承的调查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

[8]吴剑.从文化传承视角探寻大学武术运动发展的模式——以浙江大学为例[J].浙江体育科学,2019(05):66-82.

猜你喜欢
民族精神民族文化高校
《狼图腾》与中国的图腾文化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时代呼唤写意中国画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