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综述

2022-07-08 10:11沈卫星贺译瑶包晓菲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共同体命运人类

沈卫星 贺译瑶 包晓菲

[摘要]

“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这样的世界”,对于这个世界性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方案。该方案得到了学界广泛关注,取得了较多研究成果。梳理学界研究成果,内含一条“出场逻辑与构建可能、理论资源、基本内涵、现实困境、实践路径”的逻辑脉络。推动相关研究向纵深发展,应从以下方面着力:在研究内容上要有真正的问题意识;在研究深度上要更加注重融合拓展;在研究方式上要更具创新性;在研究思路上要注重多元化。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D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599(2022)03-0129-09

[收稿日期]2022-04-08

[作者简介]沈卫星(1971—),男,浙江仙居人,博士,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意识形态;贺译瑶(1994—),女,河南焦作人,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意识形态;包晓菲(1996—),女,山东烟台人,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意识形态。

[基金项目]

本文系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攻关计划规划重点项目“困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若干重大理论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6GH02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这样的世界”,这是百年未有大变局的世界之问、时代之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等思想紧紧联系在一起,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体系。这一为人类解决全球性问题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集中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天下胸怀和远见卓识。近些年来,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日渐成为学界的关注热点,形成了较大规模的研究成果,开启了多维度研究空间。对这些研究成果,本文在作出研究概览基础上,按照问题发展的逻辑链主要归纳为“出场逻辑与构建可能、理论资源、基本内涵、现实困境、实践路径以及研究思考”等六个方面。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概览

从时间线来看,2010年5月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时首提“命运共同体”理念,2011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白皮书《中国的和平发展》再次提及,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将“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新理念,2013年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首次公开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此后,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亚信峰会(2014)、APEC会议(2014)、G20峰会(2014)、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2015)、“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一系列重要国际场合,习近平多次论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从而极大地丰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内涵。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18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式写入我国宪法。

与此相应,国内学者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给予了极大关注。迄今为止,学界共发表相关论文3700多篇(其中CSSCI计1200余篇),著作有50多本,学位论文近320多篇。其中,2013年曲星在《求是》发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基础》,既是第一篇相关文献,也是引用率最高文献。其他高被引文献作者有贺来、刘同舫、蔡拓、秦亚青、张辉等学者。[1]

学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演变过程看法不一,如陈须隆提出两阶段说[2],饶世权、林柏海提出三阶段说[3],王茹俊、李敏与陈鑫提出“四阶段说”[4][5],其中“四阶段说”占主流:第一阶段为萌芽阶段,谢文娟认为,2011年之前是萌芽阶段,其标志性事件是《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的发表。[6]而陳须隆认为,党的十八大之前是萌芽阶段,其标志性事件是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等活动。[2]第二阶段是确立阶段,对此标志性事件学界看法较为统一,这就是党的十八大。第三阶段是发展阶段,陈鑫认为,2012—2017年间是发展阶段,在此期间,习近平在许多重要场合向世界传递了“建设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世界”这个重大时代课题。[5]而张永红等则认为,2016—2017年间是发展阶段,因联合国首次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写入决议是一个重大标志。[7]第四阶段是成熟阶段,饶世权等认为,标志性事件是习近平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发表的讲话[3],而陈鑫则认为标志性事件是党的十九大[5]。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出场逻辑与构建可能

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的众多问题中,率先引起学者们关注的是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时代背景,由此学界展开对出场逻辑的研究;与此同时,学者们还讨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可能,显示了清醒的现实意识。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出场逻辑

1.“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出场的历史逻辑。李包庚从国内外背景分析历史逻辑,从国际背景看,经济全球化加深了世界联系,资本现代性扩张带来全球性问题;从国内背景看,中国主体性坐标位移明显,中国的现代化由“被动输入”走向“主动输出”[8]。毛勒堂则从资本逻辑角度作了历史考察,认为全球范围出现的周期性危机和社会动荡,根源在于资本逻辑,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治理顽疾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9]刘同舫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10]

2.“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出场的理论逻辑。学者们普遍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来源,包含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的精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核心价值观念、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集体智慧。[8]许士密则认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11]牟雪莲认为“人类存在”的本质属性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蕴含的逻辑基点,共享发展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旨归。[12]孙春晨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层文化结构是“全人类共同价值”,其中和平与发展表达了生存伦理共识,公平与正义体现了国际关系伦理共识,民主与自由展现了政治伦理共识。[13]

3.“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出场的实践逻辑。全球格局面临重大变革,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侯喆认为,经济领域贸易战,政治领域强权政治、区域战争、恐怖袭击、难民问题依然无解,文化领域族群、宗教冲突一直延续,面对这些问题,仅凭一国或几个国家难以解决,人类命运共同体应运而生。[14]黄仁伟等指出,从人类命运共同体高度构建“全球治理”秩序,将是中国的第二战略机遇期,这个机遇期刚开始,至少还要持续30多年。[15]丁工强调,在该战略机遇期期间必将遭遇各种风险挑战,因此须合作共赢加以应对,这种思路必然选择人类命运共同体。[16]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可能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出现乃是时代所需,但它是乌托邦式的幻想,还是具有现实可能性?这需要清醒的现实反思。对学界的探讨,刘勇等分别从理论维度和实践维度作了归纳[17]。

1.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可能性的理论维度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颠扑不破的真理性。“人类命运共同体”目的是通过构建共同体来平衡利益分歧,“从整体上谋划长远利益、现实利益以及各种利益的平衡和共赢,推动国际经济治理体系朝着公平、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18]。人类发展须以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为指引,才有可能合作共赢、和谐共生,走上康庄大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含和平基因与天下情怀。对此有学者以“土地”为喻,认为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带有“土地性”特征,使得社会像土地一样具有稳定团结之特征。[19]这种稳定性和可变性相结合的文化基因,保证了中华文明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兼具稳定性和变异性的统一[20],使得华人文化圈具有兼容并蓄特征。以这种文化基因为主导,既规范着中国自身社会政治生活,又影响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21],以“共同体”意识去应对全球问题。

2.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可能性的实践维度分析。荆棘丛生的国际问题迫切需要人类联手解决。现今世界“不论人们身处何国、信仰何如、是否愿意,实际上已经处在一个命运共同体中”[22]P25。金融危机后乱象丛生,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成为全球写照,导致逆全球化思潮高涨,全球地缘政治博弈日益激烈,全球发展难题考验着人类智慧。[23]面对这种困境,冷战思维、零和博弈这些旧观念亟需抛弃。[24]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其对历史规律和时代潮流的把握,对解决人类发展难题提出了中国方案。[25]

中国向世界传递积极声音。“中国威胁论”“中国霸权论”“修昔底德陷阱”等话语陷阱企图造成中国不良国际形象,我们必须找到富有成效的中国特色话语向世界传递中国发展目标、发展方式。[26]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有利于加强中外交往交流,促进双方认同心理,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27]让世界认识到,中国发展绝不损人利己,而是坚定不移地推进和平合作,推进多边贸易,建设绿色世界。[28]同时以充满自信形象展现中国共产党独特的全球治理能力[29],既为中国崛起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又为解决世界难题、促进世界发展贡献中国力量[30]。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资源

学界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来源丰富。按照王毅的观点,习近平外交思想主要来源有四,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吸收,二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三是对新中国外交理论的继承发展,四是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的扬弃超越。[31]

(一)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内核

对这些理论内核,学界看法颇多。有人认为,吸收了人的本质理论[32];有人认为,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哲学根基[33];有人认为,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有着内在联系[34];有人则从唯物史观出发,揭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人类文明进步的基本规律、共产主义历史趋势以及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内在一致性[35]。不过意见最为集中的则是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如王岩等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源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真正共同体”的当代呈现[36];查唐龙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立足点出发,认为其立足于“特殊利益”与“普遍利益”的统一,是习近平基于全球视野与人类发展的角度所提出的,对马克思主义真正共同体思想的继承与发展[37]P9-12。

(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

总体而言,这种传承创新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二是“天下为公”的国家观,三是“和而不同”的文明观,四是“义利合一”的正义观。但不同学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看法也存在差异,如张立文认为,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38]P6等思想;国纪平认为,是“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优秀传统文化[39];葛连山认为,是“和谐共生”“天下意识”“兼济天下”等优秀传统思想[40]。

(三)对新中国外交理论的继承发展

石云霞认为,毛泽东的不称霸思想、邓小平的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思想、江泽民的建立国际秩序新理念以及胡锦涛的建设和谐社会思想等,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奠定了基础。[41]也有人认为,毛泽东的“三个世界划分”理念有利于反抗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稳定[37]P14,邓小平的和平发展思想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持[42]P10,江泽民的新安全观倡议开辟出一条光明的理论道路,胡锦涛的“和谐世界”构想提供了布局依据[35]。

(四)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的扬弃超越

冷战后一些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如文明冲突论、历史终结论,秉持西方文明中心论衡量非西方国家的现代化道路和国际化进程,这就需要跳出以冷战思维、零和博弈、强权政治等为基础的西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窠臼,提出有别于西方的创新理论[43]。王毅表示,习近平外交思想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中国人民利益与世界人民利益结合起来,超越了传统现实主义国際关系理论,站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道义制高点上,凝聚了各国人民共同建设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44]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基本内涵

“基本内涵”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因此构成了学者们探讨的重心。大体上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从视角维度看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国际关系视角,主要有国际政治学理论、国际主义理论、国际法理论以及国际共生理论。陈旭从国际政治学出发,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从人类整体利益出发提出的一种最高国际关系理想模式,这一理念既有深刻的社会学和人类学意义,也有丰富的国际政治学含义;[45]P69李爱敏从国际主义理论出发,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21世纪初由中国共产党首先提出、倡导并推动的一种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际主义价值理念和具体实践,在21世纪的中国土壤中声扬起来的中国特色‘国际主义’”[46];黄瑶、林兆然以国际法视角进行解读,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以国际法原则为基础、积极与国际规则良好互动、与国际组织紧密关联的全球治理过程[47];金应忠立足国际共生视角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各民族国家在利益交融发展中逐渐形成和建构起来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生关系。[48]二是价值观视角,张希中从全人类共同价值角度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承载着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价值[49]。三是生态文明视角,刘兴波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走出一条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态发展道路[50];陈鑫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共同体,共建一个清洁美丽的新世界。[51]

从内涵要素看,目前学界观点可划分为“二要素论”“三要素论”“四要素论”“五要素论”和“多位一体论”五种类型。关于二要素论,葛红亮等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包含“精神共同体”和“合作共同体”两个要素[52]。关于三要素论,胡鞍钢等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包含利益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三个要素,其中利益共同体是基石,责任共同体是担当,命运共同体是理想[53]。关于四要素论,曲星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包括“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全球治理观”[54],李爱敏则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型的权力观、义利观、文明观和交往观[46]。关于五要素论,王公龙等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包括和平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全球治理观、国际责任观和文明互鉴观[55],石云霞则认为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安全、生态文明五要素的“五位一体”理念[41]。关于多位一体论,认为着眼于国内和国外两个视野,一方面必须对内先建设好执政党共同体、制度共同体、民生共同体;另一方面,对外全面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建设好梦想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制度共同体、法制共同体等等[56]。

从内容实质看可以归为三类。一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的探索,秦宣等认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日益成为人类共有精神家园的最大公约数,成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基础[57]。二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主旨的探索,学者们普遍存在从“五位一体”视角去探索主旨的倾向,如彭冰冰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政治共同体,是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共同体,是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经济共同体,是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共同体,是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共同体[58]。三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特质的探索,刘方平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作为全球治理的一种“公共产品”,具有务实性、系统性、包容性和普适性的特点[59];洪福等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内容结构上实现了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研究导向上彰显了以人民为出发点和实现共同发展为目标的共融战略,目标上蕴含着预见性和导向性的耦合三大特点;[60]陈旭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理论内涵的科学性、底线思维的公正性和战略原则的全局性特点。[45]

从哲学思维看可以归为三类。一是强调唯物史观,有学者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融合和创新[61]P13-14;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刘同舫将人类命运共同体视为基于互利共赢价值导向的社会追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为人类社会美好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62]。二是强调实践观,欧庭宇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埋下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种子,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基因相结合,为全球的伙伴关系、经济发展、文明交融、人与自然关系和安全格局提出了新阐释,从哲学内涵上完善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63]。三是强调全球性思维,张璇颢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中国梦”与“世界梦”的有机统一、希望与挑战的同步思考、全球治理体系模式的新变革三个方面,紧紧围绕着全社会的良性发展和全人类的幸福生活,彰显了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全球性思维[64]P22-24。

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困境

人类命运共同体描绘了美好新世界,但习近平认识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帆风顺,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65]。

刘勇等认为,存在价值困境、主体困境和规则困境三种现实困境。[17]其中,价值困境是由文化观念差异所导致,受“一家独大”气息支配的西方文化,很难正确理解“仁”“和”气质的东方文化,因此很难接受人類命运共同体价值理念[66]。主体困境是由国家利益冲突所导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主体是各个民族国家,“曾经支配世界的英国和正在支配世界的美国从来都只有国家理念,从来都只考虑自己国家的利益”[67]P3,这就导致共同利益的形成十分困难。规则困境则是由国家实力差距所导致,国际规则的本质是各国利益博弈的结果,尤其是大国利益博弈的结果。[68]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于实力大国之间关系要处理得当,若国际规则制定不当,就将破坏共同体意识,导致国际秩序失范。[69]

付求勇则从视角维度对现实困境做了总结。[70]赵庆寺从制度化视角指出存在四大矛盾,即国家主权利益与全球公共利益的矛盾、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产生与国际社会不认可的矛盾、有效制度供应不足与无效制度供给过剩的矛盾、新兴国家追求制度民主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维护制度霸权的矛盾。[71]符妹、李振从承认逻辑的视角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存在承认异化和承认陷阱两大困境。[72]阮建平、林一斋从传统世界体系视角指出存在三大困境:中心国抑制中国话语权导致话语困境,旧秩序造成行动困境,文明歧视与极端排外致使交流困境。[73]

六、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路径

理论归根结底要落实到现实。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学界思想异常活跃,学者们从不同学科知识和视角出发,各抒己见。

(一)要在全球范围内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形成共同的全球价值观

共同意识是行动的前提。郭海龙等认为,人类共同发展兴盛的前提是坚持共同价值意识。[74]姚嘉洵等也认为,应当向世界民众传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争取打造世界民众“命运与共”的价值认同,才能形成良好的国际格局。[75]

对于共同的全球价值观,石云霞认为,应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文明观、公正观、安全观、发展观,坚持人类共同进步、公平正义,公道正义、共建共享和共同发展,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41]周显信、罗馨认为,要倡导“和而不同”精神,尊重和承认世界文化差异性。[76]

(二)要发挥主体力量,承担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效责任

主体是行动的落实者。赵荣峰认为,首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体力量是个体主体和社会主体;其次要从现实主义角度认清社会主体的层次和结构,包容差异;最后,通过“全球普遍交往”,实现主体之间广泛而深入的沟通、交流,这样才能在不同民族、国家、地区之间开展平等且有实质性内容的对话,进而探索组建各种跨国组织,寻求解决之道。这是坚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科学方法,从主体出发,与客体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形成合力。[56]

(三)要完善规则的设置与实施,促进全球各国良性互动

制度规则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保障。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准则,应该是《联合国宪章》确立的宗旨和原则,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的重要路径是中国与联合国合作构建的新型国际关系和“一带一路”[77]。要促进中国和世界各国良性互动,互利共赢,就要在发展大国关系、发展中国家关系和周边关系时,推动规则的设置完善[78]。李步云则强调了法律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重要作用。[79]

原则对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起着重要指导和规范作用。习近平提出“四个必须坚持”:“必须坚持各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必须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必须坚持实现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必须坚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80]对此,《光明日报》评论员文章指出,“四个必须坚持”是全球从相互封闭走向开放包容、从猜忌隔阂走向互信认同,最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由之路。[81]

(四)要采用合适的方式方法,稳妥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要坚持“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和总路径。有人认为“五位一体”是习近平提出的“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82]。徐艳玲等进一步将此观点提炼为政治共同体、安全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文明共同体、生态共同体。[83]

要坚持全球治理理念。姚巧华从全球共识、制度话语权、制度规范、有效平台载体建设等方面拓宽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认识。[84]阮建平等从扩大治理体系、整合治理力量、改革治理体系等方面提出倡议。[73]何绍辉主张以平等、开放、合作、共享新理念为指导,对世界贸易、金融、投资及发展治理构建新格局,实现共赢发展。[85]

要充分发挥“一带一路”作用。作为建设合作平台,“一带一路”对构建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总目标的大国外交非常重要。[86]“一带一路”正是世界各国贸易往来中共同利益的最大公约数[87],有利于在全球投资贸易圈中实现发展互助[88]。李丹提出了“一带一路”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构想:根基为互联互通、平台为新型机制、路径为中国模式、愿景为民心相通。[89]

要善用外交手段。梁周敏等强调外交实践的重要性,坚决支持多边主义,主张倾力打造伙伴关系。[90]任晶晶从全球治理、新型大国关系、周边命运共同体以及深化中非拉等命运共同体等方面做了多方位思考。[91]张锐指出,要加强“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并从产能合作、能源治理、能源互联网、能源市场交易平台建设等方面做了深入思考。[92]

要加强中外人文交流和学术交流。贺耀敏认为,文化传播与认同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走向世界的必要前提,他从国际学术话语交流机制、对话平台等方面提出了建议。[93]周显信等认为,要从“手牵手、心连心”走向“同呼吸、共命运”,其根基是民心相通、价值认同。[76]

政党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体力量,“应秉承和而不同、平等相待、求同存异、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理念,探索建立促进各国政党交流合作的不同方式、平台和机制,形成新型的國际政党关系”[94]。命运关联要求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更高程度的合作共赢,政党在其中发挥着独特作用。[95]

(五)要注重建设步骤,促成多种命运共同体之间的良性互动

吴绮敏等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须经历“国内民族共同体——周边国家共同体——区域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样一种由点到面、由近及远、由内而外的推进步骤。[96]学术界对这种建设步骤做了进一步探索,并逐渐形成了“三阶段说”“四支点说”“五位一体说”等看法。[97]

在逐步建设过程中,要注重“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三者的良性互动,它们分别代表着“中国梦”“亚洲梦”和“世界梦”的价值追求,在“点—线—面”同频共振的过程中奏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合唱。[76]

七、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的进一步思考

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可谓盈篇满籍。但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尚处初级阶段,因此需要作更深入的思考。

一是在研究内容上要有真正的“问题”意识。问题就是生命,是學术研究的根本。但当前存在的情况是“文本解读”过多,大多是对相关报告、讲话、文献等进行理论阐释。因此,迫切需要“通过大量的调研、调查、观察、访谈、测验、案例搜集等,全面了解国内国际社会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认知认同现状,广泛倾听人们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不同看法和意见,认真梳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实践中遇到的各种质疑、困难与挑战,基于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和数据开展针对性更强、时效性更高的研究”[98]。因此尤其需要工作在第一线的人员参与到科研中来,提出富有针对性的现实问题。

二是在研究程度上要更具深化意识。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个时代根本问题,学者们的研究有高度,也有广度,值得肯定。但是,在研究深度上亟待加强。比如,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来源上,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内核的世界历史理论、“真正共同体”思想、交往实践理论,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和合”文化、“天下”情怀等,对于历代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集体核心的外交思想,对于中西方的理念之争等等,大多是浮光掠影。因此,这种浅尝辄止的做法,须引起学界的重视。

三是研究方式上要更具创新性。作为宏大叙事新命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牵涉众多,其创新要求极高。在研究视野上,要求跨学科研究,它涉及文史地、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政治学、管理学、教育学等众多学科,通过交叉研究,才可能整合资源,取得原创性重大突破;才可能交融思想,有利于综合性地解决全球性问题。在构建路径上开创多维性建构路径。在研究方法上,除了文献资料分析法、理论解读法,更要重视实证研究、比较研究、建构主义、理论分析与政策设计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在新的学科领域寻求理论突破口和生长点。

最后,研究思路上要注意调整。何英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然是立足于全球这个最高点,就不可能忽略主要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某些质疑的声音。”[99]这就提醒我们,要跳出“以我为主”的研究思路,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主体,除了中国,应包括其他主权国家、国际组织及各类国际行为体,对此,学界要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夏金梅.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进展及前沿演进的知识图谱分析[J].学习论坛,2021(1).

[2]陈须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在习近平外交思想中的地位和意义[J].当代世界,2016(7).

[3]饶世权,林伯海.习近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及其时代价值[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7).

[4]王茹俊,李敏.多维解读: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综述[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

[5]陈鑫.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述评[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8(1).

[6]谢文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基础和现实境遇[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

[7]张永红,殷文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成、价值与实现[J].思想理论教育,2017(8).

[8]李包庚.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出场逻辑与时代价值[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

[9]毛勒堂.“人类命运共同体”何以可能?——基于资本逻辑语境的阐释[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8(1).

[10]刘同舫.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成背景及构建原则[J].观察与思考,2019(5).

[11]许士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成逻辑与历史意义[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

[12]牟雪莲.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向度:逻辑、理论与实践[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

[13]孙春晨.全人类共同价值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基础[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2(1).

[14]侯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与意义[J].党政论坛,2018(7).

[15]黄仁伟,傅勇.从西方秩序到人类命运共同体[N].文汇报,2016-01-22.

[16]丁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与中国战略机遇期的存续[J].国际经济评论,2017(6).

[17]刘勇,袁琴.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综述[J].重庆社会科学,2018(12).

[18]李景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何以可能?[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6).

[19]李友广.家庭伦理对早期儒家共同体形成的价值及影响[J].云南社会科学,2013(6).

[20]耿识博.习近平“文化基因”论的内涵探析[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6(3).

[21]邹玉.习近平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传统文化基因及其时代价值[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8(2).

[22]陈彩云.太平洋海洋非传统安全合作研究[D].外交学院,2015.

[23]卢芳华.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8(2).

[24]陈向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面临的挑战[J].福建理论学习,2016(9).

[25]常健.解决人类现实挑战的中国方案[J].理论导报,2017(6).

[26]张志丹.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阈中的中国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

[27]王毅.携手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N].人民日报,2016-05-31.

[28]邹力行.第三次工业革命与中国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科技产业,2013(7).

[29]张志丹.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三维治理能力[J].学术论坛,2018(1).

[30]郑长忠.中国共产党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担当[J].当代世界,2017(11).

[31]新华社.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成立仪式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20-07-21.

[32]杨玲.“人的本质”与“人类命运共同体”[J].大连干部学刊,2017(1).

[33]周雯雯,等.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J].理论导刊,2017(1).

[34]毕文锐,马俊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基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02-23.

[35]任思奇,邓若玉.习近平“命运共同体”思想探源[J].人民论坛,2016(5).

[36]王岩,殷文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生成的四重逻辑[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8).

[37]查唐龙.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20.

[38]张立文.中国传统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39]国纪平.为世界许诺一个更好的未来[N].人民日报,2015-05-18.

[40]葛连山.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J].实事求是,2018(5).

[41]石云霞.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5).

[42]谭少敏.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20.

[43]鲁鹏.构建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国学派[N].人民日报,2018-02-26.

[44]王毅.习近平外交思想是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的扬弃超越[EB/OL].中国新闻网,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2731012715156313&wfr=spider&for=pc.

[45]陳旭.习近平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实践价值研究[D].吉林大学,2019.

[46]李爱敏.“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本质、基本内涵与中国特色[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6(2).

[47]黄瑶,林兆然.国际法视角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J].法治论坛,2018(2).

[48]金应忠.从“和文化”到新型国际关系理念——兼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J].社会科学,2015(11).

[49]张希中.习近平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形成维度、内涵及价值意蕴探析[J].行政与法,2016(2).

[50]刘兴波.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J].党政干部学刊,2018(7).

[51]陈鑫.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视阈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方位[J].理论月刊,2017(10).

[52]葛红亮,鞠海龙.“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构想下南海问题的前景展望[J].东北亚论坛,2014(4).

[53]胡鞍钢,李萍.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中国方案[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

[54]曲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基础[J].求是,2013(4).

[55]王公龙,韩旭.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四重维度探析[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6(3).

[56]赵荣锋.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综述[J].党政论坛,2018(6).

[57]秦宣,刘鑫鑫.共同价值: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基础[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7(4).

[58]彭冰冰.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质、内涵与意义[J].贵州社会科学,2017(4).

[59]刘方平.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特色与建构路径[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

[60]洪福,张金凤.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综述[J].学理论,2021(5).

[61]于海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思考[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9.

[62]刘同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创性贡献[J].中国社会科学,2018(7).

[63]欧庭宇.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哲学内涵和创新价值[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

[64]张璇颢.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D].延安:延安大学,2020.

[65]新华社.习近平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N].人民日报,2017-12-02.

[66]丛占修.人类命运共同体:历史、现实与意蕴[J].理论与改革,2016(3).

[67]赵汀阳.天下体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68]冯光.国际规则制定:中国的责任与担当[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11-22.

[69]朱恒鹏,徐静婷.共享发展、共同体认同与社会保障制度构建[J].财贸经济,2016(10).

[70]付求勇.党的十九大以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综述[J].新疆社科论坛,2020(2).

[71]赵庆寺.试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制度化路径[J].探索,2019(2).

[72]符妹,李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承认逻辑”:意蕴、困境及路径[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8(6).

[73]阮建平,林一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逻辑、挑战与建设路径[J].中州学刊,2018(11).

[74]郭海龙,汪希.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生成、价值和实现[J].邓小平研究,2016(3).

[75]姚嘉洵,孙晓晖.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述评[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8(5).

[76]周显信,罗馨.习近平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逻辑结构与构建路径[J].理论与改革,2016(3).

[77]张贵洪.联合国与人类命运共同体[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8(1).

[78]左凤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外交的责任担当[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8(3).

[79]李步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4).

[80]习近平.迈向命运共同体开创亚洲新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5-03-29.

[81]本报评论员.迈向命运共同体的四个“必须坚持”[N].光明日报,2015-03-29.

[82]新华社.习近平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5-09-29.

[83]徐艳玲,陈明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多重建构[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6(7).

[84]姚巧华.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与重构的中国方案[J].学习论坛,2018(8).

[85]何绍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路径探索[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18(4).

[86]刘建飞.如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9(1).

[87]李格琴.国际政治中的“文明冲突”范式新解——重读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J].世界民族,2008(1).

[88]权麟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路研究[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7(5).

[89]李丹.“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探索[J].南开学报,2019(1).

[90]梁周敏,姚巧华.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遵循[J].学习论坛,2017(4).

[91]任晶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当代中国外交的创新性发展[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7(6).

[92]张锐.试析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领导下的中国能源外交[J].国际关系研究,2018(3).

[93]贺耀敏.学术交流应有“命运共同体”自觉[N].光明日报,2016-08-25.

[94]张献生.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探索建立交流合作的新型国际政党关系[J].统一战线学研究,2018(2).

[95]贺善侃.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时代国际统一战线的宗旨、价值与载体[J].统一战线学研究,2018(1).

[96]吴绮敏,等.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照亮未来[N].人民日报,2017-01-15.

[97]王义桅.弘扬《联合国宪章》宗旨、告别虚伪的“普世价值”,追求人类共同价值观——“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理念三解[N].北京日报,2017-02-06.

[98]郭超.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述评[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

[99]何英.大国外交“人类命运共同体”解读[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9.

A Review of the Studies on 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since the Eigh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SHEN Wei-xingHE Yi-yaoBAO Xiao-fei

(School of Marxism,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18,Zhejiang,China)

Abstract:

For the world-wide question “what the world to be built should be like and how to build such a world”,“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has contributed a Chinese scheme,and the academic circle has paid much attention to it and accumulated considerable literature on it.Underlying the academic works is a logic line of “the logic of presence and possibility of construction,theoretical resource,basic connotation,practical dilemma,and practice approach”.To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related research,efforts should be made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true problematics is required for the content of research;integration and expansion should be stressed for the depth of research;the way of research should be more innovative;and the thinking of research should be more diversified.

Key words:

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猜你喜欢
共同体命运人类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共同体的目标向度与实践进路
爱的共同体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被命运“扼住”的小意
人类第一杀手
论命运
进化决定恐龙的命运
谁变成了人类?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