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谷子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2022-07-09 15:35孙敏
农家科技 2022年6期
关键词:叶期拔节期谷子

谷子别称粟,是我国特色杂粮作物之一,去壳后获得的小米营养丰富,具有助消化、清热解渴、滋阴养血、调节睡眠等保健功效,熬粥有“代参汤”之美称,市场需求空间大,生产面积不断增大。近几年,经过试验、示范,山东省莒南县谷子产量平均达284.5 千克/亩。本文以莒南县为例,总结了谷子优质高产配套技术,为谷子种植者提供参考。

一、选用良种

莒南县为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13℃左右,春季温暖,夏季雨量充沛,年降水量为856.7 毫米,光照充足,无霜期长。结合莒南县气候特点和土壤条件,应选择具备耐旱、耐瘠、抗病、抗倒伏、高产、适应性强的优质品种。例如:济谷13、济谷20、济谷21、鲁谷10 号、中谷2 号、豫谷18 号等,均适合种植。

二、种子处理

播种前用10%盐水洗种,挑出重量轻、干瘪的劣质种子和杂质,最后将下沉、颗粒饱满的种子留下,用清水冲洗两遍之后准备晾晒。

选择晴朗天气,将谷子铺在席子上,在阴凉通风处翻晒2 ~3 天。

用1.8%阿维菌素乳油按种子量0.1%~0.2%的比例拌种,避光闷种4 小时,可有效防治线虫病。拌种后晾干立即播种。

三、选地、整地

谷子喜光、喜温、耐旱、耐瘠,但生长后期不耐涝,应避免在低洼的地块种植,应选择地势相对较高、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土质松软、通风性好、排水良好的地块。可将1500 ~2000 千克/亩的腐熟优质农家肥与适量磷肥混匀沤制,作为基肥条施或穴施。此外,应采用轮作倒茬的方式养地,前茬种植作物最好是豆类、薯类作物。

深耕可以改良土壤物理性状,增强土壤的保水性,有利于谷子根系下扎,促进土壤中养分的释放。而耙耱和镇压,能减少农田地面龟裂的现象,有效防止水分蒸发,从而达到保墒保水的作用。

四、播种

春播谷子一般在5 月上中旬(谷雨前后)足墒播种。

①耧播。这种播种方式优点是下种均匀,基本行距都能保持40 厘米的宽度,比较省工,可同时完成开沟、下种、盖土、保墒。

②沟播(垄沟)。这是比较传统的播种方式,操作比较繁琐,需要先开沟、再撒种,然后盖土,行距一般为40 厘米,播种深度一般为2 ~4 厘米。沟播有利于保水、保肥,促进作物根系吸收,可有效防止倒伏和涝害发生。

③机播。莒南县多丘陵,可根据小块梯田形状不规则的特点,选择机械播种,机播下种均匀、不易跑墒、出苗整齐、效率高。可利用小型播种机均匀播种,行距控制在40 厘米,播深2 ~4 厘米;水分足的地块,可适当浅一些。

俗话说:“稀不长,稠全上。”可根据整地质量、土壤质地、墒情以及谷种大小适当调整播量,一般用种量控制在0.75 ~1.45 千克/亩即可。

五、科学施肥

一般以农家肥为主,但为了保证摄入的营养均衡,还需要辅助施用一些磷肥,这样综合使用才可起到更好的施肥效果,基肥的最佳施用季节是秋天和春天。

当谷苗长至29厘米左右高时,可结合中耕进行施肥,施用尿素比较普遍,注意施肥和除草工作要同时进行。

在谷子拔节至抽穗的前半月(9 ~11 叶期),根据苗情长势,结合浇水,可追施尿素5 ~10 千克/亩。扬花至灌浆中期可用2%尿素、0.2%磷酸二氢钾和0.2%硼酸溶液叶面喷施2~3次,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

六、田间管理

在谷苗3 叶时应及时进行查苗,出现缺苗断垄时,应采取补种或移栽的措施进行补苗,并保证移苗和补苗的规范化,标准是“长白根、浇透水,覆细土”。

在水肥条件好、幼苗生长旺的地块,为了保持田间合理密度,应对一部分苗减量处理,一般分两次进行。第一次间苗通常在第2 ~3 片叶出现时,控制肥水、深中耕;第二次间苗通常在长出3 ~5 片叶子时进行。间苗的操作原则是保证全苗、去弱留壮。此时,播后苗前可使用“谷友”除草剂,每亩用量120克左右,对水30 ~50 千克,在晴朗无风、12 小时内无降雨的情况下,均匀喷施于地表。

长出5 ~6 片叶时进行定苗,留生长大小一致的壮苗,每亩留苗4 万~4.5 万株。

①幼苗期。首次中耕宜浅耕,在2 ~3 叶期时进行,标准是“浅锄碎土,清垄除草”,目的是“围实苗根,控上促下”。

②拔节期。进入拔节期,二次中耕一般在拔节后,大概在谷子10 叶期进行,要求划锄宜深,及时除去杂草及病弱株和分蘖,并进行适当培土。

③孕穗期。第三次中耕为孕穗前,要求划锄宜浅,深度控制在4 ~5 厘米,以避免苗根受伤,在培土上应该适当略高,以防发生倒伏。

①苗期。需水量少,可不灌溉。

②拔节期。拔节期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旺盛阶段,叶面积逐渐扩大,株植株快速长高,此时需水量多,应合理灌溉,避免干旱。

③孕穗、抽穗期。“谷怕胎里旱”,抽穗开花期是谷子的需水临界期,如此时遇到干旱,会严重影响小花分化及花粉粒形成,造成结实率显著降低而减产。当土壤水分低于田间持水量的70%时,应及时灌溉。

七、病虫鸟害防治

①谷瘟病。该病多发于谷苗4 ~5 叶期,可用2%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500 ~600 倍液或40%克瘟散500 ~800 倍液喷施防治。

②纹枯病。可用5%井冈霉素600 倍液或15%粉锈宁600 倍液对谷子茎基部喷雾防治。

③褐条病。可用72%农用链霉素防治。

在谷子孕穗期到灌浆初期,应注意防治蚜虫、黏虫。可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200 ~1500 倍液混合后均匀喷洒防治。防治黏虫时,可在幼虫三龄前,选择4%高氯甲维盐1000 ~1500 倍液,在上午8 ~10时或下午4 时前后均匀喷施。

在谷子灌浆至成熟期,将细铁丝、线制作成防鸟网,悬挂在田间上方。

八、收获

最佳收获期为蜡熟末期,即颖壳变黄、谷穗断青、籽粒变硬时。成方连片平整地块,应用谷子专用收获机或经改造的小麦联合收获机收获,可大幅提高收获效率。因谷子有后熟现象,人工收获时可连秸秆一起收获,3 ~5天后再脱粒,利于提高产量。谷子脱粒后要及时晾晒清选,含水率降到13%时入库储藏。

猜你喜欢
叶期拔节期谷子
夜间增温对小麦干物质积累、转运、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四川水稻分蘖-拔节期低温连阴雨时空特征
高温期喷施外源钙对甜瓜幼苗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直播莴笋喷施赤霉素时期和浓度的探讨
打谷子
晒谷子(外一首)
不同时期施用穗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麦田欢歌
黄瓜穴盘苗生育动态观测及培育壮苗关键期的研究
涝淹深度和时间影响杂交中稻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