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合发展研究

2022-07-10 12:23王玉侠郝旭伟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高校体育融合发展

王玉侠 郝旭伟

摘  要: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流传至今的良好的体育活动,在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中绽放姿彩。民族传统体育既是体育文化的重要构成,呈现各个民族自身的发展和文化特点,还能够体现民族融合的特性。将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融入学校体育教育中,使其发展为学校体育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既能够增加对民族体育文化的宣传,又能够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文化生活,还能够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感以及中国体育精神,提升学生的民族观念,增强学生的民族向心力。为了使学生掌握国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性、内容以及技能,寻找展现民族区域传统体育授课作用的方式,文章对高校体育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合发展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体育;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17-0172-04

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体育文化经过长期发展,在历史的积淀中保存下来的珍贵资源,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民族特点彰显着祖祖辈辈体育运动者的智慧。在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中渗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于发扬传统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实现体育文化强国目标也具有强有力的促进作用。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丰富多彩,厚重的历史底蕴下保存至今的体育文化能够带给大众不一样的体验。本文介绍了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内涵及其特点,深刻探讨了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价值,并对基于民族传统体育的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路径进行了研究。

一、相关概述

(一)体育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

综合国力指的是国家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国防、外交、资源、民族观念以及团结力等方面的融合、相互联系的整体。最近几年,全球综合国力的竞争愈演愈烈,中国身为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需要面对的困难较多,为了在竞争中获得较好的结果,需要将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当作重要工作。竞技体育与体育文化的发展在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方面具有较高的效用,而且可用于处理政治外交问题,譬如早期的乒乓球事件[1]。体育话语权身为体育文化的展现方式,在政治场合以及全球竞赛中均展现了国家的综合实力,具有话语权则能够处于全球竞赛的前列。而中国在全球竞赛中缺少体育话语权,并且在竞赛中运动员受到了众多不公平的对待,譬如吕斌、徐莉佳以及孙一文等众多成绩优异的运动员,此外还出现过侮辱性的国旗事件。体育强国的造就必须是通过持续的努力在全球竞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方能够在国际上获得关键的席位,提升人们的身体素养与健康水平,强化体育综合实力与全球影响力,把体育文化和产业发展为国家政治与经济的坚强后盾[2]。

(二)民族传统体育与高校体育教学融合的意义

1. 把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和高等院校体育教育相结合,能够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能够有效地保护中华传统体育,发现和培育众多的中华传统体育的工作人员与运动者。

2. 把中华民族体育和高等院校体育授课展开相结合,能够充实学生的在校生活,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与传承中华体育文化,转变人们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认识。

3. 把中华民族文化和高等院校体育授课展开相结合,能够有效地优化中华民族体育项目,可以把民族的体育项目展开授课,使学生能够学习到民族体育的精髓,促进中华民族体育的发展。

(三)民族传统体育的教育功能

1. 提升民族认同感

中华民族体育运动在社会发展的历程中一直展现着一种特性:具备团结民族的力量,能够加强民族内人民的自豪感,确保人们拥有同样的价值观和生命追求,指引着民族内部人民的精神文化意识追求。具备民族特色的中华体育活动,担负着团结人民情感的精神桥梁以及提高民族内部认可的责任,能够让人们体会到身为民族成员的归属感,紧密地联系着民族内部所有人,能够成为与民族内部沟通的纽带;民族体育活动能够强化民族的团结力,能够通过体育活动有效地提升劳动生产力,确保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民族的经济实力,体现了民族素养、政治以及文化的效用,从而保证民族对于传统文化和精神的认可与传承[3]。

2. 推广健康生活方式

从有效数据中能够看出,如今我国公民的身体素养较差,特别是青少年人群,他們认为体育练习并非必要的活动,因而造成投入体育活动的时间较少,形式比较单一,进而身体素养较差,身体健康情况也不佳。中华民族体育活动主张热爱生态环境、顺应生态环境和生态环境共同发展并且使精神获得展现,能够有效地展现出体育生活对于身体健康与生活健康的关注,从而使得后辈受益,人们把此种运动当作良好的生活形式进行发展与推行。

二、民族传统体育元素引入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薄弱

培育高素养、高能力的教师为民族体育活动良好展现自己效用的重要条件,并且,体育教师的具体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民族与活动课程内容研发、有关研究结果的创新能力。但民族体育活动的调研情况显示,大多数高等院校教师团队人数与教师能力较差。研究发现,这和如今体育授课期间比较注重西方体育教师培养的人员培育制度和民族体育认可意识存在误差有着较为关键的联系。

(二)民族传统体育认知缺陷

中华民族体育认知局限性主要出现在高等院校管理层、专业课程教师和学生等人员中。专业老师对于民族体育认知较差,因而阻碍了课程研发与课程授课能力的发展;学生对于民族体育活动的认知存在不足,主要是因为学校传播力度较低,课程规划和授课比较单一等众多条件的干预。意识问题同样影响着中华民族体育授课的发展与进步,高校必须重视体育变革与升级等工作。

(三)当前高校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重视程度不够

如今高等院校的考评标准主要是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就业状况,对于学生身体健康以及文化素养的关注度较低,无法为大学生创建良好的民族体育活动参与氛围。

(四)大学生参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活动氛围不浓

如今大学生的课程规划不太紧凑,因此课余时间比较充裕,但是参加活动主要是为了娱乐,因此在参加活动期间缺少规划性与合理性,基本上不会选择民族体育活动[4]。

三、高校体育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合发展路径

(一)营造良好民族体育文化环境和氛围

高等院校在针对体育文化推广期间,需要关注民族体育文化条件与氛围的创建。主动通过众多方式针对民族体育活动展开宣传,阐述民族体育活动的魅力,民族体育活动的精神,民族体育活动的乐趣以及锻炼作用,通过长时间的宣传让学生能够针对民族文化生成有效的感知力;之后鼓励学生在校园内部创建与民族体育活动有关的社团以及兴趣团队等,团结所有喜爱民族体育活动的学生,依据社团的性质与实际情况拨发活动费用,保证社团能够在学校开展众多与民族体育活动相关的活动,通过此种方式创建出更为优秀的民族体育文化与特色,此项工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参与民族体育活动的主动性。同时校园内部开展体育文化活动期间,能够重点针对民族体育文化展开宣传,在校园的官网、微博、公众号以及宣传栏中均能够发现民族体育文化,确保学生在此种条件能够提升对民族体育文化的认识,从而促进民族体育活动的发展[5]。

(二)加大对民族传统体育基地建设的投入

将民族体育文化融入高等院校体育活动中,必须具备有效的条件,既要保证具备充足的基础设备,同时必须提高对民族体育活动场所规划的关注。开展此项工作期间,国家相关单位必须针对民族体育活动的特点展开调查与研究,针对授课需求进行判断,此外还需要主动地创建民族体育活动所需的场地。在进行场地创建期间,必须进行合理地规划,使得场地能够良好地展现自身作用,为此必须创建相应的预算管控机构,保证能够融合具体体育授课的需要,合理地进行类别规划,针对各种类别合理地规划比重,通过此种方式能够把少数民族体育场地创建资源合理地进行分配与应用,从而使得后期民族体育活动在高等院校体育授课过程中展现良好的效果与作用。

(三)将课程资源和教师综合素质“两把抓”

国内高等院校进行体育授课期间,需要主动结合我国素质教育的观念,使众多内容、各种文化有效渗透到体育授课中。高等院校需要适时地改变授课意识,改变以往落后、乏味的授课方式。枯燥范围的授课知识,势必会造成学生产生厌烦、抵触的心理,因而影响了体育授课活动的进行。因此,国内高等院校在进行民族体育活动授课期间,需要通过民族体育活动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兴趣。在进行民族体育活动授课期间,若是想让民族体育授课活动更为高效的进步,高等院校需要融合具体状况和区域内民族特点与地理条件,科学地选取适宜的民族体育活动,保证民族体育活动资源获得良好的应用和研发。高等院校需要持续提高体育教师的整体素养,组织体育教师针对专业能力与自身素养展开学习,并和其他院校针对体育授课展开沟通,借鉴其比较高效的授课方式,进而确保高等院校体育授课效果[6]。

(四)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教学模式

高等院校在研发与应用民族体育活动期间,需要科学地应用现代体育授课观念,针对特殊区域内高等院校体育授课活动的展开特性,选取能够满足区域自然条件、授课实践的以及学生喜爱的民族体育活动展开授课,选取的民族体育活动在进行实际授课时,需要展开科学、合理有效地规划与改善,确保民族体育活动在体育授课期间,能够充分满足高等院校如今具备的物质基础。此外,在选取适宜进行授课的民族体育活动期间,必须关注所选体育活动的强度与安全性。

(五)壮大师资队伍

如今,把中华民族体育文化和高等院校体育文化相结合,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师资实力较差,学校无法针对民族体育活动展开拓展,无法依据民族体育活动的情况配备体育教师,造成高等院校体育文化和民族体育文化无法良好结合。高等院校体育授课发展的历程中,应加强教师团队的建设,促进民族体育和高等院校体育的结合。必须强化教师团队的建设,方可以保证民族体育活动在高等院校内部良好发展,确保学生可以喜爱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体育的文化、涵养、发展过程和技巧的成熟状况;必须强化教师团队的建设,方可保证所有的民族体育活动均能够通过专业的老师展开授课,确保学生能够更为准确与深刻地掌握民族体育活动的含义、技巧以及文化等,使民族体育活动渗透到高等院校体育授课中,体现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授课作用,进而推动高等院校体育教学的发展与进步,落实高等院校体育育人目的[7]。

(六)注重培养民族传统体育继承人

中華民族体育活动必须有人进行传承,借助高等院校体育授课和民族体育活动的融合,可以有效激发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含义,借助实际的授课传递此种文化含义与精神,确保中华民族体育可以在高等院校中取得发展与进步。中国体育复兴的历程中,离不开拥有高素养、高专业能力同时擅长民族体育文化的人才,必须持续地为民族体育活动培育高素养、高水平的传承人,方能够保证民族体育传递到社会的各个层面,方可保证中华民族体育活动良好地发展下去,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我国体育强国任务完成的步伐,促进体育强国任务的落实。在建设体育强国的社会环境下,必须重视民族体育的传承,保证中华民族体育文化良好的发展,切实地使之成为体育强国的支撑体系,保证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精神能够面向世界,实现中华体育强国的梦想[8]。

(七)科学继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大力推广和宣传民族体育项目

民族体育文化为中华体育文化的精髓,在如今快速发展的环境背景下,必须矢志不移地发展中华民族文化。高等院校在体育文化创建过程中需要依据当地实际情况科学地选取体育活动,依据学校条件与实际地质条件,科学地规划体育活动。譬如,距离河流较近的院校能够组织赛龙舟活动,距离山脉较近的院校可以组织太极拳活动。重点是围绕学生的兴趣以及地理条件等选取具有民族特色、地域文化显著、趣味性较高、操控难度适中的项目与活动。高等院校体育文化创设期间需要科学地选取民族体育活动,有效地培育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以及归属感,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实际地参与活动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教师与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认知。民族体育活动为高等院校体育文化创设的关键部分,高等院校教师需要加大对民族体育文化的宣传,促进校园内部体育文化的创设与发展。

(八)创立高校体育俱乐部

高等院校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来自不同的民族。高校有关单位,譬如团委、学生会可指引学生建设众多的体育社团,同时邀请专业老师进行指引,确保能够举办众多有特色的活动与竞赛,在全校范围内征询报名,通过此种方式推动各民族间文化的沟通,使学生能够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传承中华民族体育文化[9]。

(九)加大对传统民族运动的宣传力度

中国是拥有五千年发展史与文化传承的大国,我国人文文化底蕴深厚,一年之中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有很多。国家强调必须强化民族节日文化建设,尽可能地保护文化遗产。高等院校同样需要肩负起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职责。应用传统节日的影响,组织众多民族体育活动。譬如,春节期间的舞龙、舞狮等活动,清明节期间举办的放风筝活动,重阳节的登山活动,等等。

四、结语

新时代,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愈演愈烈,文化对国际竞争的影响愈发重要,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需求愈发突显,高校体育与传统体育的融合刻不容缓。高校应当重视优秀传统体育项目的发掘整理,展現传统体育的文化价值,开展传统体育项目的活态传承,在强健当代大学生体魄的同时文明其精神,使其更融洽地投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担起新时代青年应尽之责任。

参考文献:

[1] 施国山. 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路径探究[J]. 河南农业,2019(36):20-21.

[2] 张倩. 刍议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高校体育环境建设的意义[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22):76-77.

[3] 张洪基.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高校的传承与发展研究[J]. 军事体育学报,2019,38(04):114-116.

[4] 闫新芳. 基于民族传统体育的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路径研究[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22(05):80-82.

[5] 丁辉,黄鹏涛. 高校体育在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过程中的载体作用分析[J]. 当代体育科技,2019,9(27):50-51.

[6] 何伟. 新媒体下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路径研究[D]. 武汉:长江大学,2019.

[7] 马青山,傅治华.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与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整合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18,8(32):193-194.

[8] 程军. 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高校校园体育环境建设的影响[J]. 体育风尚,2018(09):236.

[9] 郭敏进,孙伟. 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高校校园体育环境建设的影响[J]. 体育科技,2018,38(06):60-61.

作者简介:王玉侠(1968—),女,蒙古族,学士,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学校体育;郝旭伟(1968—),男,学士,鄂尔多斯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高校体育融合发展
校园文化视角下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浙江省金华市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的互动研究
有线电视技术与宽带技术融合发展途径之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传统媒体走出“融合发展”误区的理论与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