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古诗词课堂教学模式刍议

2022-07-10 13:45侯德斌
语文教学之友 2022年6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模式新课改高中语文

摘要: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同时也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及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即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模式不同,产生的教学效果也会有差异,教师要结合新课改探讨优化课堂教学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拟结合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实践,探讨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模式。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模式是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直接体现,运用合理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加强教学的规范性和严谨性。新课改的实施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创新的机遇。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占据了课堂的主导地位,教师有时凭借教学经验和严格的管束进行课堂教学,这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探究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加强一线教师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新课改下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变化

我国是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文化大国,底蕴丰厚,古诗词是我国文化发展史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古诗词注重意境的营造与表现手法的应用,语言凝练,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学习古诗词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深化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新课标强调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以此为指导的高中语文教学进一步增加了古诗词的比重,制定了“掌握古诗词特征、根据语境感悟诗词内涵、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目标。为实现新课改下的教学目标,教师需进一步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提高古诗词教学质量。

二、当前古诗词教学常用的模式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教学内容,更要重视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新课改进一步优化和丰富了语文教学内容,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许多语文教师正在尝试创新语文教学模式,这使得语文教学模式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仔细比较和分析当前古诗词常用的教学模式,发现总体上可以概括为两种: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和新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都是遵循如下教学设计:学生预习了解作者简介和诗词的创作背景——教师根据讲授内容营造意境,导入教学内容——教师讲解具体内容——学生进行知识的吸收,强化学习成果——教师进行考查并对教学成果进行总结评价——教师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加强训练。而新型教学模式有其特殊的设计:学生通过预习了解作者和诗词创作背景——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学习目标的重点和难点——学生自主学习古诗词——对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同学讨论解决——学生总结学习中的难点反馈给教师——教师有针对性地对重难点进行讲解——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了解学生学习中的不足——教师进一步引导,强化学生的学习成果。

三、新课改下古诗词新型教学模式的思考

在古诗词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新型教学模式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阅读鉴赏能力的提升。但教师的引导必不可少,一些细节做法一定要落到实处。

(一)在反复朗诵中感悟古诗词的情感

古诗词语言高度凝练,字字传情,句句达意,具有一定的节奏韵律。理解古诗词的情感第一步便是朗读,在朗读中逐步深化对古诗词主旨的理解。首先,初读时找出生僻字。通过查阅字典的方式,读准、理解生僻字,整体了解古诗词的写作基调。再读古诗词时应立足整体基调,把握句子結构之间的关系,理解诗歌上下联、词作上下阕是怎样承接的,掌握诗词的重点意象是如何表情达意的,作者这样安排对诗词中的情感渲染起到了怎样的作用等。最后,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词的意境,在声情并茂的涵泳中体会古诗词的魅力。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朗读方式,比如齐读、默读、个别读、接续读、对口读、吟读、唱读、表演读等。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又能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感悟。 如学习李白的《蜀道难》时,理解诗意后,教师可引导学生采用吟诵的方式体悟诗人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美,展现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学习《一剪梅·红藕香残》和《无题·昨夜星辰》,可把《月满西楼》和《最是李商隐》两首歌曲适时引入课堂,和着音乐师生吟诵,进而感悟作者的情思。当然,具体读法还要充分考虑诗词自身的主旨、结构、韵律及教师占有的教学资源等因素,方能达到以诵读来促进学生悟情达意的目的。

(二)从典型要素中感悟古诗词的意境

古诗词注重意境的营造,意境通常与古诗词的情感传递具有一致性,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分析古诗词营造意境的要素,增强其对古诗词要素的理解。这些要素有诗题、诗序、用典、意象、动作语及情感词等。例如,学习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一诗时,学生可抓住“寺”“钟声”“斜阳”“青山”一组意象,体会诗歌营造的清远幽渺的意境,进而感受灵澈上人的风度和作者的心情。学习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一诗时,教师可启发学生抓住“一夜”“客”“闲”以及“到家”等词语,理解作者以乐景写哀情之法,进而深入体味诗歌的意境。其他诗题如《渡荆门送别》《月夜忆舍弟》中的“送”“忆”等标志性词语,诗序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之小序,典故如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之“树犹如此”,动作语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中之“执手相看泪眼”,情感词如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中之“愁”等皆可作为学生感悟诗词意境的典型要素。教师应引导学生注重对典型要素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中探索积累,掌握古诗词的学习方法。

(三)结合时代背景感悟古诗词的人文价值

古诗词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中光辉灿烂的重要篇章,饱含丰富的人文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内在联系,既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更寄托着家国情怀、亲情友情、处世态度、个人节操等。教师要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古诗词中的人文价值,并且在新时代背景下传承这种人文价值,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例如,学习《春望》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诗人身处险境仍忧心国事、牵念家人的深情;学习《鹊桥仙·纤云弄巧》时,要引导学生去理解词中坚贞诚挚的爱情观;学习《梦游天姥吟留别》时,要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傲岸高洁的节操;学习《秦风·无衣》时,要引导学生分析诗中团结互助、共御外侮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归园田居》时,要让学生感受作者对志趣气节的坚守。学习古诗词对于培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需要的一代新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总之,在古诗词教学中,选择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可以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诗词的多彩意境,领悟古诗词的人文内涵,进而提升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达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作者简介:侯德斌(1975— ),男,甘肃省古浪县第五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高中语文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模式新课改高中语文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构建中学政治生活化课堂的实践与研究
“五步探引”课堂教学模式下对《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