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背景下信息安全专业群建设研究*

2022-07-10 14:05宋星月
甘肃科技 2022年5期
关键词:双高信息安全职业

宋星月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辽宁 沈阳 010122)

1 概述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信息安全具有头等重要的地位,它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国家安全问题。2016 年11 月,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它是为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而制定的法律,是经济社会稳定运行,人民群众利益的保障。信息安全行业是国家重点发展的行业之一,其复合增长率远远高于全球市场的复合增长率,发展势头强劲。但我国的信息安全态势如何呢?据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网站发布的《2021 年上半年我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检测数据分析报告》显示,捕获恶意程序样本数量2 307 万个,约446 万台境内主机感染计算机恶意程序,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CNVD)收录通用型安全漏洞13 083 个,1.3 万余个网站仿冒页面,近3.4 万个网站遭篡改。由此可见,信息安全成为信息时代面临的重要挑战。信息要安全,自然离不开信息安全人才,人才的培养在教育,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教育部、财政部发布《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 号)中提出,要建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院和专业群。聚焦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重点支持一批专业群发展起来,引领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1]。2019 年6 月,工信部发布《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增强网络安全产业的高端引领作用,保障网络时代国家安全利益。

随着职业教育持续深化改革,内涵建设成为高校工作的重点,信息安全专业在学科建设上也取得了一定进步,培养了一大批信息安全与管理人才,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信息安全专业的高职毕业生能力、素质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的矛盾,主要表现在综合能力不够,创新意识不足。主要原因是专业结构与经济社会人才需求结构不符,高职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是电子与信息大类下的计算机类下的三级学科,专业建设规模较小,水平较低,满足不了信息安全产业对高层次、综合性专业人才的需要。网络与信息安全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领域,需要多学科,多专业共同支撑[2],在“双高”背景下,信息安全专业迫切需要建立对接产业链和岗位需求,促进专业协作、资源整合、注重内涵和特色发展的信息安全专业群,同时探索形成标准、模式的高职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为行业和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

2 高职信息安全专业群组群逻辑

随着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日益加深,IT 资产成为核心资产,信息安全成为核心竞争力。信息安全行业得到快速发展,行业技术创新能力、产品研发能力、整体解决方案的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信息安全产业成为高端产业。高端产业的蓬勃发展需要高水平专业群的支撑,专业群的科学发展必须对接产业链,这是专业群组群的逻辑起点。这就需要梳理信息安全专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对应学生就业岗位群,分析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建立基于产业需求导向的信息安全专业群,如以辽宁金融职业学院为例,根据《辽宁金融职业学院“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启动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群建设,打造“产教融合、能力本位、跨界培养、多元成才”的高职信息安全专业群教育。

2.1 信息安全专业群培养目标

高职信息安全专业群通过跨学科、跨专业、跨学院、产教融合的培养方式,培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素养、技能扎实,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系统掌握信息安全的基本理论及相关知识,能够掌握数据库备份与恢复、信息系统运行与维护、信息安全产品部署、测试、安装、调试与维护,具备网络安全防范和系统加固,信息安全系统评估、解决信息安全工程问题的复合型技术创新人才。

2.2 对高职信息安全专业人才的要求

信息安全是多学科交融的研究领域,需要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软件技术、通信技术、应用数学及信息论等多种学科交融,以及法律法规、公共道德的支撑,服务于IT、金融、政府、军工、电信、电商、科研院所等行业领域。信息安全行业产业链上游一般为计算机软硬件产品、通信设备、信息安全设备、智能终端设备、商用密码产品等。中游为网络安全技术、产品与服务,进行信息安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提供身份认证及数据保障。下游一般是信息安全应用行业,包括政务信息系统、电子认证服务业以及基础信息网络。信息安全专业对接具体的岗位,专业群对接信息安全产业链,产品的生命周期就是专业群的覆盖领域。辽宁金融职业学院信息安全专业群将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网络系统管理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移动应用开发专业进行整合,优化专业结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注重内涵建设、健全评价机制、强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培养满足行业企业需求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通过调研分析,本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有:网络安全管理员、数据恢复工程师、网络管理员、信息安全工程师、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工程师、网络产品售前及售后工程师、Web 前端后端开发工程师等岗位。要求掌握网络安全产品的安装与调试,系统安全运行与维护、数据库的安全管理,计算机病毒技术与防治、网站的安全管理,防火墙安全策略配置,风险评估与检测,数据恢复、网络安全系统集成等基本职业技能。

3 高职信息安全专业群建设内容

高职院校面向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产业集群为背景,培养满足产业链、职业岗位群需求的理论基础扎实、掌握技能的人才。

按照岗位群的需要,层层分解细化,确定行业职业技能,明确培养目标,设置对接职业标准的课程体系,合理组织教学内容,采取先进的教学方法,科学的评价机制建设信息安全专业群。

3.1 建立对接职业标准的课程体系

3.1.1 预科课程

通过预科课程的学习(见表1),可以使学生对信息安全专业有基本认知和了解,有目的、有针对的去学习后续课程。

表1 预科课程

3.1.2 通用职业素质课程

通用职业素质课程,着力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成为合格“社会人”“职业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通用职业素质课程一般包括思政类课程、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心理健康、就业指导、体育等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法律意识、社会责任、语言表达能力、数学计算与应用能力、英语表达、沟通应用能力、自我管理与学习能力、身心健康,使其成为有团队合作意识的职业人。

3.1.3 信息安全专业选修课程

规划设计信息安全专业群选修课程,整合各专业的特色优势,构建基础课共享,核心课分设的专业群课程体系。专业群各专业在原有课程体系基础上,增加选修课程(见表2),这些课程主要是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课,要求专业群内的学生必须从其他专业选修1~2 门课程。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素养。

表2 信息安全专业群选修课程

3.2 “三阶段”教学模式

信息安全专业涉及的课程多是实操性很强的课程,在注重实践教学的同时,必须注意项目性、实战性、应用性,所学内容与当前发生的安全案例进行关联,使学生真实感受到网络产品的配置部署,系统的设置,软件代码的安全对信息安全产生的影响。其次,结合当前社会热点进行拓展式教学,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知识,采用问题驱动、任务驱动的方式完成课堂任务。教学模式从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主,转变成“实践—理论—实践”三个阶段[3]。先实践,把遇到问题记录下来,产生对理论学习的需求后,学习理论知识,再提高实践层次,如此往复,循序渐进。面向企业,提供真实攻防实训环境,分组红黑对抗演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胜心,提高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只有面向职场,实践育人才能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职业,了解自己。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使知识融会贯通,技能得到锻炼,与工作岗位零接轨。

4 信息安全专业群支撑保障

高水平的专业群为产业服务,随着产业发展,需要与产业形成良性互动,校企协同育人,此外,高水平的专业群还需要过硬的教师队伍和科学的育人质量评价体系作为支撑。

4.1 校企协同育人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目前职业教育普遍认可的一种办学模式,是职业教育与产业对接的良好路径,通过产教融合让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跟上产业发展的步伐,把产业发展对职业岗位的要求融入到专业标准和大纲中;产教融合可以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通过深度校企合作的方式,引入国内知名网络与信息安全的产品、文化、教学资源与认证体系,实施校企资源共建,人才共有[4]。使产业理念、产业技术、专业知识引入教学活动,真刀真枪真干,学习与工作同步,做事与做人统一,把全面素质教育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落到实处。

4.2 师资队伍建设

所有的改革和创新都离不开教师,信息安全专业群体系建立需要优秀的教师队伍作为支撑,鼓励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并且挂职累计时长最少半年,参与企业真实项目,丰富自身企业经历,提升技术水平。鼓励教师取得行业认证证书,开展横向课题研究。教师团队建设,互相学习交流,企业工程师参与教学,共同将企业项目转为教学课程,学生学习的内容与时俱进,与行业并肩,校企协同育人,提升学生对口就业率。

4.3 质量评价

确保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就要重视人才培养质量的科学评价。就学校而言,不能仅唯成绩论,更应通过学习设计和教学实施后,掌握学生取得哪些学习成果,对于这些成果不仅仅是了解其内容,而更是关注其应用实际的能力,这就是成果导向教育(OBE)的核心思想,OBE 要求学生能拓展解决开放的问题,能提出项目建议、完成策划、运行实施、总结经验,交流分享,注重学生的创造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结构需要课程来支持,专业群具有多元共建的特点,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是多元和立体的,由此可见,OBE 的教学评价适合专业群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

5 总结

综上所述,找准信息安全专业群的组群逻辑,构建面向产业链和职业岗位群的课程体系,采取“实践—理论—实践”3 个阶段的教学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协同,产教融合,以成果导向教育OBE科学评价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技能人才。

猜你喜欢
双高信息安全职业
“双高”建设背景下职业院校推进“三教”改革研究
同频共振四链联动,彰显“双高”院校科研担当
“双高”建设背景下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我校隆重召开“双高计划”建设启动大会
基于三级等级保护的CBTC信号系统信息安全方案设计
职业写作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
高校信息安全防护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