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胫骨骨干骨折患者的作用探究

2022-07-10 14:06马彦虎
甘肃科技 2022年5期
关键词:交锁髓内骨干

马彦虎

(华亭市中医医院,甘肃 华亭 744100)

胫骨骨干骨折较常见,多由高能量损伤所致,影响患者患肢功能,活动受限明显[1]。治疗方面,因胫骨骨干骨折同时伴有软组织损伤,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治疗不当将有可能导致截肢[2]。交锁髓内钉内固定适用于严重骨折、长骨骨不连,据目前研究可知,交锁髓内钉内固定能抗旋转、抗短缩,固定牢靠,且不影响早期功能锻炼[3]。本研究中,分析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干骨折的效果,并与外固定支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以寻求胫骨骨干骨折最适宜的治疗方法。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纳入甘肃省华亭市中医医院骨科2019 年9月—2020 年9 月收治的胫骨骨干骨折患者85 例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法为依据,分为2 组,即A组(42 例)与B 组(43 例)。对比两组临床资料,P 值均大于0.05,见表1。

表1 临床资料比较()/n

表1 临床资料比较()/n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胫骨骨干骨折的诊断标准;②均已成年,年龄18 岁及以上;③均能正常与人沟通。

排除标准:①合并重要脏器(肝、肾等)功能受损;②存在手术禁忌,或无法耐受手术者;③患有其他影响下肢功能的疾病;④患有血液系统疾病,或恶性肿瘤患者。

1.3 方法

2 组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检查,患肢用夹板进行临时固定,根据每位患者具体损伤情况,给予对症处理,包括预防感染、抗休克、止血等,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再行进一步治疗。

A 组:外固定支架治疗。具体实施步骤:①取仰卧位,消毒铺巾,均行硬膜外持续麻醉;②作切口:位置视实际情况选择前内侧或前外侧,胫骨前缘肌肉组织丰富处;③解剖复位。用C 型臂X线机透视,检查复位情况,满意复位后,置入提前组装好的环形支架,位置自远端套入小腿恰当部位,予以固定;④用C 型臂X 线机复查,冲洗,缝合,关闭切口。

B 组: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具体实施步骤:①取仰卧位,消毒铺巾,均行硬膜外持续麻醉;②作切口:长约30 mm,位置选择患侧肢体胫骨结节上方15 mm,找到髌韧带,行纵行劈开,直至能完全显露胫骨结节以上位置;③找到结节上20 mm 且临近髌腱附着点处,打开髓腔;④选择适宜规格的扩髓器,扩髓,至髓内钉达1 mm;再置入锁定螺钉,行C型臂X 线机透视,确保骨折对位准确、置钉位置满意,在瞄准器辅助下,交锁远、近端锁钉;⑤用C 型臂X 线机透视,透视下骨折对位准确、置钉位置满意,冲洗,缝合,关闭切口。

2 组术后均常规应用抗生素。在康复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

1.4 观察指标

(1)手术相关指标比较。统计2 组手术相关指标,包括:①手术时间;②术中出血量;③肿胀消失时间。(2)愈合情况比较。统计2 组愈合情况,包括:①骨痂出现时间;②术后负重时间;③骨折愈合时间。(3)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统计并发症2 组总发生率,包括:①感染;②固定物松动/断裂;③畸形愈合;④关节僵硬。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B 组手术时间长于A 组(P<0.05),术中出血量多于A 组(P<0.05),肿胀消失时间短于A 组(P<0.05),见表2。

表2 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表2 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2.2 愈合情况比较

B 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负重时间、骨痂出现时间均早于A 组(P<0.05),见表3。

表3 愈合情况比较()

表3 愈合情况比较()

2.3 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

B 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A 组(P<0.05),见表4。

表4 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胫骨骨干骨折是常见骨外科疾病,患者数量呈上升趋势,极大地影响患者肢体功能,降低其生活质量[4]。资料显示,胫骨骨干骨折发生率较高,约占长管状骨骨折的12%[5]。胫骨中部位置,是最脆弱的,骨折可能性较高,另外,仅有软组织覆盖,发生骨折时,必然累及滋养血管,极易并发创面感染、骨不连[6]。目前,对于胫骨骨干骨折的治疗,常采用的治疗方案包括外固定支架治疗、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等。

考虑到胫骨骨干解剖形态的特殊性,在选择治疗方案时需谨慎。稳固固定是胫骨骨干骨折愈合的关键,固定不当,极有可能引起感染、畸形愈合、延缓愈合等[7]。随着现代医疗器械的发展,可供选择的固定方式较多。在选择固定方式时,需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比如患者年龄、骨折范围、软组织损伤程度、固定方法的特点等。外固定支架是常用方案,已被诸多研究证实适用于胫骨骨折,其具有以下优势:(1)操作简便,整个手术时间较短,且不会进一步损伤(破坏)软组织、骨组织,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出血量较少。(2)在固定过程中,有助于骨、软组织再生。随着外固定支架应用增多,其不足之处亦逐渐显现,归结为以下几点:(1)难以使骨折达到解剖复位;(2)骨折愈合较缓,肿胀消退较慢,多数患者愈合时间长、肿胀持续时间久;(3)并发症发生概率高。交锁髓内钉内固定为髓腔固定,既往多用于治疗严重骨折、长骨骨不连,目前已逐渐用于治疗胫骨骨干骨折,该方法能抗旋转、抗短缩,骨折固定更加稳固、牢靠,且不影响早期功能锻炼[8]。在实施过程中,无需剥离软组织,亦不会破坏局部血运,能较好控制骨折部位的旋转剪力[9]。值得注意的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结束后,安排康复医师进行专业指导,科学进行骨折处相邻关节功能锻炼,能最大限度发挥该术式的长处。

本研究中,分析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干骨折的效果,并与外固定支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旨在寻求胫骨骨干骨折最适宜的治疗方法,结果显示,(1)B 组手术时间长于A 组(P<0.05),术中出血量多于A 组(P<0.05),肿胀消失时间短于A 组(P<0.05),说明将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用于治疗胫骨骨干骨折,能快速消肿,但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具体原因分析可能是,与外固定支架治疗相比,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步骤相对更复杂,步骤较多,手术时间较长,对个体损伤大,出血量随之增多。但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能保护局部血供,并不会异常改变骨生理环境,故更易达到快速消肿的目的。(2)B 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负重时间、骨痂出现时间均早于A 组(P<0.05)。说明应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对胫骨骨干骨折愈合具有促进作用。具体原因分析可能是,采取外固定支架治疗,易限制患侧小腿肌肉、关节,使其活动受限,屈伸不利,阻碍早期功能锻炼、术后负重。若采取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通过对中轴线进行弹性固定,能分散轴向压力,使其均匀分布于骨折断端,同时能抗旋转,故能起到稳定固定作用,维持骨折断端稳定,有利骨折愈合。(3)B 组并发症总发生率6.98%(3/43)低于A 组23.81%(10/42)(P<0.05)。说明应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干骨折,术后并发症少。具体原因分析可能是,采取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能更早进行功能锻炼,相应地能减少并发症发生。

综上所述,交锁髓内钉内固定适用于治疗胫骨骨干骨折,能加快愈合,快速消肿,并发症少,但手术时间长于外固定支架治疗,术中出血量多于外固定支架治疗。

猜你喜欢
交锁髓内骨干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胫骨骨折的效果对照分析
交锁髓内钉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大龄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做人民的公仆 做事业的骨干
交锁髓内钉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多段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核心研发骨干均16年以上!创美克在产品研发上再发力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脊髓型颈椎病MRI T2加权像髓内高信号形态与颈椎后路手术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肱骨近端骨折髓内钉治疗—浅谈并发症形成原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