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传统文化引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研究

2022-07-11 00:52廖然
公关世界 2022年12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传统文化大学生

廖然

摘要: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发展历程积淀下来的,是中国梦的筑梦之魂,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源泉。将传统文化引入到大学生思政教育,能够将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育人内涵充分渗透到思政教育内容中。文章首先分析传统文化的价值,然后指出传统文化引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践路径,最后提出高校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几点建议,旨在促进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希望能够为传统文化引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传统文化 思政教育 大学生

一、传统文化的价值

1.传统文化是中国梦的筑梦之魂

实现中国梦,必须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同时也代表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标志,是中华民族进步与发展的丰厚滋养。我国儒家思想中倡导民本思想,以民为本的民本思想以及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这为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梦提供了巨大的能量,由此可见,传统文化是中国梦的筑梦之魂。

2.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

为了更好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要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如果抛弃传统文化,那就意味着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蕴含了中华民族与广大人民对国家发展的希望。而传统文化中“民富为先与礼仪之邦”是我国古人对建设出一个什么样的国家的回应。“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充分体现出大众对未来的向往。传统文化中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使天下兼相爱”,是我国古人对建设出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的回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属于个人角度的价值追求,是每一个中国公民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传统文化中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是我国古人对培养一个什么样的公民的回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提供了价值基础,也是中国人民的价值追求,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内涵。

3.传统文化是育人之本

我国传统文化具备人文性特征,是一种德性主义的文化,它的目标是以德育人,但是德育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培养思想道德修养,包括一个人的人格、生活态度等。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都能够找出与之相似的目标指向。比如:我国儒家思想提倡修身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为本,也就是利用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让自己成为一个具备高尚道德的人。在儒家文化中,有很多关于修身的内容,例如“仁义礼智信”,教会大家修身的方法,最终达到人与人的统一以及人与社会的统一。[ 1 ]

社会性是人的一个本质属性,这意味着人不仅仅要修身,还要做到齐家治国,平天下。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了大量的道德内容,为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道德资源。传统文化是我们心灵的栖息地,同时也是我们产生理想的地方。我们的观念、人际关系、对自己的认知以及自我信仰,都是来源于传统文化。不仅如此,我国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中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发扬我国传统文化,一方面能够让世界文化更加多元化,另一方面能够为处理各种问题提供中国智慧。

二、传统文化引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践路径

1.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是能否上好思政课程的关键所在,必须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教师的教学内容,将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教师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为了讲好中国故事,首要任务是讲到中国文化的根本上,因此,高校教师必须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较高的文化素养。精彩的教学内容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在学习过程中传承与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精神内涵,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观念,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出高素质的建设者。现阶段,在高校思政教师的专业背景中,往往融合了多种学科,比如思政教育、哲学等,专门负责研究传统文化的教师相对比较少。对此,为了提升思政教师的文化素养,除了需要教师能够积极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知识,还需要学校方面为思政教师提供培训的机会,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培训制度,进一步提高思政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除此之外,在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各科教师都应该逐步提高自己的传统文化素养,并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育人的有效整合。[ 2 ]

2.创设出浓厚和谐的传统文化氛围

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现实环境是一个立体化的环境,它包含网络、校园、家庭、世界等。在网络快速普及背景下,大学生每天都会在网上冲浪,作为网络上的原住民,当代大学生与互联网是一起进步发展的。

發挥网络资源优势,建设出一个有特色的网络平台,积极传播与弘扬有价值的中国传统文化,这是我国传统文化育人的重要渠道。可以积极开发各种网络载体,比如:微博、微信公众号以及各种传统文化app等,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内涵,让学生能够进一步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建设校园环境,需要借助于具备丰富精神文化内涵的物质环境,包括校园生态环境与教学硬件设施等。以校园文化与校训作为精神引领,让学生能够在校园环境中感受传统文化内涵。每个地方都有本地独特的传统文化,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生长环境中获得本地文化的影响。对此,为了营造出良好的地方文化氛围,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本地传统文化,融入到本地传统文化,并热爱本地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本地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感,要创设出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让学生能够在家庭中感知我国传统文化内涵,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 3 ]我国的传统文化具备显著的民族特点,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要从全球化文化视野层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进行肯定,提高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

三、高校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几点建议

现阶段,我国各个高校都在积极开展“三全育人”工作,把推动传统文化教育列入三全育人体系中。基于此,以下提出几条关于高校推进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几点建议。

首先,在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融合过程中,学校思政教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让学生学习传统文化过程中,学校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和专业优势,积极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知识,促进传统文化与专业理论知识的有机结合,帮助教师积累更加丰富的传统文化理论知识。课程教学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各个学科的特征,能够把传统文化与课程教学内容整合到一起,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增强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并提升当代学生的文化自信。

其次,在高校思政工作中,辅导员也是重要的力量。需要充分认识到我国传统文化在思政工作中的价值,特别是主题班会、师生谈话等各项思政工作中,需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把传统文化中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融入到学生的第二课堂当中,促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充分融合在一起,对于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开设一门传统文化课程,同时也可以增设各种传统文化相关的选修课程。高校需要充分考虑到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校园文化特点,进一步优化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让学生能够在课程学习中深入了解我国传统文化。

最后,在推动文化建设活动过程中,学习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专业特点与年级特征,组织具有针对性的传统文化,重視文化品牌活动的创设。加强传统文化对推动三全育人价值的宣传,让师生能够充分认识和了解传统文化。[ 4 ]三全育人的重点在于育人,所以要加强传统文化对推动三全育人理念的宣传,让高校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我国传统文化提升自我,并应用于育人工作中。推动知行合一的传统文化实践。除了需要学习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还需要在生活中实践传统文化,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的传统文化,让学生能够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影响下,积极践行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质,做到知行合一,是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的关键。践行我国传统文化的方式是非常多样的,比如,开展各种传统节日活动,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将传统文化引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国传统文化传承发扬的重要方式,能够为高校的思政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内容。新时代背景下,需要进一步强化对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推动传统文化与三全育人体系的融合,形成传承与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合力,创设出一个三位一体的传统文化创新发展体制机制,实现思政教育和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1] 王蕾.融合传统文化精神 拓展思政教育路径——评《传统文化精神与大学生思政教育》[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1,43(03):127.

[2] 叶灵珍.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构建大学生思政教育新模式[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37(01):18-19.

[3] 倪皓.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3(01):85-88.

[4] 朱小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价值及应用[J].现代农村科技,2019(10):89-90.

(责任编辑:姜秀靓)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传统文化大学生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大学生就业趋势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