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次站起来

2022-07-11 07:53游宇明
做人与处世 2022年7期
关键词:泥坑沈从文胡适

游宇明

永远躺在泥坑里,才不会再掉进泥坑

没有一个人不希望自己的生活顺风顺水——做公司领导最好是趁年轻做到中层干部,能够进入董事会更春风得意;做生意最好是初入商场就赚一千万元,能弄个一亿元的小目标更是皆大欢喜;出名最好是第一本书或第一部艺术作品就引起轰动,接着合约不断,外出“粉丝”如云。然而生活却经常残酷地提醒我们:任何幸运的直通车都是不存在的,我们面对的永远是一个这样的问题——倒下去与站起来。

我很喜欢这样一幅漫画:人潮如涌的体育场,大家都在欢呼;舞台正中,一个拳击运动员高举着带专业手套的手臂,旁边的教练则一手拉高运动员的手臂,另一只手举着口哨,似乎在宣布着什么。旁边配有文字:人生站起来的次数,比被击倒的次数多一次,这就是成功。由此我想到,任何成功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没有被击倒之后一次次努力地站起来,没有不屈服命运的倔强,一切想要的结果都不能摘取。

胡适,民国时风光无限,哥伦比亚的博士文凭还未拿到手,就被北京大学文学院聘为教授,与陈独秀合办《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后来他又做过北京大学校长、国民政府驻美大使。但胡适一生经历的磨难也不少:3岁丧父,作为继母的妈妈在家里遭受欺压,胡适也备受委屈。他15岁入中国公学,因为参与学生运动被赶出来,成年后娶了被母亲包办的老婆江冬秀,找到了真爱又无法心灵结合。然而,胡适的心智很强大,他懂得在被击倒之后又站起来,因此才有了功成名就的人生。

沈从文亦如此。童年的沈从文生活得很幸福,家境不错,有亲人疼爱,经常去同城的外婆家玩,时间晚了,表哥就打着灯笼将他送回去。他长大之后开始经受波折,先是拿着“湘西王”陈渠珍给他的27元钱闯北平,希望靠一支笔赢得自己的天下,但最初的时候穷得连饭都吃不饱。人到中年,由于是写作的黄金年龄,又因为特殊原因被迫放下手中的筆,转攻古代服饰研究。沈从文是个非常硬气的人,从一次次的被击倒中站起来,积数十年之功,写出了一部服饰方面的学术名著。

人永远需要有自己内心的星空。有了这个星空,你的灵魂就有寄托,你就经得起一次次被击倒,不怕破皮、流血、伤筋断骨,你就敢于在每次被击倒之后站起来;没有这个星空,你看到的只是击倒你的拳头,尘灰满天的道路和断壁残垣,你就会一次次认栽认输,活得像一只丧家之犬。

“多一次站起来”也需要你有足够的才情。胡适之所以成为杰出的学人,是因为他在国内外认认真真读了将近20年书,学识渊博,能说会道,还能写一手杰出的论文;沈从文成功转型为文物学家,是因为他早年酷爱文物,有丰富的文物素养。没有这样的前提,一个人被击倒之后就算有站起来的良好愿望,也未必能找到新的起点。

人与人难免有差异,家庭背景、所受教育、职场的最初际遇,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们做事的心态。然而,任何一种客观的差异都不足以使我们与成功擦肩而过,只要在被击倒之后我们能站起来,多一次站起来,生活留给我们的就会是笑脸。

命运纵是无常,但新机遇和新道路永远是我们自己亲手创造的。

(责任编辑/刘大伟 张金余)

猜你喜欢
泥坑沈从文胡适
欢乐的小泥坑
丁玲 沈从文 从挚友到绝交
小猪滚泥坑
弟弟跳泥坑
下雨了 你会陪孩子一起踩泥坑吗
瞻仰胡适故居 见其未知一面
尊经或贬经?——胡适等人对“六经皆史”的不同解读
有感于胡适的读书“四到”
微博评书:沈从文家书
沈从文小说开头艺术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