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发展理念助推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

2022-07-11 08:23盛楠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新发展理念对策建议乡村振兴

盛楠

摘 要: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提出,随着新时代脱贫攻坚战目标任务如期完成,“三农”工作重心发生了转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积极探索、有序进行。以新发展理念作为基本遵循推进乡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与实践价值。本文以新发展理念为视角,探寻乡村振兴的路径,使两者有机结合,从而进一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新发展理念;乡村振兴;对策建议

基于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认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发展理念,以此来破解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遵循。新发展理念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主要内容,五个要素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应时代之变和发展新要求,新发展理念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思想指导,开启了乡村发展的新局面。因此,要以新发展理念助推乡村振兴,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一、坚持创新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

创新是第一动力。乡村振兴要以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为着力点,促使农业朝着更加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提高农业产出效率,激发农业产业的发展活力,推动农村经济新发展。

第一,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的竞争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乡村振兴的重大课题,目的是改变我国农业大而不强的现状,针对现阶段农业的主要矛盾,提高农业的竞争力,从而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现阶段农业生产的重点是提质增效,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从农业生产端入手,发挥农业生产的根本性作用,以提升农业生产水平为根本遵循,延长农业产业链,围绕农业发展专业化组织化,改变农业要素投入比例,从而围绕生产内容和生产方式达到供需平衡,充分激发农业经济潜力,增加农业生产效益。

第二,要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实现科技兴农。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明确不同主体的责任,同时要创造更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通过打造多种科技创新平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强制度建设,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更好的制度保障,完善法律法规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重视人才在农业中的作用,注重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将科技贯穿于农业生产中,健全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体系,利用好电商平台对农产品进行宣传与推广。

二、坚持协调发展,补齐农业发展短板

发展不平衡是乡村振兴中的现实问题,不仅表现在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也表现在不同区域乡村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因此,应按照“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强弱项、补短板、缩差距,充分激发农村发展内生潜力,为乡村振兴打下扎实基础。

第一,完善乡村基层治理。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比较薄弱的环节,如果治理主体有所缺失,就会凸显治理碎片化的问题。要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组织能力,坚持党管农村工作不动摇,保证农村建设的政治方向正确。同时,乡村治理内容要全面,要根据客观情况和农村新需求,坚持问题导向,不仅关注经济,还要关注其他方面,同时要避免基层治理行政化,提高广大群众的参与性。

第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乡村文化可以凝聚农民共识、动员农民力量,使精神力量转化为推动农村发展的强大动力。乡村文化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结合本土独特的文化优势,使乡村文化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创新“乡村文化+”的发展模式,使优秀乡村文化薪火相传。

三、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乡村

受众多因素影响,目前一些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破坏,环境污染和资源退化问题依然存在,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将农村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同步推进,让绿色成为农村的底色,美丽成为农村的标志。

第一,践行“两山”理念,转变农村发展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理念强调一方面应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优先位置,同时也应找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统一点,将绿色发展融入经济发展的过程。农业的绿色发展要注重发挥农业的生态效能,有效利用农业自然资源,提升环境承载力,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做好技术服务工作,整合农业资源,优化农业空间和产业布局,提高农业生产力。

第二,完善制度体系建设,保障农村绿色发展。农村绿色发展需要严格的制度来保障,建章立制对于绿色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城市相比,农村生态文明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相对薄弱,应以《环境保护法》为总的依托,逐步根据农村生态环境的特点制定具体条例,因地制宜做好农村生态文明立法工作。同时要健全监督管理体系,落实环境保护追责制,以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共同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有序进行。

四、坚持开放发展,拓宽乡村发展空间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以改革开放为抓手,不断加大开放力度,改变了农村相对封闭落后的面貌。在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背景下,农村应继续坚持开放发展,通过农村市场化发展提升开放能力,以城乡融合发展增强城乡双向互动与交流,为农村带来新的机遇与活力。

第一,推进农村市场化,增强农村的开放性。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将开放与市场有机结合起来,促进要素市场化流动,以市场的开放性为乡村带来更丰富、更优质的发展资源。从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降低农产品成本入手,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农产品,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降低流通成本,提高要素市场化程度,使要素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能。在这里,政府要明确自身角色定位,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减少对农村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效率,为农村市场化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第二,以互利共赢为目标,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使城乡发展存在不平衡。要打破城乡要素流通体制机制的壁垒,使信息、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灵活流动,克服产业的局限性,创造更多经济发展机会。健全农业产业体系,以现代农业为基础,延长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发展农村服务型产业。城市要发挥好辐射作用,为农村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五、坚持共享发展,增强农民获得感

乡村振兴的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以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共享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以共享引领乡村振兴,要以农村为中心,让农村在共享过程中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共享。

第一,坚持共享原则,强化农民主体地位。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力量和主体,要提高农民的参与度,坚持他们的主体地位。基层党组织要发挥好先锋模范和堡垒作用,基层干部要持续密切联系群众,倾听农民对农业发展的意见建议,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增强农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重视乡土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增强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话语权与表达权、参与感与获得感,实现农民的自身价值。

第二,共享发展成果,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求。乡村振兴要围绕农民需求的变化进行,全面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文化环境、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建设水平,营造和谐良好的生产生活空间,实现城乡共建共享的有机统一与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習近平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发表视频贺词[N].人民日报2013-09-27(03).

[2]王伟林.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贤文化传承与应用研究 [D].济南:山东大学,2019.

[3]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N].人民日报,2020-11-04(02).

[4]孙镇,王茜.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旅游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提升研究[J].农业经济,2021(1):55-57.

(作者单位:中共安阳市委党校)

猜你喜欢
新发展理念对策建议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试论新发展理念下的创新型政府建设
当前形势下的新发展理念与全民健身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