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与融入: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课堂文化适应性调适路径论析

2022-07-11 08:23王秀梅陈晓玲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课堂文化适应性

王秀梅 陈晓玲

摘 要:课堂文化是师生双方在课堂这一特定场域中围绕教学活动实践而产生的思想认知和行为方式的集合体。传统乡村课堂文化和城市课堂文化是在不同教学情境中所形成的两种不同类型的课堂文化,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是产生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课堂文化冲突问题的根源所在。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课堂文化融入问题的解决有赖于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和教师之间的和谐互动,即: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应正确审视自身,树立积极主动参与的心态;教师应加大对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的人文关怀与引导力度,积极践行融合教育的理念。

关键词:进城农民工子女;课堂文化;冲突与融入;适应性;调适路径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迅速推进的过程中开始大规模向城市转移。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教育政策民生化、户籍制度改革以及家庭资本变迁等诸多因素的合力驱动影响下,农民工流动呈现出明显的“家庭化”趋势,家庭成员特别是子女在城乡间“钟摆式”或“候鸟式”流动的发展态势发生了较为显著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女随迁进入城市。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进城农民工子女与父母在一起的比例提升到52.58%。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不仅是农民工的希望,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文化融入是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根本标志和重要切入点。对于处在接受教育阶段的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而言,教育文化融入是真正融入城市社会新环境的关键所在。作为教育文化的重要构成要素,课堂文化是基于课堂这一特定场域而生成的非显性动态文化,对于人的思想观念的形成、行为方式的定型与转变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前置导向作用。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能不能较快地接受并融入到流入地学校的课堂文化之中是很关键的,因为这不但影响着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个人素质能否全面发展,也影响着他们的流入地城市社会融入程度及效果。基于“冲突—调适—融入”的分析框架,笔者试就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课堂文化适应性调适路径选择问题略作探讨,以期为持续研究这一问题作一基础性探索。

一、课堂文化分野:传统乡村课堂文化和城市课堂文化

课堂文化是师生双方在课堂这一特定场域中围绕教学活动实践而产生的思想认知和行为方式的集合体,它深受特定教育文化生态的影响。教育实践文化生态多样性的客观存在必然使得课堂文化呈现出鲜明的丰富特质。不同类型的课堂文化在形式上或目标上都有可能与教学所要求的文化范式和教育目标不一致。就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这一特定群体而言,他们在进城前后接受着迥然不同的两种课堂文化(传统乡村课堂文化和城市课堂文化)。因此,在具体探讨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如何融入城市课堂文化的问题之前,对传统乡村课堂文化和城市课堂文化这一研究基础进行初步叙述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传统乡村课堂文化

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在跟随父母来到城市以前一般是在乡镇学校就读,由于身处传统乡村文化生态,无疑会受到传统乡村课堂文化的深刻影响。以凸显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权威地位、强调受教育目的的功利化追求、学习方法的机械性和单向度等为主要特征的传统课堂文化模式在现阶段乡村课堂文化中仍然有着鲜明的痕迹。课堂教学活动是需要师生協作完成的,但在传统乡村课堂文化的深刻影响下,师生双方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定位是单向度的:片面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学生只是扮演着课堂教学活动的客体角色。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总是靠自己的设计向学生传授既定的课程文化”。此外,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教师习惯以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对学生的评价标准比较单一。面对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应试现状和“填鸭式”教学,学生能做的就是“死记硬背”加“题海战”,难以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和交流。因此,教师不了解学生,学生也不能很好地消化老师传授的内容。因为师生缺乏情感交流,常常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难以得到很好解决。

(二)城市课堂文化

相较于乡村传统课堂文化,城市课堂文化有其独特的生成机理、运行逻辑及效应评判准则。所以,当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继续接受学校教育时,会面临一个与乡村课堂文化迥然不同的城市课堂文化。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城市学校教育实施了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文化模式。与师生关系在传统乡村课堂文化中的鲜明单向度特质明显不同,城市课堂文化是提倡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协同有效发挥的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实践指导理念,既强调发挥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也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有时是知识的传授者,但更多的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

二、差异化: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课堂文化冲突的根源剖析

课堂文化是师生双方基于特定的教育文化生态在课堂这一特定场域围绕课堂教学活动而形成的思想认知和行为方式的集合体,特定教育文化生态的多样性与差异化,使得课堂文化冲突现象的出现不仅具有潜在可能性,也有其客观必然性。因为在两种异质化的课堂文化中,教师、学生、社会文化在文化的价值体系、文化资源、表意象征符号等方面存在差异。从这一特定分析视角来看,传统乡村课堂文化和城市课堂文化之间的差异是产生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课堂文化冲突问题的根源所在。对此,笔者试图从教学模式、师生互动和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这三个维度进行简要剖析。

(一)教学活动中主体角色的深刻转变

与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策略相比,教学模式是与教学实践目标指向密切关联的学习环境体系。在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不同的教学模式所强调的教育指导理念是存在差异的。从教学模式的角度来看,作为课堂文化建构的重要主体,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关系指向是比较明确的。以往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所在的课堂文化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当他们进入新环境后,课堂文化中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换是一大冲突。当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与如今城市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发生冲突时,大多数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一时将难以适应,很容易在课堂上表现出无措感;同时,教师也需要一段时间对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以往的学习模式进行纠正。

(二)师生互动度要求的鲜明差距

从师生互动的角度来看,对话和交流是建立感情和平等关系的基础平台,也是课堂文化得以创建和延续的关键。在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以往所接受的传统乡村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互动较少,即使偶尔存在一些互动环节,也主要是教师简单地提问,缺乏实际意义。而在城市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的对话不仅丰富多彩,而且在引出知识、启发教学、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且加深师生感情。然而,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难以适应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被提问时要么沉默不语、局促不安,要么回答问题语言不流畅、句子支离破碎。久而久之,会降低他们的自信心甚至让他们对这一行为产生排斥。

(三)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内在冲突

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学校课堂教学中之所以产生课堂文化冲突,原因固然是较为复杂的,但从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角度来看,价值观的差异是产生课堂文化冲突的最根本原因。当然,思维方式的不同也会在某種程度上加大课堂文化的冲突。

三、积极融入: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课堂文化适应性调适路径

课堂文化冲突的客观存在难免会产生一些负面效应。因此,如何消解课堂文化冲突对于促进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健康成长以及构建和谐课堂文化是非常重要的。笔者认为,要使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较快地接受并融入到城市课堂文化之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应正确审视自身,树立积极主动参与的心态

课堂文化冲突是教师与学生这一对主体课堂教学过程中因差异化因素的存在而产生的。对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来说,他们大都渴望成为课堂文化的主角,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他们在试图接受和融入城市课堂文化的过程中极容易出现挫败感。和谐的课堂文化是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的合作型文化,教师与学生之间有着共同的目标诉求,理念一致且行动协调。有研究者指出:“建构主义主张,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入城市课堂文化成功与否除了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主观因素也不容忽视,其自身的努力非常重要。因此,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接受并融入城市课堂文化的过程中,应树立积极主动参与的心态。第一,部分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首先要正视自己的不足之处。例如知识面窄、眼界不宽、思维不活、不善言谈交际等弱点。但同时也应该积极主动地在老师或者家长的指导下提升自身素质。第二,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要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部分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的自身素质与城市同龄人相比略有差距,但也有着独特的优点,比如拥有较强的劳动观念、自理自立意识,遵守纪律、吃苦耐劳等。第三,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正确审视自身的同时,应树立主体意识,培养坚强的意志和抗挫能力,摸索有效的措施去接受以至融入到城市课堂文化之中。

(二)教师应积极践行融合教育的理念,加大对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的人文关怀与引导力度

课堂文化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所建构起来的,因主体之间在知识结构、情感态度、人生信仰、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多元性、特殊性,使得和谐课堂文化的建构成为必需,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凸显了和谐、平等、合作、协同等理念在课堂文化建构方面的重要意义。教育实践指导理念是构建课堂文化的基础。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的融合教育,是指在公平的价值理念下,使农民工子女在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与本地相融合,促进其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该积极践行融合教育的理念,加大对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的人文关怀与引导力度。第一,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创造更多的机会和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沟通、交流,让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积极开展活动课程,学用结合,激发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兴趣和主动性。教师应用自己的热情和经验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接受新环境,使他们逐渐摆脱对旧有授课方式的依赖,逐渐融入新的授课模式和新的学习方法之中。第二,教师应对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心理健康给予应有的关注,开展多样化的心理健康引导活动,着力提升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韩嘉玲,余家庆.离城不回乡与回流不返乡——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家庭的子女教育抉择[J].北京社会科学,2020(6):4-13.

[2]沈蓓绯,纪玲妹,孙苏贵.新生代农民工城市文化融入现状及路径研究[J].学术论坛,2012(6):73-79.

[3]罗生全,靳玉乐.课堂文化扩散与交流:形式、原则与路径[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7(4):23-26.

[4]吴也显.课堂文化重建的研究重心:学习力生成的探索[J].课程·教材·教法,2005(1):19-24.

[5]王攀峰,赵云来.构建“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文化[J].中国教育学刊,2008(9):16-19.

[6]钟启泉.对话与文本:教学规范的转型[J].教育研究,2001(3):33-39.

[7]王铁群,张世波.论社会学视野观照下的课堂文化[J].教育科学,2003(4):21-23.

[8]符太胜,焦中明.从建构主义透视课堂文化冲突[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8):37-40.

[9]湛卫清.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合教育的困惑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8(10):58-61.

[10]方俊明.融合教育与教师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3):37-42-49.

基金项目:2021年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乡村振兴研究院招标课题:“融合治理:新时代高等农业院校参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实践探索——以安徽农业大学综合试验站为例”(项目编号:2021ZXP013)

(作者王秀梅系安徽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讲师,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三农问题”与思想政治教育;陈晓玲系安徽农业大学信息与计算机学院讲师,理学硕士,研究方向:生涯发展教育)

猜你喜欢
课堂文化适应性
国内外适应性学习的研究热点、演进路径与发展建议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文化构建路径探究
探究初中地理教学中课堂文化的构建
物理课堂文化的构建
浅谈体育课堂文化构建
杂交中稻新品种展示结果分析
针对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适应性的相关探究
南阳市常见大花月季品种适应性研究
论新课改下高中历史课堂文化的构建
从《孙子兵法》中的“奇正相生”联想到雕塑与环境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