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递减的智慧

2022-07-12 14:13许清欢
好日子 2022年1期
关键词:精简精力箱子

文:许清欢

几年前,父母决定离开老家,来到我所在的城市定居时,为一大箱子瓷器发愁了许久。不是什么价格昂贵的名家作品,就是他俩从结婚到现在陆续添置的酒具、盘子和碗,爱惜得很好。离开时,这一箱子既不舍得送人,又不好搬运,因此左右为难。我只得劝他们人先过来,等放长假时我再开车回去拉。

一年后,我和老公准备兑现承诺回老家拖东西,我爸却说算了,那些东西就是搬来也只能闲置在地下室,反而是种负担,只需要把他们结婚时那一对酒具和花瓶带过来留个纪念就好了。

想起曾在网上看到过一份流行于日本的“终活”清单,这份清单是从40岁以后的人生阶段开始的,看上去颇有点“递减”的意味:40岁,要开始大量的“物品断舍离”;50岁,处理青年时期最爱的运动器械,处理掉90%的书籍;60岁,处理不动产和家具,精简银行卡;70~80岁,处理收集品和相册,把电子版留给孩子;80岁以后,处理掉大部分锅碗瓢盆,做好财务分配……

我把这份清单分享到了自媒体账号上,收到了很多陌生读者的留言。看了他们的留言,不得不承认:人到了一定年龄,需要有一点儿递减的智慧。在精力受限的时候,要开始对成千上万的好东西说“不”。逐步减掉不好的习惯、不切实际的幻想和过多的欲望。

可能因为年轻时受过穷,我很爱囤积物品,对他人扔过来的旧物也是来者不拒。后来一位朋友直言不讳地提出批评:作为一个白天工作、晚上带娃的中年妇女,不学着精简自己的生活,焦虑和暴躁就会抓着你不放。这话对于一个家有两娃的职场女性,还是很有杀伤力的,于是我也开始学着“递减”生活。

例如定期清理衣橱,拒绝不必要的馈赠,让购入少于清理,逐渐减少翻找东西的时间;尽量只买黑色和白色衣服,只保留一个学习APP,减少选择的时间;只保留两项自己最能坚持的爱好,减少纠结的时间。

生命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随着年龄的递增,人的精力在逐渐衰退,这个时候对生活进行“递减”,才是打开人生下半场的高效又重要的方式。不如慢下来认真思考,哪些是适合自己的,把有限的精力放在最珍贵的事情上。

猜你喜欢
精简精力箱子
睡着了还能到处走动
Excerpt from Three Days to See
基层精简办事手续不能各唱各调
基于自注意力机制的冗长商品名称精简方法
别把精力拿去掩盖缺点
极简垃圾桶
一模一样的箱子
箱子
薄箱子
领个箱子去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