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导向教学法对脑外伤患者康复训练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2022-07-12 01:21张晓静贾林峰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2年7期
关键词:脑外伤康复训练依从性

张晓静 贾林峰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8医院神经外科,焦作 454000

脑外伤是神经外科多发性疾病,患者常合并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导致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较差,术后为了恢复肢体运动功能需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1〕。然而肢体运动功能锻炼时间较长且锻炼过程中患者容易出现疲劳或不适感,导致患者放弃锻炼,影响预后〔2〕。健康教育是护士针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社会适应性进行的教育,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促使患者采取积极的疾病应对措施,从而改善患者预后〔3〕。传统健康教育是由护士采取一对一的口头宣教,烦琐、复杂的健康教育内容导致患者难以记忆,影响宣教效果〔4〕。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以教学任务为载体,通过各种形式引导患者主动学习相关疾病知识及护理技能,从而提高患者行为能力的一种管理方法〔5〕。本研究拟探讨行动导向教学法对脑外伤患者康复训练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8医院脑外伤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经脑部CT或MRI确诊;②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③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愿意配合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精神疾病、老年痴呆、听力障碍或沟通障碍患者;②合并各器官功能衰竭者;③由其他疾病引起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者;④合并神经内科疾病,如脑卒中者。应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男28例,女24例;年龄32~75岁,平均(45.78±3.25)岁;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12分,平均(9.86±1.22)分;文化程度:小学7例,初中13例,高中15例,大专或以上17例。对照组男31例,女21例;年龄33~75岁,平均(45.98±3.57)岁;GCS评分8~13分,平均(9.72±1.15)分;文化程度:小学10例,初中12例,高中16例,大专或以上14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病情稳定后由责任护士指导其进行功能锻炼,功能锻炼前由责任护士向患者讲解功能锻炼的相关内容、注意事项及锻炼方法,出院后通过定期电话随访指导患者居家进行功能锻炼,随访时了解患者锻炼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耐心为患者进行解答。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具体措施如下。

1.2.1成立健康教育小组 由科室主任1名、专科护士2名、康复医师1名、康复护士2名共同组成健康教育小组。以康复护士为主导,康复医师及康复治疗师为辅助,共同实施健康教育工作。

1.2.2行动导向教学法 由健康教育小组实施行动导向教学,内容包括提出任务、制订计划、实施计划、自我检查。(1)提出任务:通过查阅文献及临床实践经验找出影响脑外伤患者功能锻炼的相关因素,包括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偏低、缺乏健康指导、家庭支持度缺乏、患者锻炼时感觉不适等,并针对相关影响因素制定干预措施。(2)制订计划:根据患者不同入院阶段制定干预计划:①入院第1周:患者神志清醒后由责任护士通过多媒体视频及发放《脑外伤健康手册》的方式向患者讲解脑外伤合并运动功能障碍发生原因、危害及康复功能锻炼必要性,并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及功能锻炼积极性。②入院第2周:由康复治疗师向患者讲解通过视频及一对一健康指导向患者讲解定向力训练、坐位平衡训练、坐-站位转移训练、记忆力训练、肢体运动功能锻炼等相关内容。由责任护士协助患者完成洗漱训练、穿衣训练、上下楼梯训练等自理能力康复指导。③入院第3周:根据患者康复情况,由健康教育小组安排患者在床上进行站立训练、臀桥训练,病房内进行手部灵活性训练,协助患者进行上下楼梯训练、步行训练,并组织同一病区患者进行认知训练及语言交流训练。指导患者通过音乐冥想训练、呼吸放松调节、病友交流等方式调整心态。④出院前:向患者发放康复计划表、康复知识宣传手册及居家康复训练表等,同时告知患者出院注意事项,并指导患者添加科室电话,通过电话可了解各种关于脑外科疾病康复的相关知识,并可通过电话预约随访。(3)实施计划:患者入院后1 w 由健康干预小组评估患者的病情,并根据患者病情为其安排首次健康训练,健康训练前应充分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确定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下,康复护士协助患者完成相关训练,每次训练时间为15~20 min,以患者感到不疲劳为原则;术后2~3 w根据患者对训练的耐受性对其加强训练强度,每次训练时间为20~30 min。出院后要求患者早晚各进行1次训练,每次训练时间为30 min,训练内容包括肢体运动训练和日常生活训练,教学方式包括视频教学、角色扮演及案例分析法的。(4)自我检查:为了提高患者对康复训练相关内容的学习及记忆,将康复训练内容制作成思维导图,使康复训练内容变得形象、易于记忆,同时为患者制定康复训练表格,患者每次训练后在表格相应位置划上“√”。住院期间每周组织患者进行1次座谈会,通过座谈会了解患者康复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患者存在的问题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并于下次座谈会时分析措施实行情况,实施持续质量改进。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康复训练依从性、疾病知识水平、预后情况及生活质量。①康复训练依从性:采用该院科室自拟的脑外伤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进行评价,量表包括锻炼内容、强度、时间等3方面,各方面赋值0~3分,总评分0~9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的锻炼依从性越好。②疾病知识:应用自拟的脑外伤功能锻炼知识问卷对患者进行评价,问卷包括功能锻炼目的及意义、功能锻炼内容、功能锻炼时长、功能锻炼时动作要求等内容,共10个条目,每个条目赋值1~4分,总评分10~40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功能锻炼知识水平越高。③预后情况:应用肢体运动功能采用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6〕进行评价,共5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0~2级评分,<50分为严重运动障碍,总评分0~100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的运动功能越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7〕进行评价,该量表从进食、洗澡、如厕、穿衣、上下楼梯、平地行走、排便控制、排尿控制、修饰、转移餐椅等10个条目,每个条目赋值0~10分,总评分0~100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越好。④生活质量:采用刘洪娟等编制的神经外科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问卷进行评价,问卷包括力量、情感、手功能、行动能力、记忆思维、语言交流能力、社会参与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等维度,每位维度赋值0~100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生活质量水平越高,该量表Cronbach α系数为0.912,提示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8〕。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疾病知识、锻炼依从性及预后评分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康复锻炼依从评分、疾病知识水平、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疾病知识、锻炼依从性及预后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总评分及各维度(力量、情感、手功能、行动能力、记忆思维、语言交流能力、社会参与能力、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3.1 行动导向教学法对脑外伤患者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脑外伤患者由于神经功能损伤导致患者运动功能障碍,因此脑外伤存活患者生活质量较低〔9〕。伤后指导患者进行功能训练能有效促进神经细胞功能重塑,改善患者运动功能〔10〕。然而运动功能锻炼时间长,锻炼效果受患者依从性影响,因此,提高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的意义〔11〕。传统健康宣教以灌输式教育为主,患者被动接受,容易受患者年龄及宣教者宣教方式的影响,不利于患者健康知识掌握〔12〕。行动导向教学法通过独立获得信息,独立制定、实施及评估计划,可提高患者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患者对功能锻炼认识,进而提高患者锻炼积极性〔13〕。本研究结果表明,行动导向教学法能有效提高脑外伤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考虑可能由于行动导向教学法能有效提高患者参与疾病健康管理的积极性,在信息反馈过程中给予患者支持及鼓励,让患者能意识到自己在疾病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疾病管理信心及积极性,从而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14〕。

3.2 行动导向教学法对脑外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研究指出,脑外伤患者大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通过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可改善肢体血液循环,促进肢体功能恢复〔15〕。本研究结果表明,行动导向教学法可促进脑外科患者预后。这是由于行动导向教学法可通过提高健康教育效果促进患者更好地掌握脑外科功能锻炼相关知识及技能,加深患者对脑外科功能锻炼的理解及认识,并结合行动指导,使患者出院后仍能按要求进行功能锻炼,提高了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从而更好地改善肢体功能,促进患者预后〔16-17〕。

3.3 行动导向教学法对脑外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外伤存活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运动障碍会导致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工作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5〕。本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指导患者进行功能管理可提高患者锻炼效果,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这是由于传统健康宣教与患者文化背景、个人认知等因素有关,而行动导向教学法通过综合各种教学手段,如视频教学、案例教学、角色扮演等,充分发挥了患者学习疾病知识的主动性,激发患者学习疾病知识欲望,提高患者疾病知识水平及锻炼依从性,有助于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8-19〕。

综上所述,行动导向教学法可提高脑外伤患者疾病知识水平及锻炼依从性,有利于患者运动功能恢复,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脑外伤康复训练依从性
康复护理在脑外伤后遗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药学服务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脑卒中患者护理中吞咽障碍康复训练的应用及效果研究
老年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效果及临床意义分析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术在脑卒中康复训练中的疗效观察
自我管理教育提高门诊治疗过敏性鼻炎治疗依从性的分析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