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的策略

2022-07-13 03:27王爱兰
求知导刊 2022年11期
关键词:生命教育语文教学初中语文

摘 要:初中生对于自我已具有初步的理解和认识,但其所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还不是很成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有助于引导初中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但是,由于部分教师缺乏对生命教育的深入了解,也没有掌握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的教学方法,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文章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整理,并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为生命教育的践行提供一点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教学;生命教育

作者简介:王爱兰(1983—),女,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通和初级中学。

一、从初中语文教学角度看生命教育的特点

(一)主体性

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学生进行的,生命教育也不例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让教师充分意识到学生是具有独特思想和独立行为能力的生命体,要学会尊重学生,不能呆板地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教学计划进行学习,而是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制订适合学生个人发展和学习习惯的教学计划。同时,也让学生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形成对其他生命个体的深刻理解和认识,并学会尊重别人,重视生命,进而热爱生命,形成健康的人格,走向积极的人生发展道路[1]。

(二)道德性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是为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供支持。道德品质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思想教育和意志磨炼。初中阶段是建立人生观念和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此时初中生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将从模糊、幼稚逐渐变为清晰、成熟。在这个时候融入生命教育,可以启发初中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念和积极的生活态度,通过感受生命的伟大,从而对生命产生敬畏;通过感受生命的顽强和坚韧,从而形成坚强的意志力,在挫折面前从容应对挑战,冷静处理问题;通过学会尊重生命,从而形成高尚的品德,心存善意,温和地对待身边的所有人和事物[2]。

(三)体验性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的主要教学形式是引导学生通过体验具体事件和阅读优秀文学作品,从中获得感悟和启发。在具体事件的体验中,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从而对生活、对人生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在对优秀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学习中,感受作者的人生态度,领悟作者对生命的解读,从而形成自己对生活、对生命的独特见解。因此,生命教育其实是对人生和生活的体验,在体验中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在体验中加深对生命的理解[3]。

(四)针对性

不同年龄段的人对生命的理解能力不同。对于小学生而言,生命是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他们对生命的理解比较模糊,因此对小学生的生命教育更多的是以现实事物的体验为教学重点。初中生在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因此,针对初中生的生命教育,语文教师有更多的教学方式可以采用,教学内容也相对深刻和丰富。可见,生命教育不是死板的固定模式,需要依据学生的成长状况制订具有针对性、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一切都要以学生的健康发展为主要准则。

(五)和谐性

和谐性是生命教育的终极目标,同时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主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让学生真正理解和认识生命的意义,对生命产生敬畏心理,愿意与别人融洽和谐地相处,从而获得一个美满幸福的人生。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的意义

(一)便于加深学生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不仅关乎个人的发展,也关乎社会秩序的稳定。目前,在青少年群体中某些不良行为时有发生,除了不良网络信息对青少年的诱导,更主要的是因为青少年缺乏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初中语文不光是让学生学会阅读和写作,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与世界相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在懂知识的同时明事理,在产生积极人生态度的同时建立对生命意义的正确理解,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从而对个人人生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二)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

相比小学生而言,初中生在心智和生活经验方面都有所成长,比心性单纯、思想简单的小学生要成熟一些。步入初中之后,学生的个体观念增强,对人生、对生活有了自己的态度和理解,他们崇尚自由,对人生充满渴望,并开始思考生命,希望能早日脱离生活中的束缚,去社会中体验和冒险[4]。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可为初中生寻找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真相打開思路,通过课文内容的介绍,体验他人的丰富的人生经历,并从中获得启发,形成自己的人生态度;在他人的悲欢离合中感悟生命的美好和坚韧,从而让自己的心志更加坚强;通过感受作者表现出来的生活态度,构建自己对生命和人生积极正向的理解,为个人成长提供向上的力量。

三、当下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关注度不够

由于在初中语文教学体系中,没有专门的与生命教育相关的资料供教师参考,再加上初中语文教师教学任务繁重,需要面对学校和家长带来的双重压力,因此在实际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仍然是以提高学生的成绩为教学主要目标,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收集整理与生命教育相关的教学资源。即便是教材中有生命教育方面的内容,教师也只是从思想情感方面进行比较浅显的讨论,并没有进行更深入的教学,还是把教学重点放在了对文章内容的知识讲解上。

部分教师没有将生命教育加入自己的语文教学设计当中,在制订初中语文教学方案时,对生命教育也没有明确的教学设想,主要还是参照教学大纲来确定具体的教学方向和内容设计。只有当教材文章中生命教育的内容特别明显时,教师才会引导学生对文章所蕴含的生命教育内容进行剖析和解读,但通常也只是点到即止,不会在这方面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教材中有涉及生命教育的内容但不是特别突出时,教师往往会将其忽略,转而讲解其他知识点[5]。

(二)教学方法有限

对于初中语文中的生命教育教学,讲解重点知识和背诵课文仍是多数教师使用的教学方式,部分教师的教学思想陈旧,在课上使劲讲知识、论重点,让学生拼命记笔记、背课文,却忽略了初中生的自主性和对语文的独特见解,严重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发展。仅有部分教师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是开展角色扮演等语文实践活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初中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但同时也有弊端——部分学生会在活动中投机取巧,做一些与语文课堂教学无关的事情[6]。实践活动的确可以丰富初中语文的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但是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课堂掌控能力。

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的策略

(一)加强教师生命教育培训,提升生命教育素养

调查研究表明,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对生命教育的渗透不够,融合方式存在偏差,其主要原因是教师缺乏对生命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专业、系统的认识和了解。因此,加强对初中语文教师生命教育培训,提升教师的生命教育素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7]。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师范类高校应该增加生命教育课题的教学比重,在语文师范生的培养之初就帮助他们建立对生命教育的教学理念,并教授他们将生命教育融入语文教学实际的方法,为他们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基础。其次,初中学校可以邀请教育专家来校开展教学培训,向在校教师传授教学经验,增强初中语文教师对生命教育的了解和认识,让语文教师充分意识到生命教育对初中生的成长和个人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最后,初中语文教师可以进行持续的学习和自我提升,如可以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收集整理生命教育课题相关的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的教学技巧,学习如何兼顾学生的个人技能提升和生命智慧的发展。

(二)运用有效导入,激发学生生命热情

新课改要求教师运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通过总结归纳学习经验和建构系统、有条理的知识学习体系,形成对知识的认识和见解。比如,在学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歌时,教师在课前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回忆自己在平时生活中有没有被欺骗的经历,并鼓励学生勇敢分享自己受骗的心情,并说一说自己受骗后有什么样的感悟[8]。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学生可能感受到的是现实的险恶,进而对生活产生了消极思想;有的学生可能通过受骗的经历获得了人生经验,从而对现实生活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有的学生可能认为受骗经历是自己平淡生活中的调味剂;等等。在学生讨论之后,教师再带领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经典的诗歌,感受普希金以温和的口吻告诉世人相信生活会给我们带来奇迹,相信未来会更美好。学生在诗歌中获得人生感悟,进而获得对生命的深刻认识。

(三)多种教学形式并举,深化学生的生命认知

与其他科目相比,初中语文涉猎的主题比较广泛,有关于人际交往的,有关于行为习惯的,有关于科学的,有关于哲学的,还有关于情感的,等等。丰富的教学主题为教师开发各种教学模式提供了发挥空间。如对于情感主题的内容,教师可以在文章蕴含的深情厚谊之下,挖掘生命教育素材,让学生在感受作者所表达情感的同时,感悟生命的绮丽和伟大。在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材中,第四单元共有四篇课文,每篇课文都蕴含深情厚意,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渗透生命教育观念,引导学生加深对生命的理解和认知。比如,在第13课《背影》一文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找出朱自清所描写的关于父亲背影的细节,并讨论这些细节的作用以及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让学生领悟到作者所描述的深沉的父爱,并引导学生联想自己的实际生活,说说自己所感受到的来自父母的关爱,从而引导学生感悟生命,加深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并学会尊重和感恩。又如,第14課《白杨礼赞》和第15课《散文二篇》中的文章都属于散文类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感受作者所描写的情感——在《白杨礼赞》中感受生命力的顽强,在《永久的生命》中感受生命的奇迹和隽永,在《我为什么而活着》中思考人生并寻找生命的真谛[9]。再如,针对第16课《昆明的雨》,文章对昆明的雨中的景、事、物进行了描述,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播放昆明的地貌风情相关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在观察中感受情感,并在《昆明的雨》的字里行间感受作者对生活的热爱,进而增强对生活的信心,获得心灵的洗涤,升华对生命的感悟。

结语

要想树立初中生对生命的正确意识,首先,需要加强生命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为此初中语文教师要积极参加生命教育方面的培训,从思想方面重视生命教育;其次,教师要加强生命教育在平日教学中的渗透,努力运用多样的教学模式,激发初中生对语文的学习积极性;最后,教师还需要结合实际,组织多种语文实践活动,让初中生在实际场景中感受生命,从而增进初中生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进而建立敬畏生命、热爱生活的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参考文献]

刘远平.聚焦“生命、生存、生活”升华初中语文教学课堂[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12):11-13.

孙邦利.试析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意义[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1(2):135-136.

李爵.尊重生命,感悟爱与责任: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9(2):65-67.

李福刚.让“心育之花”在语文课堂绽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35):62-64.

孙琦.塑造阳光心态  书写健康人生:初中语文课堂的生命教育初探[J].中学教学参考,2018(36):11-12.

周东梅.构建生命课堂  享受生命幸福:浅谈初中语文学科教学渗透生命教育[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23):130.

何海江.渗透生命教育  学会幸福生活: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生命意识的培养[J].中小学校长,2018(8):53-55.

王妙富.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摭谈生命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7(10):62-63.

黄赛娟.生命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以苏教版《白杨礼赞》为例[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7(8):110.

猜你喜欢
生命教育语文教学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