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日:太空“长征”之路

2022-07-13 21:31
军事文摘·科学少年 2022年6期
关键词:长征二号中国航天长征

运载火箭是目前人类克服地球引力,进入空间的唯一工具。回顾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发展历史,就是回顾整个中国航天的发展。

在2022年4月24日,第7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国家记忆》栏目推出了5集纪录片《太空“长征”之路》。该片从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在中国航天工程的各个领域做出的贡献入手,采访相关长征系列火箭研制的技术人员和航天领域的专家,到各发射场进行实地拍摄,回顾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发展历程,讲述了中国航天问鼎苍穹的“长征”之路。

1957年10月4日,蘇联成功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几个月后,美国也将自己的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太空。这对中国来说是巨大的挑战。

要想把卫星发射到太空,就必须依靠运载火箭。

时任火箭院长征一号火箭总体设计员的韩厚健,回顾了自己参与的长征一号火箭研制历程,并表达了航天科研人员的决心:

1970年4月24日21点35分,长征一号火箭拖着长长的烈焰徐徐升空。15分钟后,国家广播事业局报告,由东方红一号卫星播送的《东方红》乐曲已经收到,声音洪亮,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这个凝聚了中国第一代航天人所有奋斗与期待的日子,也在日后成为了中国的航天日。

中国工程院院士、火箭院原院长王永志讲述了我国研制发射返回式卫星的运载工具将卫星送上天的重要意义:

1970年4月24日,当中国成功用长征一号火箭将自行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时,美国《航空周刊》的一位编辑预言:美苏将在10年内诞生返回式卫星!

1974年11月5日,搭载着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长征二号火箭矗立在发射塔架上。发射指挥员正准备喊出“点火”时,卫星控制台操作员突然失声报告:

中国科学院院士、火箭院火箭弹道设计专家余梦伦回忆了发生故障的原因:

从失利中总结经验教训,中国航天人在挫折中奋起。一年后,1975年11月26日11时30分,载着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长征二号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发射场准时点火,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成功发射,开创了中国航天遥感事业的先河。中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

20世纪80年代后期,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国的运载火箭发展迈向了新阶段:步入世界舞台,打入国际市场。

王永志院士以长征二号捆火箭研制,回顾了中国火箭走出国门、打入国际市场背后的艰辛历程:

你要走向世界吗?你要打外国卫星吧?你得有大火箭,火箭怎么大起来?这个必须走的路子是捆绑,而且可不只是走出国门,我们还想进入太空呢!

完成所有工作,并将长征二号捆这样的大型火箭竖立在发射架上,正常需要5~6 年的时间,可是从接到任务起,离合同规定的长征二号捆火箭飞行试验时间,只剩下18个月。

1990年7月16日,长征二号捆火箭如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飞向太空,标志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登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并为后来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中国科学院院士、火箭院长征二号捆火箭副总师刘竹生讲述了长征二号捆火箭如何在这么短时间内如期完成任务:当时不但美国人不信,我们国内有些人也不相信。18个月想搞出一个火箭来不可想象,所以当时压力比较大。

60岁的王永志被任命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任总设计师,59岁的戚发轫担任神舟飞船总设计师,5 4岁的黄春平与53岁的刘竹生分别担任长征二号F火箭的总指挥与总设计师。

1992年9月21日,一场绝密会议在中南海勤政殿里召开,党中央正式批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

王永志决定研制一种更安全、更可靠的新型火箭长征二号F作为中国运送载人飞船的专用火箭:你想,这多大的工程,而且它的特点是载人,人命关天哪,所以当时我就下了个决心,要想完成这项任务,我一定全力以赴全神贯注做好这件事情。

中国科学院院士,火箭院长征二号F火箭原总设计师刘竹生解释了作为载人运载火箭的设计要求:因为长征二号F是载人运载火箭,所以我们要求它的可靠性、安全性必须特别高。

长征二号F火箭头上顶着的“避雷针”就是专为航天员的生命安全打造的逃逸系统——逃逸塔。

时任火箭院长征二号F火箭主任设计师张智讲述了逃逸塔发动机第一次试车的场景:“ 零点几秒就烧穿了,那是多厚的壁厚,大概有十几个厚的钢板,就烧穿了。这么高速的燃气流转150度弯出来,那会儿热和力太严重了。”

2003年10月14日,长征二号F火箭和神舟五号飞船已吊装组合完毕。9时,指挥员开始倒计时,载着杨利伟的长征二号F火箭在耀眼的火光中顺利升空。

590秒时,杨利伟摆脱了地球引力,浩瀚的太空终于迎来了第一位中国人!长征二号F火箭顺利将神舟五号飞船送入预定的轨道。

1994年,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正式立项,确定了建设中国导航卫星系统“三步走”规划。

北斗系统是由几十颗卫星组成的庞大航天工程。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的产量在当时远远无法满足需求。要跟上北斗导航的组网节奏,就要提高火箭的生产能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火箭院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原总设计师姜杰回顾了型号队伍是如何实现提高火箭的生产能力的工作和方法:过去是来一个发射任务,研制生产一枚火箭对应发射。后来任务多了,再这样做就完不成任务了,为了满足高密度任务的需求,就要进行去任务化的设计。

2007年4月14日,长征三号甲火箭搭载北斗二号首颗卫星升空,北斗导航的组网之旅正式开启。接下来,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迎来了密集的发射任务。

1996年,一枚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起飞后短短20多秒,就撞向了附近的山坡。姜杰院士讲述了现场的场景:当时在现场看到,很快一大团的蘑菇云起来了,第一次经历这种情况很蒙,后来知道是发射出问题了。

陈燕光离去的第二年,他和同事们负责的火箭总体网与动力测控系统得到了验证,并在随后确保了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的每一次安全出行。一次次成功的背后,诉说着和陈燕光一样的中国航天人对职责的坚守。

时任火箭院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主任设计师刘巧珍讲述了当时担任总体网与动力测控系统的主任设计师陈燕光,在弥留之际仍在关心工作的故事:陈燕光不停地发短信、打电话,一会打个电话吩咐个这,一会打个电话吩咐个那。有时候半夜还接他电话。我觉得他那会儿脑子有意识,但是已经不知道自己在哪儿了。

经查明,这起事故的原因竟是一个小小的电子元件出现了故障。为了保障高密度发射任务,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的总体网与动力测控系统,此时正在加紧研制部署当中。在执行发射任务时,人们可以通过这个系统准确掌握火箭各个设备的健康状态,让发射时的各种隐患都无处遁形。

王永志院士介绍了长征五号火箭的的技术水平:整个的火箭全部是新的,没有继承其他的型号,是很大的一个进展,说明我们火箭技术又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经过几代火箭人的不懈努力,这枚历经3 0年论证研制的新一代“ 大火箭”——被称作“ 胖五”的长征五号火箭终于要问世了。

火箭院长征五号火箭总设计师李东回忆了火箭首飞时遇到的波折:射前控制系统有几个核心的关键动作,地面把这个指令发出去,然后箭上执行完以后,箭上必须给地面一个回应,当时有一个核心的关键的反馈信号没反馈回来。

几经波折之后,长征五号火箭终于腾空而起。长征五号火箭首飞成功!

在长征五号火箭首飞成功的8个月后,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将搭载实践十八号卫星发射试验任务,来进一步考核它的关键技术。

2017年7月2日,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在升空后的第346秒,发动机忽然提前熄火,火箭一路跌了下来。

火箭院长征五号火箭发射支持系统型号主管孙振莲至今还记得:当天食堂给大家准备了加班餐,但是试验队300多人都没去吃饭。我觉得遥一当时有多喜悦,遥二失利的时候就有多荒凉吧。

航天工作者们带着疑虑回到北京,进入了“归零”的作息时间。火箭院长征五号火箭副总师黄兵讲述了大家发现的异常现象之一:涡轮泵,一个结构,就是围绕着它在不断地发生问题。

经过两年多的攻关改进,2019年12月27日20时45分,长征五号遥三火箭发射。飞行2000多秒后,长征五号遥三火箭将实践二十号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孙振莲忘不了团队含泪奔跑的那一段日子:我们所有的“长五人”(长五即长征五号)在这908天都在含泪奔跑,中国航天的发展不仅仅是胜利走向胜利,更多的是从挫折中奋起,經历了多少痛,我们就会有多少逆境重生。

2021年4月29日,长征五号B火箭发射成功。中国自主研发的运载火箭,终于将中国空间站首舱——天和核心舱送入太空,中国空间站建造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从仰望星空到遨游苍穹,在中国人逐梦九天的历程中,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承载着中国人的航天梦想,不断开拓着中国人远征太空的道路!

猜你喜欢
长征二号中国航天长征
遥感三十六号卫星成功发射
塬(布面油画)
四月风(布面油画)
中国航天基金会
中国航天基金会
图说
中国航天,叩门“天宫”
红军长征起止于何时?
有一种浪漫叫中国航天
智珠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