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究

2022-07-13 20:52申忠玲
领导科学论坛 2022年6期
关键词:理论课抗疫理论

摘要:伟大抗疫精神是中国精神在新时代的生动诠释和最新凝练,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教学的宝贵资源。文章以“概论”课教学为例,其融入的内容要点可从事实维度、价值维度和实践维度三个层面考量,其融入方式可选择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条路径来进行。在融入的过程中,还应注意挖掘伟大抗疫精神的内涵和实质、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发展以及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成效评估,使伟大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取得明显成效。

关键词:伟大抗疫精神;思想政治理论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

基金项目:咸阳师范学院校级教改项目(2019Y006)。

作者简介:申忠玲,咸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陕西咸阳712099)。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103(2022)06-0115-04

伟大抗疫精神是中国精神在新时代的生动诠释和最新凝练,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教学的宝贵资源。本文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为例,探寻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伟大抗疫精神的内容要点、具体路径以及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一、伟大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三个维度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中华大地,“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1]。伟大抗疫精神就其生成方式来看,既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又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2]。这一内涵丰富的思想体系是高校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就其融入的内容要点来看,在“概论”课教学中可从以下三个维度来考量。

(一)事实维度:讲清楚抗疫斗争的基本事实,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说服力

抗击疫情中的鲜活事例,为“概论”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案例。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责任担当,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疫情防控中涌现出的感人故事,取得的重大战略成果等,无不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显著优势和伟大民族精神。将这些素材和案例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可以丰富和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内容,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时俱进,有利于大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促进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的融会贯通。

在将伟大抗疫精神融入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要突出以下方面:一是突出伟大抗疫精神的价值追求,即深厚的仁爱传统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讲清楚中国抗疫如何践行“生命至上”的事实;二是突出中国人民展现的万众一心、同甘共苦的团结精神,讲清楚14亿多中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肩并肩、心连心,共同抗疫的事实;三是突出中国人民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顽强意志,讲清楚面对疫情,中国人民无私付出、舍生忘死、众志成城的事实;四是突出抗疫尊重科学、求真务实的实践品格,讲清楚中国果断决策、科学防治,分级差异化防控、有序复工复产的事实;五是突出中国人民主动担当、命运与共的道义担当,讲清楚中国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为全球疫情防控贡献中国方案和智慧的事实。在讲清楚基本事实的基础上,还要将中国抗疫与全球抗疫相对比,借助数据、案例、微视频及图片等,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战“疫”中彰显的强大力量,引导大学生在生动实践和鲜明对比中坚定制度自信和信仰信念。

(二)价值维度:挖掘伟大抗疫精神的精神内涵,凸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3],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思想性。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风雨同舟、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本身就是一堂鲜活且难忘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将伟大抗疫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凸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导向、价值引领功能,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在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中,注重抗疫斗争中所展现的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和时代价值。要充分挖掘抗疫斗争中所彰显的勇于承担、舍我其谁的使命精神,守望相助、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和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献身精神;充分挖掘抗疫斗争中中国人民所体现的民族品格、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等。将疫情中涌现出的大量先进榜样和普通民众的抗疫案例等转化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资源,讲好故事、讲透道理、讲出真情,既能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宽度和厚度,亦能彰显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塑造”与“人生成长”的人文维度,为教学打开更宽广的论证视野。

(三)实践维度:用抗击疫情的生动实践,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

“概论”课旨在让大学生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等,进一步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本身就是对“四个自信”的大检验,伟大抗疫精神为增强“四个自信”增加了新的现实确证。因此,在伟大抗疫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大量的案例和数据展示疫情防控的中国速度、中国力度和中国温度,使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优势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要讲清楚中国共产党战胜疫情、应对考验的底气和疫情防控、病患救治、科研攻关等现实,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优势,增强大学生的道路自信;讲清楚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把治病救人当成第一要务的实践事实,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人民性”的引领性,增强大学生的理论自信;讲清楚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独特优势,增强大学生的制度自信;讲清楚14亿多中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攻坚克难的精神风貌以及所显示出的高度的责任意识、自律觀念、奉献精神、友爱情怀,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基于此,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理论阐释真正实现逻辑与现实的统一,使教学内容真正落到实处,使伟大抗疫精神成为引领青年成才的精神力量。

二、伟大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标达成

(一)伟大抗疫精神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的挖掘与丰富

伟大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过程,既是运用伟大抗疫精神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更是伟大抗疫精神在大学生以及更广大的人民群众中进行弘扬、培育的过程。伟大抗疫精神作为重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资源,其理论内涵与实践案例仍需要不断挖掘与丰富。在课堂、校园、社会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指导学生多方面收集素材,如人物访谈、数据调研、视频整理、图片书籍等,尤其要善于运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引导大学生勇担时代责任、增强大局意识、培养奉献精神,将抽象的伟大抗疫精神逐步具体化、丰富化、体系化。

(二)伟大抗疫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发展

要实现伟大抗疫精神在大学生群体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其成为学生成长的动力与人格支撑。但仅有课堂的理论讲解是不够的,要建立健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保障措施,用理论教学促进实践教学,以实践教学提升理论教学。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融入伟大抗疫精神,必须打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联,实现专题化的理论讲授与实践层面的寻访、调研、宣讲相融合。在此过程中,高校应鼓励和资助实践成员到基层进行理论宣讲,提倡实践团队与基层政府人员开展座谈研讨,增强学生党员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有效引导青年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4]。

(三)伟大抗疫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估与反馈机制

科学的评估机制关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真实效果,建立反馈机制可以发现问题,进而汲取经验以完善新的教学活动。伟大抗疫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首先,建立恰当的评价目标。应以提升大学生思想素质为第一要务,同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伟大抗疫精神在课堂中的应用。其次,评价主体多元化。在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主体的基础上,充分吸纳学生代表、实践教学地点的相关负责人以及高校团委、学工、宣传等部门人员组成评价小组进行综合性评价。再次,坚持量化与质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量化的分数考核应仅作为学生课程总成绩的一部分,质性评价是以评价对象的价值或特点作出判断的评价手段,要将两种评价方式相结合,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伟大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路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中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在实践中要将思政的小课堂与社会的大课堂相结合。以“概论”课为例,将伟大抗疫精神融入其中可以选择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种路径来进行。

(一)理论教学:采用章节渗透与专题讲授相结合

为了使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有更加准确的把握,对“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坚持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有更加透彻的理解”[5]5,伟大抗疫精神的教学融入要以理论发展为切入点,实现教学内容在理论认识上的增量,具体可以采用章节渗透和专题讲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在章节渗透的讲授中,对于毛泽东思想部分,可以引导学生回顾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与重大疫情抗争的历史。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分析,学生认识到党在领导人民与疫情抗争过程中的强大组织动员能力,实现毛泽东思想部分内容在理论认识上的增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部分,可以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部分重点阐述。要将习近平总书记对伟大抗疫精神的概括、阐释与疫情防控的重要论述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如在第十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小节中,加入党中央对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的案例和事实,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科学内涵、本质特征和显著优势,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理论和实践的认识。如在第十四章“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中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小节中,讲述中国共产党在抗击疫情中的x中流砥柱作用和习近平总书记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坚定新时代大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的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不断深化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和国家认同。在专题讲授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提炼伟大抗疫精神的内涵,系统阐释伟大抗疫精神的生成、特征与价值,从而使学生对伟大抗疫精神的理解形成一定的思维体系。比如讲授“中华民族历经磨难、百折不挠”相关专题,引导学生深刻体会中华民族就是在不断的磨难中成长奋起的,使学生深刻认识疫情防控中彰显出的制度优势、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和大国担当,让学生在比较中理解和认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从而更好地把握世情国情社情,以实际行动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二)实践教学:采用课堂—校园—社会三位一体模式

“发展和培养不能给予人或传播给人,必须用自己内部的活动和努力来获得。”[6]78抽象理论化的观念要想成为学生可感知的思想资源,进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践环节必不可少。伟大抗疫精神作为一种系统理论化形态的观念系统,在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固然需要深入、全面的理论讲授,更需要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活动,使伟大抗疫精神变成其内在的精神动力和发展源泉。在“概论”课中,可采用课堂—校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首先,应制定实践教学活动目标以及完善实践教学方案,整合课堂、校园、社会三个空间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活动,整体设计学生发展课程,实现思政小课堂、校园中课堂、社会大课堂融会贯通。其次,结合“概论”课的课程性质,制定教学目标“践行伟大抗疫精神,做新时代追梦人”,通过实践教学使大学生践行伟大抗疫精神,增强“四个自信”,立志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再次,在教学方案和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依据活动的方式和活动地点的不同形成课堂—校园—社会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在“概论”课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伟大抗疫精神开展小组讨论并撰写心得,还可通过举办演讲、情景剧等方式来促使学生全方位领悟伟大抗疫精神;在校园实践教学中,可充分发挥社团的作用,组织学生观看抗疫纪录片、举办伟大抗疫精神摄影图片展、开展“理论宣讲小课堂”等活动;在社会实践中,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指导,组织各院系学生开展以“寻访最美逆行者”“我眼中的抗疫英雄”等为主题实践调查活动,使大学生以特有的视角感知伟大抗疫精神的现实力量,进而传播与践行伟大抗疫精神。通过课堂—校园—社会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开展伟大抗疫精神的学习,既是对伟大抗疫精神内在资源的挖掘、丰富与弘扬的过程;也是运用伟大抗疫精神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此外,还可借助新媒体新技术的发展,将伟大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平台,创新教育模式,打造较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从而帮助大学生将伟大抗疫精神真正入脑入心。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20年9月8日)[N].人民日报,2020-09-09(2).

[2]王学斌.抗疫精神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价值[N].光明日报,2020-09-11(2).

[3]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4]全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思政课成为热门课[N].光明日报,2021-12-14(14).

[5]毛澤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6]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M].袁一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责任编辑:钟雪

猜你喜欢
理论课抗疫理论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坚持理论创新
团结抗疫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