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状与优化策略

2022-07-13 20:52余旭力覃元理
领导科学论坛 2022年6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校现状

余旭力 覃元理

摘要:红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一脉,是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红色资源。文章以重庆高校师生为对象进行调研,客观了解红岩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状,从思想价值、教学效果、问题成因三个向度对获取的调查数据和资料进行论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要在共识上强化、体系上实化、内容上深化、方法上优化,不断增强红岩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自觉性、系统性、科学性、创新性,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引导青年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岩精神。

关键词:红岩精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现状;策略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红岩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路径研究”(2021-GX-367);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2021年度校级科研项目“红岩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融合研究”(XJSK202101)。

作者简介:余旭力,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重庆401331);覃元理,重庆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重庆400054)。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103(2022)06-0140-04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一百年来,党“锤炼出鲜明政治品格,形成了以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1]64。作为向全社会公布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之一,红岩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党和人民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红岩精神作了一系列深刻论述,为我们传承和弘扬红岩精神提供了根本遵循。“对于国家、社会和个人的进步与发展而言,红岩精神既是宝贵的红色资源,又是重要的思想支撑。”[2]红岩精神已经成为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接续奋斗的一种红色基因、一面红色旗帜、一股红色力量。新时代,如何将红岩精神有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其在政治信仰、政治本色等方面与伟大建党精神一脉相承,充分发挥红岩精神的育人功能,是摆在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现实命题。

一、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情况

为客观了解红岩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状,课题组对八所重庆市属高校的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问卷调查。为确保调查的深入性,课题组还在上述相关高校各抽取2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了个别访谈。

问卷内容包括大学生基本信息以及大学生对红岩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现状的认知情况两部分。为确保调查对象的代表性,调查样本覆盖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并兼顾性别、政治面貌、民族、专业、年级以及是否为学生干部等因素。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77份。在参与访谈的16名教师中,男教师6人,女教师10人,涵盖了老、中、青三个年龄阶段以及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初级职称三个职称类别。调查数据的代表性、针对性,为课题组的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夯实了研究基础。

二、红岩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情况分析

课题组运用统计分析软件对回收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分类和整理,并结合个别访谈情况,对获取的调查数据和资料进行了全面、客观地缕析,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显示,红岩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情况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思想价值向度:形成共识但高度不够

在大学生对红岩精神的总体认识状况方面,表示对红岩精神非常了解、比较了解、一般了解、完全不了解的比例分别是11.67%、37.93%、46.42%、3.98%;超过86%的大学生基本上能够表达红岩精神的科学内涵。在大学生对红岩精神时代价值的认识方面,97.35%的大学生表示红岩精神永远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2.12%的大学生表示红岩精神是历史的产物,时代价值有限;只有0.53%的大学生表示红岩精神已经过时,再提没有任何价值。针对“您获取红岩精神信息的渠道包括哪些?”这一问题,90.45%的大学生选择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在对红岩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融合的意义认识方面,回答意义非常大、意义比较大、意义一般、没有意义的学生比例分别是67.11%、27.59%、4.51%、0.8%。在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访谈中,超过90%的教师对红岩精神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并认为红岩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很有必要,但有些教师对其必要性的认识更多体现在对课程教学内容的充实和完善上。

调查发现,不论是高校学生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红岩精神的科学内涵、时代价值及其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意义均有一定的认识,形成了一定的共识。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仍有近10%的大学生还未真正认识到红岩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价值,一些教师对其必要性的认识还停留在课程层面,对红岩精神思想内涵未能深刻领会,对红岩精神的教育价值未能充分认识,这都对红岩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产生直接影响。

(二)教学效果向度:取得成效但力度不够

问卷调查显示,94.16%的学生表示任课教师在教学中融入了红岩精神元素。针对“如何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讲述红岩精神的总体效果”这一问题,回答效果很好、效果比较好、效果一般、效果比较差、没有效果的学生比例分别是60.74%、32.1%、6.37%、0.27%、0.53%。同时,约98%的学生表示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學习红岩精神后,愿意做红岩精神的宣传者和践行者,其中选择“非常愿意”的占比达到62.33%。这说明,大多数大学生认同红岩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际效果。被问起“哪门课程的老师讲到红岩精神”时,97.35%的学生选择了“思想道德与法治”,74.8%的学生选择了“形势与政策”,超过60%的学生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这说明,在大多数高校中,红岩精神融入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全部门类。在融入内容方面,超过90%的学生表示老师在教学中讲授最多的是红岩精神的历史背景、人物故事、时代价值,65.52%的学生认为教师讲述了红岩精神的科学内涵。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访谈中得知,把红岩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已是一种自觉的教学行为,但在如何融入、融入什么方面,有时候难以把握。

调查发现,把红岩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一致行动,赢得了学生的一致认同,在教学效果上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我们还看到,有些教师受限于自己的政治理论修养和学识水平,容易在教学中避重就轻,倾向于简单介绍人物和讲解故事,对红岩精神的科学内涵、理论特质缺乏学理性的洞察和分析,使学生对红岩精神的理解浮于表面,难以内化于心并真正转变为成长发展的精神力量。

(三)问题成因向度:结症知晓但厚度不够

在回答“当前红岩精神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融合上还存在哪些问题”时,46.42%的学生认为理论讲授太多,29.71%的学生认为理论讲授太少,49.07%的学生认为内容单一、不丰富,27.06%的学生认为形式呆板、不生动。针对红岩精神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合存在问题的影响要素方面,70.29%的学生认为是社会层面的理论研究和舆论氛围,44.3%的学生认为是学校层面的重视程度和制度安排,28.65%的学生认为是教师层面的课程备课和讲授能力,67.11%的学生认为是学生层面自我意识和理解领会。一些学生表示,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统一的授课要求,有的课程中没有明确提到红岩精神,因此学校并没有统一的硬性规定。一些老师结合课程内容,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讲授,再加之部分学生对红岩精神的认识有限,导致红岩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力度打了“折扣”。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访谈中,有教师认为,红岩精神要进一步加强理论阐释和媒介传播,教育系统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而有的任课教师则表示,加强学习非常重要且紧迫,因为只有学习有成效才能真正转化为教学成效。

三、红岩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优化策略

基于上述调研,在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中,应加强红岩精神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各内容链、环节链、方法链中的融合与运用,引导青年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岩精神。

(一)共识强化:增强红岩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自觉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3]32-33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中国共产党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革命传统教育。2021年,在全党广泛、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时,中共中央办公厅又印发通知,对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下简称“四史”)宣传教育作出安排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4]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大学生学习“四史”的主渠道。红岩精神是党带领人民在风雨如磐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缔造的伟大革命精神,是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岩精神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价值上是一致的,在内容上是相融的,具有高度统一的内在逻辑性。高校要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課,必须毫不动摇地增强历史自觉和历史自信,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四史”宣传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上来,形成共识,强化共识,切实增强红岩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自觉性。

(二)体系实化:增强红岩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系统性

红岩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取得实效,高校必须认真学习领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重要部署及教育部的政策举措,并在此基础上做好顶层设计,扎实构建工作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迎来建设发展的又一个春天。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一系列重要会议相继召开、一系列重要文件相继颁布、一系列重要政策相继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以及教育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工作方案》《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相继出台。高校党委要深入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上述指示要求,切实担负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领导责任,把包括红岩精神在内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坚持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的重要内容,秉承全局观念、系统思维,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战略高度进行统一谋划,逐步构建包括红岩精神在内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工作体系。

(三)内容深化:增强红岩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科学性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青年、教育青年的重要课程,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目的在于培养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堪大任的时代新人。“红岩精神是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党的建设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大课题。”[5]1因此,红岩精神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在价值目标上,而且在内容意蕴上也具有内在的逻辑契合性。要秉承因课施教、因材施教的理念,将红岩精神的思想内涵、理论特质、时代价值等提炼成知识点并有机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譬如,“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可以讲授红岩精神作为中国精神、民族精神对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可以结合红岩精神所处的历史背景,评说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非凡岁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可以阐释红岩精神蕴含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程可以论述红岩精神作为毛泽东、周恩来等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智慧结晶,包括在统一战线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方面的突出贡献;“形势与政策”课程可以结合红岩精神的精神品格、英雄人物等强调其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促进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可以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岩精神的一系列重要论述。

(四)方法优化:增强红岩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创新性

2021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在思政课中加强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如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进行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进行了具体安排。《通知》明确提出,要持续深化所有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中“四史”学习教育相关内容的有机融入,有条件的高校可开设“四史”类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教书育人规律以及学生成长规律,因时而变、因势而通,改革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确保学习效果入脑入心。高校要加强榜样引领,可邀请优秀思政课教师、权威专家举办示范思政精课;依托媒介资源,组织网络思政大课;改进教学设计,培育选树思政金课。在深挖红岩精神这一红色资源形成“鲜活教材”的基础上,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综合采取讲授式、案例式、情景式、互动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融合运用多媒展示、学生微课、翻转课堂、云端课堂等多种教学模式,在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学生的生动教学中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引导青年学生通过科学、开放、創新的教学沁润,启智寓情励行,涵养家国情怀,勇担时代使命。同时,可通过集体备课、研讨交流、专题培训、竞赛活动等载体,提升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红岩精神的教学本领和艺术。

红岩千秋,千秋红岩。“红岩”已经成为海内外爱好和平与发展的人士心灵朝圣的革命圣地,红岩精神也成为中国人民永恒的精神丰碑。站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上,我们要更主动、更自觉地把红岩精神有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让青年大学生在红色血脉的滋养下扬帆远航。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2]黄蓉生、王春霞.构建大学生红岩精神教育长效机制论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8(1).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4]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2019年3月18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5]周勇.红岩精神研究[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赵春燕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校现状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