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运用情境教学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2022-07-13 21:34李珍梅
学周刊 2022年22期
关键词:情境教学有效策略小学数学

李珍梅

摘 要:情境教学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年龄层次、心理特征等因素,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创建以语言引导、图像感知、实践探索等为主要元素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将其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提升教学有效性等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简要探索情境教学模式的重要价值,并从开展教师培训活动、引入多种类型情境等方面分析应用策略,以此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习惯。

关键词:情境教学;小学数学;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22-0163-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22.055

对于小学生来说,抽象的数学概念及静态化的数学知识很有难度,为他们高效学习造成了阻碍。探索和分析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模式,一是为了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和知识理解难度,二是为了促进转换和更新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以此提升教学有效性。

一、应用情境教学模式的重要价值

第一,增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数学课堂上引入情境教学模式,将学生不感兴趣的数学概念、公式等抽象化的内容以具体的场景、图片或视频等形象化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学生改变畏惧数学知识的心理,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参与课堂的欲望。第二,推动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以教师为主体是传统课堂模式的主要特征,而情境数学课堂弱化了教师的主体性,学生占据课堂的中心位置,所以有效应用情境教学模式能够促进课程改革。第三,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1]。在以情境化为主要特征的数学课堂中,学生能够准确且透彻地理解数学学科的概念、公式等要素,也能灵活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二、应用情境教学模式的有效策略

(一)学无止境——开展教师培训活动

教师的专业素质及数学教学能力是影响情境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教师深度了解情境教学思想和相关措施,情境教学就能有效实现教学目标。培训活动是增强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学校应从教师群体的整体素质及情境教学的实际要求出发,开展校内外相结合的教师培训活动,为教师提供发展专业能力的机会,在此基础上教师能够与其他优秀教师和教育专家密切进行交流,加深他们对情境教学理念的了解程度。同时,系统化的教师培训活动也能深化教师的教学体验,让他们获得更多教学灵感,进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灵活自如地创设不同类型的情境,以此适应数学教学的要求。教师可以从校内和校外两个方面出发展开培训活动:一方面,校内培训活动要形成以数学教研组长为领导的培训机制,教师要定期参加数学论坛会,依据当前教育环境的先进理念分析和解读情境教学模式的应用方法、创新化的应用策略等,结合现阶段的教育实况分析和解读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现状,探索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此外,也应以公开课的形式考查和检验数学教师掌握相关教学方法的情况。另一方面,以有奖外派的形式鼓励教师参加校外培训活动,给予他们学习和发展的机会,让他们接触和学习学术界前沿教学理论,与数学教育专家近距离展开交流,进而深化对情境教学法的理解,以便在后续教学中灵活运用该方法展开教学活动。通过开展教师培训活动,教师实现了再发展的目标,教育理念得以更新,这对于创建高效课堂起着关键性作用。

(二)百花齐放——引进多种类型情境

在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模式中引进多种类型的情境,有助于强化数学课堂的实际效果。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创设与之对应的情境,从而提升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1.创设游戏化情境。寓教于乐是增强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理念,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游戏化的教学情境是体现寓教于乐教育思想的主要表现形式。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中有意识地创设游戏化的教学情境,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就能明显增强。基于此,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上创设游戏化情境,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引进既契合数学教学要求,又符合学生真实需求的游戏活动,为学生提供参与游戏活动的机会。在参与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在动态化的教学环境中理解静态化的数学概念,也能通过与他人展开互动和沟通共同解决数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而推动课堂教学高效发展。教师应从小学数学的实际内容出发,提炼其中蕴含的趣味化教学元素,据此设计具有较强趣味性的游戏活动,如运算游戏、体育游戏等。例如,教学人教版《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时,为了体现情境教学模式的价值和优势,教师可以创设体育游戏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提升运算和运动能力,构建智育、体育和德育相融合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首先,根据课程内容,为了让学生掌握“万以内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提升运算准确度,教师可以在备课阶段购入或自己制作数字卡片和符号卡片,提前在操场上设置障碍物,初步形成数学体育游戏情境,学生受场景影响也能放松身心;其次,在正式课堂教学时,教师把符号和数字卡片均匀分散在各个障碍物周围,并将班内学生分为四个人一组的游戏小组,保证学生合理分组参与游戏活动,如此学生既能体会集体荣誉感,又能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再次,教师为每一组第一棒学生提供一个布袋,布袋可容纳多张卡片,要求学生将其作为接力棒;最后,在教师讲解完要求后,学生展开趣味接力活动,在每一个障碍物处停下来捡起一张卡片装入布袋再交给下一棒学生,最后一棒学生根据积累的数字和符号卡片展开加减运算。借助这一游戏形式,学生的运算水平及参与数学课堂的兴趣明显增强,体现了情境教学法的优势。

2.创设操作化情境。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操作化情境,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动手操作能力等有重要影响。教师根据数学课程的实际内容设计和规划操作化的情境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概念和问题的具体含义,引导他们更加直观、全面地掌握新的知识,进而扩充其数学知识储备。此外,操作化情境能有效强化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学思维。教师可以在明确教学目标和学生成长需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实物演示和探究,为他们准备实验操作过程中必要的道具和素材,通过语言引导让学生产生探索的热情。比如,为了让学生学习测量方法,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书桌的长、宽和高分别是多少吗?”促使他们自主探索数学理论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搭建起理论知识与形象思维的桥梁,通过观察和演示等步骤明确数学概念的真实含义,不仅正确应对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之间的矛盾,还能在主动操作和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体现情境教学模式的价值和作用。

3.创设问题化情境。问题化情境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数学问题的本质和规律,不断提升学生的深度思维和数学能力,教师应将问题化情境作为情境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中合理应用问题情境。教师可以依据数学课程教学内容中提炼的有效元素设计问题化情境,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提问和追问中明确学习方向、找准探索范围,进而展开针对性的探究和学习[2]。但是就小学数学真实的教学情况来说,教师的课堂提问往往都是以浅层数学知识为主,目的是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并不是发展学生的深度思维,也不能引发学生自主思考,所以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和深度分析能力迟迟无法获得提升。一方面,教师应深入解读数学课程教学标准,明确并提炼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依据小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设计既能引起学生兴趣,又能充分展现教学内容的问题;另一方面,在课堂上以语言引导或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等方式引出问题,从而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受到启发,以便他们深入展开分析和解读,学生受到问题情境的影响不仅增强了思维的灵活性,还能准确把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技巧。

4.创设多媒体情境。在数学课堂上采用多媒体情境教学模式,对于丰富数学课程资源、创新课堂组织形式等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可以在科学规划教学流程、发掘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合理引入多媒体情境,以班级内的多媒体设备为载体,通过播放和展示直观化的教学素材、创建虚拟教学场景的方式,指导学生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展开想象和联想,准确辨别数学概念的动画形式。在此基础上学生既能通过多媒体情境开阔自身的数学知识视野,也能准确解读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知识。由此,数学课堂构建起了现代化的教学模式,教学有效性呈现大幅提升的态势。同时,通过创设多媒体情境,学生也能从多角度解读数学概念或问题,强化了他们的数学学习体验。

5.创设生活化情境。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能够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储备,有助于激发他们的想象和联想思维,使他们长久对知识保持渴望。教师要想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可以从小学数学课程实际内容入手创设与小学生真实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教学情境。在这个情境中,小学生能够主动把数学问题放在现实生活中,大大提升他们的知识理解力和应用能力。此外,学生也能通过生活对话、生活购物等情境减弱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及畏惧感,真正发挥情境教学模式的作用,体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3]。例如,在教学《混合运算》时,为了深化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增强其知识理解和应用能力,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的购物情境。第一步,教师带领学生把教室布置成商场,把教师和学生的文具、衣服及教室内的生活用品等作为生活情境中的“在售”商品,结合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实际数学水平制作价格合理的标签为学生渲染生活购物的氛围,让他们在生活情境中产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第二步,教师把课堂主场还给学生,让他们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的角色,比如,在文具区扮演顾客的学生说:“我想买3本笔记本,1支铅笔,请问一共多少钱?”在这个问题的启发下,扮演售货员的学生说:“1本笔记本3元,1支铅笔4元,一共13元。”这时“顾客”拿出面额为20元的人民币,“售货员”经过短暂思考后找给“顾客”7元钱,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掌握了混合运算的基本方法,明确了“先乘除再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内部”这一运算规则。通过创设生活情境的方式,学生深入掌握了数学概念和公式,也能利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6.创设故事化情境。在数学课堂中引进故事化情境,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增强其课堂参与热情。如果教师根据数学教学内容引入与之相关的数学故事,小学生就会在数学课堂上呈现积极探究的状态。教师可以从具体的数学知识点出发引入与之相关的历史文化元素,如数学家的生平经历、数学概念的演进历史等,据此创设故事化的教学情境。学生在情境中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也能感受数学知识中深藏的乐趣和魅力。如此,数学课堂不仅增添了历史文化方面的教学内容,学生也能更加积极乐观地应对数学问题,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真正体现情境教学模式在小学教学中的价值[4]。

(三)温故知新——加强课后反馈力度

课后反馈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如果教师能够加强课后反馈的力度,学生就能在复习课堂知识、深度反思的过程中明确自身的不足。对此,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分层作业、开展多元评价的方式加强课后反馈的力度。

1.设置分层作业。个性化和可选择性的教学内容有助于加强课后教学的反馈力度,分层作业兼具个性化和可选择性这两个特征,教师可以从学生之间的差异出发设计极具实践性和探索性的情境作业,如实践活动情境等,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明确作业的具体内容、考查目标。由此,作业不仅能起到巩固和检验学生基础知识的作用,还能通过完成作业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生活中实际数学问题的能力。

2.开展多元评价。多元化的评价能够让教师和学生明确自身教学和学习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如果教师能够在情境化教学模式中开展多元化评价,数学课堂就能向着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迈进。教师可以依据情境教学的基本要求从多主体和新形式的角度展开教学评价,引入诸如小组互评、组内互评、学生自评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对情境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展开公平、公正的评价。同时,教师也可以创新评价形式,引导学生以“匿名投票”“一對一悄悄话”等形式总结自己和他人的表现。如此,学生既能增强学习的信心,也能明确自己未来需要努力的方向,完善和优化数学知识结构,逐渐增强情境教学模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学生通过合理的反馈和评价针对性地展开学习,进而达到增强数学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目的。

三、应用情境教学模式的原则

首先,趣味性原则。针对小学生年龄小、抽象性思维较弱的实际情况,教师在开展情境教学活动时应遵循趣味性原则,让学生在趣味情境中体会探索数学知识和问题的乐趣。其次,针对性原则。数学情境不能只顾课堂的趣味性,应该与数学教学内容和目标相融合,进而驱使情境教学模式能够真正为数学课堂服务。最后,真实性原则。教师创设的情境不能超越小学生的认知和实际生活经验,要与现实生活背景及小学生的思维特征相符合,进而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情境教学模式,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等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实施情境教学计划时,教师应全面分析和深入研读小学生真实的数学水平及思维特点,创设符合其发展需求和实际情况的教学情境并积极展开反思和总结,明确情境教学中存在的薄弱之处,进而创建新颖和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成建东.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3):243.

[2] 王洪宝.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情境的有效创设与导入[J].华夏教师,2020(9):72.

[3] 覃庆华.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探微[J].考试周刊,2020(89):87.

[4] 李正琳.创设课堂情境,激活数学思维——浅谈小学数学情境教学[J].天津教育,2020(31):71.

猜你喜欢
情境教学有效策略小学数学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