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幼儿园开展的韵律活动的调查研究

2022-07-13 21:41丁梦旦
学校教育研究 2022年13期
关键词:韵律动作教材

丁梦旦

韵律活动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工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现在的学前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第一步,对整个最基本的教育起到了推动作用。可是在目前的学前教育中,往往重视的是音乐的表演能力,而忽视了它本来真实的部分。以自己身体的反应能力来表现音乐。现在的家长希望孩子“专业化”,帮孩子报各种艺术班,钢琴,舞蹈,画画等等,逼一个孩子坐在那里学习,一坐就是几小时。家长希望孩子全面发展,而他们忽视了真的全面发展并不在于数量,内容等的成人化,而是在于本身的原生态表现形式,再加以引导培养。韵律活动属于艺术领域,在幼儿园中,幼儿有着很大的潜力。他们有与身俱来的审美能力,是没有被概念化、类别化所限制和捆绑的感性的人。使他们更接近艺术的现实,很多艺术家应该保持他们的“幼稚”,创造艺术史的优秀作品。著名的音乐教育家达尔克已经向我们证实,“人是出世与节奏的本能,但需要诱导和培养,并用于音乐。”儿童艺术活动中,老师应该让孩子感觉到你的美了,美丽的表现。通过不断的激发幼儿本身的创造力,并加以好的引导,以此来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与孩子或不协调的动作节奏的音乐的有效协调。

韵律活动(律动)是指伴随着音乐进行并与音乐相融合协调的身体动作表现活动。它泛指所有伴随着音乐所进行的身体艺术表现活动。在音乐的刺激下,幼儿能通过做一些与音乐相匹配的简单身体反应,从而更好地感受音乐的竹奏、旋律、力度、速度等基本要素以及音乐的特点和风格等。 音乐是韵律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动作也是韵律活动中少不了的元素。

《幼儿园教育纲要》明确指出: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和总的培养目标,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园的教育任务应是向幼儿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使其身心健康活泼的成长,为入小学打好基础,为造就一代新人打好基础。《纲要》还提出“要让幼儿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真切、自然地表达对音乐、舞蹈作品的感受”以及“运用多种方式表现自己的思想”的指导精神。 而从古至今,韵律活动就是幼儿最早接触的音乐舞蹈活动。它的节奏,通俗易懂,优美的旋律成为最容易接受的,孩子们的学习,而且是一个最喜欢的音乐风格。也因为幼儿由于生活经验不多,掌握的乐感、节奏和动作也不多,加之他们的注意力保持的时间不长,所以而韵律活动比其他音乐活动更适合幼儿学习与掌握。但韵律活动是专门为儿童创作的,是从孩子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来表达对孩子的认知和情感的世界,充满了天真的童趣。其内容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与儿童的特点的韵律节奏的音乐,很容易理解,孩子不需要记住动作的节奏,获得成就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韵律活动是幼儿的情感直接用肢体动作来表达。其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能发展身体运动的能力,发展借助身体的动作来感受和表现音乐的能力,提高幼儿的身心协调活动的能力。与此同时,在方妮娜《关于韵律活动中师幼互动的思考》中提出:韵律活动还能够满足学前儿童对身体活动的需要、参与音乐过程对韵律活动进行探究的需要、想象、思维的需要和创造性表现的需要等,还能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促进幼儿对律动和舞蹈活动的兴趣、情感及技能、自我表现、合作精神等要素的发展。可以说,韵律活动是一种幼儿喜欢又能促进幼儿综合发展的有效载体。

在许卓娅教授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一书中,认为韵律活动是伴随音乐进行并与音乐相协调的身体动作表现活动。儿童在进行韵律活动时,不仅需要有一定的体能(器官和肌肉的耐力、关节和韧带的柔韧性、神经调控的灵敏性和协调性、肌肉运动的爆发力等),一定的动作技能和一定的对音乐的感知及理解能力,而且也需要有一定的运用动作进行创造性艺术表现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幼儿的韵律活动能力的培養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我们去激发幼儿的兴趣,也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帮助。 王懿颖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中的第四章“学前儿童韵律活动”中也论述了韵律活动的具体内容等相关的分析。

中国学前教育学家陈鹤琴也认为:美能使肉体和精神引起共鸣,而养成调和性;美丽的旋律,音乐的真正价值,而表现节度的行动;在我们和音乐接触,是由节奏的由和声的美,使人感到调和统一,使人感到永久的统一,而养成统一性。

国外在音乐的韵律活动研究上主要是将韵律活动作为音乐的其中一种表现力,认为这种律动是个体用身体动作为主要的表达方式,将自身的音乐内在素质展示出来, 让自己和其他人可以是具体的,清楚地观察到音乐素质的个体所拥有的音乐内在素质的能力。

达尔克罗兹是“体态律动学”音乐教育体系的创始人,在他的著作中体态律动被定义为“是在听音乐的同时以身体运动来体验音乐,并将这种体验转化为感受和认知。” 达尔克罗兹通过细致地观察音乐课堂中学生的各种动作和表情,发现学生在听音乐时,身体动作会随之发生变化,他认为这些是学生沉浸在音乐中并感受着音乐的结果。在达尔克罗兹的基础上,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奥尔夫借鉴了达尔克罗兹的教育思想。他提出了具有代表性的思想主要是元素节奏理论。奥尔夫认为:幼儿无论是处于何种环境下,只要接触到这些初级、自然、简单的音乐,就很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和家长需抓住这个契机,提高他们对音乐节奏的关注度与参与性,从而让幼儿自己去寻找、感受和创造音乐。

在经过一系列文献查阅的基础上,通过制定问卷调查表的方法对上海市齐河幼儿园韵律活动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在经过一系列文献查阅的基础上,通过制定问卷调查表的方法对上海市齐河幼儿园韵律活动教学的现状进行相关问卷调查,研究对象为上海浦东新区内的1所幼儿园。将调查问卷发放给幼儿园的所有老师,共发放给教师45份,发下45份,回收45份(如一所幼儿园中有12个班,每个班级中的全部老师作为调查对象)。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韵律歌曲的选择方面;韵律活动开展组织形式方面;韵律活动教学方法与资源利用方面;韵律活动器材选择方面等。通过问卷分析幼儿园韵律活动的现状以及年级间是否存在差异性。

根据调查问卷回收情况,随机抽取回收问卷中的大、中、小班级的教师各两名进行访谈,访谈主要内容:在韵律活动教学中学习内容的把握上,教师较为突出哪一方面的重要性:节奏的把握还是动作组合的选择;韵律活动教材与音乐歌曲的选择上,教师经常使用自己创编和改编的音乐歌曲还是以幼儿园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教材歌曲为主;经常使用的音乐器材是什么;并且还要询问教师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对于韵律活动的学习觉得有何欠缺,是否能有比较好的或者新颖的音乐教育思路;教师是如何培养幼儿对韵律活动的兴趣的。最后对于学生上课的反映进行汇总,老师上课的流程进行总结,并根据访谈教师的对话,进行分门别类,归纳汇总,总结出相应的资料和经验。

观察幼儿园是如何开展韵律活动的,在课堂上和儿童的反应发展教师的主要观察,观察和记录的方式主要是通过表的观察。观察表的制作主要是根据对现有的文献分析,根据所要研究的内容制作完成的,并根据使用结果对观察表进行修改,观察由本人完成,在幼儿开展韵律活动的时间段进行。主要针对性观察韵律课上,幼儿的参与程度、幼儿对韵律课的兴趣、教师如何运用韵律的音乐等。观察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各一节韵律课。观察表有三个,即观察三次。

在本人的调查中,有79.5%的教师在韵律教材的选择方面,偏向“统一教材”,对教材的选择比较单一。大部分教师都选择统一的教材,参考书。在与教师的访谈中,教师对于统一的教材也提出来自己的见解,她们认为统一教材束缚了不同发展情况的幼儿,她们建议教材可以有部分自主,另一部分可以统一。在研究观察中也发现,韵律活动上,幼儿的层次不易,可以灵活去运用教材。教师要根据执教班级幼儿的发展水平,动作的协调性,身体的随乐能力等具体情况来灵活的决定运用什么教材合适。教师也要根据幼儿的已有水平,幼儿的经验兴趣,幼儿的年龄特征灵活篩选需要的教材。

创造良好的环境,激发幼儿对韵律活动的兴趣。兴趣是幼儿对事物是否积极的前提,去认真研究的支持者,是激发孩子们持续不断去练习的驱动力。对幼儿来说,没有兴趣的学习是枯燥的,无味的。让幼儿在充满童真的环境中不受束缚,自由大胆地思索想象,可保持对活动的兴趣。

在韵律活动中对音乐的选择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一些音乐风格会被幼儿渐渐熟悉,从而逐渐失去吸引力和兴趣。而优美的旋律、动听的音乐是能自然而然的激发出幼儿来参加韵律活动和表现音乐的欲望,引起他们的积极性,用模仿的、自由的动作等来表现音乐的旋律和情绪情感。所以选择不同节奏、不同风格的音乐,能丰富幼儿对音乐的感受体验和经验,提高幼儿对音乐的反应能力。所以,我认为在小班阶段幼儿可以加大少儿风格的音乐;在中班阶段,则可以逐渐加入中国不同名族的音乐,要有明显的特征,也可少量加点异国的歌曲,这样能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在大班阶段,可将中国的,异国的美妙音乐加入其中,以此能增加幼儿的参与程度,不会觉得熟悉的歌曲枯燥无味。并且鲜明、生动的音乐形象与游戏的结合能更有利于幼儿表现动作,便于幼儿进行模仿。

韵律活动的开展频率与内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艺术活动的目标是初步感受并喜欢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本幼儿园虽是以美术为特色的幼儿园,可是在韵律活动的开展方面并没有马虎。韵律活动是幼儿喜欢的一种音乐活动,也是幼儿能在此过程中体验快乐的重要方式之一,它不仅能帮助幼儿丰富他们的肢体动作,也能提高他们的肢体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提高他们对音乐的表现能力。还有助于增强幼儿对音乐的敏感性。所以可以在今后有必要的提高韵律活动的频率,正式的开设一些韵律活动的教育,也可以有针对性对教师进行培训,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在韵律活动的内容上可以尽可能的丰富多彩,如将不同的教学法与韵律活动相结合,也可以将游戏与韵律活动相结合,让幼儿在玩的状态下不知不觉提高自己的韵律。

在韵律活动中,与幼儿共同体验,丰富幼儿的情感在韵律活动中,幼儿园教师通过语言、音乐、表情等措施,来带动幼儿的情绪情感。帮助幼儿来感知和体验韵律活动的乐趣所在。在幼儿韵律活动过程中,让幼儿带着情感去感受体验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作为教师,在活动进程中也要应保持一颗纯洁的童心和他们一起去体验成功失败,成为他们活动中的伙伴,这样才能走进孩子的世界。真正去了解幼儿。激发幼儿的潜在的能力,在教学活动时教师的情感投入、语言感染能力无疑是提高幼儿兴趣的关键所在。使孩子一个个都能自由地随着音乐的节奏而变化着动作,沉浸在这无拘无束的韵律活动气氛中,在带动幼儿的兴趣后,让他们快乐的扮演韵律活动中的角色。并且教师能快乐地与幼儿进行互动,在韵律活动中,不断的调动幼儿的情绪情感,能与所选择的教材,音乐产生共鸣。把知识技能的训练与益智性统一起来,使之不会无聊,使幼儿更能容易理解和掌握其中的要点。

在韵律活动中注重正面评价在观察韵律活动过程中,发现教师对幼儿的鼓励是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一个动力,动力越大,幼儿会更积极,反之幼儿会比较不热衷参与其中,也不积极的开动小脑筋。教师应该注重幼儿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闪亮点,及时地捕捉称赞幼儿的机会,重在能形成幼儿积极的学习态度,当幼儿在韵律活动中能创编了一个新的动作,教师应给与积极的鼓励“你真的好棒!”、“你的这个动作编得真好看!”“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等等以此来鼓励幼儿的创新行为,当害羞胆小的幼儿第一次进行尝试的时候,教师给给予亲切的笑容或者动作来鼓励他,如拍拍他的小肩膀,拉拉他的手等,实物奖励也是一种很有效的评价方法,发给有创新想法动作的幼儿一颗小红星,一件小小的物品等以示鼓励。因此在韵律活动中,教师是幼儿的指引者,要给幼儿自己主动去实践的机会,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评价和鼓励,使幼儿能够主动积极的去学习,而不是教师被动的填鸭式塞给幼儿。

韵律活动不仅可以调节幼儿的情绪,发展动作协调性,还可以通过身体跟着音乐的节奏,带有感情的动作,来表现音乐内容,从而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韵律活动(律动)无疑是整合了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表现的最佳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陈宝久,幼儿园韵律活动,艺术教育大舞台,2013年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

[3]吴巍莹,学前教育研究[J],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1987

[4]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人名教育出版社,1996

[5]百度词条

猜你喜欢
韵律动作教材
教材精读
书的国度
下一个动作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偶感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