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安文化”的传播与治理研究

2022-07-13 21:34王四新 朱莉
教育传媒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基本情况综合治理

王四新 朱莉

【内容摘要】“祖安文化”兴起于移动互联网时代,是一种以网络粗口为核心的青年亚文化。本文主要对“祖安文化”传播的基本情况、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及其对网络生态的影响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网络空间综合治理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祖安文化”;基本情况;主要特点;网络生态;综合治理

“祖安文化”起源于2011年,2019年以来在很多游戏社区、社交媒体、视频网站走红。随着这种文化的出圈,“祖安文化”不但在国内外网站狂欢,而且已倒灌至现实世界,出现很多自称“祖安男孩”“祖安女孩”甚至是“祖安老师”的青少年群体。本文就这一兴起于游戏社区,以骂战闻名的网络文化的传播现状与治理建议进行研究。

一、現状和基本情况

(一)起源与主要内容

“祖安文化”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产物,起源于2011年上线的《英雄联盟》游戏。这款游戏为玩家开辟了一个新区,名叫“祖安区”,在这个区里玩游戏的人,是最早的“祖安人”,“祖安文化”也因此而得名。“祖安文化”的一些基本特质,与最初在这个区玩游戏的人表现出来的共同的行为特征有关,“祖安文化”也是对早期“祖安人”游戏行为某一方面的概括。

2012年之后,《英雄联盟》开始在全国流行,玩家开始增多,各类游戏区也随着玩家的增多而导致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不同玩家之间的冲突。在不断有大小摩擦并且火药味越来越浓的情况下,各路玩家尤其是血气方刚的青少年玩家,在与其他玩家交谈的过程中,开始大量使用恶俗的、情绪化的污言秽语,一则发泄心中的不满和怨气,二则显示自己高超的骂人技巧。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不以骂人或使用污言秽语为耻,反以骂人能够不断出新、不断提升强度、不断给对方造成巨大羞辱和引发大量围观为荣、为酷的骂人、损人、贬人的交流氛围。

伴随着各路玩家在玩游戏过程中情绪、场景、对手及个体、团队表现的不断变化,网络的虚拟性经常使得玩家玩游戏的过程变为相互吐脏字、脏句的骂战过程。在“祖安文化”中,善于爆粗变成了一件值得骄傲的事。

(二)发展及主要表现形式

不少玩家以能够熟练并且高强度使用这类脏话体系而成名。这些人将抽象话语同“祖安文化”结合,推向整个《英雄联盟》圈子,慢慢让骂人变成了“祖安人的打招呼方式”、①交流方式和相互攻击的方式。可以说,“祖安文化”与这些人在骂人方面的突出表现密切相关,引发大量其他玩家的围观和粉丝的模仿。

随后,以花式骂人为主要特征的网络现象,开始在网络游戏玩家中蔓延,成为不少营销号扩大影响甚至个别平台增加吸引力、扩大平台流量的方法。2015年成立的抽象工作室,成员包括大量依靠《英雄联盟》这部游戏发家的著名玩家。直播过程也成为大量黑粉在线肆意抛撒脏话的过程,大量脏话经过玩家提炼、归纳形成了与直播电竞游戏中的剧情相配套的抽象话。

2017年6月抽象工作室被全网封禁之后,大量善于使用脏话、抽象话与人互怼的游戏主播、超级玩家转战到其他平台。2019年,电竞粉丝与“饭圈”在互怼的过程中出现了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迹象。这样,原本在游戏领域广泛存在的“祖安文化”,开始进入公众视野,在实践中,有在各类社交平台扩大的迹象,“祖安文化”变得日常化、低龄化。

不少专业制作团队开始借助各类影视作品、公益广告、儿童歌曲的片段,采用“祖安风格”的台词二次创作出“通俗文化”,以此获得关注并谋取关注度提升之后的商业利益。《津门祖安出租人》《祖安姐姐》《祖安女友》等都是这类作品的代表,《宝莲灯》《白雪公主》等动画片和《孤儿乐园》等经典歌曲都成为传播“祖安文化”的“母品”,被配以恶俗台词之后,在社交媒体平台传播。在微博上,就连自成一派的土味博主也踊跃加入了“祖安文化”的“狂欢”。

(三)“祖安文化”走向国际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源自游戏社区的骂人文化开始走出国门。不少中国网友在国际社交媒体平台上,用“祖安式”话语和中国式英语回怼国外对中国抗疫情况的谣言、不实指控等,也创造了不少创意十足的英式“祖安”表达。

二、“祖安文化”的特点

人类学家认为文化是无处不在的,充斥在空间中。文化研究学者威廉斯认为文化是平常(ordinary)的。这将文化从古典意义上认为的是音乐、文学、绘画与雕刻、戏剧与电影狭义的精英文化概念转向广义范畴。文化是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包括制度、理念和行为方式等各个方面。从目前的发展阶段来看,“祖安文化”表现出明显的亚文化特征,是一种非主流的小众文化。

这种非主流的文化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仅局限于网络上的特定社区和特定人群,如早期的游戏社区和游戏玩家。随着网络内容监管力度的加大和平台管理措施的日趋严格,无论在网络空间还是在现实生活领域,“祖安文化”的影响都呈减弱之势。

从“祖安文化”的内容来看,正如前文所述,“祖安文化”源自游戏玩家游戏过程中的粗口行为或骂人行为,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向花式骂人、卖弄式骂人、炫耀式骂人的方向发展,本质上是低俗、恶俗文化的代名词。

原本存在于《英雄联盟》中的“祖安文化”与公众日益熟悉的“二次元文化”“嘻哈文化”“弹幕文化”不同,“祖安文化”并非依托于明确的文化载体和平台,也没有实质性的文化创新。

因为其本身不具有正当性,除了实践者会逐步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当并逐步有所收敛、逐步改正外,也容易受到来自其他网民的抵制。在网络空间,即便在其最兴盛的时期,都只能是局限在特定年龄段的网民之间,更多是青少年之间的一种网络行为。

三、对青少年和网络生态的影响

“祖安文化”是一种小众、非主流的亚文化,是游戏玩家塑造身份认同的一种方式。但其从根源上来讲,是一种破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方式和污染网络生态内容的信息传播方式。

这种文化立足于以骂人的方式代替正常的交流,并进而发展到以骂人骂出水平、骂出花样、骂出互联网上的江湖地位,创造出新的脏话体系为目标诉求,对青少年的价值观、行为方式等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

个别商业网站和网络主播等,也开始利用这种恶俗的方式获取更大的关注和流量,并将之作为短期内吸引受众大量围观的手段。在“围观就是影响力”“流量就是商业变现手段”的网络空间,个别靠“祖安文化”中的骂战而成名的网红及其背后的商业力量,也容易靠这种方式获取商业上丰厚的回报,形成以商养骂、以骂促商的循环。

网络上很多自媒体平台不惜以非常态的、情绪化的畸形话语点燃大众心理的燃点。大量“祖安文化”影像的泛滥带来了过量的能指生产。这样的后果就是越来越难以找到一种文明的、确切的表述,影像瀑布制造了意义的缺失与思考的浅化、文化的低俗化。更加深远的负面影响则是当谩骂成为日常用语的一部分,这不可避免地压缩了正常的讨论空间,不利于形成基于理性的公共话语讨论空间。在注意力稀缺的时代,互联网上那些追求深度、广度、復杂性、严肃性和逻辑性的表达,在带有戏谑、愤怒等情绪化的“祖安文化”面前失去了传播力,取而代之广泛传播的是一种追求个人发泄、基于“祖安文化”的弹幕、影像、评论等。

从2006年开始,教育部、国家语委每年都会发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近几年的报告指出,低俗网络词语的使用情况问题突出。如《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8)》对国内影响较大的30个网站评论版块中低俗词语的使用情况做了调查,发现网评中低俗词语的使用是一种普遍现象,不同网站程度不同。②各类网站评论区低俗词语使用率达到0.8%,几乎每100个词中就有一个低俗词,网评低俗词语使用已成普遍现象。不同网站的低俗词语使用程度不同,在某网站娱乐频道评论区,某一低俗词语在抽查的500万字中就出现了1.1万次。③一些网络自媒体大量创作以“祖安文化”为主题的文字、视频,在网络上无底线地博出位,形成了“祖安文化”的网络奇观。

从根源上来讲,“祖安文化”是恶俗文化。“祖安言语”是一种粗鄙下流的语言,是一种对粗话的美化,不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与价值观。一些青少年满嘴脏话,自称“祖安男孩”“祖安女孩”,语言粗鄙现象愈演愈烈。如果没有有效的网络空间治理体系,会导致其像病毒一样传播,对整个网络空间的生态产生负面影响。一些以“祖安文化”为内涵的网络作品,借助不良主播、不良平台传播,破坏了网络空间的生态,使大量论坛及网络社区充斥着恶语。青少年辨识力差,他们不以为耻,反以为“酷”,影响了对何谓文明、何谓文化的价值判断。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祖安文化”这种以恶俗、审丑为基本内涵的网上交流方式和内容生成方式,也正在走出国门。“祖安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及其所蕴含的价值观的恶搞、曲解等,也可能损害中国国家形象,这种“文化输出”显然不利于中国良好形象的塑造。

四、“祖安文化”的综合治理建议

“祖安文化”起源于游戏玩家,近年来有向更大范围的网络空间蔓延的迹象。从表现形式上来讲,也开始从最初纯粹的骂人发泄心中的不满,到将骂人的方式不断翻新变样。“祖安文化”还出现了向国外社交媒体传播的迹象,疫情期间中国的年轻用户也在国外社交媒体使用“祖安文化”形成骂人套路,结合中文拼音和英语字母之间存在的形似,以会意、隐喻、反讽等修辞方式向国外传播。因此,多管齐下,加强对“祖安文化”的综合治理已是当务之急。

第一,要从其商业根源上解决相关问题。从其表现形式上来讲,“祖安文化”有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助推其不断变形、传播范围不断扩大的最有力的推手是商业力量。

要通过严格、科学、合理的监管措施的落地和平台责任的不断完善、细化等,压缩“祖安文化”的生存空间,降低其获取关注、获取商业回报的机率。平台对用户管理的细化和其他方面的措施,能够抑制“祖安文化”的发展和传播,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第二,近年来“祖安文化”的活动空间、传播范围、对互联网用户的影响呈减弱之势,这与互联网治理体系逐步完善密切相关。互联网各参与主体能够从加强平台管理、净化网络生态的角度,主动抵制这类不良文化的袭扰。因此,从治理的角度来讲,国家应当通过更加精准、更加有效的执法监管,逐步压缩祖安文化的生存空间和影响范围。

第三,“祖安文化”的形成与青少年群体在特殊成长阶段遇到的心理问题有关。因为网络游戏为玩家提供了完全迥异于现实生活的虚拟感受,为了获得同伴认同,很多人将网络游戏虚拟世界中的交往方式延续到现实生活中。因此在治理“祖安文化”这类以青少年为主力的亚文化生态的过程中,构建政府主导,学校、家庭和互联网平台等共同参与的综合治理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政府在保护未成年人网络权益方面下的功夫不小,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存在相互分割、各自为战的局面。这种状况无助于为青少年在网络空间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在治理不良网络行为方面也难以形成合力。

第四,2020年8月3日,国家网信办联合其他部委开展了专项整治活动,重点提及了要对主播实行分级分类,并提出要制定分级分类规则,④例如具体的平台管理规范和用户使用服务时的实名认证制度、黑名单制度和平台的台账制度等。

国家相关监管机构需要加强对游戏类软件和游戏运营平台入口审批、运营及常态化的监测检控工作。应当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方面的技术,构建全网综合检测中心,加强和提升管网、治网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同时,在落实相关监管要求的过程中,应进一步明确家长、学校在防止未成年人不当使用网络方面应当履行的义务,让家长切实履行其应当担负的职责和义务,让学校和其他各类教育机构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方面增加网络素养方面的理念普及和技能培养内容。

注释:

①翟志鹏:《“祖安文化”,假幽默、真低俗》,《天津日报》2020年7月19日。

②《〈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8)〉(绿皮书)有关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fbh/moe_2069/xwfbh_2018n/xwfb_20180529/sfcl/201805/t20180529_337492.html,2018年5月29日。

③《网络新词迭出,更需强调咬文嚼字》,人民网,http://edu.people.com.cn/n1/2019/0515/c1053-31085966.html,2019年5月15日。

④《国家网信办、全国“扫黄打非”办等8部门深入推进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和规范管理》,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站,http://www.cac.gov.cn/2020-08/04/c_1598094871702376.htm,2020年8月4日。

(作者王四新系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朱莉系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

【特约编辑:李艳华;责任编辑:谢 敏】

猜你喜欢
基本情况综合治理
农村地区社区矫正工作研究
农村财务委托代理工作解析
云南省首次接受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患者基本情况分析
关于县级老干部工作的几点思考
涉毒案件场所变化趋势的分析
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的研究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问题探讨
政治学研究年度梳理
浅谈企业保卫部门在综合治理中如何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