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冬奥会遗产对黑龙江省发展冰雪运动的启示

2022-07-13 21:42刘紫婷
冰雪运动 2022年2期
关键词:冰雪运动黑龙江启示

刘紫婷

摘 要:探索2022年北京冬奥会在体育、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城市发展等方面留下的宝贵遗产对黑龙江省发展冰雪运动的启示。黑龙江省要借助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吸收北京冬奥会的丰厚遗产,发挥龙江冰雪体育设施的长效作用;全面融合发展社会、经济和科技,形成以哈尔滨为中心的区域体育圈,培育区域性的冰雪文化氛围,维护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建立具有黑龙江冰雪特色的志愿者服务体系,促进黑龙江冰雪运动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北京;冬奥会遗产;黑龙江;冰雪运动;启示

中图分类号:G811.212/G80-0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488(2022)02-0017-04

Enlightenment of Beijing 2022 Winter Olympic Heritage on the Development of Ice and Snow Sports in Heilongjiang

LIU Zi-ting

(Sports Department of 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50, China)

Abstract: The success of Beijing's bid for the 2022 Winter Olympic Games indicates that China will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ice and snow sports. In addition to the event itself, the regulations of the current Winter Olympic Games will also leave a valuable legacy in sports, economy, society, culture, environment, urban development and regional and voluntary services. With the unique ice and snow resources, Heilongjiang will make great achievements in winter events. We should absorb the rich heritage of the Beijing Winter Olympic Games, give full play to the long-term role of ice and snow sports facilities in Heilongjiang, comprehensively integrate and develop society, economy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m a regional sports circle centered on Harbin, cultivate a regional ice and snow cultural Atmosphere, maintain the ecological balance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nd establish a volunteer service system with ice and snow characteristics in Heilongjiang,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ice and snow sports in Heilongjiang.

Key words: Beijing ;Winter Olympic heritage; Heilongjiang; ice and snow sports; enlightenment

1 引言

2019年2月,北京奥组委颁布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战略计划》,从体育、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城市发展和区域等几个方面规划了北京冬奥会的遗产[1],这些遗产有着丰富的历史传承性、民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性、中外融通的包容性,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同。北京借鉴以往历届冬奥会的成功经验,立足本国实际,秉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借助科技创新全力筹备奥运会,会给中国也会给世界留下丰厚的奥运遗产。黑龙江省作为国内冰雪运动的“领头羊”,在“北冰南展西扩”等国家战略的推动下,要想继续做大、做强冰雪运动,就要深入挖掘北京冬奥会的遗产,吸取精髓为我所用,从而推动黑龙江省冰雪运动的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2 2022年北京冬奥会遗产

2.1 体育遗产

北京冬奥会体育遗产主要包括冰雪运动、体育场馆、体育人才队伍和办赛规范及模式等方面。以体育场馆遗产为例,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共计使用场馆39个,包括竞赛馆12个、训练馆3个、非竞赛馆24个。其中,利用2008年奥运会的遗产场馆达14个。如在“鸟巢”国家体育馆举行冬奥会开、闭幕式,在“水立方”国家游泳中心举办冰壶比赛,在五棵松体育中心和国家室内体育馆举办冰球比赛,在首都体育馆举办花样滑冰和短道速滑比赛等。新建体育场馆注重与自然、传统文化等的融合,旨在形成特色鲜明的体育遗产。北京冬奥会所有场馆均在赛前就做好赛后运营规划,保证体育设施的长效作用。如延庆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设计了大众滑雪道,将竞赛后旅游观光、夏季运动项目纳入规划设计中。國家雪车雪橇中心增设了游客体验入口,建设了特色酒店,进而保证赛后的运营收支平衡。

2.2 社会、经济和科技遗产

北京冬奥会的社会、经济和科技遗产主要体现在提倡健康生活、增加社会包容度、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冰雪企业成长等方面。北京冬奥会力争助推并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战略目标,对这个目标的推进本身就会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冰雪运动的突破式发展已成为全面提升我国体育赛事各项能力的新引擎,2021~2022年冰雪季我国冰雪旅游将带动冰雪特色小镇、冰雪度假等相关产业产值达2.9万亿元[2]。冰雪项目会带动大量的投资,推动一批新型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冰雪资源优裕的省份充分挖掘产业动能,实施新旧产业转换,带动本地社会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北京冬奥会相关赛区已经实现了5G信号全覆盖,云计算、大数据、卫星导航、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无不体现着“科技冬奥”的理念。AI防疫机器人、消毒机器人、无接触配送机器人、智能移动方舱等都能助力赛事顺利进行。电力团队首次应用数字化指挥模式,使指挥运行更加高效协同。“自由视角”技术既能帮助观众自主选择观赛视角,也可帮助裁判做出精准判罚。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的地形气候保护系统可以通过改变地形、搭建遮阳棚等降低太阳辐射对赛道的影响。打造“科技冬奥”,从侧面释放出我国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能源产业、扶植新技术的强烈信号,也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同生态文明发展相协调的有力实践。

2.3 文化遗产

2022年北京冬奥会承载着以一种高尚纯粹的文化载体引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使命[3]。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在前进路上获得尊重、赢得发展,就要有坚定的精神追求,奥林匹克精神就是人类文化发展中的一朵奇葩。举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既是国家发展规划中的重要步骤,也是继承、发扬和创新奥林匹克精神的集中体现,要展现出冰雪运动的竞争性和优美性,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4]。北京冬奥会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自信,其会徽、吉祥物、火炬等透露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冬奥会奖牌体现着“天地合、人心同”的中华文化内涵;多个赛事场馆都有着深厚而鲜明的中国文化元素,展示着中国独有的“人文精神和韵律”[5]。北京冬奥会还促使全民健身有了更多样化的项目和场所,使民众对于冰雪文化和奥运相关知识有了更加切身的了解,使绿色、低碳、生态、可持续的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成为一种文化植根于民众心中。北京冬奥会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也在通过冰雪运动加强同异质文化的融通和交流,以此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想。

2.4 环境遗产

北京冬奥会追求生态环境与体育赛事和谐发展的绿色理念,遵循可持续发展模式,坚持改善空气质量、使用清洁能源和推行环保技术的目标。环境遗产主要体现在绿化、美化相关环境建设,提升生态治理水平上。冰雪体育活动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需要同空气、河流、山脉、森林、湖泊等相融合,形成健康的生态环境系统。北京和张家口借助冬奥会契机,要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形成一个丰富的生态网络[6]。以延庆赛区的奥运村为例,其以“山林场馆、生态冬奥”为设计理念,依托山势地形、森林特点分散布局,构建山林掩映的场馆群,创造生态型奥运环境,体现中国传统山水文化的深刻内涵。再如15块冰场全部优先采用环保型制冷剂,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这也使得北京冬奥会成为奥运百年历史上第一次全部使用绿色清洁能源的奥运赛事。北京冬奥会建立了严格的环境保护体系,明确环保目标,制定环保原则,持续对相关人员和民众进行环保教育,设立严格的环保监测体系,冬奥会推进的每一步都有科学周密的环保评估做为支撑。

2.5 城市和区域发展遗产

北京承办所有冰上项目,延庆和张家口承办所有雪上项目,形成“北京——延庆——张家口”沿线区域性奥运体系,极大推动了沿线城市建设的更新速度。除此以外,国家还进行智慧城市的建设,完善区域内重点地带以及高铁沿线的通信和市政基础建设,优化整合城市管理体系[7]。整合医疗资源,加大环境治理工作力度,提升城市服务管理水平,利用网络等现代媒介提升本区域知名度。另外,利用冬奥会契机大力发展沿线区域内的冰雪旅游事业。并将最大程度打破产业界限,形成围绕冰雪的全新生态经济产业链,辐射到周边更大区域。

2.6 志愿服务遗产

借鉴以往奥运会尤其是冬奥会的经验, 2022年北京冬奥会制定了涉及奥运志愿者计划行动、赛后管理等全过程的北京方案。尤其是面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背景,北京如何应对危机,规划志愿遗产系统管理,实现志愿遗产的长期可持续,都能为其他大型体育赛事提供借鉴[8]。北京建立了完善的志愿者招募、培训机构和长效的志愿服务机制,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志愿实践体系,打造交互式、强实践的培训模式[9],创新管理模式和工作模式。结合“雷锋精神”“丝路精神”等中国精神和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形成富有中国特色的志愿精神,丰富奥运志愿精神的内涵。

3 黑龙江省发展冰雪运动的抓手与启示

3.1 发挥冰雪体育设施的长效作用

举办任何一场高水平的运动会,都会兴建一定数量的体育场馆及相关配套设施,主管部门及赛事组织者要有长远目光,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统筹安排。黑龙江省在推进冰雪体育设施建设时,要借鉴北京冬奥会经验,加强领导,制定科学、周密的长期规划。要结合自然生态、气候、地貌等情况打造适宜的体育场馆设施,坚决避免短视行为,不违背科学、不唯体育论而不顾其他。黑龙江省在这方面有过成功的经验,2009年哈尔滨大冬会期间承担开、闭幕式和花样滑冰赛事的国际会展中心,在设计建造时就考虑了场馆功能的长效性。除了进行冰上赛事外,还可以承办轮滑、室内足球、篮球及众多群众性比赛,此外还可以拉动周边经济的发展。亚布力和帽儿山赛区进行了40多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包括扩建越野滑雪雪道、高山速滑雪道、高速索道、自动式造雪系统及雪上竞赛指挥中心等,这些设施不仅保障了比赛的正常进行,同时也推动了哈尔滨市冰雪运动的普及。不论在城区建设体育场馆还是在山區兴建赛事设施,黑龙江省都要以促进发挥冰雪运动设施的长效作用为立足点和入手点。

3.2 注重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全面融合与发展

2022年北京冬奥会特别注重借助赛事促进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全面发展,从赛事的筹划、赛事的举办和赛后对社会诸多方面的拉动作用等都做了全面的安排。从中可以看出,北京站在全局角度来统筹这项重大赛事,因此在资金投入、场馆设置、配套设施建设、冰雪项目集聚、先进科技融合与应用等方面都做到了科学、精准、高效。当今世界范围的体育产值增速明显,已经超越其他娱乐行业,是不少国家经济的又一支柱型产业[10],这为黑龙江省提振经济提供了有效选项。黑龙江省作为我国冰雪运动的排头兵,单纯依靠先天自然资源的优越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还应该发挥本地其他优势,从而全面释放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科技的全面提升。

3.3 形成以哈尔滨市为中心的体育圈,培育全域性的冰雪文化氛围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不仅要在冬季项目上形成新的突破,更重要的是要推动“三亿人参与冰雪活动”宏伟目标的实现,促进全民健身,全面增强国民体质,培养竞争意识,塑造拼搏精神,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黑龙江省拥有独特而丰富的冰雪资源,在给人们带来视觉享受的同时,也能创造出独特的冰雪文化形式[11-13]。黑龙江省已经形成以哈尔滨市为中心的“一区四带”重点冰雪活动区域。哈尔滨市要建设形成以都市冰雪为核心、以人文冰雪为主体,具有浓厚国际风情和特色的冰雪时尚胜地;要形成哈尔滨—漠河为主的冰雪旅游带,突出极北、极寒、天象奇观等核心要素,创建具有民族、民俗原生态的冰雪文化特色;要依托小兴安岭林海雪原打造森林穿越、雾凇奇观、冰雪狩猎文化为主的复合型森林冰雪特色;要构建哈尔滨——亚布力——雪乡——镜泊湖沿线的,以滑雪、赏雪、温泉、民俗等为体系的多元化冰雪文化体系。这样黑龙江省就可以形成以哈尔滨市为中心、辐射东南西北的巨大冰雪体育活动圈,营造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全域型冰雪文化氛围,促进文化形态的价值凝练[14],从而推动黑龙江省冰雪活动的全面发展。

3.4 以保护和培育自然生态环境为目标

2022年北京冬奥会坚持绿色、生态的办赛理念,赛事安排、场馆兴建、配套建设与完善无不围绕其开展。黑龙江省已经划定了生态保护红线,将全面保护全省森林、河湖、湿地、草原等重要生态系统。任何触碰红线的的活动都是违法行为,冰雪体育赛事也是如此。黑龙江省践行“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长效生态发展理念,但绝不能为了“金银”而破坏了“冰山雪山”,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黑龙江省的优势是区域整体生态上拥有独特竞争力,冰雪就是其中重要一环。要积极倡导冰雪活动和景观生态化建设的文化理念,这是一种先进性和持续性的生态文化理念,通过集中力量解决人和自然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保护和培育自然生态环境,就要科学布局冰雪产业,规划健康合理的、科学的产业布局,激发生态化发展活力。

3.5 建立具有黑龙江省冰雪特色的志愿者服务体系

北京举办过各种层级、规模、类别的赛事活动,积累了丰富的志愿服务经验和做法,这些宝贵的精神遗产为全国各地区举办相应的活动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模板。黑龙江省开展冰雪活动也要利用好这些精神财富,既要扬长补短,又要形成自己的特色。要把黑龙江省的地域特色和精神面貌展示出来,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发动广大群众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建立完善的制度规范体系,重点突出建立文化志愿服务体系,形成多批次的文化志愿者,使之成为服务全省公共事务的重要力量;建立志愿服务品牌,形成品牌效应,全力带动基层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在冰雪体育赛事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龙江精神,扩大服务覆盖面,推动龙江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为构建和完善我国冬季体育专业志愿服务体系做出贡献[15],大力促进黑龙江省冰雪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4 结语

2022年北京冬奥会搭建了历史性的冰雪运动平台,其历史使命不仅仅是要呈现一届高水平的冰雪体育赛事,更重要的是要留下丰厚的奥运遗产。黑龙江省要面向全域找准着力点和发力点,力争在体育、经济、文化、环境、志愿服务、城市和区域发展等诸多方面借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经验,吸收传承其冬奥遗产为己所用,继续做大做强冰雪事业。以此满足全体民众对冰雪运动的物質文明需求和精神文明需求,实现“富强龙江、文明龙江、和谐龙江、大美龙江、幸福龙江”的新跨越、大跨越。

参考文献:

[1]、常龙强.体育强国建设进程中2022年北京冬奥会遗产开发研究[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1,2(7):176-177.

[2]、徐拥军,张丹,闫静.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价值及其评估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0,54(10):15-22.

[3]、唐敏,高文智.北方高校冰雪体育文化的塑造[J].冰雪运动,2015,37(6):73-76.

[4]、郑欢,王珂.冰雪竞技运动:面向市场方可持续发展[J].冰雪运动,1999(1):81-84.

[5]、柳燕.简论冰雪运动艺术品的发展[J].冰雪运动,2000(1):79-80.

[6]、张莹,孙聪丽,张慕千.可持续发展理念在2020年东京奥运的实践对北京冬奥会的启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0,43(5):98-107.

[7]、李简西,张若辰,张连涛.冬奥会对区域内社会发展影响与遗产开发利用的研究[J].冰雪运动,2021,43(3):31-35.

[8]、吕晨,施艳华.手机仪式传播:构建冰雪运动社会记忆的新途径[J].冰雪运动,2019,41(4):67-73.

[9]、王艳,陈睿,李征宇.悉尼奥运会和伦敦奥运会的志愿遗产治理对北京冬奥会的启示[J].冰雪运动,2021,43(2):1-7.

[10]、陈万红,鲍军超.文化自觉:上海建设国际体育知名城市的着力点[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0,24(6):72-75.

[11]、鞠明海.黑龙江省冰雪体育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对策[J].冰雪运动,2015,37(1):90-93.

[12]、郝姝媛,2022年北京冬奥会于公民及社会多重价值引领的再思考[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1,2(13):33-34.

[13]、鞠明海.黑龙江省冰雪体育产业链发展研究[J].冰雪运动,2013,32(5):77-80.

[14]、高俊,黄滨,周江勇.数字融合视角下的体育文化创新[J].体育学刊,2013,20(2):15-18.

[15]、张伟,田郁玫.我国申办冬奥会的宣传策略[J].冰雪运动,2014,36(2):42-45.

猜你喜欢
冰雪运动黑龙江启示
羡慕等
基于申办冬奥会对我国冰雪运动发展影响的研究
创造条件 冰雪进校 引领师生游冰戏雪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铅笔长高了
我国冰雪运动人力资源储备与发展规划研究
黑龙江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