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历史爱国主义教育探析

2022-07-13 20:51钟永斌
教育·读写生活 2022年6期
关键词:爱国爱国主义情怀

钟永斌

历史课程在初中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它展示了各个国家的发展轨迹,向青少年传递了爱国之声。当下,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初中历史教学要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对初中生而言,学好历史能够触发他们的爱国情怀,所以说历史在初中课程中是无可替代的。本文首先阐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分析当下初中历史爱国主义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最后具体分析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地融入爱国主义教育。

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促进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爱国情怀是中华民族持续繁荣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纽带。自古以来,爱国是我国传统美德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爱国情怀是促进我国社会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必须由青少年去继承和弘扬。而初中生正处于价值观尚未完全成型、可塑性较强,同时又具有一定个人情感体验的时期,所以培养初中生的爱国情怀十分必要。历史作为与国家发展关系极为紧密的一门学科,因此有必要在教学中对学生融入爱国主义教育。

其次,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是落实新课标要求的必经之路。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对初中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爱国情怀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因此,为了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刻不容缓。

最后,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初中生明确爱国的概念。在我国经济发展势头迅猛的大背景下,初中生的生活是优渥、平静的,他们无法感受先辈们经历的血雨腥风的年代,无法真正了解中国发展的历程,对“爱国”两个字的概念也是模糊的。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初中生正视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同时将“爱国”两字铭记在心。正值青少年的初中生是祖国发展和社会建设的后备力量,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任务,而这一伟大任务的完成必须要有爱国情怀的助力。

二、当前在初中历史爱国主义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虽然初中历史教学需要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然而当前在教学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若是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将会影响學生爱国情怀的培养,也会影响初中历史教学质量。接下来,笔者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初中历史爱国主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教师过于重视历史教材知识的传授,缺乏拓展与变通

虽然说初中历史教学想要真正有质有量就必须要合理利用教材,但是教师如果一味地传授教材知识,不懂得变通与拓展,那么教材中的知识将会缺乏生命力,学生也难以真正掌握这些知识的内涵,更重要的是,学生无法真正通过学习历史感受先辈的心血,了解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伟大之处。但是,当下仍然有部分教师在授课时死守教材内容进行讲解,布置作业也是以课后习题为主,缺乏一定的新颖性。如此一来,初中生的历史学习就受到限制,视野也不够开阔,难以将所学的知识串联起来。所以,即便是学生学习了相关爱国的内容,也可能体会不深,难以产生共鸣。这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无疑是不成功的。

(二)初中历史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仍需要加强

爱国主义教育对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有着更高的要求,因为情感体验不同于知识传授,它要求学生必须真正地主动投入其中。许多教师在教学时仍然难以摆脱“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因而在讲授与爱国相关的知识时,教师虽投入饱满的情感,但学生积极主动性不高,难以与教师产生共鸣,事倍功半,教学收效甚微。由此可见,如果学生在初中历史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保证,爱国主义教育就难以真正落实。再者,部分教师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仍然以成绩优异的学生为主要教育对象,对成绩较差的学生缺乏一定的重视。然而爱国主义教育对每个初生来说都是十分有必要的,即便是历史成绩不如意的学生也会热爱祖国,也有爱国情怀。所以,教师在融入爱国主义教育时必须一视同仁。

(三)多媒体使用不恰当,缺乏相关情境的创设

情感教育往往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主动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共鸣。但当下仍然有一部分教师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不重视创设情境,其主要原因是不会恰当运用多媒体。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枯燥的知识讲解和重复的作业布置往往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难以让学生对“爱国”两字产生自己的理解,也就难以真正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初中历史知识本就比较繁杂,而缺乏情境创设的初中历史课堂又往往是沉闷的,初中生缺少轻松自由的历史学习氛围,因而难以真正感受到历史的魅力。这一弊端不仅不利于初中历史教学效率的提高,也会使爱国主义教育不彻底。

三、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

爱国主义教育是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教学目标之一。如今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为初中历史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更肥沃的“土壤”,因而解决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更深入地探析爱国主义教育,是所有初中历史教师的重要任务。现从教学情境、教学手段、教学资源、师生角色、教学评价等方面分析如何更有效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

(一)优化历史教学设计,创设教学情境

新课改不仅对初中历史教学提出新要求,也为其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许多中学建设了先进的多媒体教室,这使得历史教师的教学设施更加丰富。教师可以运用先进的多媒体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在课堂上通过音频或者视频等形式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中国某一阶段的历史,真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盛唐气象》时,教师可以播放关于盛唐时期的纪录片,也可以用PPT展示博物馆里盛唐时期的文物,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唐朝文化,真正体会唐朝之“盛”。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进行教学,更有利于增强初中生的文化自信,让学生更加热爱祖国。所以,通过多媒体创设历史情境,比单纯的讲解效果要好得多。

(二)注重历史社会实践,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虽然历史教材中的知识记载的都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但是这些历史事件背后所传递的精神和价值是永垂不朽的,它们对如今正处于发展关键时期的初中生来说是十分珍贵的宝藏。历史教师如果想让学生更近距离地感受祖国的魅力,培养其爱国情怀,可以通过社会实践这一途径让学生感受祖国的强大。对于一些条件比较优越、交通比较便利的中学来说,历史教师可以申请带学生去博物馆、历史伟人故居等场所集中参观,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关于历史文化的讲座。例如,在学完七年级下册教材后,教师可以对隋唐至明清时期的发展做总结,然后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让学生真切地感受祖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感受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此外,历史教师也可以借助历史英雄人物的榜样力量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例如屈原、岳飞、郑成功、邱少云等。教师可以播放相关事迹的纪录片或小故事,让学生们对这些英雄产生崇敬之心,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三)优化初中历史教学资源,明确历史教材地位

过去许多教师混淆了教材的作用,原因是没有明确“教材”二字的含义。一些教师是在“教教材”,实际上教师应该做到的是“用教材教”,这两件事的内涵和意义是完全不一样的。历史教师要明确,教材只是帮助教师教学的重要载体,并不是教学的唯一内容和目的。因而要想真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教师就必须明确历史教材在教学中的地位,以教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础,同时不断搜索和优化历史教学资源。如今,发达的网络和多样的平台为教师搜索历史教学资源提供了便利的途径,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关于教学资源,并有选择地将其融入教学。同时,初中生也比较关注网络热点。比如学习《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时,教师就可以联系当前的热点话题,引导学生在网络上搜索我国与其他国家友好往来或发生冲突的事件,并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转变师生角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爱国主义教育属于情感教育,因而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学中是十分关键的。所以,历史教师在课堂上要学会择机放手。首先,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教师在历史课堂上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也不应该是独断专行的把控者,而要将课堂上最灵动的部分交给学生去填充。其次,教师在明确自己的身份和任务之后,要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提供便利条件,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例如,在学完教材中某一历史朝代发展或某一英雄人物的事迹之后,教师可以将评价的环节交给学生,听听不同学生的评价。这一环节能够让学生对自己所学的内容进行集中梳理,更加明确自己内心所产生的情感,也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最后,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体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既然爱国情怀的培养要求学生生成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教师就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去为他们创造契机。对于同一个班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大多成长于同一个地方,因而享用共同的乡土资源。所以,教师可以利用乡土历史这个重要的资源,将乡土历史知识融入教学,让学生更有发言权。如此一来,“爱国主义”四个字在学生的心中变得不再陌生和遥远,也不再高高在上,学生明白爱国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更好地学习爱国主义精神。

(五)注重评价标准的多样化

教学评价对历史教学来说十分关键,它不仅体现在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上,也体现在对学生爱国情怀的培养上。教师要明确,在初中历史爱国主义教育中,对学生评价的标准是不同的。首先,教师不能再仅仅凭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打分或划分等级,因为学生爱国情怀的养成和他们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不一定成正比。许多成绩不够突出的学生,在掌握歷史知识时可能效率不高,但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英雄人物、先进事迹等产生了很深的触动,对“爱国”二字有了很深的体会。其次,教师在检验或者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时,可以通过主观性题目测验、交流活动、辩论赛等形式来了解学生的内心感受,了解他们如何理解历史知识所传递的精神价值,了解他们今后将如何践行爱国主义。最后,评价应该贯穿于历史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不能仅凭借学生课后历史作业的完成情况去对学生进行评价,相反地,爱国主义教育的落实要求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生成,关注他们的情感体验。

综上所述,爱国主义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是不容被忽视的。初中历史知识中所蕴藏的爱国精神随处可见,祖国风光、朝代更迭、物产资源、物质和精神文明等内容都能为爱国主义教育的落实提供土壤。而教师要做到的是让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感受中华历史文化的魅力,进而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尽管当下在初中历史爱国主义教育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完善教学资源、改善教学手段、增强社会实践、转换师生角色以及优化教学评价等途径得到解决。

【本文是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基础教育研究课题“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课题编号:2021-16)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爱国爱国主义情怀
章太炎诗中的忧国忧民情怀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爱国主义教育70年
爱国学·晒佳作
爱国学·晒佳作
没有情怀的司机不是好交警
少女情怀总是诗
黑白情怀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