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途径研究

2022-07-13 00:30屈婷
大学·课外阅读 2022年6期
关键词:改革创新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

屈婷

摘  要: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处在深化改革阶段,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中,这对于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就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工作开展情况来看,其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不利于高校大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和提升,对此,需要进一步研究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和创新工作路徑,这对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和创新而言,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文章对高校思想教育改革的重要性进行了系统性的阐述,并以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分析基础和依据,就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路径提出几点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18-0153-04

新时期,世界文化加速交融,思想意识形态出现了新挑战,这对于新时期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高校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迎合时代发展需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但是目前相关高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度还不够,相关改革创新措施还没有落实到位,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高校思政课堂抬头率较低,学生对课程缺乏兴趣,所以课程教学效果不好,需要加紧改革。

(一)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新时期,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发展,社会的人才需求中,越来越关注人才的综合素质,因此要求高校在教育中也要关注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加速教学改革。传统的教学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相对其他核心课程的重视度不足,导致部分学校在教育中片面关注学生成绩,忽视了学生综合素养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不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要,缺乏就业竞争力。

为推动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必须要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和创新工作,这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必然要求[1]。

(二)促进大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需要

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中,家长、学校以及学生本身都对学习成绩比较关注,而不愿意花费更多的精力在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上,这种教育的弊端明显,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也是非常不利的。高校应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和提升[2]。这是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需要,也是大学生综合竞争力提升的需要。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综合目前相关高校的思政教育情况来看,其中存在的问题较多,需要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为课程改革优化提供依据。

(一)课程设置理论性强,学生缺乏学习动力

就目前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必修课程,也是通识课程,但从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课时设置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课时数安排比较少,一般一周两个课时[3];从课程教学内容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理论知识很强,比较枯燥、晦涩,学生学习起来的整体动力并不大;从学生主观意愿来看,他们对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从学校层面来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更多的是出于应付教育部门检查需要,学校还是更关注学生的专业成绩提升,关注学生就业率。这就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很难从根本上提升重视度,课程教学达不到理想效果。

(二)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就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来看,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长期采取一种教学模式,即班级授课制,且这种班级往往是大班,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授课,可能是多个专业班级一起,所以需要较大教室,容纳更多的学生,在这样的大班课堂中,教师不可能兼顾每一位学生,只能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来进行授课,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即可[4]。因此,思想政治课堂中的互动较少,课堂教学形式单一,学生缺乏兴趣,学生是否真正认真听讲,教师并不清楚,甚至有部分学生迟到、早退,教师也不能及时发现,课堂上学生干一些和学习无关的事情,教师也不去制止,这样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教师和学生缺乏互动,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是相互分离的,很难达到融合的境地,教学效果自然也不理想。

(三)信息化教学不足,课程缺乏创新

目前,教育信息化已经发展成高校教育的必然趋势,很多教师在课程教学中采取信息化技术支撑和辅助教学,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5]。但是从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来看,思想政治教师虽然有意在课堂中渗透信息化教学理念,尝试应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思想政治教学活动,但是就思想政治的实际教学内容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和信息技术的融合还存在很大问题,课程信息化教学没有取得理想的成效。而思想政治实践教学工作几乎不涉及,所以对于学生而言,思想政治教学就是在专业课堂教学中,掺入一些职业道德相关的理论,相关课程思想政治教学没有落实到具体的情境中,很难引起学生的关注和警惕,导致部分学生在今后的岗位工作中,面对充满诱惑的工作环境,难以抵住诱惑,出现思想和行为的偏差。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路径

(一)提升重视度,优化课程设置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新时期,在高校教育中,教师和学生都要认识到在课程教学中培养职业素养和提升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性,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作为教学改革和创新的重要方向。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要有思想政治理念,能够从思想上提升对于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视度。同时,也要提升学生对于这一课程的重视度,让学生认识到,在目前的高校课程学习中,他们不仅要学好课程专业技能,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学习未来作为一名职业人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准,知道行业的法律风险和信誉风险,能够严格要求自己,有正确的理想和目标。通过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学,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课程教学实践中锻炼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成为未来市场中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对此,高校要优化课程设置工作,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和需要,合理增加课程比重,优化课时安排,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提升思想政治素养[6]。新时期高校需要正确看待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明确这一课程在高校育人中的重要性,并结合课程教学目标,合理优化课程设置,不断提升课程育人水平。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打造趣味课堂

就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高校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研究有针对性的问题解决措施,以创新的课程教学理念推动课程教学实践的发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内容,创新课程教学方法等,将这些高效的教学方法整合到具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授课中,深化新时期的高校教育改革和创新工作。在具体的高校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应用多样教学手段,遵循由易到难的技能习得规律,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不断提升难度,善用多元评价聚焦学生品德素养培养,打造可观测、可评价、可操作的优质课[7-10]。通过不断教学创新,进一步促进高校教育创新实践取得成果,不断加速高校教育改革速度,改变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被动性,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强化,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得以转化,更多地将学习变成是学生内在的需求,让学生在知识的自主获取过程中,锻炼自身素养,提升综合能力。

例如,目前应用比较多的微课教学形式、混合式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等,都可以被应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通过积极推动课程教学方法创新,保持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新鲜感和兴趣度,打造高品质趣味课堂,促进学生的课程学习质量不断提升。

考虑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本身就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尝试实践和理论相联系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在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多媒体教室中一起探索理论来源、发展历程和主要经历等纪录片,让学生加深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认识。在开展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前往地区红色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等进行参观,感受战争年代遗留的文化,在红色文化的体验和接触中,增强对革命的认识,激发热血,激励他们在学习中努力奋斗,弘扬伟大的革命精神。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有多种变化,关键在于教师要做好调整和优化,提前做好课程教学准备工作,真正让思政课程变得有趣起来,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课程学习中,增强思政素养,提升思政水平。

(三)引入信息化教学,提升教学水平

在开展思政课程教学创新和改革中,推动课程教学的信息化发展是必然要求。对此,高校要进一步强化师资信息技术培养,提升教学综合素养。目前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升,实施“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有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支持。而目前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师整体信息化教学能力不足[11]。对此,需要进一步强化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工作。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师的培训中,要按照课程目标、发现问题、解决方案、创新点和优点、取得成效等部分详细介绍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的经验和做法,提出课程建设应紧扣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突出问题导向,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环境为学生构建多平台、强输出的学习模式,实现“学习接纳—体验激发—训练固化—大赛实践”贯通式人才培养。指导教师学习基于移动互联通信网络等新媒体新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通过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在课堂上实现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同时通过教室投影屏幕及时反馈互动信息,进而通过数据可视化、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实时展示分析互动数据,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有效实现思政课教学的高效互动,促进师生思想碰撞、价值传递和情感交流,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育人实效。

高校可通过组织开展教师培训,让思政部全体教师深刻意识到新媒体技术在现代思政课教学中的重要性及紧迫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要将理论知识与创新媒体紧密结合,不断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有效实现思政课教学的高效互动[12-14]。鼓励思政教师不断提高新媒体素养,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能够做到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和特色性,使学生感兴趣、爱学习,发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指导性、实效性。通过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的教学能力,让他们与时俱进,掌握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新技能,不断提升信息化在课程教学中的應用比重和质量,通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融合信息化教学模式,促进课程发展进步,提升思政育人效果,促进大学生综合素养培养。这对于推动课程教学发展和高校教育质量提升也具有重要价值。

四、结语

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也面临很多的新挑战和新机遇,毋庸置疑的是,高校开展对学生的思政教育是新时期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但是就现阶段高校的思政教育开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其中还有很多的不足,导致思政课程教学不能达到理想效果,课程教学目标难以实现,不能发挥对学生素养的提升作用。且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信息化教学不足,课程缺乏创新,严重影响了高校思政效果,对此,需要进一步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加速思政教学改革工作[15]。具体来说,高校应该提升重视度,优化课程设置,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打造趣味课堂,同时,引入信息化教学,提升教学水平,通过多样化措施应用,促进高校新时代背景下的思政课程教学改革和创新取得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 孟繁琨. 大数据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探究——评《大数据的应用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趋势研究》[J]. 热带作物学报,2021,42(10):3139-3140.

[2] 丰硕,张琳晶.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究——评《理直气壮开好思想政治课——把握新时代思想政治课建设规律》[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41(30):2.

[3] 邓丽. 基于创新教育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研究——以湖南交通工程学院为例[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24):221-222.

[4] 徐牧. 鲁南红色地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发挥——以枣庄学院为例[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1,39(06):74-77.

[5] 丁谌,陈瑶. 乡村振兴背景下三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评《新时代农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研究》[J]. 中国农业气象,2021,42(12):1069.

[6] 王洪飞,李润东阳. 地方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以抗美援朝精神为例[J].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1,40(11):98-100.

[7] 许承保,徐晓丽,李云锋.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特征与发展趋势——基于NVivo12.0的政策文本分析[J]. 蚌埠学院学报,2021,10(06):15-21.

[8] 黄馨. 守正创新:列宁灌输论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发展运用——基于《怎么办?》的解读[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21, 36(11):18-23.

[9] 陶乐.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与创新思考——评《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J]. 热带作物学报,2021,42(10):3096.

[10] 王旭生,王健.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研究——构建高校“大思政”全育人格局的思考[J].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01):73-76.

[11] 刘忠才. 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J]. 教育现代化,2018,5(44):357-358.

[12] 糜迪. 新时代背景下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策略思考[J]. 现代职业教育,2020(39):174-175.

[13] 陈烽,祖冰畴,王秀军,等.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研究[J]. 高教学刊,2016(18):16-17+19.

[14] 林雯.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03):69-70+74.

[15] 田小霞,黄广谋.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路径探究——基于SWOT分析法的视角[J]. 现代职业教育,2019(16):40-41.

(荐稿人:何继龄,西北师范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陈华康)

猜你喜欢
改革创新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
新时期高校体育管理创新的理性思考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浅论对环境监察执法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