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中班幼儿角色游戏行为的观察分析而进行的有效介入

2022-07-13 03:35戴嘉慧
学校教育研究 2022年13期
关键词:角色游戏

戴嘉慧

摘要:角色游戏是幼儿主动地、积极地开展的游戏,带有很大的自发性。然而游戏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手段,要实现游戏的教育作用,必须有教师的指导。教师对角色游戏的指导主要体现在帮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和想象进行,而不是把教师的意愿强加给幼儿。中班幼儿对于游戏还处于懵懵懂懂的年龄阶段,教师在对幼儿游戏进行观察后的介入需要依实际情况灵活介入,并通过多种方法自然地进行介入。指导角色游戏的核心问题是使教师的指导与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结合起来。

关键词:角色游戏、中班幼儿发展、游戏水平、教师指导对策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游戏蕴藏着幼儿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的契机。学龄前的儿童对于模仿成人活动、反应其熟悉的周围生活有着相当浓厚的兴趣,这就使得幼儿园角色游戏的产生成为一种必然。游戏其实并不难,这是因为幼儿天生就会游戏,天性就喜欢游戏。可以说,幼儿是天生的“玩家”,他们只要有材料,就能“解锁”游戏的玩法。

角色游戏作为幼儿园创造性游戏的一种,备受幼儿喜欢。但不是所有的幼儿在一开始就懂得角色意义、角色行为。由于在游戏时,老师没有适时介入,游戏的情节无法推动,得不到发展,幼儿的游戏水平徘徊不前,游戏能力难以提高。此研究主要通过几个案例来说明教师在中班幼儿角色游戏中如果能够适时介入、有效指导,则会对游戏所起到推动作用。

一、幼儿园角色游戏概述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题,如娃娃家、商店、医院等等,所以又称为主题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种游戏。根据幼儿对现实生活情景的印象,他们通过角色游戏将一系列的情景再现出来。其中,游戏主题、角色、情节、材料的使用均与幼儿的社会生活经验有关。角色游戏中所反映的是幼儿的社会生活经验。幼儿拥有越丰富的生活经验,所玩的角色游戏水平也就越高。

角色游戏的意义在于,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可以自由地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因而他们对角色游戏的兴趣最为浓厚,幼儿玩角色游戏的主题、角色、情节也十分多样与新颖。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想象,创造性地模仿现实生活的活动,它为孩子提供了模仿、再现人与人关系的机会,为他们形成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打下基础。

二、角色游戏对于幼儿发展的作用

(一)对幼儿语言发展起到作用

在幼儿进行游戏时,最基础的工具就是语言,幼儿运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的需求,幼儿运用语言进行互相之间的交流,幼儿运用语言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案例:小熊是个不太善于表达自己的孩子,当遇到不如意的事,通常会通过情绪和行为来表达自己的不愉快。这天,当他扮演消防队员到建筑工地进行巡逻时,遭到了建筑工程师们小小抵制,理由是:这个消防队员破坏了他们的建筑。

小熊原本就没法完整地说清事情经过,再遇到其他孩子的七嘴八舌地打扰,于是就急起来,发起了脾气,跺脚、摔东西。王老师看到后,先请其他孩子安静,再把小熊请到一边,安抚了小熊的情绪。然后开始引导小熊将事情叙述出来。由于王老师的耐心等待,小熊一点点还原了事情的经过。

师:“小熊,你为什么要去建筑工地呀?”

小熊:“我是消防员。”

师:“消防员怎么会想到要去建筑工地呢?”

小熊:“我发现建筑工地在进行电焊,我觉得有危险。”

师:“那你过去是要做什么事情呢?”

小熊:“我想去阻止他们。”

师:“那你怎么阻止的呢?”

小熊:“我把他们电焊的工具收掉了。”(在其他孩子看来,小熊是直接抢走了他们的玩具。)

师:“那你有没有告诉他们理由呢?”

小熊:“没有。”

师:“如果王老师什么都没有跟你讲,就把你的消防车收走了,你会高兴吗?”

小熊:“不高兴。”

师:“为什么呢?”

小熊:“因为我不知道为什么要把我的消防车收走。”

师:“是啊,建筑工地的建筑师们也不知道你为什么要把他们的用具收走,你说,他们会高兴吗?”

小熊:“不会高兴。”小熊想了想,似乎有点明白了。

师:“所以,当你发现有危险的情况时,你应该要怎么做呢?”

小熊:“我应该要先告诉他们,有危险了。”

师:“是的,而且要告诉他们哪里危险了。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同意。”

小熊:“我知道了。”

教师通过一句句的问话,对幼儿进行一步步地引导。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一般能够独立叙事,并且在叙述时提到两个以上的事件,但有个别语言发展较为迟缓的幼儿,会面临表述不清的情况。教师利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慢慢进行引导,帮助幼兒完整回溯事件经过,厘清叙事思路,架构了叙事的语言结构。

在角色游戏当中,随着幼儿间的互相接触,运作游戏,幼儿能够通过反复修正、表达,最终完成语言的发展。

(二)对幼儿创造性发展起到作用

在游戏中,我们给到幼儿或高或低的材料,幼儿按需求进行选择。随着幼儿游戏水平的提升,被选择的材料也被幼儿赋予新“生命”,新“使命”,把游戏材料再创造,发挥出出乎意料的作用。

案例:兜兜是个“超级创意家”,什么材料到他的手里就会变成令人意向不到的物品。今天,兜兜当起了机场安检员,可是那根平时用到的安检棒不见了,这下有点尴尬了,用什么来进行安检呢?

兜兜左顾右盼,看见了一旁的大纸箱。只见兜兜搬起纸箱,想办法和同伴一起固定了一下纸箱,然后对着想进机场的乘客说:“这里是自动安检仓,你们需要在里面停一会,就可以进行检查了。”其他孩子们听到了,都觉得很新奇,于是引来了一大波想要体验新设备的小乘客们。随后,兜兜指挥着要进站乘客排好队依次进站安检。

幼儿在角色游戏中,会用到大量的材料。特别是中班幼儿,正处在由大量高结构材料被逐渐替换成低结构材料的过渡过程中。教师提供开放性材料,幼儿则能对材料进行自主选择、自主摆弄、自主改造、自由想象、以物代物等一系列活动,在活动中,幼儿则发展出一系列的创造力,包括对“物”的创造和对“情节”的创造,进而有了对“角色”的创造。

(三)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起到助推作用

所谓社会性,就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为适应社会生活所表现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也就是人们为了适应社会生活所形成的符合社会传统习俗的行为方式。学前儿童的社会性被界定为: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

在幼儿进行角色游戏时,少不了需要互相之间的接触、冲突、迎合、退让、商议、妥协,这些也都是在社会交往之中需要经历的。孩子通过进行的角色游戏,来习得初步的社会性。

案例:墨墨非常喜欢当医生,几乎每一次的游戏他都会选择当医生这个角色。在这次的游戏中,他又想当医生了,可是今天似乎有好几个孩子都想来试一试医生这个新角色,可是小医院里不需要那么多医生呀,并且医生服也就只有两件,这可怎么办呢?孩子们之间都不肯退让,争执不下,游戏也出现了停滞。于是,墨墨第一时间找到了老师,想让老师来解决矛盾。陈老师走到孩子身边,蹲下身倾听了孩子们的问题,随后让每个想当医生的孩子都说了说各自想成为医生的理由。在孩子们各自的讲述后,陈老师又请那些没当过医生的孩子说说以前扮演的是什么角色,是怎么玩的。墨墨在靜静听了以后,突然对陈老师说:“陈老师,我想试试科学家的角色。”

陈老师:“哦?为什么呢?”

墨墨:“科学家也有很多的研究仪器,可以发现很多别人发现不了的东西,可以研究很多科学问题。”

陈老师:“好啊,那恭喜你,今天成为了一名小小科学家,希望通过你的研究,有所发现!”说完,墨墨高高兴兴地去做科学家的准备工作了。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学前儿童进行社会性教育提出过具有操作性、针对性的建议。通过实践发现,想要在幼儿园里帮助幼儿发展社会性,角色游戏是较为贴近幼儿日常社会生活的游戏形式,其主题和内容源于幼儿的现实生活,其角色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因此也就跟贴近真实生活。幼儿在这样的游戏中,自我意识得到更显性发展,人际交往能力获得更快提升。

三、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方式

教师通过观察后介入幼儿的游戏一般有三种方式:

(一)语言介入

语言指导主要指教师通过运用“主动发问”、“及时提问”、“鼓励和赞扬”等不同的语言指导幼儿顺利进行游戏的方法。

案例:海洋馆里孩子们扮演的小动物生病了,小饲养员带着动物去往医院。可渐渐的,生病的动物越来越多,于是饲养员每次都需要带着小动物往返于海洋馆和医院。教师看到扮演小动物的孩子们开心地在教室里跑来跑去,于是提醒道“哎呀,怎么饲养员一直不在呢?留下的小动物由谁照看呢?”孩子们说:“小动物生病了,需要去医院。”教师说:“如果有这么多小动物都生病了,来回路上既危险,也不利于小动物休息呀。”孩子们说:“那我们请医生来海洋馆吧。”就这样,教室里出现了“上门医生”,不久之后,海洋馆还出现了专职的兽医。

(二)行为介入

行为介入主要指教师通过利用身体语言和材料指引等行为指导幼儿顺利进行游戏等方法。虽说是行为介入,但往往也会伴随着语言参与。

案例:最近,花店里的孩子们格外忙碌,因为很多人要来买花,看望病人、做客、还有饭店装饰,都需要购买鲜花。所以,花店的花有些不够用了。花店里的孩子们有点犯愁,范范老师观察到后,便带着孩子们找来了雪花片和吸管,让他们试试用这两样东西变成花,孩子们琢磨了好一会儿,终于将吸管穿进雪花片,制作出了特别的花。这下,花店的孩子们就再也不愁没有花啦。

(三)参与式介入

参与式介入主要是指教师以游戏者等身份介入到幼儿游戏过程中和幼儿一起游戏的方式,根据幼儿园教师参与方式可以氛围两种即平行式参与和交叉式参与。

案例:美容院里的孩子在给小客人梳完头发后,客人满意地离开了,随后店主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了,还跑来向教师求助,“老师,我们这里没有人了。”徐老师听了后,来到美容院,一边说:“哎呀,我的头发很久没有打理过了,需要修剪修剪,对了,还想做个漂亮的发型。”孩子们又开始忙碌起来。

可见,有时为了能够让游戏顺利地进行下去,教师也可以充当角色,并提出合理的需求,以在无形中帮助孩子们推动游戏,了解角色活动。

四、中班幼儿不同阶段的游戏水平及教师观察指导对策

中班的孩子在学前阶段,是个比较关键的时期,也是处于比较“尴尬”的时期。小班幼儿处于角色游戏初尝试阶段,对角色游戏的概念还是比较模糊的,游戏材料也多用高结构材料来进行,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的具体形象思维。到了中班后,教师观察幼儿的材料运用逐渐将重点转移到幼儿对材料替代的能力,幼儿对角色的认知及模仿能力等。当然,游戏水平不是一跃而至的,如果想要达到大班孩子的游戏水平,那么在中班阶段,教师对于幼儿在游戏中的观察指导是不可或缺的。

在经过对中班孩子的游戏观察记录后,将中班孩子的游戏进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一)幼儿刚升入中班时第1周至第8周

虽然幼儿在小班时玩过角色游戏,但是无论是场景还是道具服装,都是由老师帮忙准备好的,然后引导幼儿进入某一场景进行游戏。于是到了中班后,每次遇到开展游戏的时候,孩子们对于场景如何布置总是不知所措,游戏开始,除了忙着拿取游戏道具之外,好像总是“无事可干”的样子。

案例:游戏开始了,涌入小医院的孩子可不少。有的孩子去当医生,有的孩子去当护士,他们忙着把医疗器械拿出来,随后就围坐在桌边开始摆弄了。

张老师看到后走过去,假装成自己是病人,问起医生护士们来:“你们好,我肚子有点痛,需要到哪里看病呀?”“这里呀!”孩子们回答。“可是这里是医院吗?我怎么没看到看诊室呢?连病床也没有,对了,好像医院的标志和大门都没有呢。我来错地方了吧。”听了张老师的话,孩子们意识到了缺少什么,于是前往“材料超市”去寻找了。

在此阶段,教师尽可能引导幼儿能先自主布置好游戏区块,设置“边界”,明白什么主题需要有哪些基本设施、基础道具,以便之后能开展活动。

(二)幼儿升入中班后的第9周至第20周

幼儿刚进入中班,对角色的意识还是比较模糊,选择的角色范围也比较局限。比如对父母的了解就是喂宝宝、给宝宝洗澡,对医生的了解就是打针,所以教师在进行指导時,通常可以利用集体分享讨论和集体教学活动的时间,带着孩子们来了解不同的职业。通过绘本阅读、职业调查等形式,分享一些幼儿既听说过又不熟悉的职业和职业活动来增加幼儿对角色的了解。

案例:小北率先穿好了警察的服装,随后就给自己准备了“配枪”和“手铐”,在各个角落寻找坏蛋。连着几天,欢欢老师发现,小北一直反复着这样的游戏情节,每次交流分享时,小北也没有什么可以和其他孩子交流的。于是,欢欢老师先给孩子们布置了个活动,让孩子们跟着爸爸妈妈去马路上看看警察都在做什么,联系社区民警来校园给孩子们讲讲防拐防骗知识,还组织小朋友们观看了节假日时、平日里警察叔叔工作的片子,并让家里有家长当警察的小朋友来说说他们心中所了解的警察。随着这些活动,孩子们心中警察的形象也渐渐清晰起来,对警察的职责也了解了很多。

(三)中班第二学期开始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游戏后,幼儿已经对游戏有了一些了解,对游戏角色也有了认识。但是在游戏过程中,缺少对游戏情节的推进。由于此前对角色的认知有提升,所以教师在指导介入时,可以采用“参与式介入”。

案例:孩子们的小饭店开的红红火火,客人们似乎对厨房特别感兴趣,小厨师在忙碌地准备餐点,小客人们就围在一边观看,有的还忍不住上前帮忙。欢欢老师看到了,摇身一变,成了一名服务员,组织客人们回到桌边:“亲爱的客人们,厨房可是我们的重要场所,为了保证有新鲜安全的食物给到大家,所以,厨房不能随便进入哦。”客人们回到了桌边,欢欢老师继续说道:“想要吃什么,可以先来跟我这个服务员点餐,我会记下菜单告诉厨师的。”于是,小客人们纷纷报出了自己希望吃的美食名称。

(四)第二学期的第15周第20周

到了中班后半学期,幼儿对角色游戏的玩法已经非常熟悉了,虽然还不具备像大班一样的那样的自觉自发,但是已经能够很顺利地开启游戏并有非常完整的情节了,知道在角色扮演中自己的角色及角色行为,能够在与他人互动中顺利地推进情节,发展出较好的社会性。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逐步减少介入,将自己再次回归到观察者的位置,看看幼儿还能有些什么样的创意之举。

案例:加油站里,陶陶一个人忙碌着,为车子加油。没有车的时候,他也没闲着,开始准备一些饮料,当有司机来进行加油时,他还会顺带推销饮料呢。

经过一年的游戏,陶陶已经能很快进入到加油站工作员的角色,无论有没有客人,他始终能找到游戏的新玩法,并且乐在其中。

我们可以看到,此阶段的幼儿角色游戏已经能很从容地进行了,大部分幼儿能沉浸在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中,极其投入。也为之后升入大班铺垫好了创玩之路。

五、结论

综上所述,幼儿的角色扮演游戏是一个能够反映现实生活的特殊游戏,在角色扮演的游戏中,不仅能够提高幼儿对于生活的认知,还能够巩固幼儿自身的生活知识。所以,教师在幼儿进行色扮演游戏时,就需要从幼儿的实际出发,以幼儿的视角去观察游戏活动,并经常利用合适的方式与幼儿进行互动,并且在游戏过程中要尊重幼儿本身的意愿,将幼儿的游戏引向正确的社会观、价值观,使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家雄.幼儿园课程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67-101

[2]徐则民. 浅谈幼儿园的角色游戏[J].上海学前教育网,2009,(12)

[3]陈洁慧.幼儿教师在角色游戏中的角色意识的调查研究[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上旬),2016,(1)

[4]黄玲燕.浅谈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时机与方式[J].新课程(小学版),2016,(4)

[5]董旭花、韩冰川.幼儿园自主游戏观察与记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059-126

[6]张明红.学前儿童社会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004-110

猜你喜欢
角色游戏
如何在角色游戏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规则意识
幼儿园角色游戏组织优化的实践研究
游戏精神引领下的角色游戏改革研究
角色游戏中发挥幼儿自主性研究
角色游戏在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主题活动融入角色游戏探究
游戏精神引领下的角色游戏改革研究
角色游戏中发挥幼儿自主性研究
试论幼儿园角色游戏的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