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家校社共育体制机制建设

2022-07-13 12:41陈维维
民族文汇 2022年45期
关键词:幼小衔接区域活动双减

陈维维

摘 要:新时代“雙减”政策让幼儿教育回归教育的初心,寻求自由自主绿色发展的幼儿成长之路。要优化新时代家校社共育体制机制的策略,积极推动从关注知识衔接,走向关注儿童身心变化、思维方式的衔接,在发展幼儿的合作能力、增强幼儿的环境与规则意识等上下功夫,让幼儿能够实现生命的自由成长、幼小的幼小衔接。

关键词:双减;幼小衔接;幼儿教育;区域活动

家校社共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双减”政策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只有回归教育的初心,才能寻求更长久的发展。面对从“幼儿园”到“小学”环境的转变、从“小朋友”到“小学生”角色的转变、从“活动”到“上课”课程方式的转变,我们如何实施“无缝衔接”?这是实施幼小衔接的关键问题。

一、当前家校社共育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之间交往不多。在一些区域游戏的环境创设中,一些幼儿与他人的情感交流不是很多。有些不能很好地运用非语言沟通,比如眼神交流、面部表情和手势交流。

(二)幼儿思维发展不足。经过调研,我们发现一些幼儿教学存在过度重视知识积累和知识储备,但是确不重视学习习惯、思维发展等非智力因素的衔接,而这些恰恰是幼小衔接的重中之重。

(三)幼儿教师情绪衰竭。处于工作倦怠状态的教师,主要表现为容忍度低、敏感紧张等,将工作中的不成功归因于自己缺乏能力,于是产生无助感,并且在情绪上缺乏热情与活力。

二、基于幼儿健康成长的家校社共育的基本原则

(一)在家校社共育中要把握安全性等基本引导方向。在家校社共育中,幼儿游戏中的安全是最为重要的。合理规划区域、材料的选择让情景丰富的同时也用材料制定了规则。特别是小班幼儿不能像中大班幼儿那样的讨论规则共同协商制定,但在游戏内容上可以有自选机会。例如:在投掷区域中随意的投掷捡去沙包会存在安全隐患,在设置中利用辅助材料围成区域幼儿在区域外投掷后打开围栏再一起捡拾沙包就能解决这一安全问题,这就是有“条”有“序的体现”。

(二)在家校社共育中要把握自由自主等活动要求。在活动规划时,单一的游戏不能引起幼儿长时间兴趣体现不到自主,在家校社组织同时进行多种动作的体育区域游戏时幼儿能够自由选择。在摆放平衡木时可根据孩子水平摆放靠墙便于幼儿扶靠的也可摆放相对较宽较矮的在区域中间。在钻爬区可选择靠近大型滑梯等器械的地方,利用大型滑梯加以辅助,帮助提供钻爬的条件。如垫子,除了平放垫子的运动外,可将垫子垒高叠放,孩子不断地挑战高度翻越垫子。再如把垫子交叉相叠,形成山坡状,孩子翻越山坡……不同的玩法激发孩子挑战和学习动力。

(三)在家校社共育中要把握鼓励创新等素质培养导向。在家校社组织的活动中,要注重年龄差异,幼儿游戏的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抓住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来制定游戏的规则及目标,如游戏《踢毽子》它可以锻炼幼儿单脚跳的能力,发展幼儿的四肢协调性。可是,幼儿的平衡能力较弱,如果仅仅是《踢毽子》的游戏对于幼儿难度太大了。于是将“毽子”进行改造,降低传统《踢毽子》难度,幼儿就能进行“踢毽子”游戏了。

三、新时代家校社共育体制机制的策略

(一)健全日常沟通机制,夯实家校社共育的基础桩。家校社日常沟通越及时、紧密,各项工作就能越顺利的开展,教育教学质量和幼儿发展才能保证质量。一是成立家委会。二是成立伙委会。家长会上家长更愿意听到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这也是建立起家长对教师信任的重要方面。其它沟通手段--家校社橱窗、信息平台、电话、约谈、随机访谈、便签等。橱窗、信息平台面向全体家长,而后面几种方式则是针对家长个性化需求而做。

(二)健全约谈沟通机制,精准解决发现和解决问题。约谈一般都是有针对性的与家长沟通幼儿在家、在园情况,使家校社双方都能够全面细致的了解幼儿存在的问题和发展需求。约谈前,要做好四方面工作:观察幼儿;准备好沟通的内容;明确约谈的目的;对家长前期进行困惑调查和观察。约谈中,要做好五方面工作:技巧——倾听、观察家长;避免使用晦涩的专业术语;平等交流,换位思考,从家长、幼儿发展角度提出可行性建议、互动;时间掌控,30分钟左右;做好记录。

(三)健全参与活动机制,让家长走进班级真看真听。参与园所、班级活动,使教育思想、理念在实践中得以内化。活动准备,要做好四方面工作:年级组商讨,确定时间、内容、形式;人员分配(接待、照相、安全等);各班级确定半日活动方案;家长了解教育目的、意义、价值、家长会、注意事项。流程设计,要做好六方面工作;提前告知家长活动时间以及内容;提前和家长做好备课工作;活动中辅助家长;活动后鼓励家长提出建议;活动后家长反馈;检阅照片和内容做好家长“正”宣传。

(四)健全助教体验机制,让家校社彼此沟通了解。助教体验,依据需求开展,可以面向全园,也可以面向不同年龄班。主要引导家长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家长课堂的组织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如:讲座式(过程中适当安排现场互动能够有效调节学习氛围,引发家长积极的关注和思考)。体验式,请家长亲临幼儿学习活动现场,对于幼儿园的课程模式、活动组织方式能够有深入的了解和理解。

(五)健全周末有约机制,推动幼儿社会性发展。周末是一个重要的时间段,需要精心合理利用。开展周末有约活动,由教师组织家长发起,适应新环境。周末有约活动打破班级、年级界限,使家长的各种才能得以在各种活动中获得实践锻炼。在支持了园所工作的同时,也为家长间相互交流、沟通铺设了平台。更重要的是:家长在活动中的积极表现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潜能和价值,增强自信心,这些也会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总之,在家校社共育中要让家长知道教师做了什么?怎么做的?教师对幼儿的爱不仅要让家长看到。家长从心里认可教师的品行,才能听得进教师的言论、看得上教师的行为,也才能保障家校社共育的效果。

参 考 文 献

1. 陈贵.中国当代教育思想宝库[M]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6. 23, 34.

2. 尹江源.现代幼教工作实务全书[M] .香港:国际文化出版社,2017. 45, 45

猜你喜欢
幼小衔接区域活动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简谈大班幼儿跳绳能力的培养
简谈幼儿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品三口而知味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