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好“三步棋”黑 臭水体“遁形”了
——江门市蓬江区人大常委会监督水环境治理工作侧记

2022-07-13 03:38易其报李立明
人民之声 2022年6期
关键词:区政府环境治理水体

文/ 图 易其报 李立明

蓬江区的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相关负责人接受新华网《新华会客厅》专访

人大代表视察天沙河景观示范段

“推进‘挂图监督、链条监督、联动监督’,守护好蓬江一城清水”。这是近年来江门市蓬江区人大常委会在监督推动治理黑臭水体及其它水环境突出问题上得出来的“治水经”。

区人大常委会通过下好监督“三步棋”推动水环境持续向好。至2020年底,蓬江区水环境质量已明显改善,列入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的5条黑臭水体已稳定消除黑臭现象,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7.5%,工业污水处理率100%,全区348个自然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第一步棋:绘好一张监督图

蓬江区作为江门市的中心城区,地形地貌以丘陵为主,河网密布,治理难度大。针对蓬江区黑臭水体南北片区天沙河、杜阮河治理项目前期工作进展缓慢,成效不明显的问题,区人大代表在2018年初的区人代会上先后联名提出了《关于整治黑臭水体的建议》《关于加快推进丹灶河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建议》《关于天沙河五邑大学西门泵房黑臭污水池的治理建议》。

治水,成为摆在蓬江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

区人大常委会及时响应区委打赢水环境治理“攻坚战”号召,挂图监督。2019年3月,常委会召开镇街人大工作会议,就组织人大代表开展水环境治理专项监督工作进行部署动员,并制定下发了《江门市蓬江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水环境治理三年行动计划监督工作方案》。成立由常委会领导带队的水环境治理监督小组,围绕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模式,工作部署推进、控源截污有效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落实等重点内容,实行“四个一”监督治水机制。

“四个一”指每月一公示、每季一通报、年中一报告、年末一测评,即督导小组每月填报《水环境治理完成进度情况表》,并在“蓬江人大之家”网络平台上向全体人大代表公示;督导小组将本季度水环境治理监督情况形成情况通报,向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反馈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年中,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视察,并召开常委会会议听取区政府上半年水环境治理实施情况报告;年底,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区政府水环境治理完成情况报告,并开展满意度测评。正是这种年年接力、季季追踪、月月跟进的钉钉子精神,推动水环境持续向好。

第二步棋:打造一条监督链

“近几年我区治水采取了哪些措施、成效如何?”“雨污分流工程推进到哪一步,实施效果如何?”“我区水环境治理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从检查和群众投诉情况看,部分水体还存在返黑返臭现象,下一步有什么打算?”……这是在2020年11月17日,城建环保代表小组约见区政府和水环境治理相关部门负责人活动中的一幕。

每次约见活动,代表们都会针对在视察调研、接待群众发现的存在问题, 不留“情面”地列出“清单”逐一指出,会后“销账式”督办。区人大代表李立斌表示,“每年一次的代表约见不是给政府和部门‘找麻烦’,而是为了支持和推动全面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守护好蓬江一城清水,实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良好水生态环境。”

除了代表约见,常委会还在监督工作中制定专题调研、专题审议、跟踪问效、专项评议的监督措施,形成五环相扣的监督链条。

自2019年以来,常委会先后5次调研黑臭水体治理推进情况,并组织了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饮用水情况的调研,这些调研先后形成了26条有见解、高质量的意见建议,整理形成审议意见后,交区政府及相关部门限期办理回复。

常委会还将听取和审议区政府关于推进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情况列为常委会常规性议题。在人大的监督推动下,区政府重启蓬江区水环境综合治理(一期)工程项目,项目采用EPC+O模式,总投资约13.87亿元,完成排口截污448处,渠箱清污分流4.42公里,新建污水管网约160.2公里,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24座,完成9条河道内源治理,累计疏通河道23公里。

为确保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监督不停、压力不减、标准不降,在每月公示、季度通报、年中报告的基础上,常委会于2019年底和2020年底召开会议,评议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现场进行满意度测评,并将“期末考试”结果报告区委。

第三步棋:织好一张监督网

沿着河岸走一走,拿出本子记一记,掏出手机拍一拍……在蓬江各地,省、市、区、镇四级人大代表纷纷行动,河岸边留下了代表们忙碌的身影。常委会推行代表监督巡河制度,每个代表联络站领衔挂点辖区河道,以代表联络站的全覆盖实现全区河道代表挂点巡河全覆盖。代表每月至少巡河一次,主要是看水质是否有污染,看沿岸是否有垃圾,看保洁查河长制是否落实,看整改查反馈问题是否解决。

此外,常委会坚持区镇人大联动,充分发挥好各级人大代表的主体作用,织好水环境综合治理的监督网。把水环境治理列为每年的监督重点项目,定期组织辖区各级人大代表视察水环境治理工作,近两年来,共组织各级人大代表800余人次开展25次专题视察,提出意见建议87条。荷塘镇各代表联络站选送10名人大代表担任“民间义务河长”,从宣教、监督和建议三个方面履行职责,促进河长制的落实,加速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杜阮镇70名区镇人大代表当起“环保监督员”,监督本镇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截至目前,代表们提出环保治理方面的意见建议36条,已办结33条。

猜你喜欢
区政府环境治理水体
EPC模式水环境治理项目施工噪声环境管理分析
国家乡村环境治理科技创新联盟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污水处理浅探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与农村污水处理程度探讨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对策研究
基于“三公消费”视角的地方行政成本控制研究
本市达到黑臭水体治理目标
陕西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显现“叠加”效应
区长“不开心”
西咸新区政府采购管理体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