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的“连心站”
——阳西县新墟镇让人大好制度扎根山区

2022-07-13 03:38关月珊刘碧岚
人民之声 2022年6期
关键词:联络站饮用水河道

文/ 图 关月珊 刘碧岚

东水村,位于阳西县新墟镇北部,是粤西第二高峰鹅凰嶂山腰里的一个行政村,距镇政府23公里。东水村人大代表联络站,就设在山上的东水村委会办公楼内。联络站共有11名县、镇人大代表驻站。虽身处高山,但代表们依然认真按照县镇两级人大的要求和根据东水村实际,实行每名代表固定联系3名选民的制度,坚持每月10日开展群众接待活动,每季度开展一次小组活动,定期举行工作交流会,经常开展视察和调研活动,为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尽心尽力,把代表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成为了当地老百姓心中名副其实的“连心站”。

群众安全的“守护神”

“之前每到下雨天,坐在这里心里面怎么都不踏实,总想着房子背后的泥土、石块会不会滑下来,病人看不了几个,倒是常常要跑到屋后看山坡,整日提心吊胆的。现在终于可以坐下来安心给病人看病了。”东水村卫生站医生谭祝祥深有感触地说道。

两年前建好的东水村卫生站背靠高大的山坡,因没有设计挡土墙,山体滑坡的安全隐患极大。谭医生在村联络站接待日向人大代表反映了这一情况。代表们立即到现场察看,将收集到的情况及时汇报镇人大并转交相关部门办理。最终,在人大代表与各方的协调下,由卫生站原施工方砌上坚固的挡土墙,消除了安全隐患。“从问题提出到解决才花了几个月的时间,人大代表对百姓的安全很上心,实在不错!”谭医生说道。切身感受到卫生站蜕变的村民谭世许和吴秀平,也竖起大拇指夸赞:“卫生站建靓了,比原来宽敞多了,最重要的是冇使心惊惊,来到这里我们舒心、放心!”

进入东水村的公路两边都是青葱茂密的竹林,沿途的广播电视、通迅和电力线路很不规范地架在竹子上面,时不时被大货车或竹子刮到,或扫落在路面或悬挂在半空中,对来往的车辆和行人造成了很大安全隐患。去年2月10日,村联络站的人大代表在开展小组活动时了解到这一情况,即与相关的运营商沟通协调。很快,运营商就把刮落路面和悬挂在空中的线路处理完毕,并将原有架设低矮、杂乱的线路来了一次大整治,既解除了车辆和行人出行的安全隐患,也还村民整洁的线路。“村民、游客在朋友圈里对此纷纷点赞呢。”镇人大主席黄德光说道,“处在大山中的东水村,景点多,出行安全隐患也多。发挥好联络站作用,为群众做好安全服务,人大代表责无旁贷。”

近年来,东水村因风光秀美吸引了阳江市内外游客纷至沓来。原生态的景点却面临安全设置几乎空白的风险,这引起了村联络站代表们的关注。镇人大代表、联络站站长、村委会主任谭兴容组织代表开展活动,用了好几天时间在一些游客集中的景点设置安全警示牌,提醒游客们注意安全风险。在村卫生站旁的石河人行步道中,一排新建成的水泥圆墩沿着弧形的水陂整齐划一地铺在河面上,非常吸引游客的眼球。“这个亲水平台原来是用石块垫成的,经常会发生玩水游客滑倒的事情,代表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去年国庆前,他们七手八脚找来材料,花了整整两天时间才弄好。这之后,就很少有游客滑落水里的情况了。”谭医生说道。“亲水平台做好后,很多游客都会到这里打卡,迅速成了网红点呢。”“近年来,游客发生的安全事故确实少了很多,这还得夸夸这些人大代表。”村民们纷纷说。

联络站代表在接访群众

代表们在河道上视察饮用水源环境的保护情况

饮用水源的“保护人”

“前几年经常在抖音、朋友圈看到一些我们村的视频和照片,地面上会出现很多胶袋,遍地纸屑,垃圾成堆,特别是在河道和瀑布潭周围,让人不胜其烦。这两年,景点的环境卫生变得越来越好了,河道及两旁整洁多了。”谭兴容骄傲地说。

东水村的里坪黄蜂湾、鳗鳝湾等景点是阳西饮用水源——陂底水库的源头,近年来,随着到东水旅游观光的游客逐年增多,伴随而来的是游客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的增多,严重污染了水源。人大代表接到群众反映后,迅速组织了一次代表视察活动,并第一时间将视察中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转交有关职能部门办理。县、镇两级人大及时办理落实,配备了两名专职保洁员,负责河道和河道周边环境卫生保洁工作。

与此同时,联络站的县、镇人大代表齐上阵,当好饮用水源的“保护人”。近两年,他们围绕水源的保护开展了多次代表小组活动,特别是利用节假日,到游客集中的景点宣传保护水源的重要性。通过挂宣传标语、设置警示语和口头劝导等方式,反复提醒游客、村民不要乱丢垃圾,要保护好我们的水源。同时,代表们还身体力行,与当地志愿者们一起沿河捡垃圾,搞好河道及周边卫生,用行动引导村民、游客爱护环境,积极参与水源保护。经过人大代表及多方共同努力,饮用水源头的环境卫生和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生命之源从这里流出,我们代表最关注的是水源问题,任何时候都要做好水源地的环境保护工作。”既是镇人大代表,又是河道保洁员的李恒文说。“看得见的变化,实在做得不错,五星赞!”村民和游客纷纷对代表们竖起了大拇指。“这里变得水更清,天更蓝,村更靓,空气更新鲜了,每次来了都不想回去。”一位家住阳西县城、经常带家人到这里游玩的客人,用4个“更”对这里的变化感叹不已。

“在东水村,村民有事首先想到联络站,让代表帮看看怎么办,这已是‘新常态’。有了联络站,群众许多的‘急难愁盼’都得到了有效的解决。”镇人大主席黄德光这样评价。

猜你喜欢
联络站饮用水河道
2022年度先进联络站获奖名单
城市河道综合治理的理念及应用
大江南北杂志社2020年度先进联络站
大江南北杂志社2019年度先进联络站获奖名单
撮粮之术(下)
“减塑”水站
积极做好河道治理中的生态修复与建设
大江南北杂志社2018年度先进联络站获奖名单
河道里的垃圾
世界一半学校缺少干净饮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