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哌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定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在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效果

2022-07-13 03:29刘志林沈荣荣费莉楼其锋徐林武王浩杰
现代实用医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罗哌卡因修补术

刘志林,沈荣荣,费莉,楼其锋,徐林武,王浩杰

小儿腹股沟疝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修补,由于儿童对手术耐受程度弱,配合度欠佳,实施有效麻醉控制疼痛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1]。目前,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通常采用全身麻醉,但单纯全身麻醉麻醉药用量较大,易对机体血流动力学稳定和患者术后苏醒质量造成一定影响[2]。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在改善患者术后恢复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在小儿腹股沟区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3]。本研究拟探讨罗哌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定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在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20 年1 月至2021 年10 月浙江省余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修补术治疗的小儿腹股沟疝患者130 例,纳入标准:(1)年龄2 ~6 岁;(2)确诊为腹股沟疝,且行腹股沟疝修补术;(3)ASA 分级Ⅰ~Ⅱ级;(4)临床病历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既往有精神病史及认知障碍者;(2)合并其他内分泌疾病等慢性疾病者;(3)存在严重心、肝及肾功能不全者;(4)对研究中使用的麻醉药物过敏者;(5)穿刺部位皮肤出现感染或破溃者。本研究获得余姚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 例。对照组男38 例,女27例;平均年龄(4.3±1.2)岁;体质量(15.27±3.60)kg;ASA 分级为 级27例,Ⅱ级38 例。观察组男40 例,女25例;平均年龄(4.2±1.3)岁;体质量(16.34±3.42)kg;ASA 分级为 级30例,Ⅱ级35 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全身麻醉+罗哌卡因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予全身麻醉+罗哌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定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麻醉。

两组患者入室后立即开启多功能监测仪,常规监测脉搏氧饱和、血压、心率(HR)及心电图等。麻醉诱导:按体质量予静脉注射0.3 g/kg 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1 mg/kg 丙泊酚及0.1 mg/kg 顺式阿曲库铵,3 min 后插入喉罩。麻醉维持:持续静脉输注5 mg·kg-1·h-1丙泊酚,术中根据脑电双频指数(BIS)值(40 ~50)适当调节输注速度,维持血压及心率(HR)的波动范围不超过基础值的30%,以恒定速率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1 g·kg-1·min-1,予顺式阿曲库铵0.1 mg/kg 维持肌松,均于缝皮前停药。术后观察患者的苏醒效果,待循环稳定、呼吸平稳即可拔除喉罩,观察无异常后送回病房。神经阻滞麻醉:充分暴露穿刺区,常规消毒、铺巾后,用高频超声探头定位于腹内斜肌和腹横肌间的髂腹下和髂腹股沟神经,用彩色多普勒技术排除相应区域的动静脉,用平面内技术引导穿刺针进行穿刺,当针尖靠近两肌之间的神经时,回抽确认无血后。对照组注入局部麻醉药0.25%1.0 ml/kg 罗哌卡因在神经根周围进行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注入局部麻醉药0.25%1.0 ml/kg 罗哌卡因联合1.0 g/kg 右美托咪定在神经根周围进行神经阻滞麻醉。据实时观察药物扩散情况,边界清晰的梭形无回声区出现于神经周围提示药物注入成功。

1.3 观察指标(1)血流动力学指标及疼痛评分。监测两组术前(T1)、切皮时(T2)及术毕(T3)平均动脉压(MAP)及HR;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疼痛程度评分[4]。(2)术后麻醉恢复状况及全身麻醉药物用量。观察并记录两组苏醒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及麻醉复苏室留观时间,记录两组术中舒芬太尼及丙泊酚全身麻醉药物使用剂量。(3)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恶心呕吐、躁动及呼吸困难等。

1.4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0.0 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HR 和MAP 水平,T1时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2时两组均低于T1时(t≥2.10,均P<0.05),T3时对照组明显高于T1时(t≥2.54,均P<0.05)。T2时,观察组HR和MA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3时,观察组HR及MA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2.2 VAS评分比较 术后1、6、12及24h,观察组VAS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同时间点VAS 评分比较 分

2.3 术后麻醉恢复状况及麻醉用量比较 观察组苏醒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及麻醉复苏室留观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 <0.05),舒芬太尼及丙泊酚使用剂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麻醉恢复状况及麻醉用量比较

2.4 不良反应情况 观察组发生恶心呕吐2 例,躁动2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6.15%(4/65);对照组发生恶心呕吐6例,躁动5 例,呼吸困难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8.46%(12/6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4.56,P <0.05)。

3 讨论

腹股沟疝修补术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主要手术方式,单纯使用全身麻醉麻醉药物用量较大,影响患儿术后苏醒质量以及术后恢复[5]。外周神经阻滞是麻醉科常使用的麻醉技术,可用于四肢手术麻醉、浅表脏器麻醉以及慢性疼痛治疗[6]。陆小龙等[7]研究发现,与单纯全身麻醉相比,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应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有效减少了术中阿片类药物的用量,且患者苏醒质量较好,并显著缩短患者下床活动时间和出院时间。

外科穿刺等手术操作对患者所造成的创伤,会使机体引起一系列神经内分泌代谢综合性反应,导致机体交感垂体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而机体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多,患者通常表现为HR 增快及血压升高等血流动力学失衡现象[8]。本研究结果发现,HR 和MAP 水平,T2时两组均低于T1 时(均P <0.05),T3时对照组明显高于T1 时(均P<0.05);T2 时,观察组HR 和MA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T3 时,观察组HR 及MAP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1、6、12 及24h,观察组VAS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 <0.05)。这表明罗哌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定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应用于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有利于减轻患儿术后疼痛,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本研究结果还发现,观察组苏醒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及麻醉复苏室留观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 <0.05),舒芬太尼及丙泊酚使用剂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 <0.05)。这表明罗哌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定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应用于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有利于减少患儿全身麻醉药物用量,提高苏醒质量。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 <0.05),表明该麻醉方式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罗哌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定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应用于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可有效减轻患儿术后疼痛,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麻醉药物用量,提高苏醒质量,且安全可靠。

猜你喜欢
罗哌卡因修补术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对剖宫产产妇镇静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疝气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疗效观察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髂筋膜阻滞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镇痛效果观察
改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56例临床疗效分析
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低位硬膜外麻醉的比较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嵌顿疝19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