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值”已成过去式,产品、营销队伍亟待提升!长城人寿拟任总经理助理顾以良:数字化转型是银保发展重头戏

2022-07-14 09:48邢莉
金融理财 2022年7期
关键词:银保渠道客户

邢莉

在寿险行业,团险、个代和银保三大渠道呈三足鼎立之势。

在这三大渠道中,银保渠道从生猛崛起到被迫转型。自1996年起,行业初步尝试涉足银保合作;直至2008年,银保业务在寿险总保费中占据了半壁江山,迎来辉煌时刻;2017年监管定调“保险姓保、监管姓监”,银保渠道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在個险渠道增长乏力,行业进入转型困顿期的当下,银保渠道正在重回高光时刻。

在此背景下,如何破局低价值标签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渠道的经营逻辑和生态发生了哪些转变?《金融理财》独家对话长城人寿拟任总经理助理、公司总监、湖北分公司党委书记——顾以良。

自1996年踏入行业至今,顾以良从事保险业已有26年。

回顾这26年的保险生涯,初入行业的10年成长期,在顾以良眼中是最为艰难的。1996年顾以良进入平安人寿工作,从业务人员到荆门、黄冈、襄樊三家中支机构的负责人,对寿险行业的认知逐步深入。2006 年5 月,在保险行业磨砺多年的顾以良加盟长城人寿,成为湖北分公司襄阳中支的创业者,开启了职业的提升期。

从单一的三级机构管理,到全省的条线管理,再到全省的全面业务管理,在饱经创业风雨的洗礼后,2012 年底顾以良担任湖北分公司总经理。2017 年8 月,顾以良调任长城人寿总部担任公司总监,至今已将近5年时间。

在寿险行业从业多年,顾以良对银保渠道有其独到的见解。在他看来,“在任何时候,银保无疑都是一条优质的渠道,银行拥有大量优质客户基础和物理网点体系,居民对银行有着极高的信任度。渠道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

当下,险企和银行的合作关系应逐渐突破现有简单的产品分销合作,寻求更深入、长久、互信的协作。顾以良认为,这其中的关键在于双方要构建一致的愿景和一致的利益。共同服务好客户、不断满足客户的需求,实现“银行、客户、险企”三方共赢的局面,这种合作关系才有进一步深化发展的可能性。

《金融理财》:今年以来,作为险企的重要销售渠道,银保渠道的价值越来越被行业所重视。您认为当下银保渠道面临哪些机遇?

顾以良:银保将迎来十年的新黄金发展期,个人认为原因有以下三点:

银行品牌效愈发凸显。居民对银行渠道的信任感更强,银保渠道的价值将越来越高。

个人养老需求提升。目前我国老龄化人口达到1.9亿,位居全球首位,社会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在银行渠道,我们核心的客户层集中在40—60岁这个阶段,以中年和即将进入养老阶段的人群为主,他们掌握着财富同时即将步入养老阶段,有很集中的养老需求。

高净值客户对保险需求的提升。银行将“大财富管理”作为零售业务的主旋律,并加速向“客群经营”转型,其中保险产品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保险产品长期锁定、可穿透经济周期的特性越来越凸显,长期的保险产品也能更好地帮助增强客户粘性,银保协同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金融理财》:一般而言,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在您看来,当下银保渠道哪些问题亟待解决?

顾以良:当下险企和银行合作关系还处在较浅层次。未来双方应突破现有简单的产品分销合作,寻求更深入、长久、互信的协作。当然这需要一定的过程,目前来看,可从产品与队伍方面率先着手:

产品创新亟待突破。银保借助银行渠道发展业务,天然离不开储蓄这个属性,既往银保产品设计侧重安全、稳定性,强调收益;反而保险的保障功能弱,产品同质化较严重。从根本上难以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配置需求。

营销队伍专业能力亟待提升。“保险姓保、监管姓监”政策导向下,银保经营回归市场化:营销逻辑回归到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保险保障的功能在逐步放大,对保险专业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净值客户需要高素质的从业人员提供全方位、高品质的服务支持,而银保业务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升缓慢,缺口越发暴露。

《金融理财》:银保渠道从诞生开始,长期被贴着低价值的标签。您如何看待这种标签呢?渠道低价值应如何破局?

顾以良:业内谈到银保渠道经常会提及其“有保费没价值”、“有规模没质量”等等,但这并不是银保渠道自身的属性,而是市场整体盲目追逐短期利益和规模、资产驱动负债的理念所导致的。过去很多市场主体没有意识到银保渠道的真正价值,对银保渠道没有一个正确的定位。

但这种标签早已成为过去式。银保的经营逻辑和生态早已转变,我们的产品结构、服务水平、业务品质都在不断提升,银保渠道的价值贡献突显,这也是近两年市场开始普遍关注、重视银保业务发展的关键。作为保险公司,破局银保渠道低价值标签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明确银保战略定位。公司要结合自身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目标对渠道定位进行审视,要给银保渠道一个明确的定位,公司究竟要通过银保渠道获得什么?这决定了后续的经营策略。

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当前的渠道经营不仅是费用、产品的比拼,而是综合服务水平的比拼。

持续性的专业化培养。高价值保费须由高专业技能做支撑,银保销售团队营销习惯的转变、专业知识的塑造,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一个持续性的培养过程。

《金融理财》:作为一种保险渠道,银保渠道已在国内存在20多年,在您看来银保未来如何开展深层合作?

顾以良:国际上有很多先进的经验表明,银保之间通过寻求“一体化”,可以实现成功的深入合作模式。在欧洲主要市场中,银保渠道的保费占比可以高达60%-80%,险企业和银行之间,往往会结成战略伙伴甚至是相互参股。

目前国内银保合作基本还停留在简单的代理销售模式,特别是过去10年,一些保险公司为追求规模快速扩张,纷纷在银保渠道采用粗放的资产驱动。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向好发展以及居民全面资产配置理念的深入,银保合作也正在从销售型向服务型转变,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需求。

未来5-10年,银保双方可从产品定制、整合客户资源、数据全面共享、一体化团队协同和生态场景共创五个维度实现有效突破,此外,保险公司和银行要达成深入协同,建立起互信的长期稳定合作关系,高度聚焦合作银行所覆盖客群的真实需求,向“客群”经营转型,全面释放银保业务的价值潜力。

《金融理财》:未来银保渠道创新服务和增值服务的开展成为必然。如何开发让银行及客户经理、客户都能熟悉复杂的银保渠道产品?

顾以良:以创新服务和附加值服务加强产品差异化竞争,是现在以及未来长期银保市场要关注的重点,从开发的角度来讲,如何让队伍、渠道和客户更容易了解我们产品,主要有以下两点:

从客户需求出发。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内部客户(队伍)与外部客户(渠道、客户)的需求,让产品功能化;一款产品不再包罗万象,而是真正意义上切合客户需求,让简单化才能让其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从科技赋能的角度出发。产品与服务的宣传、讲解借助移动端、可视化的工具,将"复杂"留在公司开发端,将“一目了然”留给客户。

《金融理财》:数据显示,银保渠道来自于银行电子银行、网上银行、官网、官微等互联网平台的保费比重越来越高。面对新的形势,传统银保经营模式应作出哪些改变?

顾以良:随着金融数字化的发展,客户的投保行为和习惯已经全面转向数字化、线上化,客户也越来越注重投保过程中的使用体验和效率。目前,长城人寿银保业务已经建立了覆盖客户投保、保全服务、理赔服务、增值服务的全流程线上服务体系,今年新上线核保小秘书、个性化保单等项目。

银保是一种线上线下融合业务,不能只单纯的提升某一方面。传统的线下模式要向生态化、场景化延伸,同时线上的购买、售后、专业化支持方面也要充分围绕客户需求开展,通过线上的工具与赋能线下销售的提升;相互促进、相互融合也为银保的业务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金融理财》:在借鉴和吸纳互联网保险的技术和经营模式方面,您有哪些心得?

顾以良:数字化转型是整个保险行业当下的重点方向,谈到科技的运用,网销是走在行业最前沿的,我们也陆续与业内知名互联网保险平台进行了交流学习,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一是大数据的应用。互联网平台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有效捕捉客户的行为轨迹、产品需求,对客户的画像也相对精准,这些都是银保特别需要学习的地方。

二是内部管理效率的提升。对营销团队的线上管理、追踪及培训手段方面,互联网保险普遍建立了先进的智能A端(代理人)系统,能实现高效率的团队管理、业绩追踪和人员培训,我们目前正在学习其中的先进经验,并已经开始着手建立长城银保渠道专属的数字化管理平台。

《金融理财》:今年贵司在银保渠道的上有哪些动作?

顾以良:2022年是长城人寿“四五”战略规划的高速发展之年。银保渠道要实现价值和规模的双提升,并持续优化各项业务品质指标。“建团队、强培训、拓渠道、严管理”是我们一直贯彻的经营方针。

今年的各项重点包括:队伍方面,置换低产能人员,打造一支年轻化、专业化、有活力的销售队伍;培训方面,进一步完善线上培训平台建设、提升讲師的专业化培养;渠道方面,深化主力渠道和合作关系、着力开拓新渠道;管理方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完善内部人才梯队和流动机制,打造强有力的中层管理干部团队。

猜你喜欢
银保渠道客户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未来已来,探讨银保业务转型发展之道
银行保险理财产品,购买前需“扫雷”
为什么你总是被客户拒绝?
银行保险理财产品,购买前需“扫雷”
如何有效跟进客户?
渠道
23
“银保互动”对我国农户收入波动影响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