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助力学校转型提质

2022-07-14 22:21梁哲
名师在线·下旬刊 2022年7期
关键词:跨越式发展智慧校园

摘 要:广东省湛江市爱周高级中学在2018年被批准为首批广东省信息化中心学校。经过三年多的信息化建设和创新应用实践,学校由传统状态向智慧校园生态转变并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了育人方式的革命性变革,不但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得到提升,而且学生得到多样化、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智慧校园;信息化教学应用;校园新生态;跨越式发展

中图分类号:G43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2)21-0013-03

引  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的生产方式和工作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们的工作、生活等方方面面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这一背景下,学校也应利用信息化手段,建设“智慧校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智慧校园”建设的必要性

(一)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信息化时代,各行各业都在积极寻求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为了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更好地发展教育,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等一系列相关的文件。可以说,“智慧校园”建设势在必行,有利于促进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二)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学校教育要想在短时期内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走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之路是行不通的。而走建设“智慧校园”之路,通过打造智慧教育特色,实现个性化、高质量发展,是一条可行的发展路径[1]。

湛江市爱周高级中学是2010年搬迁建设的新型综合高中学校,在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已有的资金支持不足以实现全面的教学信息化,加上优质互联网教学资源缺乏,使得个性化教学成为一纸空谈。第二,教师的教育观念有待更新,难以将信息技术与自身教学进行有机融合,无法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效率。第三,学校缺乏专业的校园信息化建设人才。第四,校园“互联互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导致学生的学习、生活很不方便。

鉴于以上问题,学校领导班子制订了《湛江市爱周高级中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4年)》,这一规划明确了学校未来十年的办学目标与方向,明确办学目标是把学校发展成为一所具有“高水平、高品位、信息化、现代化的高中学校”。湛江市教育局在2015年5月发文批准学校实施这一规划,希望学校加快跨越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智慧校园”建设的主要措施

学校开展“智慧校园”建设主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根据实际需要,以用促建;二是围绕中心任务,紧密与教育教学融合。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教授何克抗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途径包括深刻认识课堂教学结构变革的具体内容、实施能有效变革传统课堂教学结构的创新“教学模式”、开发相关学科的丰富学习资源[2]。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为促进“智慧校园”的建设,学校拟先从整体着手,在改革过程中,充分借鉴已有的教学信息技术化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的成果,并及时将教研成果与实际教学相结合。此外,为营造校内互联、互通和共享的“智慧校园”氛围,学校对德育工作、校园安保、后勤服务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从而实现了德育工作智慧化、校园安保智能化、食堂食品智能共治、后勤服务智能化和行政管理智能化等改革融合创新。

在以上改革思路的指导下,学校又分别制订了两个“信息化改革三年行动规划”,以期在六年的时间内全面实现“智慧校园”的建设目标。学校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第一,将现有的“国家教育考试考点”的五大网络信息系统,变身增容为信息化基础设施,逐步实现校园建设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创造与智慧校园相契合的条件与环境,为“智慧校园”的建设提供切实的保证。第二,让学生手中的智能终端(智能手机)变身成为学习的便利工具,编发《学生智能学习终端使用指南》,旨在加强制度管理,提高技术防控,指导教师和学生规范使用网络和计算机等,并提高校内教学信息技术设备的利用程度。第三,优化学校教育信息化环境和完善校本资源库建设,构建师生资源共享的信息平台,实现校内各项数据的共享与互用。第四,采取“外请专家+本校能手+外出交流”三种形式,提高教师的课程资源整合优化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能力和水平。第五,构建 “两段七步、两样态、N形式”的智慧课堂教学新形态,整校推进这一彰显学生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教学新结构的构建。第六,建立教育教学信息化研究团队及名师工作室。工作室成员带头落实学校要求的课题研究驱动实践应用机制,充分利用研究成果促进“智慧校园”建设。第七,建设开放、动态的教育教学、服务治理智能化、一体化平台,形成“智慧校园”整校应用格局。

三、“智慧校园”建设的主要成效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校“智慧校园”生态呈现良性发展态势。一是信息化基础设施逐步齐全,实现了高质量的“班班通”和“人人通”,师生线上交流、互动学习成为常态。二是在教学管理和教学服务层面,实现一体化智能管理方式。三是建成了丰富多样的智慧课堂。智慧课堂包含多种元素,如电子书包、移动终端(手机或平板)课堂、线上课堂、直播课堂等,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四是建有“未来教育空间站(网真教室)”。目前,该空间站是大家公认的湛江市示范性“云课堂”。五是建成具有随意阅读功能的“云阅览室”,满足师生阅读自由之盼。六是建成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库,每个教师都有课件包在库。“智慧校园”的建设、应用对学校人才培养方式的变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革命性的影响。

(一)智慧教育形态的建构支撑育人方式变革

在“智慧校园”的建设过程中,学校逐步形成并完善了智慧教育形态。这一形态可具体概括为“一模式、两样态、N形式”,促进教师和学生实现教学相长。

1.一模式

一模式就是“两段七步”教学操作程式。第一阶段是课前的自学阶段。在教师提出清晰、具体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后,学生第一步是了解教材所讲内容,充分利用已有教材和教师提供的微课等资料,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第二步是完成学习任务清单,实现自测,

其中学习任务清单可包含课本习题、学案等;第三步是将自学过程中的疑惑进行总结、记录,或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第二阶段就是正式的教學阶段,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这一阶段的任务可以分成四步。接着前三个步骤来看,第四步是评判,即教师通过检测等手段了解和掌握学生的自学情况;第五步是教师回答学生的存疑之处,同时请有新发现的学生和大家一起分享学习经验和学习成果;第六步是梳理阶段,教师与学生一同梳理所学内容,使学生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系统;第七步是布新,即教师公布接下来的学习任务与要求。七个步骤形成完整的教学过程。

2.两样态

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学习知识,而是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可根据学习任务单自主地收集资料,也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而在真正的教学阶段,教师更多的是作为答疑者与指导者。“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在“两段七步”教学操作程式统一要求下,让学生利用平板等终端设备,随时随地地进行自主学习。“智慧课堂”这一教学形态在通过数据分析而进行的学情诊断的基础上,将全体把控与个体针对性的指导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做到“以学定教,以教促学”,大大消除了班级授课的弊端,让每位学生都学有所感、学有所悟、学有所成。例如,我校的黄绮欣老师在高三英语复习教学中,就充分运用了UMU手机终端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通过UMU微视频为学生答疑,在具体教学中坚持“一生一题本”的原则,同时对学生提交的作业予以个性化的评价,大大提高了高三英语教学的质量。

3.N形式

“N形式”就是鼓励教师形成个人教学风格。“两段七步”是教学的基本程式。教师可依据具体学情和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增减与调整。同时,教师也可以从无信息技术支撑的翻转课堂和基于信息化的“智慧课堂”两种教学样态中,结合自身特长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规律,大胆地创新教学方式,从而使“智慧课堂”的形式更加丰富多样。

不同学科的教师可以在“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创新教学设计和教学方式,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收效颇丰。如在英语课的课前自主学习环节,教师根据教学终端所提供的学习任务清单的完成情况(完成率、正确率、正确人员名单等信息),既能了解学生整体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又能明确尚未掌握该知识点的学生的情况。同样,在化学课的学情诊断环节,对于某一知识点,教师通过一道典型例题就能在设备终端很快了解学生的薄弱之处。

形式创新也体现在课堂氛围营造方面。如在学生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探究性问题的环节,教师可通过让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利用智能信息平台进行抢答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活跃课堂氛围,从而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智慧教育”教学改革促成了教与学的变革

2015年,全校开展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构建‘翻转课堂’,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号:2015YQJK177)的实践探索,将课题成果应用到具体的教学中,营造新的教学氛围。一是在教室内,改变了以往的座椅摆放方式,改进后的座位摆放更有助于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有助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也大大方便了学生研讨、探究和展示,促进了学生自主发展。二是教师的授课方式有所改变,学生自学、课堂检验的方式更有助于教师掌握学情,了解学生学习的难点和薄弱点,从而使教学更有针对性。三是学生学习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不受时间与地点的局限。目前,我校的课堂教学生态已经实现了“五个线上”,即线上备课、线上上课、线上教研、线上阅卷、线上评价,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也明显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使智慧教学的“堂堂用”“经常用”和“普遍用”真正得到落实。

(三)智慧教育的实践成就了学校发展、教师和学生的成长

截至目前,学校在智慧教育实践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主性和写作能力都有了大幅的增强和提高;二是教师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科研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校园教研氛围浓厚,成果丰硕;三是学校的特色发展和内涵发展呈现良好局面。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被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取代,“手机课堂”信息化教学成为课堂教学常态。

2016年以来,我校先后被评为中国信息化教学示范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篮球特色学校、广东省信息化中心学校(首批)、广东省基础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教师团队培育项目学校、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试点校等多项荣誉及称号。

另外,我校的信息化教学成果展示成为我校接待省内外高校和教育行政培训机构举办的名校长、骨干教师、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等培训项目的常备交流内容,“信息化名校”的影响力在区域内外的教育同行中逐渐扩大,学校的特色发展和跨越式发展呈现持续发展状态,“未来校园”建设前景可期。

结  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时代,教育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势在必行。学校应不断完善教育信息化设备,借助信息化手段,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张奕华.智慧教育与智慧学校理念[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06):15-17.

何克抗.深度学习:网络时代学习方式的变革[J].教育研究,2018,39(05):111-115.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专项科研课题“智慧课堂‘两段七步’教学模式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TSGCKT202076)的成果。

作者简介:梁哲(1964.6-),男,广东化州人,任教于广东省湛江市爱周高级中学,中学正高级教师,本科学历。

猜你喜欢
跨越式发展智慧校园
智慧校园关键技术典型应用研究
基于B/S结构的学生公寓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智慧校园”浪潮下大学课堂教学改革与设计
智慧校园关键技术分析与研究
云南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保障措施研究
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实现路径研究
智能云教学系统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