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2-07-14 22:21陈文华
名师在线·下旬刊 2022年7期
关键词:探究性教学语文教学初中语文

摘 要:语文是语言、文学与文化的简称,是知识传承的桥梁,同时也是衡量人才知识与素质的一项重要标准。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初中语文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这也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要求。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主动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展开学习和探究,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切实提升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鉴于此,文章结合作者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初中语文教学中探究性教学方法的应用展开分析,以期为相关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探究性教学;初中语文;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2)21-0022-03

引  言

语文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基础,语文学习可以为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奠定基础[1]。所以,加强对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视,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非常必要。韩愈曾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句话很好地体现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及起到的作用,也体现了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教师在课堂上占据主导地位。然而,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教育理念、教育形式已经逐渐不能满足当前的教育形式及需求。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调整自身的角色定位,真正将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并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2]。

一、探究性教学概述

探究性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方式,主要是指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合理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应用,使之融入生活实践,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展开知识探究等改变学生的学习思维及获取知识的方式,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3]。

(一)探究性教学的应用原则

教师在应用探究性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时,应注意遵循主体性原则与开放性原则。

(1)主体性原则。以往的初中语文教学多是由教师占据主体地位,以单方面讲解的方式为学生灌输知识,学生通常处于被动状态,课堂上往往跟随教师的节奏,被动接受知识,缺乏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展开思考,长此以往自然不利于思维能力与探究能力的培养[4]。

而在应用探究性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则应注意充分遵循主体性原则,真正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思考和探究,逐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2)开放性原则。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立足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构建开放性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多主动思考、学习的机会与条件,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主动展开思考探究,逐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得到有效发展[5]。

(二)探究性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知识涉及面非常广。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为学生传授基础的语文文化知识,还应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视。但是综观以往的教学状况,单纯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往往缺乏吸引力,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很多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并不高,这也就对教师教学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探究性教学方法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更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活跃语文课堂气氛,提升语文课堂的丰富性、多元性,赋予语文学习更多的趣味,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语文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而教師作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灯塔”,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在无形中影响学生。所以,在教师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很多学生也会逐渐形成“死读书、读死书”的习惯,这限制了思维发展,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发展。而探究性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转变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这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均有积极作用。

二、探究性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在课前预习中开展探究性教学活动

预习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与自学能力、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效率方面发挥的作用无可替代。有效的课前预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获得课堂学习的主动权,还可以优化课堂教学的整体结构,对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启发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改善课堂教学质量有积极的意义[6]。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并在引导学生预习的过程中渗透探究性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重视引导学生预习

教师可以应用预习单、导学案等来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并通过对预习单、导学案等的应用来帮助学生建立更完善、更系统的预习框架,同时为学生指明预习的方向,让课前预习变得更有针对性、方向性。需要注意的是,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时,教师可以通过预习单为学生布置合适的预习任务,通过预习任务来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探究文本内容。例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背影》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1)阅读文章内容,并找出文中写了几个人、几个场景、几次背影、几次落泪、父亲说了几句话等;(2)阅读全文,找一找父亲为儿子做了哪些事情,体会父亲对儿子的关爱;(3)阅读文中,谈一谈文中哪些细节比较打动你,为什么?这样为学生设计层层深入的预习问题,可以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对文章的层次、脉络进行梳理,在预习的过程中对文章内容及蕴含的情感产生初步的理解和感知,初步完成预习任务;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预习课文、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锻炼自主学习能力与探究能力,促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2.指导学生掌握预习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注重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避免学生出现预习马虎、耗时费力的现象,要指导学生有计划、有条理地开展预习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预习思路,从而达到高效预习的目的。例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勾画法进行预习,以方框标出生字、生词,以横线标出重点语句或中心句,以波浪线标出关键词句,以问号标出存在疑问或不懂的地方,从而促使课堂学习更具针对性,提升课堂学习效率。此外,在明确了预习任务及预习方式后,教师还应对学生的预习效果进行检验,避免课前预习流于形式。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在检验预习效果时,可以充分发挥小组合作模式的作用,通过小组互查、互评的方式检验预习效果。教师还可以随机抽查点评,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自主探究情况进行评估,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预习习惯。同时,教师还应根据整体评估结果,对探究性教学方法进行优化调整,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预习能力,进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二)在情境创设中开展探究性教学活动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入或创设具有情感色彩的、具体形象的教学场景,让学生在真实的、有情感色彩的学习场景中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感知,促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不断发展与提升[7]。在初中语文课堂上运用探究性教学方法时,教师应注意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构建真实的学习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在情感的驱动下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探究学习,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主动地进行知识探究和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探究能力。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藤野先生》一课时,为了加深学生对文中内容的体会,引导学生充分感受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深厚情感,教师就可以围绕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自觉主动地展开探究与思考,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探究能力。例如,“作者是在何种状况下结识的藤野先生?”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自主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继续提问:“文中总共描写了几件作者和藤野先生交往的事情?”“通过阅读,你认为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人?”“结合作者所处环境及藤野先生的行为,你有何感想?”这样循序渐进的方式可以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并在探究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文章内涵的理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又如,在教学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猫》一课时,为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猫的图片以及《穿靴子的猫》《加菲猫》《外星猫》等相关的电影片段,为学生创设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以图片、视频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让学生在观看视频图片的过程中感受猫的不同性格及不同命运,在情境中产生更直观、更深入的感触和体验。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适时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和探究:“看了电影片段后,你们认为视频中这几只猫咪的命运有什么不同?”“是什么决定了猫咪的不同结局?”以这样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巧妙地引入文章内容,同时還可以让学生主动展开思考,这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非常大的帮助。

(三)在小组合作中开展探究性教学活动

探究性教学的方法较灵活,教师既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也可以引导学生以互动合作的方式进行共同探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灵活地运用探究性教学方法,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共同探究能力,避免学生因自身知识储备、思维局限等因素的影响而陷入思维僵局或理解误区。

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阿长与〈山海经〉》这篇文章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我’对阿长的情感变化”。但由于部分学生的阅读能力、文章整体感知能力较弱,在阅读这篇文章时往往难以很好地梳理文中的情感变化,很难理解“阿长”这一人物形象,自然也就无法真正体会“我”对阿长的情感。为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学习活动,并提出相应的探究问题:“你认为长妈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我’对阿长有什么样的情感?”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教师则应在小组合作交流过程中进行适当的点拨与指导,以提升学生的合作探究效果。最后教师进行点评、补充和完善。以这样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能力,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感知,在深化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与探究能力。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合理地运用探究性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与限制,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探究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有显著作用。在后续教学中,教师应继续探索探究性教学方法在语文课堂上的应用路径,逐步推进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张伟平.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问题教学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青年文学家,2012(20):76.

朱红.探究性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J].科普童话(新课堂),2018(39):80.

肖世春.探究性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35):147-148.

白双双.探究性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探讨[J].读写算(教师版),2015(46):158.

郑艳.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及可行性研究[J].课外语文,2014(22):88.

仝利涛.多媒体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性探究:“内化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改革[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08):280.

江家秀.浅析情境教学法在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课堂有效性的研究[J].读天下(综合),2020(23):106.

作者简介:陈文华(1975.3-),男,福建莆田人,

任教于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莆田第十一中学,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

猜你喜欢
探究性教学语文教学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高中化学探究教学的实践体会
优化教学策略,保障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实施
探究性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