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

2022-07-14 03:25王亚梅
教育界·A 2022年14期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生活化教学小学语文

王亚梅

【摘要】“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在教育信息化特质不断凸显的新形势下,“生活教育”是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一种重要的教学理念。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高度重视并善于开展以生活化为主的开放性学科活动,这有利于促进小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解、体悟与内化语文知识。文章以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为核心,就如何开展生活化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探讨,旨在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陶行知教育思想;生活化教学;实践与探微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理论性主张,以此为核心元素的“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至今依然在熠熠生辉。这一生活教育思想明确了生活与教学之间的紧密联系,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主题之一,即语文教学要联系生活实际。理论和实践充分表明,离开了现实生活元素的涵养和滋润,语文教学会变得枯燥死板,导致学生学习热情不高,从而影响到语文素养的培养。只有贯彻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才能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和“用”语文知识的环境,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语文知识应用能力。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一)为学生美好生活做铺垫

目前的小学语文教材编写较为突出的特点是教材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无论是入选的文章还是课后习题的设计,都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生活为基点,为学生的美好生活做铺垫。从整体来看,语文教学承担着传承我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核心素养,提高其思想意识的责任。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认为,生活教育应该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因此语文教师也应该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让学生能够自觉承担起传承文化的使命。而从学科的角度来看,语文学科本身是对学生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教师在夯实学生语文基础的同时,也要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让学生成长为全方位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二)语文知识是生活的必备要素

语文学科所涉及的知识非常广泛,既包括认识汉字也包括人生道理的学习,而这些内容都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基础的语文知识能够为学生学习其他学科打下基础,借由知识基础来培养创造力,而思想上的塑造能够让学生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三观,懂得为人处事和生活的道理,这也是学生今后进入社会必备的素养和能力。语文写作教学能够让学生学会用文字记录自己的生活。陶行知认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养成记日记的习惯,用日记形成写作的意识,写下自己的真情实感,用心观察和体会,将写作和生活结合起来,增加文章的真实性,从而凸显出文章的时代性。陶行知认为,学生只有真正深入生活中体会,才能够培养良好的生活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语文知识基础,还要让学生具备生活的技巧,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提升语文知识应用能力。

(三)构建生活化的小学语文课堂

小学语文与生活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教材内容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也要让课堂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让学生能够体会到生活与语文之间的联系。那么如何才能构建出具有生活气息的课堂呢?这就需要教师解放学生的双手和头脑,让学生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掌握所学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真正的难点并不是文本知识,而是让学生体会文本所蕴含的内涵,了解字里行间的情感,掌握如何将课本中的内容转化为生活中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将语文教学与生活结合起来,用学生熟悉的方式进行讲解,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从而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比如在教學《穷人》这篇文章之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教师可以让学生先经过课前预习了解整篇文章的大致内容,并通过在生活中开展调研记录下自己的感想,带到课堂中与教师和同学一起讨论。在课堂中,教师发现学生改变了以往对穷人的固有认知,对穷人的生活也有了更深的感触,这样的教学才会更有效果。在生活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教师为学生营造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能让课堂充满生活气氛。

(四)实践是学习的好方法

很多人对语文学科具有固有认知,认为语文就是一门文字类学科,只需要在课堂中依据教材进行教学即可,但事实上语文本身有着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借助实践活动来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教师要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掌握知识,多鼓励学生,表扬学生,让学生主动观察和思考,从而形成良好的判断能力和鉴赏能力,能将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灵活地应用到生活中,不断实践和创新。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策略

(一)观察生活,奠定语文素养培养基础

现实生活是语文知识的源泉,生活与语文知识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陶行知提出的生活教育思想强调了教育教学同现实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明确了现实生活对教育的重要性。实际上,小学生在学习中更多地运用到自身的感性思维,这决定了他们会无意识地调用自己积累的生活经验来解释某些现象或认识和学习新事物和新知识。为有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教师必须要注重加强小学语文教学同现实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了许多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只要学生拥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即可发现语文教材中包含了许多生活化素材,而现实生活中同样处处蕴藏着语文知识。因此,教师要重点指导学生体会语文教材中包含的生活化素材,同时还要为他们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使他们通过认真观察现实生活来理解语文教材内容,从而有效促进他们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蚕姑娘》这篇课文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若是小学生没有亲身观察过养蚕的整个过程,那么在理解文中描述的蚕的变化时就会因缺乏现实经验的支撑而具有一定难度,从而难以引发情感共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根据所处地区的情况指导有条件的父母和学生共同体验养蚕的过程。通过笔者观察发现,学生亲自动手给蚕喂养桑叶时会表现得非常兴奋,有的学生会说:“蚕的嘴巴那么小,原来吃桑叶的速度那么快!”也有的学生会说:“我觉得蚕吃桑叶时发出的声音就像雨声一样。”笔者通过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养蚕并且认真观察蚕的变化过程,可以使他们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之后,笔者再顺势引导学生学习《蚕姑娘》这篇语文,他们就会对课文中描述的蚕的变化产生深刻的认知,同时使自身的观察能力、认知能力等得到发展。此外,在有了亲身观察的经验后,学生在学习这篇文章时更容易产生学习欲望,能与课文描写产生共鸣,这样一来,课堂教学氛围也会更加活跃,学生也更容易理解文章内涵。

(二)体验生活,训练学生语文关键能力

陶行知指出,教学要打破教材的束缚,教师要指导学生亲自体验生活。正如其所提出的“教学做合一”思想,为了实现“知”的目标,离不开“行”的践行。基于陶行知提出的这种教学理念,教师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期间要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设计实践体验活动,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亲自动手操作。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写作教学依旧非常重要,这会对学生后续的语文写作能力发展起到铺垫作用。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大量地体验现实生活,并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所观、所感、所悟等及时记录下来,借助生活体验有效锻炼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对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极为关键。

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练习四的“说说写写”模块要求小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见动物进行观察,之后描述该动物的特点。为使小学生在写作中有话可写且言之有物,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鼓励并要求全体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如小仓鼠、小猫、小兔子、小鸭子、小狗等,让他们对这些小动物的外形特征、饮食特征以及其他生活习性等进行仔细的观察,然后在课堂上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根据自己记录的内容与同学进行相互沟通和交流,这样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如有的学生会在观察小兔子时写下“小兔子长得毛茸茸的,两只耳朵非常大,还有一双红色的眼睛,但是尾巴却非常短,非常可爱!”通过观察记录的方式体验生活,可以使学生在认真观察生活事物的同时帮助他们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这对他们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又如,在“教你玩游戏”这一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中,为使小学生有话可说,教师可在实际教学中组织班级学生开展游戏活动“你画我猜”,并要求学生在游戏结束后记录整个游戏活动开展的过程以及自己参与或观看比赛的实际心情和感受,借助这种生活体验活动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

(三)感悟生活,培养学生良好学科品质

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小学语文教育与教学活动的根本目标,具体而言,除侧重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关键学科能力的发展外,教师还要坚持以学科活动为支撑,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品质,如德育品质、道德修养和情感意识等,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多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人、事和物,还加入了拟人化、隐喻等表达方式来描述事件发展,阐释生活现象,融入生活道理。因此,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汉字和词汇等知识时,还要注意帮助学生真正感悟到课文的生活内核,调动他们内在的情感体验,帮助他们深刻理解语文知识,以此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科

品质。

例如,在《北风和小鱼》这篇课文的教学中,为使学生切实体会和感受到生活中北风的可怕之处,勾起他们的回忆,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刮北风的声音,使他们感受到生活中刮北风所产生的巨大声音,了解北风能够将树木上的树叶全部吹落。接着,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让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分别扮演这篇课文中所涉及的不同角色,如北风、小鱼等,并鼓励他们配合表情和动作来生动形象地演绎这篇课文的内容。之后教师可邀请小组分别上台表演,借助真实的体验和感受帮助他们深刻记忆课文内容,同时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又如,在《听故事讲故事》这一口语交际主题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为学生讲解《小猫钓鱼》这个故事,之后让学生结合自己对这个故事的理解和感受,联系自己的生活感悟,在班级师生面前讲述这个故事,这样能够使他们更深刻地体会到这个故事背后蕴含的生活道理,促进学生良好学科品质的形成。

结语

综上所述,陶行知提出的生活教育思想是符合新课程改革潮流的一种重要教育理念,对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教师要想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融入生活教育思想,可以从指导学生观察、体验和感悟生活出发,灵活地运用生活实践活动、合作学习等多样化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素材,汲取生活养分,确保全面提升学生语文关键学科能力的同时,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科品质。

【参考文献】

[1]王克鹏.陶行知生活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科教导刊,2020(01):168.

[2]赵永祿.陶行知生活教育对当今小学语文教育的意义分析[J].考试周刊,2020(45):55-56.

[3]魏胜利.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J].天津教育,2020(07):120-121.

[4]李顺红,叶小燕,李绮红.重视学习过程 构建高效课堂[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0(11):76.

猜你喜欢
陶行知教育思想生活化教学小学语文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